詳細內容:http://***/s/blog_53a57ba60100emo1.html
別了屁股們,我和老王沉默而行,大概是因為都知道前路艱辛的緣故。天空從藍黑變成泛白,從泛白變成通透,前方的央邁勇越發清晰,海拔6000米的高度已經不能再被任何東西遮擋,它成了我們在水泥路上行走的目標,離它越近,心中就越惦記它,惦記著它腳下的牛奶海,惦記著那會是怎樣的清澈。
7:00,我們來到了洛絨牛場,這是一片並不大的高山草甸,牛奶海流出的溪水穿過牛場,朝下游緩緩流去。牛場中並不見牛群放牧,倒是有很多馬匹在吃草飲水。操場的草地在這個季節並不肥美,剛剛露牙兒而已。
我們在牛場吃了點東西,稍事休息。此時身體已經不那麼痛苦,冰冷的感覺不那麼明顯了。
我和老王是今天第一個到達牛場的人,因為太早,這裡一個人也沒有。穿過牛場的路上,我們一直在商量該怎麼走,雖然後來證實我們沒走一點冤枉路,但當時我們確實迷路了,冒蒙走了很遠。直到過了牛場上到半山腰的時候,我們見到了人家。一座座石塊壘成的“房子”零散分布在好大一片山坡上,我和老王走近一看,才知道藏民的居住條件有如此簡陋。
8:00左右,我們來到一戶藏民家裡,取暖休息,青稞餅、酥油茶,主人的好客倒讓我有些局促。正閑聊間,又進來2個人,其中一位是貢嘎郎吉嶺寺的喇嘛,另一位是他的助手。他們今天計劃小轉仙乃日,剛巧也在這戶人家停留休息。主人立刻取來腊肉放在火中薰烤,又拿出一袋青稞面放在喇嘛身邊,這些舉動都明顯反應出藏區出家人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這戶藏民夫婦和未婚的小兒子還有女兒女婿同住這裡,放馬采蟲草為生。石頭壘起的房子稀疏透風,房頂僅用油氈紙和塑料布覆蓋,很多地方都已破損,我看著和衣而睡,還在被窩裡的小兒子,問他夜裡冷不冷,他說已經習慣了,打小就是這麼過來的。
離開這戶藏民家裡繼續上路,遇見很多上山采蟲草的藏民,他們都很友好的和我們打招呼,問問從哪裡來,要買蟲草嗎。只見他們無論男女、年輕或年長,手拿小鐵鏟,腳蹬普通帆布膠鞋,一個個健步如飛,不急不喘。我心說難怪他們身體好,整天在海拔4000米吃喝拉撒,爬山跟玩似的,身體不好才怪。
9:30,再往前,山路變得更抖了,很多時候是四腳著地在爬。這一段路是對體力和毅力的嚴峻考驗。雖然我已完全適應了高原缺氧,身體沒有不適,但畢竟在如此缺氧的環境下大強度運動,還是疲勞的太快。平地裡可以兩步一呼吸,現在已經一步一呼吸,走得稍微急點甚至基本是在喘,伸著舌頭喘,像那什麼一樣的喘。毫不誇張,當時真希望自己多出兩個肺頭。老王頭疼的難受,只好慢下來,我們暫時分開。
下面這一段路,圖上看不清。左側是懸崖,小溪在崖下流過,右邊是懸崖,抬頭看不到山頂,面前是一條碎石小路,小到馬匹不能轉身,且一步一滑,稍有不慎我將香消玉損於此。我一個人冷冷清清,孤孤單單的面對這條路,心中真的在打鼓,本來就恐高,為了縮小視線,我故意趴在地上匍匐前進,內心極度掙扎著往前爬。當時的情況是極度疲勞,四腳並用,根本不抬頭的邊吼邊爬。其實本來可以更輕松的上去,慢慢走就是了。但當時心裡並沒有覺得這很痛苦,反而很興奮,這麼刺激的境遇還是第一次遇到,我如果不徹底的將其戰勝,以後還怎麼在更險惡的地方耍!
