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溝之行——陷阱設在金花寺結束了黃龍、九寨的行程之後,原打算由九寨乘大巴回成都,因為此前大雨導致山體滑坡損壞大橋,致使修復後的成都——九寨線嚴重擁堵,正常七、八個小時的車程,需走上12個小時以上,據說沿路仍不時有滾石滑落,故決定仍飛回成都。連續3天的高強度運動使體力消耗很大,計劃回成都後安排2天寬松一點的市內和近郊游,發揮熊貓金卡的免費功能,以不枉成都市政府和人民的深情厚誼,再安排1天周邊游:參觀黃龍溪古鎮,這也是孩子重點推介的項目。
在飛機上隨意翻閱報紙時突然發現一個豆腐塊新聞:“黃龍溪封鎮改造,10月初開放”,多麼慶幸讓我們看到了這個信息!如果我們貿然趕去,豈不白跑了?還耽誤1天時間!計劃不如變化快,當即決定調整計劃。在機場大巴上,自稱“四川省國際旅行社導游小何”的女孩發放旅游單頁,順手翻翻,看有些什麼項目可以選擇:海螺溝3日游跳入眼簾:近距離感受冰川、高山溫泉、二郎山、瀘定橋,不錯嘛!再問團費,380元!沒怎麼見過天的我們當即會心一望,決定次日參加海螺溝之游。之所以如此痛快,主要是“四川國旅”的大牌子和看似規範的旅游合同文本給我們以安全感(回去根本沒細看密密麻麻的印刷條款,倒是行程安排著實認真閱讀了2遍),事實再次給了我們一次毫不留情的教育:以貌取人是輕率的!接下來再細談。
關於海螺溝之行,我會通過幾個片斷來介紹,分別是:體驗負團費、魂牽夢縈二郎山、驚心動魄瀘定橋、幾方聯手精心打造超級陷阱金花寺、磨西古鎮“古味”漸遠、三伏天觸摸冰川、冷熱二重天——高山溫泉。
體驗負團費6日一大早,有小巴將居住在各地的團友接到麥德龍附近的出發地,按時發車(我們想:到底是大公司有實力)。我們的導游是個子不高、皮膚黝黑、業務熟練、操一口流利普通話的藏族女孩扎榮卓瑪,她首先安排團友們互相認識了一下,然後在車子進入雅安境內後,繪聲繪色地完成了行程第一單元“三雅文化”的介紹(雅魚、雅女、雅雨),我們只需聽故事就行,這三雅都無法看到。
接下來卓瑪介紹了我們這3天將共同完成的觀光項目:一如國旅所發菜單,包括所有可供選擇的自費項目以及回程將停留的3個購物點(注意!直到此時,金花寺一直在深深的“潛伏”中)!在海螺溝逗留的2個晚上分別是烤全羊篝火晚會100元、藏族風情歌舞表演120元,然後從車廂後排開始統計人數收錢,走到我們身邊時,我們告訴她我們打算自費泡個溫泉,晚上想早點休息,恢復體力,不想看演出。卓瑪不無委屈地說“支持一下我們的工作嘛,我們也不容易呀!”我們說:“體諒一下我們年紀大了嘛,實在是不感興趣啦,再說我們也有選擇自費項目呀!”就這樣,雖然抓著滿手的錢,可能還是覺得“征集率”沒有達到期望值,於是卓瑪給大家做了一番“推心置腹”的、“掰開來、揉碎了”的思想工作,意思為:
大家是從不同的旅行社報的團,然後統一交到我們成都市導游公司帶團出游,車子是司機師傅自己掏錢買的,掛靠到公司(我們又“二”了一把,只看到車子上的大字“四川省旅游局”就信了!)早晨接大家的小車也是導游和司機出錢雇的,所以,我們這個團未出發已欠債,大家可以算一算:成都到海螺溝單程車費120元,我們要支付大家往返車費、2天宿費、2早餐5正餐的餐費、海螺溝頭道門票,加起來要多少錢,你們交的團費夠做什麼的?我們導游收入毫無保障,沒有底薪、沒有保險、沒有公積金……各位多選一點項目就是支持我們了……
天!我們從沒想過要沾誰的便宜,尤其是對少數民族。怎麼這會兒感到像做了一回周扒皮似的!趕緊打聽後排二位成都籍團友:“你們在哪兒報的團?交多少錢?”答:“我們在青年旅行社報的,交了280元。”
囧!我的下巴當即掉了下來:怎麼會這樣?!在成都街頭曾被塞了一把旅游宣傳單,依稀是青旅的,我們甚至都沒打開,轉手就扔進垃圾箱了,居然是這種顏色的幽默!國旅啊國旅!我們本想能在你們的團旗下行走神秘的海螺溝,沒想到你們像二道販子一樣,將我們高買低賣給了導游公司!太讓我們失望了!100元的學費讓我們重溫了老祖宗的教誨:貨比三家!以後出來玩,包括我們的親友,決不選擇國旅!起碼在成都、在四川!一定多方咨詢,價廉者取!因為不管花多少錢,享受的都是一樣的服務、吃的都是一樣的團餐、住的都是一樣的房間、耳邊聽的也都是一樣的或委屈、或憤慨、或輕蔑、或譴責的摟錢聲!
