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麗水白沙間---我的麗江游記

作者: feini0moshu

導讀選擇在夏天一個最多雨的季節—8月中旬出游麗江,只是為了完成那個心中早已醞釀多時的夙願:有那麼一天,能將自己從繁華紛亂緊張忙碌的都市逃離,帶著一副悠閑自在的心情歸隱塵世,毫無目的的行走於茶馬古道,任一宛溪水跟隨時光緩緩流淌。 選擇麗江,或許為了那愛情童話裡的一米陽光,或許為了那古樸小鎮的精致清幽,或許為了玉龍雪山的巍峨俊秀,還有那神話 ...

選擇在夏天一個最多雨的季節—8月中旬出游麗江,只是為了完成那個心中早已醞釀多時的夙願:有那麼一天,能將自己從繁華紛亂緊張忙碌的都市逃離,帶著一副悠閑自在的心情歸隱塵世,毫無目的的行走於茶馬古道,任一宛溪水跟隨時光緩緩流淌。

選擇麗江,或許為了那愛情童話裡的一米陽光,或許為了那古樸小鎮的精致清幽,或許為了玉龍雪山的巍峨俊秀,還有那神話傳說裡的香格裡拉...不,那些都不重要。她吸引我為之追尋的,僅僅是一段肆意柔軟的時光。我要把它們掬在手心,邀春花明月共享。

也許有去過麗江的不少人都會說:那已經是一個商業街了。我覺得這種心態不對。去麗江,心怡與否,取決於你去之前對它抱有的心態。你去想要得到的是什麼?你會用怎樣的心去擁抱它的一切,包括它的商業,它的喧囂,它的浮躁。

沉澱下來的東西,才是於心滋養的溫暖。

2009年8月15日 雲南麗江 多雲

我在金沙水畔等你,不見不散。

鍥子:

金生麗水白沙間,

瀘沽湖畔世外緣。

白玉梅雪三勝景,

彩雲之南望奇峰。

二、恬淡之夜--麗江初感

初入雲南,飛機抵達麗江機場時已近深夜。坐在返古城的車上,但見漫天無窮無盡的星子,忍不住淘氣的將手伸出窗外去撈一把。雖屬徒勞無功,但仍感覺手中冰涼一片--想必這就是麗江之夜贈予我這個遠到游子的第一份浪漫的禮物吧。

車行至古城門口,望見比我早到2天的桂魚GG在路邊翹首等待。見我獨自拎包跳下車,便紳士般的接過我的背瓤並感嘆我背的行李真輕。我笑笑說出來玩的唄,而且鬼知道我走的時候要帶走多少這裡的東西;來之前就了解麗江好玩的小東西特別多,後來事實證明我離開這座古城的時候還算是“不盡興”地采購了一大包木頭和鈴鐺以及其他7788的小玩意兒。

在麗江的第一個晚上是住在這邊戶外網《麗江自助游》的分別叫做石頭和瑜飛兩位極風趣油麥的還算帥的帥哥開的家庭式旅館裡,也就是一個典型的納西民居,有個挺大種滿各種花草的溫馨院子,還有幸見到了結了蘋果的樹,我一度懷疑那是不是真的,直到第二天山陽親自摘了一個給我吃,原來天然無公害的水果味道就是不同。

麗江的夜如水般清涼。我還未來得及感受到所謂的高原反應,在泡面的味道中帶著旅途的疲憊進入了夢鄉。臥室裡清新的花香混合著洗淨的床單被套的香味帶給了我一夜無夢的舒適恬淡。

三、原始風情的摩梭之鄉--瀘沽湖之旅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不過八點,太陽卻早早地曬到了小院裡,天空純粹是蔚藍明媚一片。爬上獅子山極目天舒一番,竟望的見遠處雲海裡依稀可見的玉龍雪山。後來聽石頭他們說玉龍雪山遠望是最美麗的,於是我徹底打消了預計花費160元門票和172元乘索道的費用,打算“只遠觀而不褻玩焉”。而後面去白馬、梅裡之行亦充分證明了我的這個決定是多麼的正確和充滿了歷史的意思。(呵呵,一番胡侃瞎侃。若是你真的有足夠的米米和沒太多走路的時間,我倒是建議你上一趟玉龍雪山吧,畢竟她是納西族心目中的神山嘛。)

