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五台山游記三:我們第一天的行程

作者: 牛牛1002

導讀2009五台山游記三:我們第一天的行程 這一覺可真香,不想醒來。早上掙扎著,一看表,也就5點50左右。穿好衣服,一想,昨天問了五爺廟的人,夏季開放時間是五點鐘,一想都晚了這麼多,干脆就去殊像寺吧。 於是我們走出賓館,街上的人很少,從身後開來一輛紅色桑塔納,問我們要不要車。我們拒絕了,但是跟他要了張名片,說約車就給他打電話。剛走到橋邊,就有一堆 ...

2009五台山游記三:我們第一天的行程

這一覺可真香,不想醒來。早上掙扎著,一看表,也就5點50左右。穿好衣服,一想,昨天問了五爺廟的人,夏季開放時間是五點鐘,一想都晚了這麼多,干脆就去殊像寺吧。

於是我們走出賓館,街上的人很少,從身後開來一輛紅色桑塔納,問我們要不要車。我們拒絕了,但是跟他要了張名片,說約車就給他打電話。剛走到橋邊,就有一堆導游跟著我們。我們說不要,但最後還是跟了一個女導游,一直跟我們到了裡面,轉了好久。

這次去,殊像寺裡那條可以消災去病的魚被修復好了。而且我聽說後面正在蓋大雄寶殿,心中不免有些感慨:上次去我給了功德錢,現在看來,由於我的一份功德和別人的合在一起,終究有了效果。

這次去,我就向坐在大殿門口的老和尚走過去,簽上名,給了功德錢。等我轉完之後,他還追上我,給了我一張小卡片,上面寫著如何消除疾病。我現在還放在錢包裡,那個跟著我們的導游說,放進錢包可以招財。我到現在還沒有發現有這樣的功效,但我只希望我可以一切平安,這樣對我來說就足夠了。

這時我們走回賓館,准備吃早飯。剛開始我並沒有覺得這裡的早飯十分好吃,因為去得早的緣故,有的品種還沒有上齊。所以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好吃之處。不過,慢慢地,老公跟我說涼菜並不涼,而且旁邊桌上的外國游客也說,白菜還不錯,於是我就品嘗了起來。

我覺得那裡的早點做點很有營養,而且後來又上了我愛吃的油條,那裡的油條都切成小段,我連吃了五根油條都不止,還吃了兩個雞蛋,若干碗西紅柿雞蛋湯。回到賓館房間,這時開始供應熱水了。我在屋裡睡覺,老公洗漱。就這樣,休整到8點半左右,我們又出發了。

出門後又和那輛紅色桑塔納碰上了,說好了10元錢把我們拉到黛螺頂。車上,司機還向我們介紹說有一個五爺故裡,五爺廟裡的五爺就是從那裡給請下來的,所以應該看看。我們於是就在車上跟他約好,下午要他的車去一趟五爺故裡,結果後來,由於下雨,我們改變了行程,這件事也就暫且擱下了。不過後來我們碰到了高師傅,又約著高師傅最終還是去那裡看了看,不過這是後話了。

走到山腳下,卻發現有一條馬道,而不是台階路。我聽說爬黛螺頂1080級台階就可以掃去人間108種煩惱,所以雖然有觀光纜車,我們還是准備堅持爬山。但是沒有找到台階路,於是我們就退了回來。問了路,找到了台階路,正准備爬山,就在山腳下的一個亭子裡,有個婦女應塞給我一個開光的護身符,說是我有福氣,讓我到山上找個師傅給開光。她說你拿著吧,我想不可能白給你,她就說你看著給吧。這時錢包裡沒有了零錢,我於是拿出了5 元錢,不明不白地得到了一個紅色護身符。這樣的情況後來在五爺廟門前也發生了,這恐怕是當地人賺錢的手段之一,把護身符往你懷裡一塞,說你有福,讓你給錢。