得知這一實情後,我感到自己立即由周扒皮變成了高玉寶!對拒絕觀看2場演出心安理得,毫無愧意!認真說,我反對零團費甚至負團費服務,可以薄利,但不可以無利!負團費對旅游市場其實是殺雞取卵式的傷害,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出來玩,都有花錢的准備,我們從沒想過沾誰的便宜,更不願意大好的觀光心情被破壞掉!
魂牽夢縈二郎山在那遙遠的小學時代,老師上音樂課是用風琴伴奏的,至今腦海裡唯一留下完整旋律的一首歌就是:“二呀麼二郎山,高呀麼高萬丈……”二郎山這個名字意味著光榮、艱苦、犧牲、革命……從那個年代走過的人的心靈深處,二郎山有著崇高的位置,此次對海螺溝之行的瞬間選擇,原因之一就是車子將穿越魂牽夢縈的二郎山隧道。午餐之後,經過近2個小時的行馳,車子在二郎山隧道口短暫停留,卓瑪給大家介紹了當年修建川藏公路時,解放軍戰士如何腰系繩索,吊在半山腰打眼放炮,多少名戰士獻出了生命,在古老的茶馬古道上翻越二郎山需耗時1個月以上,現在,穿越4千多米的隧道要多長時間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這些對於團裡一多半年輕團友來說無異太遙遠了些,但補課永遠都為時不晚。
與近年開通的交通隧道相比,二郎山隧道的外觀可以用樸實無華來形容,隧道口並不高大,也沒有更多華麗的裝飾,路旁立著1塊石刻,上面是著名的歌曲“歌唱二郎山”的曲譜,隧道口1座封閉的崗亭裡站著值班的武警戰士,雙眼警惕地掃視著逗留的人群,提示人們二郎山隧道的戰略重要性和與眾不同的身份。
隧道附近的公廁設計別致小巧,卓瑪介紹說這是當今中國最漂亮的衛生間,引來一片相機的卡嚓聲,但我不苟同,我見過比這漂亮得多的衛生間,這兒或者可以說是川藏地區最漂亮的衛生間。
拍照之後,登車出發,原以為8裡多地的隧道要走好長時間,結果不到10分鐘就到了出口,真是天塹變通途!過山之後,我們就進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屬地。
驚心動魄瀘定橋年輕時有一位朋友,他的父親是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曾親歷強渡大渡河,但具體是18勇士(現為22勇士)之一,還是緊跟其後過河的紅軍戰士之一,沒有機會向老人家當面求證,但因為這層關系,在全國12處紅色史跡中,瀘定橋也就成了我倍感親切、最想體驗的地方。但瀘定橋地處崇山峻嶺之中,專程探訪頗費周折,順勢爬爬雪山、走走草地,領略一番川西紅原的自然風光,則需要崔永元們的經濟和政治條件,不是我等普通老百姓所能奢望的。因此,當看到海螺溝之行的菜單上瀘定橋赫然在目時,就成了我們選擇它的另一個理由。
橫跨大渡河的鐵索橋於康熙年間建於瀘定縣境內,“瀘定橋”3字是康熙皇帝御筆,10元錢門票(優惠票5元)可以上橋體驗,站在橋頭看過去,河面並不寬闊,一眼可以清楚地看到對面的牌樓,與平緩地段相比,河水是湍急了些,翻著白沫的浪頭一排跟著一排,翻滾而下。但,對面確實是個易守難攻的地兒,離河邊不遠就是挺拔的高山,設置小股兵力阻擋渡江大部隊不會很困難,當年強渡的難度可想而知。
橋面上鋪著3排木板,中間的一排寬一些,兩邊的只可1人通行,透過木板間的空隙可以看到下面的鐵索和翻滾的河水。卓瑪告訴大家,上橋之後,眼睛要向前看,不要向下看,平穩勻速地大步走。但上了橋就不是那回事兒了:橋上人多時,要注意躲避對面過來的人,必須關注腳下;另外,一個人走,可以控制鐵索有規律地晃動,人多了可不行,橋面總是在無序地顫動,尤其是走過江心以後,很多人就開始感到頭暈、心跳,越是臨近終點,驚險的體驗越是深刻。旁邊一對小情侶,女孩臉色煞白、驚魂未定,男孩安慰道:“我們這是空手走過木板橋面,當年紅軍爬的是光滑的鐵索,前有阻擊、後有追兵,那才是可怕呢!”稍事喘息之後再走回來,原想有過一次體驗,回程應當很平穩,誰知臨終點時,還是感到橋晃得越發厲害,頭暈心跳的感覺依然無改。
在小鎮的中心路邊,豎立一座紀念碑,雕刻著22位勇士的頭像、渡河的身姿以及5個人的名字,據說當年強渡先鋒隊共22人,4人犧牲,18人成功,但只有5人留下了名字,這實在令人費解:長征後近十幾年新中國就成立了,幸存者中很多知情人都在,一個早早就寫進黨史、寫進中國革命史的這麼大的事件怎麼會留下這麼多的匿名者呢?