在當地人開的小店裡吃完一頓米線早餐後,我和小鳥(桂魚婆)、阿梅(一個對麗江有著深厚感情的美女)在四方街結識了來自內蒙的一對真正的帥哥美女組合,於是我們一行五人包車前往瀘沽湖,開始了我們尋找人類最後的母系氏族發源地--摩梭族之旅。

去瀘沽湖的山路真是漫長又辛苦,好在全程有帥哥美女作伴,中午又在寧蒗飽餐了一頓農家風味,終於於當天下午4點抵達了目的地--落水。算起來加上吃飯足足走了7個小時,滿身的疲憊加上終於侵襲而來的高原反應竟在觀景台上見到瀘沽湖水的第一眼起霎然消失無蹤--美,真是太美了!我不禁驚喜出聲。

該用什麼詞語來修飾瀘沽湖的水呢?在我的第一印像裡,湛藍無邊的湖水宛如一塊爍大的天然藍寶石鑲嵌在碧綠的山麓之間,無風無浪,恬靜淡然地展示著她那與生俱來的華美和靈秀。其實那時我已經很難從我有限的辭藻中翻出去迎合她那份恬淡的美麗;除了藍的天,藍的水,綠的山,綠的樹,這世間在瀘沽湖面前,仿佛從此失去了美麗的顏色。

後來在落水與裡格以及到尼塞,那麼近距離地與瀘沽湖親密接觸,又發現了她的變幻與波瀾之美。美在當微風拂過水面時優雅婀娜的一動一靜,美在夕陽照射下七彩斑斕的層疊顏色,美在飄蕩在湖畔被當地人稱為“水性揚花”的水草,美在夜色下星子反射出如鑽石的炫耀光芒,美在及至、即景......

再就是玩兒了。摩梭人當地的篝火晚會屬於當地的特色保留節目,游客們可以在夜幕降臨之後與身穿民族特色服飾的“阿夏”(MM)和“阿柱”(GG)一起牽起手來圍著篝火堆兒跳當地的民俗踢踏舞,如果遇上心儀的對像可以試著摳一下對方的手心,假若對方回應了那則要恭喜你今晚可以正式“走婚”拉。呵呵,我是沒試過,不過我倒是覺得這摩梭兒女表達感情的方式倒是即矜持又大膽,既留了面子也抓住了機遇,算是蠻聰明的嘛。可惜呀,偶已經是有各個的人樂,不然,就衝那摩梭小伙子性感的舞姿和帥氣的臉龐也不禁想入非非起來...(就此打住並強烈同意單身GGMM們去試試桃花運。)說不定你也可以像廣州的那個MM與當地的一個叫大狼的摩梭小伙子走婚走出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現在他們還在落水開了一間酒吧呢。

憑心而論,落水比裡格商業氣氛要濃烈很多,但居住與吃飯比之要方便;裡格的帥哥比落水要多,如網上聞名的扎西,看照片年輕時還真有點謝霆鋒的味道,與他聊1、2次天也蠻有意思的,至少他會講他走馬幫的冒險故事給你聽以至你不會覺得悶。人也比較和藹油麥,呵呵,也可以說是生意人比較有頭腦吧,畢竟,自楊二車那姆走出瀘沽湖後,在這樣一個資訊發達的年代,純粹的與世隔絕的摹梭人基本已經找不到了。

如果還有時間,我強烈建議你由裡格徒步尼塞至小落水,然後乘船返回尼格半島。因為沿途你不僅可以親身體會到瀘沽湖水的清涼與美麗風光,還能一飽耳福劃船阿夏們的悠揚歌聲;那清脆明亮如天籟般的嗓音仿佛至今還在我耳邊縈繞......

