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源頭賞野菊

作者: 在野健子

導讀太湖源頭賞野菊游山訪菊,民居聞菊,市場裡讓你買菊,菜桌上讓你嘗菊,還要評出一個菊花小姐。太湖源景區算把菊的文章搗出了深度,推向了極致。我現在就坐在亭子裡,一杯菊花茶在手,看四周秋景層林盡染,雲蒸霞蔚,發自於太湖源頭的清溪從身邊匆匆趕去山下。 菊是秋天的主題,是太湖源的風采。在溪畔,在岩巔,在谷底,在雲霧之間,菊到處閃爍著天驕般的身姿 ...

太湖源頭賞野菊游山訪菊,民居聞菊,市場裡讓你買菊,菜桌上讓你嘗菊,還要評出一個菊花小姐。太湖源景區算把菊的文章搗出了深度,推向了極致。我現在就坐在亭子裡,一杯菊花茶在手,看四周秋景層林盡染,雲蒸霞蔚,發自於太湖源頭的清溪從身邊匆匆趕去山下。

菊是秋天的主題,是太湖源的風采。在溪畔,在岩巔,在谷底,在雲霧之間,菊到處閃爍著天驕般的身姿。讓你著迷,不遠千裡地趕來;讓你動情,忘卻了時間和奢侈。一批來自太湖之濱的攝影發燒友告訴我,他們已經在這裡整整三天,用去了近百個膠卷。每一張作品都滿意,因為無論怎麼拍都是精品,遺憾是太多的精品集合在一起,又平淡了,所以,他們在繼續,繼續美的尋找和發現。

太湖源的菊自有它的過人之處,因為不是自來水澆出來的,不是瓷器裡做出來的。它就在風刮雨打中長大,它就在亂石黑土中綻放,吸天地之精華,潤日月之明輝。所以它造型倔強,銀勾鐵劃如大自然的草書;所以它色澤純粹,黃金白銀讓人不忍釋手;所以它野趣天成,飄逸自然如鄉村小妹。在雙龍潭邊的一塊岩石縫裡,一叢開著黃色小花的菊,熱熱烈烈,又不顧一切。我走近它才發現,它生長所依賴的泥土少得可憐,風來了欲墜,雨來了欲折。盡管如此,它還是橫枝長了出來,在生命中實現了經典的定格。

我用自己登山的拐杖支撐住它,不是出於同情,而是對生命的禮贊。

我讀過許多詠菊的詩文,陶淵明的,孟浩然的,範成大的,甚至還有那個柔弱的林妹妹。他們在寫菊的同時,更多地看到了菊中的自已,看到了菊足以承載起心底裡的某種渴望和慰藉。菊是人類的朋友,菊文化成為千百年來鮮活的一種生命。今天,我們在太湖源賞菊不也是在尋求某種寄托嗎?面對菊,我們知道了什麼?我們堅定了什麼?人生的取向漸漸清晰起來,就像這菊,明明白白,守望一個信念,徹底地開放著。

太湖源的菊花節是作為一個旅游宣傳策劃推出來的,而我,更願把它看作是一種交流,人類與自然的融和,因為我相信,作為植物的菊花同樣是擁有靈魂的。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