步行體驗瀘定橋後,車子開到大渡河上游一個小碼頭,這裡是大渡河漂流的下水處,全程7裡/150元/人,自費,10名年輕團友全身披掛、穿上雨衣雨褲救生背心,興致勃勃地與激流搏擊了一把,上來後連呼好玩!真羨慕現在的年輕人,自己掙錢自己花,自己不掙老子拿,想玩什麼就玩什麼,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幾方聯手精心打造超級陷阱——金花寺從瀘定橋出來,車子馳往此行的目的地海螺溝,按計劃今晚將投宿溝口古鎮——磨西鎮。快到小鎮時,車子停了下來,卓瑪招呼大家下車,說這是今天的最後一個景點金花寺(初識!),大家一臉茫然:沒聽說呀!我懷疑自己的記性,掏出菜單再次確認:只字沒提金花寺呀!莫不是四川旅游局贈送的,旨在推介?下車以後,卓瑪說,接下來由這位金花寺的帥哥導游給大家介紹(想起來了,卓瑪在車上報告金花寺時,曾語焉不詳地帶過一句,大意是宗教可選擇,信與不信是自己的事)
各位看官請注意:從現在開始,成都導游公司把我們(不僅僅是我們,所以走海螺溝的寫有“四川省旅游局”的大巴都必到此地)整體打包轉給了金花寺(可悲之極,稀裡糊塗被二次轉包,還樂呢)!超級陷阱的台階已鋪好,游客們像一群懵懂的羔羊被牽引著一步步走了下去。
接手的“帥哥導游”長相頗似鞏漢林,瘦瘦的身材、瘦瘦的臉,就連那口吐蓮花、巧舌如簧的神采都令人如見斯人,整出模仿秀,水平未必輸給小沈陽。話匣子一打開,整個一“如此包裝”裡的酒店老板,能把趙麗蓉老太太忽悠得暈頭轉向。“帥哥”首先自我介紹:我性呂,大家就叫我小呂好了,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金花寺。
金花寺是一個小得不起眼的寺廟,不僅小,而且破舊(小呂說是重修時故意做舊)。只有一正一廂2個供殿圍著一個小小的院落,大門也整不明白是開向那個方向(轉向了),也就不知道裡面那個是正殿那個是偏殿,但大門外立著一道影壁牆,事後想想倒是用心頗為周到:因為在中國傳統建築裡,不管是宮殿、廟宇還是民居,立影壁牆是很常見的做法,但都是立在大門以內、二門以外,以營造院內的私秘空間,否則大門一開,院內一覽無遺,既不安全、也不含蓄。但像金花寺這樣立在大門之外還是第一次見(許是在下孤陋)。不管怎麼說,這道牆有一個功能還是很獨到的:在“小呂們”沒有帶你進去之前,你無法看到裡面在做什麼。
小呂介紹:金花寺是一個國內少有的三教合一的寺廟,即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道教,諸神在這裡和諧相處。大門旁的牆上有一幅圖畫,乍一看都以為是畫錯了地方,是戴著八角帽的毛澤東在給紅軍戰士講話。小呂說:1935年5月,紅軍長征到達甘孜地區,前有堵,後有追,找一老鄉帶路,老鄉看到怎麼多兵,一害怕就領錯了路,領到磨西鎮了,大批紅軍戰士就住在金花寺院裡(這小院一個一個插蔥似地立正,也站不下200人),毛澤東在這裡召開了長征路上的磨西會議,確定連夜急行軍200裡,搶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北上抗日(真是慚愧!還以為自己歷史和黨史都學得不錯呢,居然想不起來歷史上還有個“磨西會議”,而只記得遵義會議!)
