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游記

作者: 西閣

導讀洛陽游記西閣2009/3/24 1900多年前的東漢年間,皇帝劉莊夢見一個金人在宮廷裡飛,頭罩光環。第二天,皇帝問大臣們此夢何意?一位博學的太史說夢中之人像是西方的神,名叫“佛”。於是,皇帝派人去西方請佛。使臣走到大月氏國(今阿富汗一帶)時,遇到在當地傳法的兩位印度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便邀請他們到東土弘法。 兩年後,使臣和印度高僧牽白馬馱著經書佛 ...

洛陽游記西閣2009/3/24

1900多年前的東漢年間,皇帝劉莊夢見一個金人在宮廷裡飛,頭罩光環。第二天,皇帝問大臣們此夢何意?一位博學的太史說夢中之人像是西方的神,名叫“佛”。於是,皇帝派人去西方請佛。使臣走到大月氏國(今阿富汗一帶)時,遇到在當地傳法的兩位印度僧人--攝摩騰和竺法蘭,便邀請他們到東土弘法。

兩年後,使臣和印度高僧牽白馬馱著經書佛像來到東都洛陽。皇帝在自己少年讀書的地方(清涼台)敕建白馬寺供印度高僧居住和翻譯佛經。自此,中國有了佛教和寺廟,攝摩滕和竺法蘭譯出了第一部漢字佛經《佛說四十二章經》。白馬寺因此成為中國佛教祖庭,千百年來以釋源而名冠東土。

唐朝,武則天派情夫薛懷義住持,兩人常於廟內偷情。

山門東側有一座《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石碑,這是元太祖忽必烈兩次下詔修建白馬寺,由當時白馬寺文才和尚撰寫,趙孟頫刻碑,立於寺內的,人稱"趙碑"。宋末元初的趙孟頫則是元朝書畫文人界的領袖。是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他的夫人(管道升)、兒子(趙雍)、學生(黃公望等人)都是一代名師。

山門內東西兩側有攝摩騰和竺法蘭二僧墓。

山門外有左右相對的兩匹石馬,大小和真馬相當,形像溫和馴良,這是兩匹宋代的石雕馬,是優秀的石刻藝術品。相傳這兩匹石雕馬原在永慶公主(宋太祖趙匡胤之女)駙馬、右馬將軍魏鹹信的墓前,後由白馬寺的住持德結和尚搬遷至此。

白馬寺前廣場東面不遠處,有一座35米高的密檐13層磚塔--齊雲塔,直插雲霄。舊與清涼台、騰蘭墓、斷文碑、夜半鐘、焚經台合稱“白馬寺六景”。

齊雲塔始建於五代時期,原為九級木結構佛塔,高500尺。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時燒毀。金朝重建此塔,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現傾斜。塔旁是齊雲塔院,是尼姑修行場所。

白馬寺和齊雲塔之間,有狄仁傑墓。

狄仁傑經歷了唐太宗李世民和武則天兩個時代,受武則天器重,任命為宰相和最高司法官。狄仁傑為官清正,斷案如神,不畏權勢。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洛陽旅游攻略

K128/K125,長春-鞍山17:49-洛陽14:48-西安,21小時,1600公裡,硬臥票價344元。

洛陽火車站對面有長途汽車站和公交車站。

56路公汽,火車站始發-白馬寺終點,票價1.5元,行駛約1小時。從白馬寺打的士回洛陽約25元,行駛約25分鐘。

洛陽長途汽車站有很多車途經少林寺,因此幾乎是隨時有車去少林寺。乘洛陽-許昌的車到少林寺下車,約68公裡,票價17元,行駛約2小時。在少林寺廣場停車下客。步行5分鐘就到少林寺售票檢票口。

白馬寺(包含齊雲塔院)門票35元,游覽約需1小時。

洛陽市內繁榮程度不如鞍山,繁華地段是周王城廣場周邊至王府井百貨一帶,王府井百貨是最大的商場。

火車站至周王城廣場乘公汽2站地,也可步行,約20分鐘,臨街都是商鋪。周王城廣場至王府井百貨步行約20分鐘,沿途多是品牌服飾專賣店。

洛陽龍門石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之一(敦煌、龍門、雲崗),因我已去過敦煌石窟,並且對考古沒啥興趣,所以石窟不適合我游覽,沒去。

★洛陽風味小吃

●漿面條

漿面條,既經濟、又可口,是洛陽人普遍喜食的一種風味小吃。它是將豆漿置於適當的溫度下,發酵變酸,然後放入鍋內加熱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種蘑菇狀的漿沫。這時加入少許的香油,反復攪拌,待滾沸,將面條下入,最好是雜面條。拌面糊使之呈糊狀。然後,將調制好的鹽、蔥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洛陽漿面條,制作簡單,成本低、味道美、易於消化,是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不翻湯

洛陽不翻湯,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創始人劉振生,現已傳三代人,名劉呼欄,年70多歲。配料有綠豆粉、胡椒、味精、醬油、醋、木耳、粉絲、海帶、蝦皮、紫菜、韭菜、錦珍、食鹽。其特點是味道純正、酸辣利口、油而不膩。

●閻家羊肉湯

閻家羊肉湯,已傳四代人,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第二代人閻順生,對羊肉湯進行了創新,使調料配置適當,湯味更加鮮美,從此,閻家羊肉湯聞名豫西城鄉。閻家羊肉湯的特點是:用鮮羊肉,當天用肉,當天宰羊;香料齊全、量大。用胡椒粉而不用辣椒,鹹淡適口,湯味鮮美。

洛陽旅游照片http://photo.***/photo/xige911/#m=1&ai=45154953&p=1&n=24&cp=1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