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哈爾濱垂涎已久,號稱這裡也是產美女的地方,獨具北國風情,姑娘們打扮入時洋氣,頗有俄範兒,然而,聽說而已。如今,終於要一識廬山真面了。 8月22日11點16分從長春出發,坐D173,不到兩個小時的行程便到達了這座傳說中的城市。出火車站,抬望眼,是頗似大連的那種感覺,樓宇林立,道路交錯,略顯雜亂,而且與到長春不同,我放棄找北了,因為我覺得以所見的地況和我的智商,一時是無法求解的。於是拿出地圖,按圖索驥,先搞清自己所在位置,然後忘掉東南西北,只管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我的首站是果戈裡大街,所以向左。此次旅行之前,新聞一直在報東北的干旱如何嚴重,然而當我到達哈爾濱的時候,竟然下雨了,我穿個短袖套個長袖,還是感覺有些陰冷,好在雨並不是很大的那種,介於打傘和不打傘之間。因為要照顧自己的寶貝相機,必須打傘,這給行動帶來了些許不便,影響了心情,可能也直接影響了我對哈爾濱的第一印像。我瑟瑟發冷,頂著綿綿的雨,走著狹窄的路,看破落的建築,想,這並不是一座浪漫的城市。 冒雨前行,終於來到了果戈裡大街,在路邊的店面吃了碗美國加州牛肉面,與長春的李先生牛肉面很多不同,哈爾濱更多的是美國加州牛肉面館,由此我不禁想,難道東北人都喜歡吃面?裹了腹,繼續前行,在果戈裡大街與東直門大街交彙的地方,大抵算是哈爾濱的商業中心了。還是有些雜亂,大抵是東北人的性格使然,體現在環境上,也不拘小節。我想,學校裡還是應該有些質感與浪漫的,於是繼續趕往此次行程的下一站——哈爾濱工業大學。 沿東直門大街一直走,走到西直門大街再一直走,理論上就可以到達哈工大了。原想著坐公交,但我終於還是放棄了,因為西直門大街正在修地鐵,道路擁堵,又逢下雨,更添泥濘,自行車道已然不夠使了。東北民風彪悍,公交司機更是首當其衝,但見一公交在擁堵的路面上見縫插針,以傾斜30度角的姿態將公交的一側轱轆駛向了人行道,並保持這樣的姿勢將車穿越了過去。定睛一看,還是位女司機,於是,我服了。我想,我還是走著吧。 走著走著,看見了哈工大的主樓,因為是個標志性建築,我之前在電視上就曾見到過,所以遠遠看見便料定是她。但走近時,我還是有些迷惘了,樓確實是那個樓,樓上的牌子也確實寫著哈工大,但是,誰能告訴我校門在哪啊。往前走,一幫建築工人正在一些鐵架子上折騰,我定睛一看,那些鐵架子似乎有些校門的形狀,原來如此,校門正翻修重建呢。 找到校門就好說了,在校門不遠處找到了一塊破爛的哈工大的導游圖,這所學校簡直太詭異了。一條汽車飛馳的主干道竟然從校區的地下穿過,將整個校區一分為二。這個挺二的設計讓我頓時對哈工大的好感減半,無奈太喧囂。繼續走走看吧,沿著校區轉了一大圈,校區很大,但是確實校如其名,是典型的工科院校,建築和校園格局都毫無詩意可言,而且許多建築都在翻修之中,更覺煩亂。想拍些優雅的校園風景,尋尋覓覓而無處落機,也罷也罷。我想縱然名校,務虛如我,還是更願意找一所校園環境優美如畫的學校去荒淫自己的四年,如武大,如廈大,如蘭大。 照例,在哈工大的電子樓留下尿跡之後,我離開了這座印有老江題詞的名校。沿著穿越校區的那條主路教化路一直走,在路邊的一處公交站點坐112路,前往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是哈爾濱標志性的地方,好比王府井之於北京,而中央大街不遠處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大抵就相當於天安門了。走到中央大街,一處類似於大連俄羅斯風情街的地方展現眼前,不過顯然要比那條街更具風情和含金量。中央大街上的地磚據說在當時是一個銀元一塊的,此時雨還在下,我踩在“金”磚鋪就的路上,感受著所謂的歐陸情調。 其實這樣的歐式建築,歐陸風情,在一座中國的城市,多少差了點意思。無論是天津的五大道,大連的俄羅斯風情街,還是此時的中央大街,都讓我感覺少了點什麼。即使建築再聚集,原味再濃,也始終沒有電影裡歐洲大陸那種純然的感覺。也許是遠處的新興建築打亂了視野,也許是周邊喧囂的商鋪點亂了心情,也許是周圍如織的中國人讓你回歸現實,也許也許,總之,不過如此。 