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NOOPY HSIEH17/July 5~23度C 晴早上五點不到,燦爛地陽光就射進艙房,天氣出奇的好,不見一朵雲彩。今天船不靠岸,但將巡航在旅程的重頭戲區域-冰川峽灣國家公園Glacier Bay National Park,由3.3百萬英畝的高山、冰河、森林和水域組成的保護區,屬於世界遺產組識認定的阿拉斯加2千5百萬英畝大的世界自然保護遺址中的部份重要亮點。從七百萬年前到一萬年前,大陸冰原層已來去消長光臨幾回合了。在今日,冰川峽灣又再制造一次小冰河世紀,地質學的近代冰河時期在北方區域正加速上演。這小冰河世紀在1750年達到其最大範圍,那時峽灣並不存在, 一層厚重的冰川,大約一百英哩長、千尺深,占滿了全部的峽灣區。而與1680年時Tlingit人生活時期作個比較,你可以見證到地質的演變和過程,在人類生命裡經常幾乎難以預告,那時這裡只有寬闊地山谷並沒有冰川峽灣。1750年時冰河達到其最大限度,越出峽灣突出到Icy Strait海域,但是四十五年後當George Vancouver船長航行至此,冰河己融化後退反縮進峽灣五英哩了。當自然資源保護者John Muir在1879年到此,冰川又比Vancouver來時撤退了40多英哩。Muir發表知名著作,抓住大眾對阿拉斯加的想像力,吸引觀光客到冰川峽灣,和今日大部份人相同,他們都是搭船而來。時至今日,你必須深入峽灣65英哩去看冰川的入海口,與1750年相比己有相當長距離,極地區域在氣候改變的反應上,遠快於溫帶和赤道地區,在我們的生命中,冰川將會變成怎樣呢?通常冰川因厚重的積雪壓擠,延伸入海並在其最前端斷層面崩解落海,沉澱物可累積在冰川的前端,形成提供與海水隔絕保護作用的淺灘(shoal),使冰加速向下深層扎根,所以我們常說冰山的一角,事實上隱潛在水面下的部份更加巨大驚人。當一座冰川喪失其淺灘時,就開始向後撤退。反之,當條件有利於它,循環將會再度開始加速冰川生長。早上七點多,船已駛入冰川峽灣國家公園區域,兩岸的山岳有雄偉如白朗峰,有峻峭如巫峽,有秀氣如千島湖小島。船行其中,如同航行於大型長江,又像慢駛於瑞士湖泊,感受變化萬千。船的兩個舷側已開始見到小型流冰,白裡透藍,擦過船身離去。浮冰越來越大越多,終於在10點多時,船速度減緩,大批旅客湧上甲板,看頭來啦!只見船前方山谷間陡現一大片滿布褶痕,泛著獨特藍光的白色峭壁斷崖, 仿佛由無數的白色晶石堆成,這就是冰川了!這緊要關頭,獨不見我那兩個家伙,我火速趕到游戲房,果然二人又沉浸在電玩世界,被我罵出來時,哲還摸不清狀況,看著船尾遠方山岳,直嚷著他有出來看好幾次了。我罵他看哪了?我要你看的是這邊,我自顧不暇就帶迪繞過船的大煙囪, 跑向冰山這一側,哲則在兩分鐘後(反應真慢)才跑過來向我索要照相機,而且相機一拿走後又一溜煙不見人影,原來又跑回房裡拿濾光太陽眼鏡(真不知在想什麼?害我們少照好幾張相片。)。

(Margerie Clacier)
白蒼蒼的冰山就聳立橫在我們眼前,滿布褶痕的壁面不知見證過多少歷史的演變,此時卻此起彼落地紛紛自行了斷跳崖殞海,總是先見到大塊冰岩滾動崩落而下,繼而聽到傳來陣陣悶雷聲,如同它們生命中最後的吶喊,墜入海面激起白色泡沫浪花,又竄起冒出在淺藍海面, 仿佛對世界依戀的告別一瞥,然後把它們的生命交給無情的海流和上帝眷愛似的陽光,土歸土,塵歸塵;來自水的終於又回到了水。
海面布滿無數的流冰,空中則盤旋大群海鷗;展翼滑翔於郵輪和冰山之間,估計它們也是靠觀光業維生,知道船來、自然就會帶來旅客施主供養丟食。郵輪在冰山前緩緩轉動,讓左右兩側雨露均沾,都能面對冰山取得最佳視角。我佇立於最上層甲板,面對圓型的蒼穹和海面大地、山岳冰川的緩緩移動,感慨萬千,深覺人和船的渺小、造物主的偉大,美哉!善哉!阿拉斯加!這宇宙間永恆剎那的平衡展現。