就這樣,我們開始上路了。這一路上,乞討、攔路的太多了;這一路上,虔誠頂禮膜拜的信徒、僧人也太多了。路上我看到了兩幕讓我感動的事情。第一個是,在眾多虔誠上山的人當中,有一個小僧人,他的個頭看上去也就只有八九歲的樣子,眼神中還充滿了膽怯。路上聽到很多帶著孩子的家長都在表揚這個小孩子,說他們的孩子也是這個年齡,卻不如他懂事,都說要是一會兒再見到他,就給他錢。我也是這麼想的。過了一會,我的速度還是比他三步一叩的速度快,我趕上了他,給了他2元錢,但他卻堅決地拒絕了。我想今天他是完成師傅給他留的功課,而且不許要施舍。

另一幕感人的故事發生在我爬到山頂的時候。有一個男孩與他的媽媽走失了,孩子只記得家裡的電話,而不記得媽媽的手機號,孩子也就八九歲吧。幫助他的是一個信徒,手上和膝蓋上都綁著護膝和護手。那位男士為了讓哭泣的男孩放心,不再那麼傷心,就用一只胳膊攬著他,另一只手打電話。我到的時候,正在給五台山110打電話。說話的時候,孩子的媽媽也從山頂上下來找孩子,孩子一下就站起來,撲到了媽媽的懷裡,傷心同時也高興地哭著。

在那位好心男士安慰哭泣著的孩子時,有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他說找不到你媽媽,叔叔絕不離開。我想這個小男孩是讓這位大哥在修功德。我當時也禁不住哭了,就在黛螺頂上。

因為體力和時間的原因,下山時我們選擇了坐纜車。等了20分鐘,我們坐上了纜車。等真坐上了,我又害怕,於是又悟出了一個道理,人還是要腳踏實地,踏踏實實更穩當、更放心。

到了山下,一邊啃著老玉米一邊往前走,於是又來到了廣濟寺。後來又去了一個女子佛學院,不對外開放,那個寺廟叫普壽寺。

出了普壽寺我們准備回去吃午飯。這回,我們終於免費搭乘了公交車。雖然進山時我們沒有門票和環保車票,但其實車上的司乘人員根本就不檢查。我們本來想買票,不過車上也沒這麼一說。於是,我們干脆就蹭車了。

不過,車上的人越坐越多,我們還以為下車下晚了,好不容易衝下車,結果發現還差一站地,只能又往前走。路上我們看見了昨天晚上路過的那家餐館,正好也都餓了,於是就進去了。拿著菜譜我們才發現,這是一家專門針對旅行團的餐館,菜譜的價格高得離譜,最後只能點了兩碗刀削面。說是大碗,結果等到上的時候一看,也就是兩小碗,花了20元。之後我們就回去睡午覺了。

下午,下起了雨,我們也不著急,等雨小了些,我們就打傘出去了。下午准備去菩薩頂。走到山腳下,我們才發現沿路可以看到五個寺廟,於是就准備悉數參觀一下。到的第一個寺廟是園照寺,第二個是廣宗寺。這個寺廟破敗了,正在收集功德,我反而沒給,現在心裡也很是過意不去。不過,我在裡面碰到兩位僧人,還是給了一些功德錢。這裡的兩位僧人都是老者,一位祝願我們全家安康,給我們點上了長明燈。一位送上了一幅萬佛圖,現在就粘貼在家裡的牆上。希望廣宗寺能夠早日擴建重修,我想下一次我一定會專門拜訪,讓它能夠早日重現昔日的雄偉。這中間還發生了我的手機掉到了地上,而我又幾乎把老公的手機弄到地上的事情,心中多少覺得有些不快和蹊蹺。

之後,我們又往上走,沒走多遠,就到了菩薩頂。買票的時候,又把衣服掉到了地上。因為下午下雨,兩個人都拿了傘,我還多帶了一件衣服,而這場雨又沒有讓天氣變得太冷,反而有些悶,所以我就把外套脫了下來。於是,可能是因為手裡的東西太多了,所以從剛才就開始掉東西。不過還好,我還是發現了掉在地上的衣服,而且旁邊一個好心的大媽也發現了,還提醒了我們。

那時菩薩頂的游客實在是太多了。對這個在五台山有著十分重要地位的寺廟來說,我現在回想起來卻感覺印像不是很深。我記得我只是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後走,沒有進殿拜,直到走到最後一個殿,才開始往回走。好像進了一到兩個殿。現在想想,越是名聲大的寺廟,往往就越是走馬觀花,全看人了。反而,那些規模小、名聲小的寺廟給我留下的印像更深刻。