四、神秘的梅裡尋蹤--滇藏路上好風光

從德欽縣沿滇藏公路北上、東行至10公裡處的飛來寺,但見瀾滄江對岸數百裡冰峰接踵、雪巒綿亙,勢如刀劈鏨斫,氣勢非凡。這便是名傳遐邇的以卡瓦格博峰為中心的梅裡雪山。

梅裡雪山,北連西藏阿冬各尼山,南與碧落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便有10多座、稱“太子十三峰”。那聳立於十三峰之上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雲南第一峰。

來麗江之前,梅裡之行已是我整個行程計劃的重中之重。傳說中的梅裡,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山,直1986年中日聯合登山隊征服梅裡主峰--卡瓦格博峰以全軍覆沒失敗而告終,至今梅裡雪山依然是神聖的處女峰。

聽石頭說,藏民中有一種說法:千萬年來,聖潔的梅裡雪山一直受著神靈的咒語保佑呵護,所有那些想踐踏、玷污雪山之巔的不良之徒,通過征服雪峰來證明自己比雪山更偉大的人都必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於是乎,梅裡雪山在我心目中就顯得更加神秘了。在結束完瀘沽湖之旅後,我們幾個已經相熟的小驢友們在瑜飛安排的山陽這頭老驢的帶領下於一個周末的清早踏上了香格裡拉--梅裡之途。

由於旅途的最終目的地是德欽的梅裡雪山,第一天去時經過的香格裡拉反而卻提不起我的興致了。倒是在拉市海草原上騎馬的那一番樂趣倒是覺得津津有味。想那馬兒真正的在草原上奔跑起來的時候,人騎在上面,策馬奔騰浩浩蕩蕩的場景是如此大氣與威風;加上駿馬奔騰時驚起遠處草泊上候鳥的高飛低落,那種氣勢又是何等的暢快淋漓呀。

中甸的景色自然還是要等到十月金秋來看才是最美。畢竟8月的夏天對於香格裡拉而言還算太早;黃黃的泥土地裡草地野花遍地,但不是我想看的秋季的顏色;整個中甸草場綠油油的。倒是那些不緊不慢、悠閑無比的行走於草梗田間的豬兒牛兒羊兒們,仿佛在告訴你這裡就是香格裡拉--在這裡,你會覺得天底下最幸福的事兒,莫過於做一只豬被放養在香格裡拉。

第一天的晚上我們一車人等趕到了海拔只有1000多米的茶馬古鎮奔子欄,在那裡我吃了一頓來高原上最飽的晚餐和睡了一個最好的懶覺,直到第二天早上9點半才起來悠閑地吃過了早飯後帶著粑粑和水開始了我們的滇藏線之旅。

在白茫雪山自然保護區金沙江河谷的延伸地帶,海拔達3000米,距中甸縣城100公裡的滇藏公路旁,坐落著藏區十三大寺之一的噶丹東竹林寺。(平時瑜飛他們的常規線路都是去頌贊林寺的,我們是獨立成團,要求山陽改了線路)也是我們滇藏線上的第一站。

車行不到1個小時,我們便到了目的地。這“東竹林"是藏語,意為"成就二利(利人利)","林"為"寺"。該寺建成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原名"衝衝措崗寺",意為仙鶴湖畔之寺。聽山陽說此寺為松贊林寺的佛學院、後花園,在我見來亦覺得此寺比起後來到的松贊林寺更顯清幽古樸;外表雖無素有小布達拉宮的松贊林寺金碧輝煌、奪人眼目,但內在卻比之更為厚重莊嚴且顯得大度。在那裡,我虔誠地參拜了鍍金彌勒法輪佛像,白度母像,三世諸佛像,唐卡(宗教卷軸畫),十八羅漢像,以及歷代班禪等等,卻也意外地發現了我們中土佛教中的“大自在觀世音菩薩”原來在西域的大乘佛教裡不過只是個金剛之身,不禁莞爾。

車離開噶丹東竹林沿滇藏公路上行,2個小時左右便進入白茫雪山自然保護區腹地。保護區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步傾斜,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滇藏公路斜穿此境,為雲南省內海拔最高的公路線段,而白茫雪山自然保護區是雲南省目前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這裡有保存較完好的以高山針葉林為主的寒帶原始森林,為典型的橫斷山脈峽谷。我們仿佛進入了冬季,一路行來全是一座座的雪山接壤,快到白馬埡口時天空竟漂起了一點小雪,一時間惹的我們一車人歡呼雀躍,待到車終於彎彎繞繞的停下,我們便迫不及待的衝了下去立即與素潔美麗的雪山來了個最親密的接觸。

白馬(茫)雪山埡口--海拔4295米。我生平到過的最高海拔。2009年8月20日,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我終於零距離的接觸到了雪山,並向雪山上徒步了一百五十多米;因為沒有攀登雪山必須的裝備和當時的風勢過大難以控制而不得不下撤。最後,我們在雪地中擺出了幾個滑稽的POSE後留影作罷,結束了我們一行7人攀登雪山的壯舉。