確定了下一步的方向之後,毛澤東來到金花寺給紅軍戰士做戰前動員(這就是畫上的情景),然後在廟裡求了一支簽,解簽的老道對他說了幾句話,說什麼了?天機不可泄露,毛澤東自己沒說,別人也不能幫他編。但是,在這裡毛澤東想起來了,自己是觀世音菩薩的干兒子!據說因幼時生病,母親曾把他舍給菩薩做干兒子,並取名十三伢子。而金花寺裡道教供殿的主神金花將軍就是觀世音菩薩的第27個化身。於是,毛澤東拜過金花將軍,率領紅軍揮師北上,節節勝利,直至新中國成立。結論:其實毛澤東是信佛的!
繼續演義:一旁的林彪也隨手抽了一支簽,老道解曰:你本林中虎,背插三把刀……(慚愧,後面沒記住),有人勸林彪改個名字,他不信,結果後來一步步都達不到自己的期望,但他把這一預言放到了兒子身上,給兒子起個小名“老虎” ……
經過這些鋪墊,大家對小小的金花寺興趣大增,如此說來,這裡不僅是三教合一,至少是四教合一了,倒是要看看。
進到院裡,小呂首先帶大家參觀佛教殿,三尊塑像分別是釋迦牟尼、文殊、普賢以及身後的觀世音。小呂周到體貼地提醒大家站在中間的紅墊上,“以把吉祥帶回家”。接著來到道教殿,小呂招呼大家排成幾排站在供台前開始介紹,我一直沒弄明白的是供奉道教始祖,為什麼不是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張天師呢?哪怕是他的徒弟邱處機也算靠譜啊!這裡中間坐主位的神像小呂說是金花將軍,是觀世音菩薩的第27種化身(觀世音不是佛家嗎?怎麼坐了道教的主位?)旁邊一位居然是二郎神牽著哮天犬,另一位是誰壓根沒聽說過。金花將軍坐主位,按小呂之前的暖場,理由不在於道門還是佛門,只在於收了毛澤東做干兒子,我們現在看到的排位也就不是原來的狀況了,怕是旅游開放之後的順應大局吧!
接下來正戲開始了,小呂說,請大家跟我一起祈福:雙收虎口交叉握拳,恭恭敬敬地三鞠躬,大家隨禮如儀。然後小呂拿起供桌上的簽筒說,當年毛澤東在這裡求了一支吉祥簽,成就了偉業,大家今天有緣來到這裡,千萬不要錯過機會,也把幸運帶回家,這些簽沒有上中下之分,只有編號,大家抽道之後,到旁邊的桌上請大師按號幫你找到簽書,如果願意,不用多,放5元功德錢就好。然後自己不要看,雙手合十,將簽書捧在手裡,到大殿請大師(有的導游說是活佛)幫你解簽,如果你感到解得准,千萬不要用錢答謝,只需合掌說“阿彌托佛”就好——多麼人性、多麼仁慈!總體算下來,只需5元錢,聽到這麼神奇的傳說,你還能有什麼懷疑?這邊正核計呢,小呂已經把簽筒捧到每個人的面前,不由分說地要大家抽(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抽簽法,既不用搖,也不容猶豫,抽也得抽,不抽也得抽!)於是每個人都抽了一支——不就5元錢嗎?當玩唄!
抽完之後,小呂招呼大家到旁邊桌領簽書,並特意囑咐:“解完之後把簽書交給小呂或寺內工作人員幫你在佛前燒掉,你只需把平安帶回家就行”(任何證據都給我留下,就回頭算醒過味兒來想投訴也沒用!)
接下來到佛教殿由大師(或稱活佛)解簽(注意:本人始終沒看到上面印的是什麼字,不讓看,全憑和尚一張嘴)以下是問答程序:
——施主從哪裡來?(越遠刀下得越狠!)
——從……來
——施主幾個孩子?
——×個
——施主這張簽是上上簽,你的家庭和諧美滿,孩子前途無量,你只需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安享幸福就好了。
這是普天下的人都愛聽的話。聽者自然是“阿彌托佛”不斷,道謝連連。
接著“大師”說:“施主到院裡去請一柱香供到佛前,把家庭住址和家人姓名都寫到功德簿上,貧僧將把這些信息送到峨眉山,日後施主再去峨眉山就能找到你和你家人的名字。”接著在簽書的背面寫了“天地心香”4個字。
多好的事!名字都能上峨眉山!請柱香也是應該的(還夢呢!)