下山路上,我們還是在一路尋找羅睺寺。一路打聽,一路仔細察看,卻始終沒有發現。倒是路上我買了一個小男孩賣的桃木做的工藝球,因為當時在山上時就知道了價格,1元錢,很便宜。而且母子兩個人沒有強迫游人購買的意願,所以我反而會主動購買。另外,當時那個小男孩手裡也拿著好幾個,我想就讓這個小男孩帶給我一些運氣。同時我主動跟媽媽說,讓小男孩把工藝球賣給我,鍛煉小孩子的服務和經營能力。

直到我們走下山坡,也沒有發現羅睺寺,倒是發現路的左手是顯通寺的一個亭子。於是我們停下來,問賣貨的姑娘羅睺寺在哪裡。結果答案真令我們吃驚,就在我們的左手。當然那不是正門,只是一個側門。總之,我們還是很高興,總算到下山時找到了。我對這個寺廟的印像是,廟裡有很多轉經筒。當然還有門票上說的那個開花現佛。當時有一對母子,虔誠地拜佛。另外,就是這家寺廟可以接待堂客。老公對這個很感興趣,詢問了價格,住宿費好像也就15到20元左右。我看到了住宿條件,其實很簡陋,也很艱苦,衛生間的條件尤其不好。他挺興奮地向我介紹他了解到的情況。我覺得了解即可。等到下次,我倒是很想與僧人們一起吃齋飯,感受素齋,領悟一些佛的真諦,當然這話可能說大了。

出了羅睺寺,我們一看時間太晚,不知道顯通寺是否開門,而且能不能盡興地參觀好,所以干脆就撤兵了。這時我們還順道去了一趟五爺廟。

吃過晚飯,我們一看天色還有些亮,就出去散散步,也是為了尋找五台山長途汽車站。我因為這幾天安排景點和行程經常查看地圖,所以知道汽車站應該在普化寺的斜對面。在我的帶領下,我們最終找到並詢問了回太原的大巴車次。大巴從早上5點40發車,每三十分鐘一輛。這樣我們就可以估計幾點退房,幾點可以到太原。不過最終,在我們認識了高司機、看到他的車況後,還是決定包車回太原,這樣可以快一些。因為我們估算了一下,就是坐大巴,可能也要5個小時左右,這樣太慢了。

之後,我們就回房間睡覺了。總之,我們的生活變得真的很簡單:吃、睡、玩。什麼也不用想,而且還很鍛煉身體。這裡要特別說一下那裡的電視台。那裡的電視信號不是很好,可以看到的頻道也不多。不過,那裡有一個電視台很清楚,就是五台山電視台,後來我們晚上吃完飯出來遛彎的時候,在明清街上還看到了電視台的辦公地點了呢。那家電視台當時正在播放五台山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後的一些慶祝活動。除此以外,就是播放有關五台山風景和寺廟的紀錄片,對於我們這些時間少、行程安排緊湊的人來說,我非常愛看這個電視台的節目。其中我印像比較深的一個紀錄片是介紹南台頂峰寺廟和南台風景的。另外,這家電視台節目的特色就是,除了播放新聞片外,在播放紀錄片或電視劇的時候,他們還在屏幕的最上方滾動播出當地商業機構或寺院慶祝五台山申遺成功,起到了宣傳的作用。不過整個電視台的制作水平不高,很一般。

說到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這個項目,據說當地政府將台懷鎮中心地帶的很多民居和小賓館都遷出了,整治當地的環境。我的感覺是,在五爺廟那一線上的幾家寺廟外修起了一個人工湖,側面還修建了大片的草坪和空間寬敞的廁所等公共設施。這次來到五台山的原因其實也與這個有一定關系。對於五台聖地來說,這個稱號早就應該屬於她。六月終於成功,當地的政府可能要比老百姓還要高興,因為畢竟是一件重大的政績。不過,在我看來,這也是文殊的護佑和文殊應有的榮譽和禮遇。希望那裡的遺產保護工作可以越做越好,我們也就可以在這個神聖的地方受到更多的啟迪和護佑。


精選遊記: 五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