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父母游黃山(登天都峰,穿越西部大峽谷,超詳細)

作者: 時維鷹揚

導讀一、准備,對黃山的向往 自從上初中時知道“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之後,對黃山的向往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上大學時登了泰山,感覺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後來在2003年登廬山,原以為跟泰山差不多,期望值有所降低,上山後才發現廬山真的很美,山峰劈立,煙雲繚繞,飛瀑疊泉,青松舒展。在第二年,我和老婆攜手登黃山,當時是跟團旅游三天,實際在黃山的 ...

一、准備,對黃山的向往

自從上初中時知道“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之後,對黃山的向往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上大學時登了泰山,感覺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後來在2003年登廬山,原以為跟泰山差不多,期望值有所降低,上山後才發現廬山真的很美,山峰劈立,煙雲繚繞,飛瀑疊泉,青松舒展。在第二年,我和老婆攜手登黃山,當時是跟團旅游三天,實際在黃山的時間是兩個半天,黃山的多數美景記憶一直在心中久久不忘。我知道,黃山,我一定會再來的。我會帶著辛苦勞作了一輩子的父母來看看,真正大美之至的名山是什麼樣子的。

我的父母常年生活在西北的黃土高原,那裡的山山水水,除了夏天有些綠意外,多數時間都是光禿禿的,如果對沒有見過的人來說也是另外一種美的話,那是一種粗曠的美,豪放的美。但對常年生活在當地的人來說,美可能是感覺不到的,到外面去看看更精彩的世界才是更加向往的。

本來,帶父母游黃山是早就下決心一定要實現的,但瑣事纏身,一直沒有成行。今年父母離開我這兒回甘肅老家後,可能一段時間不會再來了,再說年齡越來越大了,以後想爬山,可能體力也趕不上了。於是,今年七月份開始我就在提前安排工作和家裡事務,計劃周六周日周一抽出三天時間純游黃山。但天公不作美,從7月22號日全食那天開始,華東一帶一直陰雨不斷。一直等到8月22號終於成行。

事前我在網上看了大量的黃山游記,網友們提供的眾多心得給了我很多的幫助。經過綜合比較,我規劃好線路,決定選擇自助游黃山,兩晚上都住山上。一來黃山最美的景點號稱夢幻景區的西部大峽谷旅游團都是不走的,二來自助游老人體力上也好支配,時間上更充足。我只跟旅游團定好來回交通和山上的住宿,其他一切自由行。

二、第一天,玉屏樓,迎客松,天都峰

8月22號周六一早5點鐘起床,6點30分在人民廣場跟團隊成員彙合坐大巴, 9點30分左右,在杭徽高速遭遇堵車,一個小時紋絲不動。我暗自著急,按計劃,今天下午上山後要攀爬黃山第一險峰天都峰的,再晚就上不去了。我心裡默默禱告,心誠則靈,車子終於動了,比原計劃晚了一個半小時到黃山市。用過午餐後,跟團隊分開,他們去市內游玩,我和父母三人直接上黃山。先轉坐去湯口的車到景區換乘中心,再換景交到前山慈光閣,買門票和纜車票,由於是下午4點多,登山的人不多,坐纜車時不用等待,8分鐘就到了海拔1700多米的玉屏樓。

父母第一次坐這種空中纜車,很新鮮,不過往下面看都是萬丈深淵,有恐高症的話還是蠻害怕的。這時候黃山的美開始慢慢露出真容,兩邊山峰聳立,青松搖曳,父母心情大好。

爬過好漢坡,到達玉屏樓,由於我們錯開了游人最多的時間,迎客松前照相的人也不多,欣賞完大名鼎鼎的迎客松,送客松。入住黃山最高的玉屏樓賓館,放下行李,准備登天都峰。

在酒店前台咨詢時,服務人員告訴我已經來不及登天都峰了,時間快五點半了,天都峰一個來回至少需要2個小時,父母也去的話費時更多。心中失望,天都峰上一次我登黃山時正好趕上封山期,沒有去成。這次又去不成就很遺憾了,明天我們要穿越西海大峽谷,根本不可能有時間。 要知道,“不上天都峰,白來一場空”啊!