剛一起身,就有小和尚過來帶領前去請香,告訴我“天地心香”的意思就是天香3柱、地香3柱,每柱3支,每支30元,總計540元!至此,我整個人傻掉了!幾乎不能思考!我雖不是正規佛門弟子,但禮佛的基本規矩還是略知一二的:逢廟可以不進,但進去不可不拜,不可不敬,不可不留功德錢,佛不嫌貧愛富,1元錢是心意,1萬元錢也是功德,既然進來了,就沒想不循這個規矩——不是已經捐了5元了嗎?但是,在旅游的途中做這麼大的功德,確實沒有心理准備,再說了,一份大功德是很嚴肅的事,怎麼能這麼草率就奉上了呢?但!此時已不容你整理思緒,小和尚一疊聲地催你快寫!快掏錢!認真說我真不記得當時都寫了什麼,像被人捉住手似地顫抖著抽出6張大鈔,小和尚一把抓過遞給桌前的中年女“居士”, 女“居士”一邊找錢一邊同小和尚相視一笑,那笑容似幸災樂禍、似嘲笑揶揄,電光火石間,我一下子明白了:從接受報名的旅行社、到導游、到金花寺,一步一步在聯手操作,目的就是這一刻!錢!佛家、道家、毛澤東、林彪,都是道具!這之後的燃香、上香、叩拜迅速地一帶而過,你再想找“帥哥”小呂,哪裡還有他的影子?
這件事像一團草堵塞在我的胸口,就覺得一口氣怎麼也喘不勻,思之再三,晚飯後,招手將卓瑪叫過來冷靜地對她說:
“金花寺的事太讓人失望了,你們如此聯手可以用卑鄙來形容,哪裡有這樣讓人參拜的?不由分說一律拜下去,難道你們沒想過游客中可能有信奉伊斯蘭教或基督教的嗎?連宗教之間不互拜的常識都不顧了嗎?哪有這樣抽簽的?抽簽本是自主自願的行為,需要的自會去抽,像你們這樣把簽筒硬遞到面前人手一簽不太露骨了嗎?這真是此次旅行的一大污點!”
卓瑪辯解說:“我在車上已經說了信與不信在個人嘛。”
我說:“你為什麼不告訴我們進去是干什麼的?我們也好有個心理准備,按自己的意願選擇。”
卓瑪:“我們從來不跟進去,不知道裡面在干什麼。”
“切!你說這話,自己信嗎?卓瑪我認真告訴你:我們是游客,不是香客,就算是搶劫,也要分分對像是吧?”
實在理屈,最後卓瑪無奈地說:“阿姨你需要我幫你要回來嗎?我們也沒辦法,甘孜州旅游局要求所有過來的旅游團隊都要安排這一景點。”
哦!原來最大的操盤手在這裡!那麼,這也應當屬於政府行為了?只是關於毛澤東的那個賣點有沒有請示中央黨史辦公室?讓無神論者毛澤東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干兒子中央有沒有備案?
我激烈地思想鬥爭了一番:退回來?這又是一個沒有先例的做法,何況,退得回來嗎?就算退了,卓瑪會擔什麼後果?畢竟她不負主要責任。激烈的思想鬥爭在瞬間完成:算了吧!我不想開這個先例,話說透了也就收吧!全當打了一針昂貴的疫苗,我相信我再也不會給這類打著佛、道的旗號搶劫的敗類以任何機會!
第二天在海螺溝山路上與別的團隊幾位廣東籍游客交流,大家遭遇雷同,最後就以下共同關心的問題達成共識:
* 凡導游將團隊整體移交給另一導游者,其中必有貓膩,一定多小心。
* 凡有人要求你到一邊“個別談談”時,千萬不要理睬。
* 保持清醒理智,謎底揭曉之前,可以聽,可以看,不要動手(如抽簽、如掏錢)
與君同勉!
磨西古鎮古味漸遠磨西鎮的名稱漸起與海螺溝旅游的開發有直接關系,小鎮位於景區門口,步行不到10分鐘就到了售票廳,晚餐後因為不看演出,就信步沿街走一走,旅游菜單介紹小鎮尚保留一座18世紀荷蘭傳教士修建的教堂,我們走到街道的盡頭也沒找到,天色漸暗,算了,不找了。
磨西鎮非常獨特的一點是:不同於大多數村鎮依山傍水而建,而是端正地建在一座小山的山脊上,窄窄的山脊沒多少平地,小鎮也就只有一條街道,臨街的房子打都開了店鋪,賣土產品、百貨、水果、泳衣(為溫泉客服務)的都有。跟一家小店的女主人閑聊,問你們住在哪兒呀?(小店上面沒有閣樓,後面沒有生活區)
答:“下面一層”
嗯?
原來下面一層就是依陡峭的山坡順勢而建的,有的地方稱為“爬坡房”。可見“山脊”有多寬。當我們坐車離開小鎮,從遠處看那才叫景觀呢:一排房子高高立在山脊上,感覺一陣風吹來,會不會將其吹到山溝裡?再一想,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試想,一路上看到盤山路上時不時出現一堆滑落下來的泥土石塊,磨西鎮用得著擔心泥石流嗎?
