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和玉門關)為何在它的前方有一片綠洲呢?為何在這荒涼無邊的
戈壁千百年來會有無數英雄前僕後繼,將青春、生命、
還有情感、思念等拋灑在這漫天黃沙之中呢?
我在烈日下繞關城環視一周,似乎感到當年李廣率數萬
大軍西出玉門卻頹敗而歸、武帝下令不許進關時的羞愧。
----因為他出關帶領的漢軍人馬,除了他和一位助手,
全部命葬黃沙了。
他在關外徘徊、沮喪、思過而後又奮起。一年之後又開始
招募兵馬、殺出關外,踏破吐蕃據點,得勝而歸。----我
似乎能夠感覺到歡迎英雄回歸的喧鬧:鮮花、笑臉和鑼鼓
號角。從關城綿延西去是數十裡的最西的長城。我們還可
以看到漢代長城的殘垣、一個有一個的垛口、烽火台、火
燧。很難想像,它們靜靜地躺在那裡,已有兩千多年。
城外的蘆葦地就是當年可以泛舟的疏勒河。
在李廣之後幾百年,還有一位叫玄奘的和尚,也曾在這條
城牆下徘徊。他煩惱的不是進不來,而是出不了關西去,
他有他的方式去完成他英雄的事業,不要去和西域的人們
交惡,而是轉播超越人世間的善。不知為何,當局不干!
他因而在第五墩下和守城的信徒商量,如何晝伏夜行、如
何避開第二墩的愚頑凶狠的守衛等等。聽耳邊蕭蕭風聲,
找牆邊散亂的腳印,似乎時光倒流了一千多年。----如果
沒有堅強的意志,又何來萬古傳誦的故事。
又過了一千年,在1873年又來了一位英雄,一位年過65歲
的意志堅如鋼鐵的老者,左宗棠。在中華版圖向西攤開時,
我們知道他不僅帶領大清兵馬浩浩蕩蕩跨過玉門直奔伊犁,
而且也將中原文化帶到了新疆----那一片疆土由一條三千
多裡長的左公楊柳一直連到嘉峪關。也正因為如此,新疆
才實實在在成為了中華的新疆。
站在關城下,我們只有凡人的驚奇和無限的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