我已經打算放棄攀登,相反,父母反而非常願意一試,可能剛到黃山太新奇了,說爬一爬看看,爬到那兒算那兒。於是我返身回賓館帶好手電筒和水,帶上父母出發了。

天都峰以險出名,台階很陡。我們要先走下玉屏樓,再往上爬。在爬了有十幾分鐘時,我感覺天色已經漸漸變暗,游人漸少。我於是做出決定,父母不要再爬了,原路返回,一來太晚了畢竟不安全,二來把體力留給第二天穿越西海大峽谷,那才是最耗精力的。父母慢慢走回去了,我一人加緊速度登山。

一開始還有幾位男士還有一位10歲左右的小朋友跟我一起也在登山,後來他們也放棄返回了。我陸續碰到下山的不少人,這些人見面都很熱情,鼓勵我山頂不遠了,風景很好,其中還有幾位外國人都很友好。而上山的人我再也沒有碰到。比我想像的時間短,中間我只歇了兩三次,半小時左右,我就到了傳說中的“鯽魚背”。這個在冰川地質學上被稱為刃脊的薄脊背,僅寬一米左右,長約二十米,兩邊是近九十度挺立的峭壁,非常險峻。如果沒有兩邊的鐵索欄杆,恐怕是沒有幾個人敢走過去的,即便扶著鐵索,如果碰上大風天氣,那還是不敢走的。聽說以前沒鐵索時,人都是四腳著地爬行過去的,想像一下也只能這樣過去,很佩服古人的勇氣,要看美景,的確需要冒點險的。

穿過鯽魚背,就是天都峰頂了,峰頂突然開闊,數塊巨石嵌立,有立有臥,我爬到“天都絕頂”的牌子旁邊,坐下來,四下無人,放眼望去,眾多山峰皆在我的腳下。險峻雄偉,層層峰巒,遠觀似帆船啟航,煙雲快速變換,山峰時隱時現,有如仙境。有趣的是,我在天都峰見到了真正的“松鼠跳天都”,一只小松鼠從我面前快速竄了過去,我大喜,起身就追,想給它照張相。繞過一個石塊,松鼠就不見了,可不到一分鐘,它又跑出來了,拖著長尾巴,這次它的嘴裡銜著一個果核,見了我,並沒有絲毫慌張,腳步也沒有加快,它甚至朝我的方向晃晃腦袋,好像再說“哈哈,歡迎你啊,不過我要先去用餐了”。我迅速按快門,但仍然趕不上它的速度,松鼠一個跳躍,躍出了我的鏡頭,再也沒有出現。在天都絕頂上碰到此等生靈,也是幸事一件!看來只有一人游天都時才能碰到這可遇不可求,真正意義上的,活生生的“松鼠跳天都”。

在山頂上給父母打了個電話問候情況,父母催我下山,我看到山峰下面的雲霧迅速升起,遠處隱隱傳來雷聲,感覺天色快要看不見了。不能再耽擱,下山太黑了路不好走,於是趕緊起身,極為不舍地下山。下山就要快多了,我幾乎沒有休息,一口氣到山底。再重登玉屏峰,這時候順路欣賞一線天,文殊台,蓬萊三島,蒲團石等景點。七點不到返回賓館,晚餐,休息。

三、第二天,光明頂,飛來石,西海大峽谷

第二天五點起床,到玉屏峰看日出,日出概率是60%,由於雲層太多,遲遲不見,有很多人沒有耐心等已經回去了。到後來突然人群歡呼,一個通紅的圓球慢慢從雲層上面升起,那種紅是奪人眼魄的,紅的極為艷麗,令人窒息。等圓球完全露出雲層後,紅色開始變淡,變成了金黃色,下面的雲層也被染得金光萬道。後來漸漸發白,光線開始變強,被光線映襯的山峰也一個個清晰起來,露出崢嶸險峻的面目,新的一天開始了。

在賓館用完早餐後六點五十出發,途徑蓮花峰(蓮花峰現在封山不能上,不過我上次已經爬過),走幸福大道,下百步雲梯,過一線天,到鰲魚峰,中途欣賞孔雀戲蓮花,老僧入定,鰲魚吃螺螄,龜蛇二石等惟妙惟肖的怪石美景,然後到達天海。