在矮小的、錯落的老房子中間,一些近年修建的房子大大咧咧地躋身其中,多是做旅社用的,這些房子的風格即不藏、也不漢,或者說根本就沒什麼建築藝術,只是一些呆板的方型樓房,將磨西鎮的古樸風格破壞殆盡。一個景點開發出來,房子是要建的,可不可以集中在一個區域建新房,如果在老街道建,則遵循原建築物的風格呢?比如北京,不可能全城人仍舊住在四合院裡,但辟出一個保護區,讓游人得以體會北京老胡同也不難是吧?像磨西鎮這樣的新開發區,地方有的是,老街也不大,留一點原汁原味的藏居古鎮區,會提升其旅游觀光價值。
三伏天觸摸冰川直到登上海螺溝景區的觀光車,我們對它還是一無所知。海螺溝的開發時間與九寨相近,也有20年了,但名氣遠遠不如九寨。反復閱讀旅游菜單,就是個近距離觸摸冰川。由於想像力有限,怎麼也無法理解在酷暑季節怎麼才能“摸”到冰川?短衣單褲怎麼應對?需要爬到多高的海拔才能進入冰點環境?會發生高山反應嗎?旅行社的業務員這樣“應付”我們:山上有租棉衣的20-30元就成;不需要爬很高的山,你是到了觀景台“仰望”冰川;不會有高山反應……實際上,她們純粹在“糊弄洋鬼子”,自己也不知道海螺溝什麼樣、玩什麼、怎麼玩,只要糊弄你交錢參團就OK了。
起碼就現有條件,海螺溝不適合自助游,除非你是超級驢友,想取道海螺溝攀登貢嘎雪山。單純游覽冰川,還是隨團走比較方便,因為它沒有什麼副產品可能拖延行程,上下一條路,看完就回,想泡溫泉下午泡,不想泡就回房睡覺,團隊也好管理。
進入景區後乘坐觀光車(自費60元)沿盤山道上行至海拔2980米的3號營地(當年國家登山隊循東坡攀登貢嘎山時一路設立4個營地,名稱沿用至今),選擇索道的在此購票,步行登山口也設在這裡,卓瑪要求1點前在此集合用餐。從這兒開始,進入冰川的路程也就1-1.5小時左右,我們決定步行,實在走不動路上還有滑杆接應,單程80元(索道往返150元),還可以觀賞步行路上的景色。
剛剛踏上登山路,就成了滑杆們“重點關注”的對像,殷勤動員:“路很遠,不好走,坐上吧,抬你到冰川前,保證你腳踩冰、手扶冰”一路緊緊伴隨,我有些傷自尊:“你別總跟著我,我需要時會請你們的”。他答應著,還是不肯離去,後來明白了,是怕被別人搶了生意。我和同伴商量,要不就坐吧,反正我們原來也有這個計劃。抬滑杆的多是中青年人,說心裡話,坐上以後並沒有感覺多麼舒適幸福,原因是走不上幾步,2個小伙子就氣喘吁吁,呼吸聲像風箱般呼呼做響——他們也是血肉之軀呀!海拔3000米的高度再負重登山,能不喘嗎?所以,每到陡峭處,他們請我下來走幾步,我都很痛快地答應。聽見他們出氣粗了,就說休息會兒吧,不急。他們說滑杆歸磨西鎮統一管理,每副杆每天收100元管理費,每天必須多接一些活,才能有得賺,你們坐滑杆就是幫我們了。一次休息時,一家白種人游客,父母帶著大約5、6歲的兒子路過身邊,小男孩站在我的面前,用氣憤、譴責的目光定定地瞪著我,似乎在說,你為什麼不自己走?為什麼要辛苦別人?我無奈的笑了,他怎麼會理解這裡的原因呢?天性善良、純潔的孩子,他會成長為一個正直的人的。
有了這番體驗,回程時我們堅決不再坐滑杆,山路隱沒的濃密的樹蔭中,累了就休息下,心情大好。先前抬過我們的幾個人等在路邊,希望再攬我們的生意,我們客氣而堅決地拒絕了。一個稚氣未脫的男孩湊上來兜攬,我問他十幾了?
答:17歲
你還沒長成人呢,這麼重的活兒會累壞身子的,家去上學吧!
答:放假出來掙點學費,支持一下嘛!
……無言!