雨中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孤然佇立在喧鬧的街區,到處是照相的人們,卻沒有對上帝的崇敬,一處過時的教堂,成為風景,僅僅是一座拜占庭式的建築罷了。 再走到中央大街的盡頭,是防洪紀念塔,然後渾黃的松花江呈現眼前。這是一條讓人沒有跳下去的衝動的江,因為太黃了。放眼所及,能看到兩道橋,左邊一座,右邊一座。左邊的橋通往太陽島,右邊的橋也通往太陽島。 太陽島啊太陽島,我明天要去太陽島啊。去太陽島有四種方式,或者乘公交從公路大橋過去,或者坐船過去,或者坐索道過去,或者游過去。考慮再三,我決定選擇最省錢的方式——游過去。 然而突然想到忘帶泳衣了,還是坐索道吧,輕松,舒爽,不緊繃。先去問問價,索道在防洪紀念塔左邊,沿著斯大林公園一直走,走上十多分鐘就到了。得知單程票價30,往返50,早8點30分開放,即來即走,13分鐘即達對岸,OK,就是它了。 搞定了明日的行程,開始找住宿的地方。人生中會有很多的第一次,我把我第一次入住如家獻給了長春,我也即將把我第一次入住洗浴中心獻給哈爾濱。 沿著索道站前邊的通道路一直走,一路尋尋覓覓,在上游路見到兩處小浴館,然而竟然是位於地下的,人生地不熟的不敢入住,正愁苦間向前踱步,竟又行至中央大街,山窮水復疑無路,一處浴所在眼前。但見樓高五層,裝修豪華,頗為正規,關鍵是他媽的就在中央大街旁邊,真是太爽了。 門前寫著住包房,贈28元的門票,包括洗浴、三餐自助、休息大廳休息等等項目,但其實贈的是下次的門票,這次還得掏錢,而且贈票中還不包括自助,由於那張票對我而言沒有什麼意義,也就不計較了。訂了最便宜的120的包房,外加28元的門票,一共148元,住宿和吃飯問題算是都解決了。 包房的環境還算說得過去吧,反正能睡覺能拉屎,也別無所求了。稍作休整,去樓下的浴池泡了個澡,第一次嘛,沒見過世面的孩子,對啥都新奇,這個池子泡泡,那個池子涮涮,還蒸了下桑拿。還沒吃晚餐,被告知9點有自助的夜宵,磨磨蹭蹭到了9點,吃了兩個小花卷,三碗粥。之後又去休息大廳參觀了一下,裡邊有好多人已經進入了夢鄉,都是獨立的那種大躺椅,椅背放下可以當床,也有被子,每個床還配一個小液晶電視。在這裡休息的話,有那28元門票就夠了,其實還是蠻值的。我作為有包房的人,在這裡轉就相當於是富人來貧民區視察了,頗為得意。 視察之後,又摸了摸健身器械,打了兩下乒乓球,之後回房睡覺。想著旁邊就是一銀元一塊磚的中央大街,睡得倒也香甜。次日早上,吃了自助的早餐,又上了會兒網,把開心網的菜收了,豬喂了,魚買了,再查了查當日要去的太陽島的一些資料,便動身離開,開始了新一天的征程。 由於包房沒有窗戶,出了浴所才發現天已經放晴了,藍藍的天,白白的雲,一掃昨日的陰霾,心情也跟著大好。按計劃走到索道,還沒開門,於是踱步到江邊,此時的松花江也比昨日美麗了許多,藍天白雲把江水影印得多了幾分雅致, 信步游走,發現有攬客的船,號稱7塊錢往返松花江,單程5元,可去對面的太陽島。想想時間還充裕,還是坐船合算,於是改了計劃,買了票,上了船。大約等了20分鐘,人湊齊了,開船啟航,約10多分鐘,到達了傳說中的太陽島。 太陽島是哈爾濱唯一的5A級景區。擁有5A級景區,又有特色的中央大街和聖索菲亞教堂,這使得哈爾濱可以稱得上是一座旅游城市。事實上,也確實有這樣的繁榮景像,可以看到許多來自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倒也熱鬧。太陽島很大,是個很大很大的公園,門票30元。 我徜徉其中,沿著主路,一路前行,把主要景點都游遍了。水閣雲天留靚影,松鼠島上近自然。天鵝湖畔享浪漫,太陽瀑布真壯觀。東南西北分不清,迷途棧道妄循環。笨熊樂園踱步出,一島游樂至此完。 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我在水閣雲天景點照了照片,在松樹島上接近了大自然,在天鵝湖畔感受了一下浪漫氣息,因為有許多照婚紗照的,而太陽瀑讓我覺得還挺壯觀。然後就是我他媽的迷路了,在林間穿梭,在棧道往返,最終發現回到了原點。當然最後還是走了出來,穿過笨熊樂園,太陽島的行程就算是玩完了。 