接下來攀登黃山第二高峰光明頂,坡度較緩,不算很吃力。山頂非常開闊,在這裡東海奇景,西海群峰等盡收眼底,相傳在此36峰皆見,所以光明頂的地位還高於黃山36峰。這裡游人如織,八面奇巧,俯拾皆景,可遠觀可近看,山外有山,山中套山,是黃山最美的攬勝地之一。我們在這裡還看到了部分雲海飄動,依山疊樹,波濤洶湧,在山峰的映襯下格外妖嬈美麗。

我們必須盡快趕到當天住宿的西海飯店放下行李,減輕負重。這裡有兩條道,經過咨詢我們選擇風景更好的飛來石這邊穿行。一路果然景色奇佳,不再多說。這飛來石是電視劇“紅樓夢”片頭的石頭,一塊巨石高高聳立在一平台上,一塊平放,一塊豎立,接觸處可見明顯的縫隙,上面的石頭好似天外飛來,可不知它又何時飛走,給人平添了無數想像的樂趣。

這時侯父母已經有些累了,西海飯店好像還是遙不可及。在稍事休息,補充了些能量後再出發,過排雲亭後不遠,終於到達西海飯店。飯店的位置很不錯,一條溪流沿山溝而下,嘩嘩流水伴著青山白雲,清爽宜人。不過我們的房間竟然還沒有退房。又等了半小時,也順便午餐,把喝光的礦泉水瓶在酒店加滿水,帶了滿滿五瓶,還有巧克力,牛肉干,火腿腸,面包等給養後,開始向本次行程的最精華景點,號稱夢幻景區的西部大峽谷出發啦。

對西部大峽谷的向往,來自於網上眾多驢友的介紹和推薦,有的甚至說,黃山門票230元,有180元屬於西部大峽谷。如果不去大峽谷等於漏掉了黃山美景的四分之三。但同時,由於大峽谷道路險峻,攀爬高度落差很大,而且線路長約15公裡,整個穿越需要5-8小時才行,需要充分的體力保證。但美景的誘惑實在很大,所以,父母雖然都60歲過了,但我仍然決定帶他們穿越這一夢幻景區,時間對我們來說還是來得及的。大約十一點半,我們到達西部大峽谷的北入口。

大峽谷是由丹霞峰,松林峰,九龍峰,雲外峰,石床峰,石柱峰,薄刀鋒等眾多奇峰怪石圍城的空間,由於開發時間不長,加上道路險峻,耗時費力,游玩的人群不多,但到黃山不走西部大峽谷絕對是最大的憾事!在排雲亭入口處,就是有名的仙人曬靴,文王拉車,天狗望月,武松打虎,仙女繡花等怪石。這裡還是有很多游人的。我們沒有多留戀,進入峽谷一環,繼續往下走,踏上著名的大峽谷棧道,美景陡然呈現眼前。這裡群峰環抱,雲山相接,多數山峰氣勢磅礡,從深谷裡拔地而起,直插雲霄。而且山峰們給人感覺是位置排列錯落有致,恰到好處,既不相互遮擋,又能各展風姿。既有青松點綴其上,也有雲霧繚繞其中。特別是薄而不厚的雲層從半山中間向上在各山峰中來回游走,前面的雲霧一個眨眼就倏忽不見,險峻的山峰剛露出端倪,後面的雲霧又飄忽既至。再往前走,游目四顧,各個山峰又好似害羞的少女,而雲霧就似美女的蟬蟬羽衣,被風吹得輕輕彈動,山峰的肌體總在若隱若現之間,撩人心弦。好想把這層面紗解開,但生怕褻瀆了美女的心靈。這種對人具有強烈吸引力的大美是如此令人心醉,我不僅感嘆,天上神仙的所居,也不過如此吧!父母對這種美景也是平生第一次看見,久久駐足,不願走開。

我們繼續沿著棧道前行,父母對這種懸空在半山崖石壁裡面的棧道甚是好奇,不知道當年的建設者是如何費勁心血才建成的,但想來非常辛苦,要在萬丈懸崖上平空鑲嵌,伸出一條2米左右的台階路來,而且綿延數公裡,多數地方落差很大,人們走在上面都很吃力,可想當時開挖的艱難程度。在此也向開發西部大峽谷,和黃山棧道的建設者門致敬,深表謝意!