由車站到冰川邊上的小路,半程是上坡、半程是下坡,到了石階路的盡頭,還要下到溝底才能貼近體驗冰川。說實在的,這個“冰川”與我們原來想像的差得太遠了,從觀景台或路邊遠眺,無論如何無法把眼前的景像和“冰川”二字聯系在一起,從理論上說,“冰川”應當是壁立萬仞的、晶瑩剔透的、純淨明亮的、寒氣逼人的,可是在這一片兩山之間的河谷上,灰蒙蒙沙石雜陳,哪裡有一點“冰川”的形像?整個一建築垃圾排放場,再三與抬滑杆的小伙子確認:“這就是冰川嗎?”回答是肯定的:“就是這兒”。看來,我們必須下到溝底,到眼前辨認了,否則,這一趟不白來了嗎?自己都沒法跟自己交待。
跟頭把式地互相攙扶著、踏著遍地的亂石,我們努力向“冰川”湊近,湊近……終於到了!透過表面灰色的沙石,終於摸到了堅硬冰涼、實實在在的“冰”——可是拍出照片來也無法被認同啊!我們四處“踅摸”,終於找到一條不深的小溝,溝壁是沒有覆蓋的直立的“冰”,鏡頭湊近些,來張特寫,哇!一張如假包換的“冰川”照片終於拍下來了!不管怎樣,我們實實在在是在三伏天穿著短袖衫、腳踏冰、手扶冰,與堅冰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景區介紹上說,這是亞洲同緯度海拔最低的陸地海洋性冰川,這是不容置疑的,否則,普通游客怎麼能走到它的眼前呢?冰川周圍一條條小河流的都是冰川融化的冰水,環境溫度這麼高,就算它面積不小,延伸入原始森林達6公裡,又夠幾年融化的呢?一旦冰川融化殆盡,山可以接著爬,索道豈不是就沒用了嗎?
整個一杞人憂天!
冷熱二重天——高山溫泉從冰川下來,乘觀光車下山到2號營地附近的冰川溫泉,體驗冷熱二重天的感覺,以期泡去山路跋涉的疲勞。溫泉門票70元自費,全部室外池,大小十幾個,階梯式由上而下排列,溫度從從39℃-42℃不等,最上面有台階和通道可供探訪溫度90℃的泉源,不等走到眼前,就看到彌漫的蒸氣、聞到濃濃的硫磺味——水質真是沒得挑!優質的天然溫泉水洗後全身滑滑的,疲勞頓消。這是藏民崇拜的山神慷慨的賜予,讓她的子民得以在一天之內盡享冰川、森林、高山溫泉的神奇意境。
與優質的水質相比,服務的軟硬件不盡人意的地方就太多了,與國內其他著名溫泉沒法比,可惜了這天然的資源了!真的希望能夠改善,略舉一二:
硬件配套:女更衣區衣箱編號達500多號,居然只有4個淋浴間!真不知道設計者是怎麼想的:你如果認為4個人同時淋浴就夠了,擺那麼多衣箱干什麼?如果預期客人會很多,哪個人離開時不需要洗浴?要知道,這裡不容留客人24小時逗留(留也沒人住),客流高峰非常規律:每天下午游客從山上下來後大量湧來,且景區限時撤離,下山的末班車是定時的,游客都集中的短短的幾個小時裡,設計的不合理也就在天天突現。
更衣箱是粗糙的鐵皮箱,原始的搭扣門鎖,隨便找個東西都能撥開,更衣室還沒有工作人員巡回,逼得所有的人都要去寄存背包——起碼手機、相機算比較貴重吧?那也丟不起呀!這無形中增加了一重擁擠和混亂。
這麼大的浴區裡只有一台飲水機放在一個服務亭裡(幾經打聽才找到)、蒸氣浴房的門口有一個水管,牆上的木牌注明是“可飲用的泉水”,如果你想泡在池子裡享受服務員端來的茶水,基本要等到共產主義來到。
游泳池和泡浴池的階梯是無任何防滑保護的裸體鋼管,滑得厲害,再加上泉水中硫磺含量高,使得池底都是滑滑的,不時看到有人摔倒。整個浴區很難找到負責安全的工作人員,更沒看到有人測溫、調溫,偶爾碰到一個沒穿泳衣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服務員,因為沒看到他們穿統一的工作服。
至於軟件設施更是近乎沒有:500多號的更衣室,居然沒有服務員引導、清理,浴客們像沒頭的蒼蠅似的東一頭西一頭地找衣櫃,滿地亂扔的拖鞋,滿耳嘈雜的抱怨,進了這個門你就“自助”吧!
70元門票除了水,還有什麼服務呢?
沒帶毛巾嗎?有小方巾租用,10元1塊;
需要浴巾嗎?10元租1條;
孩子要泳圈嗎?5元租1個;
游泳衣?自備!沒准備?買!你期望這裡像南京頤尚那樣免費提供消毒泳衣?開什麼玩笑!