也許是我們的壯舉過於驚天地和泣鬼神,連老天爺都感動的在8月天裡落下了小雪。總之當天晚上我們趕到德欽飛來寺時就感覺到烏雲壓鎮,大有一番山雨欲來之勢,連對面僅百米之遙的明永冰川也看的甚不清楚,更何況是神秘的梅裡雪山了,更是連個影都沒有。而我也明顯感覺到了登完雪山後的不適,後來證實是受了風寒加上高原反應,便在草草漱洗完畢後早早的入睡了。不過倒是在夢裡見到了俊秀冷艷的梅裡以及日照金山的勝景。那都是後話了。

總之,在第三天的八點多鐘山陽叫我們趕緊起床往回趕(因為我們不去明永冰川,當天要返回香格裡拉),說看來也看不到日照金山了,還不如早點趕回去玩點別的,我們才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了飛來寺。臨走前我又再次往梅裡的方向望去,依然是白霧茫茫一片什麼都看不到。神秘莫測的梅裡雪山,看來,我只能下次再來拜訪你了。

回程可謂用艱辛二字來形容是恰好不過的了。

好在冰天雨地裡的白茫雪山有著令人心醉神迷的景觀。試想一下,當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勝景一覽無余的出現在你的視線裡,那一片屬於夏季的雪域風情使你站在滇藏公路上就能體會到這種和諧色調上的強烈的立體感:遠處全是雪山,極高、極白、極遠;而在那些高遠雄奇的峰巒之下,林海盡為雪色所染,紅杉、綠葉層次井然;長滿灌木林的草甸草坡雪茶點布;若隱若現的冰川流水在林海中穿行,仿佛雪山之魂。置身於其中,絕對讓人有一種返樸歸真如臨仙境的感覺。

奔子欄的清山綠水和午後臃懶的陽光就這麼輕而易舉地喚醒了每個驢子疲憊的身軀和飢腸呱呱的胃,那頓三點半的不知被稱為中餐還是晚餐的香噴噴的飯菜至今仍令我懷念。

回到香格裡拉的時候已是暮色時分,在那帕海草原上,我們又見到了一群接一群的在草場上悠閑的散著步兒的牛羊們。它們的安逸自在,與生俱來、得天獨厚的優越感。上帝該是多麼眷顧它們啊,香格裡拉,我願變成一只潔白的小豬,在你的懷裡一生一世被安靜的放養。

晚飯先是在一個偏遠寧靜的叫做“哈馬村”(藏語意為聖潔的村莊)的藏民家裡喝酥油茶和吃著自己親手和的紅糖粑粑,滋味自然是相當的地道。我開始是挺喝不慣酥油的味道,總覺得膩。不過就著粑粑吃就沒那麼膩了,而且越嚼到後面越覺得香甜。還有那些酸的干奶酪,咬下去真是又鹹又酸,強烈建議同學們去藏民家試試。至於吃不吃的慣,可真要看個人口味了。

實在吃不慣的同學也沒關系,在迪慶市區好像是第一人民醫院旁邊的那條大街上,還有一家味道超級棒的犛牛肉店在等著你呢。那裡的犛牛肉可真是好吃又正宗,而且特別經濟實惠。我記得回麗江的那天我們7個人也才吃了60多塊錢,那個美味呀,真後悔沒打包帶一些回來。

晚上臨睡前回顧滇藏線上的經典風光,我們一路見著的草甸、湖泊(海子)、峽谷、寺廟、藏民居、金沙江河谷、月亮彎、茶馬古鎮、高山原始森林、白馬雪山群及雪峰、海拔4300米的雪山埡口等等,無一不是勝景。所以雖然這次尋梅裡不遇,但仍不虛此行。

五、那一段光陰如水流逝--麗江發呆日志

想一個人,清清靜靜、什麼也不想,於一杯雪芽香茗的午後,在撒滿溫情陽光的自由生活驛站的花園院落,陪著懶洋洋曬著太陽的狗狗,任思緒游離於萬仞山水之外;感覺時光如金沙河底的水,就這麼靜靜地流過來、流過去。清風拂過臉面,偶爾有鄰居家洗衣的水聲傳入耳朵,真是一個美好濕潤的下午。

