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NOOPY HSIEH15/July 10~17度C 多雲偶陣雨早晨8點多船靠岸Juneau,城鎮感覺沒有Kechikan漂亮。但Juneau可是阿拉斯加洲的首府,而且可能令你吃驚的是:它可是全美國第二大城市- - 但這只是指事實上地理區域的大。Juneau 的自治區域就涵蓋超過三千平方英哩的土地範圍,(最大的為Sitka)。如同阿拉斯加是如此的大,但人口卻又如此稀少,被Juneau山丘和Roberts山丘及Mendenhall冰河包圍的自治區,雖有道路聯接,但你卻無法從某些地方開車至Juneau,首府通道嚴格說只能透過空中或海洋。熱情的阿拉斯加居民倒是對他們的孤立被隔離很看得開,衡量幾世紀前,他們的祖先面對移民到這崎嶇不平大地所面對的困難、要航行離開珍愛地故鄉真是令人生畏。John Muir甚至是在1879年單獨駕獨木舟從內陸通過至此。傳聞到處散布德國工程師George Pilz開始提出懸賞給任何發現和交貨黃金的人,當1990年礦石在Gold Creek被發現,Joe Juneau 和 Dick Harris 被派遣前來調查研究(不情願地,根據某些記載。)Harris雖被文件所漏載,但第一年城鎮已出名如同Harrisburg。當它開始變得不再是短暫的扎營,Harrisburg大量地在美國被討論爭辯著。黃金驅使Juneau成長,煤礦接捧直到二戰時期經濟衰退,導致投資無利可圖為止。Harris和Juneau被埋葬在Juneau 常青公墓的對面,美國國會在發現黃金後馬上設立Juneau的政府部門-- 一種壓制野蠻西部淘金熱氛圍的激烈措施。

(Juneau)
今天報了參觀Mendenhall冰川的陸上游程(2大44x2+1小共110美刀),依約在9點05分船前碼頭集合。八點四十多我們就先下碼頭逛一下。碼頭旁邊擺著十多旅游公司攤位,海報紙上大字寫著單程往冰川才7美刀,果然船上預訂還是比較貴的。我們依指示坐上一輛Gray line巴士,滿座。司機是一個從陽光明媚的加州退休後來此兼差的老白人。車行不久到第一站,參觀一處設在河流入海處的Macaulay三文魚苗孵化場,是由一個非營利結構叫DIPAC私人公司在1970年所成立的。宗旨就是支撐和強化阿拉斯加州三文魚資源和價值,在全體公民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利益上,去提升公共對三文魚資源的認識,和研究、教育、觀光目的而努力。我們一下車就看到一格比一格高的水槽相聯,從海平面上升到公司大門旁。萬頭鑽動的三文魚正集結在水槽與海接聯處,努力躍動身體,逆流而上,游到公司大門旁的水槽。原來三文魚在太平洋生活2~5年後,有其自然天性會回到它們的出生地或烙印記憶深處的位置產卵。回家的路途是很遙遠的,包括很多掠食者的等候,海豹、海獅、殺人鯨;當然還有人類。公司從水槽最上方供放大量水而下,造成人工河道流至海邊,如果每年5至6月來,你將有機會見到幼魚由此放生,自然長大後的成魚,就會在每年七月初至八月中旬開始陸續抵達回來;群集在最上層水槽,母魚產卵而公魚排精,當卵受精後會漂流並溫和地著床進入收集盤。

(孵化場1)

(孵化場2)
每個收集盤約可盛住1萬8千顆卵,新鮮流水持續流動供應氧氣到盤上並移走多余的垃圾。每個孵卵盤都會放置一堆培養基座(Substrate),模擬自然地溪床的沙礫層,提供剛孵化的鮭魚藏匿,這將讓小鮭魚吸取自身卵黃營養素長大到一定程度、並避免浪費任何寶貴的精力。
魚苗會被放養在飼養圈槽內9至12周,使它們經歷胚教銘記烙印他們周遭獨特的環境,這將幫助魚苗長大成魚後回到這孵化場所。我和兒子圍在大門口的水槽旁,觀看早已擠得水拽不通、急著產卵的魚群,他們偶爾用力奮身躍起, 飛濺起高高水花,噴得我們臉上衣服全是。一些可憐的魚把嘴喙都給磨爛了。他們歷經千辛萬苦,前撲後擁博命回來,就只為那無形的烙印召喚和使命,產完卵精後的成魚將會很快筋疲力盡而亡。