(我佇立於最上層甲板,面對圓型的蒼穹和海面大地、山岳冰川的緩緩移動,感慨萬千)

(空中盤旋大群海鷗,知道船來、自然就會帶來旅客施主供養丟食)

(總是先見到大塊冰岩滾動崩落而下,繼而聽到傳來陣陣悶雷聲,如同它們生命中最後的吶喊)
船在十一點多時開始轉向離去,前往下一處冰川。
我的午餐刻意只取食一碗炒面,上面澆淋由蝦和帶子烹煮而成的海鮮醬料,味道出奇的棒。郵輪各項措施完善,只可惜美中不足找不到磅稱測量體重,建議郵輪公司采購以百克為單位的電子體重計,分置房間浴室內,保證這筆費用不出三天就可從減少食物供應的成本中拿回,我真不知主事者為何不算算這筆帳?旅客上船面對無限供應的五星級餐點,沒有任何監控系統,光靠個人腰間皮帶控制胃口是不現實的。我今日早上才驚覺褲腰帶已從最後一孔變為倒數第二孔,回家後估計每天中餐又要吃蔬菜煮清水,持續堅持三個月才能把最後一孔找回來了。用完餐,時間接近一點,不知不覺船又靠近第二座冰川了,趕緊回房拿相機報到。這座冰山規模顯得沒之前的豐盈雪白,上頭點綴煤炭一般的黑土層,顯得有點髒,但有趣的是它在中間部份有一個大洞穴,有白色瀑布從裡面孔穴中傾瀉而下,形成一幅自然奇景:冰山中有洞,冰洞中有孔,孔中冒出瀑布, 瀑布下有水潭,潭外有流冰包圍,嘩啦啦水聲和轟隆隆冰山崩解聲,軟的水和硬的水、液態聲響和固態聲響、交相譜奏著奇妙的水世界交響曲。

(冰山中有洞,冰洞中有孔,孔中冒出瀑布, 瀑布下有水潭,潭外有流冰包圍)
因為前晚用餐經驗教訓,今天就去PINNACLE GRILL預約22日我的生日晚宴,哲哲也撥88打電話去預約今晚晚餐,訂好8點去CANALETTO吃意大利菜,下午還送來一張預約卡,憑卡准時前去。我提早洗澡,穿上襯衫帶二個兒子7點45分出房門准備用餐,等電梯時注意細看了一下預約卡,這才發現寫的怎麼是7樓主餐廳153桌,忙問哲哲今天電話是否撥對號,他說沒錯。估計這二個餐廳都是同一個預約電話號,沒指明就主動登錄到主餐廳了。
無奈之下只能到7樓,出示預約卡後被帶到153桌,發現是個8人橢圓桌,我們只有三人,領台連忙道歉並希望我們給他十分鐘重新在電腦裡找位子。我們在入口沙發等候時,哲哲又渾身不自在了,只見來者個個晚禮服裝束,女的大半都踩高跟鞋,男的個個領帶禮服,反觀哲迪還是圓領運動衫。
等入座後,哲問服務人員得知今晚用餐應著正裝,哲迪二人有點坐立不安,我安慰他們說沒關系,你們是小孩,爸爸穿西裝褲和襯衫也算正裝。迪迪指指領部說我沒領帶,我笑說沒關系,這是渡假Vocation,而且你老爸也已多年不用把自己tie在那裡才能賺錢,看看比爾蓋茨不是經常一件T恤嗎?有為者亦若是。二人總算神情開始緩合下來。
看菜單上大標題Farewell Dinner,原來是惜別晚宴,菜色與平日不同。我主菜點了海陸大餐-一條大龍蝦和菲力牛排,味道高雅。迪迪點了法式紅酒燜雞腿,香味噴鼻,帶酒的成人味道,他卻覺得很棒,有成為美食家的條件。哲哲卻點了個意大利千層肉醬面,我知道後告訴他,在特別難得的晚宴中,你怎麼點個平時就容易點到的菜,白白浪費了一次機會。可惜為時已晚,他只能獨自享受雖然是最愛但有點不值、份量又有點少的面,還好味道不錯。
離開餐廳時,我們特別注意一下用餐著裝指示牌,果然上面寫著:Formal(正式服裝)。如果是便裝就會寫著:Casual。
天色至十一點半才完全變黑;我們離永晝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