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好容易等到公休開始了廈門十日休閑游,回來後竟然有點不適應,感覺好像還在廈門。
廈門好比小家碧玉,玲瓏精致,物豐人善。雖說福建騙子很多,但廈門人堪稱文明,贊一個!事實上廈門秩序比海口好。
事前做了好多功課,訂到了中山路名彙廣場的陽光雅克(卡片上寫的是後門的思明東路48號)房間有40平,兩床都1.5米以上,有冰箱和洗衣機,美中不足的是床單和沙發顯得不夠白淨,但有洗衣機和猛烈的陽光以及滾燙的熱水,咱就自己消毒了,畢竟是自助公寓。
中山路上吃就不用發愁了,從正餐到小吃一應俱全。1980店裡有各色美味小吃,個人覺得魚丸湯和扁食都比鼓浪嶼的美味,而且便宜(一般4-5元)。肉粽料很足,就是偏淡,當地人好像很喜歡。晚上出來還發現很多烤肉和燒仙草之類的,被俺們稱為中式漢堡的肉夾饃肉多味香(4元個),比麥當勞強多了,中間夾的是滋油冒氣的土耳其烤肉。至於名揚廈門的土筍凍和章魚還是西門的最好吃,又鮮又Q,比吃啥名貴海鮮都美。中山路的小吃其實不貴,比國貿區的便宜。
鼓浪嶼太商業了,沒有傳說中的浪漫,大部分的時間在看人的腳後跟。那點沙灘還散發著一股臭烘烘的海干貨氣味。至於島上的別墅倒是很有特色,不比法國的裡維埃拉差。鼓浪嶼的人氣太旺了,東西不便宜,林記得的魚丸很小,海蠣煎15元,味道不錯,但貴了點,別的地方8-10元。花生湯雖說偏甜,但那種濃郁的香還是有點招人,估計那甜能突出那香。
在中山路逛菜市發現貝殼類不算貴,到處都是海瓜子,海蠣,菜蟹,花蛤和糕點之類的,當地的花生糕在餓的時候吃真的很香很香!至於餡餅,果然是南普陀寺的綠豆酥餅最好吃,主要就是松軟香,相當於高級月餅。
廈門叫肉燕扁食之類的東西其實很不錯,很精致細潤。其工藝品味完全趕得上日本壽司拉面之類的東西,幾乎透明的皮能透出粉嫩的餡,配上清甜的湯,簡直像小公主的食物。名彙廣場三樓的金漢斯自助餐真是太招人了,食客爆滿,市聲如潮,眾賓胡吃海喝不亦樂乎,西餐味很純正,價格更是撩人,38元位。一樓的雅子拉面做得很精細,裝修也是地道的日式,雖說價格比當地面食高兩倍,但是吃的時候感覺像在日本,出國游的感覺也有了,何必跑那遠!
俺們是隨心所欲的休閑游,所以最注重吃喝帶了,廈門的飲食其實和俺們海南差不多,都注重蒸煮,注重原味,只是廈門人把食物加工得更精細,丸子就有幾十種口味,沙蟲也加工成凍,魚肉還加工成卷,俺們白灼一下就能吃,他們管這叫醬油水。廈門的沙茶面看上去紅油發亮,吃起來味並不重,自己選料組合。廈門人高度利用動物內髒,大腸套腸豬心雞心什麼的,牛肉湯店裡除了牛肉牛腩外還有牛舌牛尾牛鞭牛筋一系列的湯。廈門一斤五香大腸要32元,比咱那貴。廈門的雞鴨倒是不如海南的肥美。但廈門的海產比俺們豐富,開元路近碼頭一帶全是海產,想吃啥都有,很不等現場架起一口鍋,來個全體水軍大演練!
廈門玩的地方不多,廈大和南普陀寺風景算好的了,最清秀的當數演武大橋往下的環島路,沙灘和海水都比鼓浪嶼好,還可遙望金門,秀潔浪漫得一塌糊塗。廈門的橋很長很美,因為多在海邊,無塵無鏽,看上去真如白綾當空啊!
廈門人的衣著和全國差不多,滿街都是牛仔T恤加仿韓版。服裝城石獅去了也失望,諾大的商場裡沒幾件看得上眼的衣服,價錢和本地差不多,皮具城仿品很多,可砍價,俺們為了不辱石獅一行倒是買了幾個包包和幾條牛仔褲。
廈門最值得帶回來的特產應是各式魚丸干貨,但是魚丸魚卷不好帶。所以俺們帶回了不少台灣特產。那種叫闌香子的東西泡起來口感真不錯,感覺對腸胃真的很好,俺們因為吃得太多,卻有點鬧肚子,喝了那玩意兒後不適感都消失了。閩台特色街7號有個老板娘很讓俺感動,她真的很誠信,感動的俺回來前一天特意去她那買了三回特產,案覺得他的東西是最值的,送人覺得臉上很有光,跟她套一下近乎竟發現她叫陳小戀,跟俺名就差一個字,差點想認姐妹了。閩台特色食品街幾乎與1980店和名彙天虹對面,俺們吃購都沒費什麼腳力,太TMD休閑了,很符合俺們好吃懶做的個性。廈門這一閑游讓俺們真正明白:人千萬不能把自己當機器,該驢行天下時一定要驢行,俺們的生活史絕對不能是一部機器,一台電腦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