(孵化場3)
孵化場內還有迷你型的水族館,飼養150幾種不同的本地水產生命,也是免費供游客欣賞的。場內還免費提供熱咖啡和可可供訪客飲用。
看完孵卵場後我們大約在十點四十五分到達Mendenhall冰川,司機約好12點集合。我和兒子們因看到有木棧道Steep Creek Trail,標示可能有棕熊活動於此,興起探險之心決定先走棧道。導游交待萬一看到熊時切忌奮力跑開,熊會被激怒反而追逐你。但是又有笑話說,真看到熊時導游一定第一個先跑,他也許跑不過熊,但只要跑贏你即可安全脫逃。按圖索驥, 隨著ME的標示應該約一公裡即可走完棧道,但走沒多久後突然有多個叉路,我和哲哲意見相左,他認為應走右邊步入森林,我則認為ME這標志應保持在你的右邊,而不能出現在左邊。但既然他們喜歡探險我就奉陪。走著走著,四周並無其他游客,森林靜悄悄地顯得有點陰森,大量墨綠地披覆蓋著坡地,地勢左邊高右邊低但都長滿茂密的針葉林,根部紊亂雜陳,真像遠處潛伏著什麼神秘動物似的,令我們心裡開始發毛。忽然走到一處叉路口,而且有標志,果然我們走錯了,順著原路0.8英哩可回停車場。我們回到冰河入口處時已是十一點二十五分了,這下只能先忙著幾個觀賞點取景照相。Mendenhall冰河崎嶇的裂縫泛著與眾不同的藍色調,驚人巨大尺寸顯現其令人迷惑的近距離感。Mendenhall湖上漂著帶藍色的浮冰,都是從冰河上崩落下來的,大塊的有幾部卡車大,小塊的像是嬉水的白天鵝。湖的右邊從Bullard山凹處洶湧而出,織出大片白色水簾的就是Nugget瀑布,聲勢還頗為驚人。

(Mendenhall冰川)
匆匆走幾個拍照點後已近十一點五十分,我們上到游客中心,但要欣賞十分鐘長的冰河介紹電影己來不及了,哲哲跑進影院堅持要看一下,我和迪則先下去和巴士會合。哲在十二點過五分時跑回車上,但還有三個人未回,總算不是殿後。
回途有點下毛毛雨,前兩天都是多雲的天氣,這樣影響觀看遠方的景。天氣不佳,我們回程還會在此停留一天,所以下午就在船上休息。
晚餐19:30我們又到主餐廳用餐,客人雖不多,但我們竟然需和其他人並一張十人桌,共三對加我們三個。其它空桌聽說都是有人預訂的,看來吃飯還是最好先預約。我前菜點海鮮冷拼盤,湯點Kechikan 漁夫濃湯,主菜點阿拉斯加蟹沙拉,三樣海鮮所以點配一杯白葡萄酒,6美刀。湯還真不錯, 一個面包挖空,盛裝白乳狀濃湯並溢出到盤中,裡面有蝦、蛤、貝等煮成,味道鮮美。主菜不愧是Entrée 而非歸類salad,生菜只有盤底一層,上面鋪滿厚厚現剝好的蟹肉,因為新鮮富嚼勁,與往日吃的罐頭蟹肉口感完全不同。哲哲點三文魚,口感也與以往在上海所食不同,也沒有魚腥味。迪迪吃我推薦的海鮮面,他自己覺得奶油味太重,海鮮也沒什麼,面條像陽春寬面而非意大利面條,沒嚼勁太難吃了,吃幾口後就太膩想吐。
船在晚上10點半開離Juneau,近11點天色全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