直到手邊那本〈〈徒步:由加德滿都到拉薩〉〉被我優哉游哉地讀完,暫且打住邀伴進藏的念頭,就把這個美好的理想留到明年或是更久一點吧。看那夕陽是這般的美妙,於是決定出去走走,逛逛街了。

自梅裡回來之後,隨著游客的增多,古城似乎已進入了旅游旺季,著名的四方街上已經差不多是人滿為患了。我一邊慶幸自己來的尚算早,而且住在鬧中取靜的木府附近的自由生活驛站沒那種鬧哄哄的感覺,一邊沿著家附近的萬子橋避開人群往另一個僻靜的小巷走去。泛光的青石板路略有些滑腳,我小心翼翼地繞過在水井邊洗衣服的大媽大嬸,她們顧自大聲的聊著天,雖然我聽不懂她們的話語,但一種明朗的清閑快樂卻隨著清澈的流水洋溢了出來,一會兒便充滿了整條幽靜的街道。

途中還遇上了幾個警察。看他們鉤肩搭背有說有笑的在街上晃悠,心裡真是既驚訝又羨慕,大抵全中國的警察就屬分派在麗江的警察是最幸福了吧,我想。古城的治安總體上算是不錯的,後來我們深夜裡也出去了幾次,也都覺得比較放心。不像在深圳,晚上9點後單獨出門都要左顧右盼,那種悠閑的安全感是怎麼都學不來的。

一間連一間各式各樣的精致小店,令人眼花繚亂的金銀玉器,五彩斑斕或濃或淡的木雕工藝品,清脆悅耳大小不一的駝鈴,本地或西藏及尼泊爾的特色服飾,琳琅滿目花樣繁多的小吃等等,無一不惹人喜愛,留連往返。隨意拈來細細把玩其中,一種極細膩溫柔的情緒就這麼悄無聲息的在心中蔓延開來。因為喜歡眼前的這個手工雕花茶壺,你會情不自禁的喜歡這家古樸盎然的小店,再到這條小街,這條小街盡頭處的流水、石橋,以及身邊的他或是她。

走在麗江古城,就會隨時隨地生出這麼一種莫名的愛戀情緒,然後緩緩的在心中蔓延、滋長......

夜晚的古城是最熱鬧的了。在那漫天星鬥之下,微風拂柳小橋流水旁,一字排開的是各間風格特色各異的酒吧;在那紅紅的燈籠下,映紅的是各地游子歡欣疲憊的臉。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今晚在麗江。觥籌交錯也好,呢喃小酌也罷,有故事的人兒有緣則聚在麗江。來,讓我們坐在水邊,喝上一支啤酒,吃上一盤水蜻蜓;看陌生的城鎮熟悉的風光、陌生的人兒卻熟悉的笑臉,相視一笑仿佛我們在哪裡見過呢?

夜漸漸深了,月亮高高地掛在蒼穹;有陌名的蟲子和著游人低沉的吟訴,清涼的河水在明媚的月色下婉轉流淌,仿佛過去歲月裡那段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在麗江這座感性知性的古城裡晃晃悠悠,就真的一去不復返了。

六、後記

8月15日-8月25日,也算是在麗江也呆了不多不少的一段時光吧。回來有幾天了,白天慢慢地輸理腦中的思緒,慢慢地回味每一天的故事,直到晚上把它們一一整理成為文字。當然其間也還漏掉了許多細節,就不一一補充了,為免記成流水帳之嫌嘛,呵呵。

麗江給我的感覺初時像陽朔,住久了又完全不像。大抵是麗江畢竟有她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溫婉包容的氣質在其中吧;而陽朔則像一個精致的木偶娃娃,似乎嬌氣和柔嫩了點。如果你去過陽朔並且喜歡那個地方,

我想你一定會愛上麗江,因為她真的是一個值得用心品味和生活的地方呢。

瑜飛說每個去麗江的人心裡都會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呵呵,在這繁華大千世界住的久了,誰會是沒有故事的人呢?其實後來我想糾正一下下:就是每個最終選擇留在麗江的人心裡一定有一本故事。^_^

我想也許有一天我還是會回到麗江的,不為什麼,就為了寫留在麗江的你們的故事。:)

願每一個離家的游子都平安快樂!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