敢情這70元門票是“純收入”!
還有一點感覺頗為費解,但說了沒用,只是拿來和九寨的高度人性化設計做個對照而已。登過冰川以後,大家都恨不得一步跨進池中解解疲勞,但是從停車場到溫泉大門卻是上不完的台階,直爬得腿酸腳軟——一就是在半山腰,一就是開停車場,為什麼不能在溫泉大門水平的位置開呢?難道非要“經歷風雨”,才讓人“看到彩虹”嗎?出來時,用心數了下,169級台階!
暈!
青城山——陷阱設得很別致由於地震破壞,青城山可供游客行走的路只剩下1條,一些景點如消遙閣仍在修復中,90元門票衣外,索道站旁邊一片不大的湖水“月沉湖”檔在了面前,必須購票乘船方可通過,往返10元,湖畔仍可清楚地看到步行木棧道,但被擋住了不許通行。這樣,青城山的最低消費應為100元。但我決不相信該山只此水路一條!前幾天游海螺溝時,同車幾位成都團友說,他們單位每周都組織職工去青城山爬山,想想看,成都人每月只肯花十幾元坐公交車,會花10元錢去坐幾分鐘的平底牽引船?
(成都公交卡,每次刷完後,2小時內乘坐任何公交車都不再計費,投幣1元的車刷卡只計5角,精明的成都人就先刷一個5角錢,然後“廣闊天地任我行”,多幸福!)
好在我們持熊貓金卡,免門票,坐船就坐船吧!看的景點少就少點吧!
到月沉湖碼頭需要穿過一個院落,院內對門而建2橦小小的房子,門楣上各掛著一副頗為雅致的牌匾,忘記題的是什麼字了,青城山別致的陷阱就設在這裡。
一進院門,右手的房子門口有女孩招攬游客,說屋裡有姓氏圖騰,免費參觀——既然免費不看白不看!裡面立著一面屏風,上面印著百家姓中常見的姓氏,漢字下面是甲骨文圖騰,挺別致,就想找到自己的姓拍下來,女孩說:“不可以拍照,你可以到對面的房子裡取1張自己的姓氏卡片,有專人免費為你講解——那就過去看看吧。像撲克牌大小的卡片上,每張印著1個姓和其圖騰,問這裡沒有的姓怎麼辦?答:“你可以寫下來,現場幫你設計”,還是算了吧,有什麼拿什麼吧。選了以後,女孩引導我們到屏風後的房間聽講解,我們反復確認:收不收費?
女孩說:一分鐘免費講解。
說准了啊,免費的!(十年爬井繩!)
轉到屏風後面,我再次成為頗受歡迎的重點對像(因為我的年齡、因為北方口音、還有手腕上戴著一串朋友送的佛珠)
老道(不知真假):施主從哪裡來?
(怎麼這麼耳熟?)從××來
施主姓×?
答:施主不姓×
那施主夫家姓×?
是
施主哪年出生?
施主都不姓×,哪年出生有意義嗎?
那,先生哪年出生?
××年
啊,屬×的,是×命——施主哪年出生?
(還是我!)××年
屬×的,是×命,施主,你的命好啊!夫妻恩愛,先生前途無量,事業有成,孩子孝順,你的腰椎、頸椎有點小小的毛病,我幫你求求,請太上老君保佑你全家好不好?
我大笑(良人已去多年):那當然好了!
一陣釣到大魚的喜悅讓“老道”分外興奮,將我的雙手捧在他的兩手之間,口中念念有詞:……太上老君下凡塵……各路神仙顯神靈……保佑……吉祥平安……闔家幸福…………施主,你把這些吉祥都帶回家好不好?
喜笑顏開:好啊!
我再給你拿1個平安符,100元,你回去放在箱子裡,保佑你的腰椎、頸椎沒有毛病好不好?
(再次大笑)不好啊!
“老道”一愣,臉色立變
我不想太刺激他,沒戳破他的信口“祝辭”,打圓場說:“我出門從不隨便帶東西回去,讓你失望了!”
“老道”做最後的努力:施主隨便放點功德錢吧
這近乎於乞討了,看在他賣力地講了半天的份上,雖然只字未涉及姓氏圖騰有什麼含義,我還是摸出2元紙幣塞進了他面前的小盒子裡,盡管功德箱只能放在佛像前。我還是打發了他。
我的同伴更絕:“不是免費嗎?你也沒講解什麼呀,沒有錢!”
打疫苗的效果就是具備了免疫力,出得門來,相視大笑,登船去也!

(二郎山隧道)

(大渡橋橫鐵索寒)

(佛道合一的金花寺外牆上的毛澤東)

(冰川夠險峻吧?其實是距鏡頭不到2米的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