爬到一半,後面來了一隊馬幫,哈哈,天助我也!有人來了,我就更有底氣了,也壯了膽子了,跟著馬屁股直立行走上了山坡。
果然美麗的風景總在艱難的路途之後,就在再堅持一下之後,就在你心裡戰勝它之後。轉過坡頂,我來到了仙乃日腳下,WOW!壯哉!這裡是仙乃日正南方向的山腳,我雙手合十,叩拜神山。經幡在風中撲棱撲棱的拍打作響,此刻盡享成功的喜悅。
正得意間,老王和剛才遇見的喇嘛趕了上來,喇嘛在這裡有個簡單的法式,我也第一次見到了喇嘛轉山的真實過程。
所有過路的藏民都主動上前幫忙,然後叩拜,相當虔誠。所有動手的工作都由助手和過路的藏民完成,喇嘛倒是自在,自顧念經。那念經的聲調真的很熟悉,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聽到過,這次親耳聆聽,真真切切。
跟著行完了法式,一直不跟我們搭話的喇嘛終於主動問我們要不要一起轉山,老王樂了,這家伙在藏民家裡就惦記著跟喇嘛轉山去,但我們一商量覺得並不可行。雖然我們自認體力稍好於眾人,但想跟上喇嘛的腳步還是很困難地,再說走到這裡已經跟頭把式的差點丟了半條性命,這要逞能再跟人家轉山,搞不好見不著明兒個太陽了。喇嘛也很遺憾,和我們作別,先去轉湖了。
10:00,哈哈,得見牛奶海,也不過如此嘛,我到底還是見著你了。此處海拔4500米,風比較大,水面層層波紋,水微涼,清澈,這就是仙乃日和央邁勇的腳下,你伸手便可以觸摸到神山的山體岩石,和雪山如此親近的感覺好極了,從這裡我便發覺另一個目標並非不可提及了,珠峰大本營。
老唐和更多游客趕上來了,幾個游客在水邊圍坐一圈開吃,抱怨著風景不如哪裡哪裡的美,早知這樣,就不這樣等等,還問我覺得怎麼樣,想從我這裡得到支持的回答。我想了想,完全不贊同。我跟他們說,每一次出行,每一處風景,都是一次不同的體驗,我們大老遠跑這裡來不是為了證明這裡不如哪裡或者這裡比那裡好,而只是再增加一點我們的經歷而已,我會不斷的積累各種經歷,只有不同,沒有好壞。
我說我完全適應高原條件是有根據地,當我以一定的節奏爬山,身體完全可以支持的住,並可持續。當節奏稍快時,只要稍作休息,體力就能恢復,跟在平地裡一樣。現在坐在牛奶海邊,跟老王駐足觀看,聊了一會天,身體已經完全沒有疲勞感。
go,轉湖!
11:00,玩完牛奶海,繼續上坡,又見到了五色海,這便是此行的最高點了。五色海也是一個雪山融水的小湖泊,水量稍小而已。站在山上,能夠看到來時做法式的地方,能看到更多的游客已經陸續到達牛奶海,我在這裡吃了午飯,便朝著近路走下去,開始返程,誰知又是一段險路,險就險吧,好歹近一點,nnd,這一段就沒有不險的路。
13:00,返回牛場,見到了很多等電瓶車的游客,似乎很久都沒有來電瓶車了。看看一個個沒神的眼睛,東倒西歪的身體,我還是自個走下去吧,怎麼上來的我還怎麼下去,有始有終,此時明顯感覺到身體能量的消耗,雖然精神還在,體力還在,但疲勞感增強了,而且身上沒水,3瓶紅牛早就干光光了。一路下山,速度快多了,中間要了兩次水,一次是一個東北的導游領了4個老女人往山上走,我裝作巨虛弱的樣子,嘶啞的說:“大姐,我2個小時沒喝水了!”,大姐們嚇壞了,又是巧克力,又是礦泉水,我連吃帶拿後又走了一個小時,在一個工地第二次補水。
那天真是熱啊,曬的人受不了了。汗珠子順臉頰淌下來,後背前襟都濕了。
14:30,回到電瓶車起點,就在前10分鐘,才剛有2輛電瓶車上山接人。我心想,得回沒在山上傻等。雙腿機械地運動,雙臂自由的搖擺,也不顧路人如何看我的狼狽樣,我當時肯定非常狼狽,目光一定是直勾勾地,甚至已經停止了思考,就是走啊走,走啊走。路人跟我說話就是像是夢裡隔了幾座大山傳過來的聲音,我都顧不得怎麼搭話了。
15:00,回到馬場起點,在小賣鋪裡見到了桃子等上海幫,老唐也隨後下山。
從早晨三點到下午三點,足足12個小時,平均海拔4000之上,這跟長白山3天的徒步不可同日而語。這個路線的完成極大地增強了我的信心,也證明了我還是挺牛di。我既平穩地適應了高原缺氧,又進行了大強度的體力運動,下一步目標理應更高更強。

(五色海回頭看牛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