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黔東南的日子裡 — 走進宰蕩侗寨(四)回從江的路上我還一直回味著侗族歌聲,車經過小黃村寨的大門口,一位侗族美女MM攔住了汽車和“韋小寶”用當地話嘀咕著什麼。原來MM想要搭車回從江縣城,“韋小寶”是很想讓她上車,但怕我包車的不同意。原來是這麼回事,有漂亮妹妹搭車,我哪能會不同意哩?不過我對侗族妹妹說有一個要求:在車上要唱兩個歌給我聽聽,侗族妹妹笑著答應了。
原本想在從江縣城再住一晚去榕江縣,可是看時間尚早才下午15:00,便讓“韋小寶”直接將我送去從江縣汽車站馬上去榕江縣。過了從江大橋正好看見一輛從江縣至榕江縣的大巴駛來,“韋小寶”急忙剎車衝下面包車攔住大巴車,服務很到位哦。告別了“韋小寶”,背著行囊上了大巴,車費不貴才30元,約有100公裡山路。在此車中最值得我高興的是認識了4位戶外驢友:春哥(東北)、耳朵(重慶)、小貓MM(重慶)、雪蜜兒MM(福州)。大家都有共同愛好,也正是共同的興趣和愛好,使我與他們四位走到了一起,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緣分。原來他們前天就來從江縣了並已經住了2天。一路上,他們就開始管我叫大哥,我忙制止說你們就稱呼我“小組長”吧,這樣更親切一些。“雪蜜兒”MM的朋友“老Y” “高哥”及兩位大姐4個人中午就去了榕江縣的宰蕩侗族下寨村落,早已在那裡殺雞煮飯等著他們去聚會呢,宰蕩侗族村寨也是我要去的地方,便與他們一同前往那裡。傍晚到了榕江縣城汽車站,“雪蜜兒”MM聯系的小楊司機開著面包車來接我們大家。一路盤山公路,進入宰蕩侗寨的小路非常顛簸難走,一路坑坑窪窪,4公裡的路程足足開了40分鐘。
榕江縣位於貴州東南部,轄20個鄉鎮,總人口32萬余人,其中以侗、苗、水、瑤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84.4%。農民人均年純收入一千多元,是國家扶貧重點的少數民族貧困縣之一。但這裡歷史文化悠久,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原始古樸、原汁原味,文物古跡保存完好,旅游資源豐富多彩,享有“風情濃郁、璞玉渾金、無跡不古、山水獨秀”的美稱。
榕江縣主要有四個景區,分別是:三寶千戶侗寨景區,宰蕩侗族大歌景區,七十二寨侗鄉景區,龍塘奇觀景區。可是這裡突出存在的最大困難: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落後,連接縣內各景區的公路交通情況非常差,等級低。
到了宰蕩侗族下寨村落,50多歲的“老Y”大哥早已迎候在了村口,我們一陣感動。我們住的寨樓是當地有名的美女歌手“珍珠”妹妹家裡,她的父母非常熱情好客,也非常純樸。兩位大姐怕大家吃不慣當地菜肴的口味,便親自下廚燒菜,“大盤雞”和“抄野菜”味道真的棒極了,眾人說笑著喝著米酒交流徒步心得,很是熱烈。

(“珍珠”妹妹等姐妹給我們表演了侗族大歌、琵琶歌等音樂文化經典節目)
晚上20:30分,侗族的“珍珠”妹妹帶著12個身穿侗族漂亮服飾的姐妹來為我們表演歌唱節目了,這些工作全是“老Y”大哥下午就事先聯系好的,我又一次撿了現成美事。
“珍珠”妹妹等姐妹給我們表演了侗族大歌、琵琶歌等音樂文化經典節目。“蜜雪兒”妹妹到底是福州大學的教師,即懂音樂旋律又對各地民歌很有研究,看來是有備而來,不斷地提問,問題都很獨特並切入主題,我可大長見識了。侗族大歌它是一種無樂器伴奏、無人指揮的多聲部合唱,高、中、低音渾然一體,以其和聲的完美協調、格調的柔和委婉、旋律的曲雅優美而著稱於世。歌隊由一人領唱,然後合唱,時而高亢寬廣,時而低沉悠揚,不時聽到鳥叫蟬鳴、江河奔流、山谷回響的聲音,把大家帶入到如詩如畫的大自然中。我雖然聽不懂歌詞,卻記得每首歌結尾都有“唉揪”這個詞,非常好聽,“珍珠”妹妹解釋說這是歌結束後的語氣助詞,哈哈。

(侗族大歌它是一種無樂器伴奏、無人指揮的多聲部合唱)
“珍珠”妹妹的母親是寨子裡有名的歌師,她說:當地女孩子3-4歲就要學習侗歌了,除了歌師,還有學校裡的老師。學校裡的孩子們個個會唱大歌,父母們也都會唱,就像插秧種田一樣。我不禁贊嘆起來,侗鄉的歌,它已經是這裡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了。
家裡來了十幾個看熱鬧的小朋友,“蜜雪兒”妹妹讓孩子們也給我們唱幾首侗歌,孩子們一點也不害羞,認真地表演了起來,她們童聲單純嘹亮,天真活潑,慢慢注入在場的每個人的心田,給人一種神奇的享受,進而產生莫名的衝動。我認為這種祖輩流傳下來的合唱絕響是一般合唱演員難以練出來的。

(她們童聲單純嘹亮,天真活潑,慢慢注入在場的每個人的心田)
大家熱熱鬧鬧地一直鬧到夜裡十一點多才散場,意猶未盡。總計小費200元,我心裡直嫌“老Y”大哥給得是否太少了?(驢友們AA制平攤)不料剛有這個念頭便被眾驢“數落”了一通,當地規矩如此哪能可以隨便破壞呢?咳!
夜裡睡在“珍珠”妹妹家裡,條件雖然艱苦一點但很有趣,“春哥”他們全在樓下搭隨身攜帶的戶外帳篷睡覺,“老Y”大哥他們四人睡在二樓,我則睡在侗寨的頂層。半夜村子裡的狗兒們不停地叫喚,鬧得我神經衰弱怎麼也無法安睡,剛清靜迷糊了一會兒又聞公雞們全在鳴叫,五點多了,早晨了。

(剛清靜迷糊了一會兒又聞公雞們全在鳴叫,五點多了,早晨了)
8月7日,06:30分,小楊司機按時來接我們去凱裡,“老Y”大哥他們開著自駕的一輛越野吉普車先走了。我建議和“春哥”“耳朵”“小貓”“蜜雪兒”一起拍張合影留念,大家很配合還有一點依依不舍,也表示很高興認識我這位上海的驢友,希望我有空去重慶玩。面包車未走大路而從小路穿行至凱裡可節約2個小時時間,主要翻越了雷公山自然保護區,如果不走坑坑窪窪的小路還真看不到雷公山的美景呢,不過路上遇到公路塌方,等候疏通浪費了一個小時。我要在中途下車去西江苗寨,“春哥”對我說:西江苗寨他們上周剛去過,還認識了當地的苗族高中生畢業生小李,是很不錯的一個小伙子,並給了他的手機讓我屆時聯系他。

(圖為:小組長、小貓、春哥、耳朵、蜜雪兒)
經過6個多小時的翻山越嶺,終於到了西江苗寨入口處,並與“春哥”他們一一道別。
游走在黔東南的日子裡(游記6篇) 點擊可觀賞170多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