從太陽島坐船返回江對岸的防洪紀念塔只需2元,由於昨日下雨,影響了心情也影響了眼中的景觀,所以到了防洪紀念塔後打算重走一遍中央大街,而這次也的確與昨日的感觀不同。首先天晴了,又逢周末,人自然就多,可謂游人如織,而人多了,看見美女的概率自然就大些。 但是我總懷疑是否這樣的概率就代表了哈爾濱女人的質量,就好比北京西單、王府井之類的地方美女多,但不能因此斷言北京姑娘就漂亮一樣。因為人是五湖四海的人,彙聚於此罷了。其實走在中央大街上,也沒有太多驚艷的感覺,或許是我的關注點並沒有在此吧,也未及細細品味,倒是對馬迭爾雪糕情有獨鐘,一連吃了兩根,又買了兩個馬迭爾面包,解決了午飯。 聖索菲亞大教堂也是再次光顧,清朗天氣下的大教堂多了幾分壯美,確實是拜占庭建築的典範,時而有鴿子或停落或翱翔,頗有童話氛圍。 之後沿兆麟街,經緯街,過霓虹橋,向火車站進發。到了火車站,距開車還有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非常充足,找了個陰涼,在站前廣場靜靜地坐著,再欣賞一下這座即將告別的城市。火車站前雜亂的建築在藍天的映襯下倒也耐看,多了幾分繁榮景像。 其實,經常有人問我,那麼短的時間游覽一個地方夠不夠,能玩啥啊。但事實上,每次我都能把時間安排得恰到好處,甚至還很充裕。比如這次去哈爾濱,一天時間,該去想去的地方基本都去了,並且像中央大街和聖索菲亞大教堂這樣的地方,還都去了兩次,在雨天和晴天各領略了風情。我想,除了前期工作做得比較到位外,主要還源於我一般都是一個人旅行吧,於是多了幾分自在,多了幾分灑脫,多了幾分無束。想去哪去哪,想怎麼走就怎麼走,並且不惜腳力,能走著去的地方就信步前行。一座城市,或繁華大道,或尋常巷裡,只有在親自走一走的時候才能更真的體味其風韻與細節。好比女人,你坐車遠遠的望一下,和你摸一摸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望一下,眼睛是火熱的,摸一摸,臉上是火熱的,並烙著五指印記。 可以說,我的印記都是較深的,包括在大連的時候徒步走了中山路和濱海路。這次在哈爾濱也只是坐了一次公交車。並且一個人的時候,你所觀所感的景像可能更加純粹,心靈得以更加沉靜,或登山,或觀海,或望江,或偷窺美女,都能有一種純然的思考時間,回憶過去,遙想未來,感悟人生,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 再加上以攝影為愛好和目的,於是並不孤單。像太陽島這樣的地方,兩個人的時候可能玩上一天都不夠,因為要歇腳,要撒嬌,要鬧騰,要親熱,但是我兩個半小時就基本走遍了,該去的景點去了,該拍的照片拍了,該感受的感受了,這已足夠。 我喜歡旅行,因為我覺得這是真正能實現人人平等理念的一種生活方式,不是說你們人多就能比我一個人玩得更盡興,也不是說你比我有錢,就能比我更好地領略旅行的真諦。在同一個太陽底下,一個漁夫和一個富翁可以享受同樣的陽光,甚至漁夫能享受的,富翁卻未必。在這個奔忙的時代,繁華的都市,許多有錢人或高薪人士,辛苦勞碌只為換得一方可以旅行的靜謐時間,卻不可得。我沒有高薪,但我的錢夠我旅行,這讓我覺得我跟有錢人享受的是一樣的生活。他們活到有錢沒處花的時候無非也就是出去玩玩而已。或許我坐不起飛機,或許我住不起高級賓館,但是有什麼關系呢,在硬座列車和廉價旅店裡,我照樣可以感受到旅行的恣意與快感。快感是沒有高低貴賤的。 當農村家的男人體壯如牛,屌大如驢,日得老婆哼哼亂叫的時候,有錢人可能已經陽痿了。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事情,是和金錢沒有必然聯系的,如愛情,如快感,如健康,如旅行,如幸福,而這些東西,可能是最值得我們珍視的。 火車啟程了,別了,哈爾濱。火車啟程了,又將載著我駛向人生的下一站。非常精彩。

(太陽島)

(防洪紀念塔)

(松花江)

(中央大街)

(聖索菲亞大教堂)
更多圖片和內容請訪問博客:http://***/media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