按照網上的介紹,我們一環走右邊,二環走左邊,都是美景集中的地方。但在走二環時,谷中的雲霧逐漸變厚,可見度越來越低,好多山峰都被完全遮蓋,美景就在身旁,可以近距離觸摸,卻無法遠觀,不免有點遺憾。但生活中總會有不完美存在,我並不覺得很失望,但母親感覺缺少了美景的刺激,心情受到影響。後來我們坐在一片相對開闊的休息點等待,黃山的雲霧,來得快,去的也快,我們已經見識好多次了。但這次卻不一樣,天上沒有雨,雲霧卻遲遲不散,將遠處的群峰重重包裹了起來,好像母親將在外貪玩受涼的孩子全部攏在了懷中,穿上了長衫,再也看不到他們的真面目。

繼續下行,到達谷底,雲霧淡了一些。谷底植物繁茂,除了松樹,其他我說不上名的奇花異草也相當多。潺潺小溪清澈見底,密集的石林像叢生的竹筍,各種植物見縫插根,一個接一個的從石崖上,石壁裡,石碇上頑強地伸展枝葉,那翠綠的顏色鮮活得像要滴出水來。谷中有數個山洞,個個幽靜深邃,穿行而過時洞頂洞壁上都有水珠滴滴答答滲出,清涼宜人。

接下來就是往谷頂爬了,我們沒有原路返回,而是沿著環路繼續往前走,還好上山的路沒有下來時那麼陡峭,坡度較緩。我一直擔心的父母的體力沒有出現大的問題,特別是母親,甚至比父親還要有精力,父親的背包多數時間都由母親背著,還一個勁說不累。在大峽谷服務站,休息了一會,一路走走歇歇,由於前面看到的景色太美,這段路沒有感覺到更吸引人的奇景,不過,身處黃山,四處皆景。深呼吸幾口,整個肺部都感覺到開懷舒爽。

我們在上山路上還看到了一個酷似夢筆生花的景點,山峰更高,筆杆更粗,峰頂的松樹也更加挺拔,而且這松樹迎風招展,可是活生生的啊!現在真正的夢筆生花的那個樹已死去多年,今人看到的不過是個人造的假樹。看來大峽谷中很多新奇的景點現在還沒有來得及命名,不到此一游,見不到如此眾多錦繡奇景。

到步仙橋時,景色忽又閃亮起來,又見千峰競秀,巧石獻奇,層層峰巒,壯闊奇特。有如怪獸蹲伏,有如飛禽落腳,有如小孩嬉戲,有如仙人散步,形態各異,令人拍案叫絕。在此照相的人很多,我們也抓了幾個鏡頭。這時我們帶的五瓶水已經快喝完了,還好有人在出口兜售農夫山泉,一瓶七元,比山上商店要便宜。買了一瓶,佳釀入口,清澈甘甜,頓覺身輕體爽。

走出步仙橋,我們就算從大峽谷南入口出來了,成功完成穿越,時間是下午四點出頭。但回賓館的路還長呢,還要走兩三個小時。在一個較平坦的山峰頂上,父親對著一個從石頭上長出來的小松樹近距離研究觀察了半天,它沒有任何石縫,沒有一點土質,硬生生地從石頭裡長了出來。黃山松是一個特有的樹種,下文中還要詳細寫到。這一路不再多說,又是上上下下,穿過更長的一線天,到白雲賓館,然後再上光明頂。

到光明頂上是五點多,人山人海,父母選購了一些登山紀念品。本想等著看日落,可是屏幕上寫著日落概率只有50%,而且還要等一個多小時,很可能是白等,就打算下山了。不過光明頂的確開闊,如果有晚霞可觀,金光萬道,雲蒸霞蔚,萬人同歡呼,那是何等壯觀啊!

由於飛來石的路我們已經走過,下山的路我們選擇另一條更平坦的經過北海的路走,這條路除了茂密的樹木外,沒有吸引人的其他景點,不過比飛來石好走些。看來我們第一次選擇走飛來石,絕對正確。

這時候父母的體力有點累了,可能缺少美景刺激,身體馬上就受影響。雖然路途平緩,但走的很吃力,一路上歇了好多次。我們還碰到不少走錯路沿路返回的,我開始還感到有點奇怪,後來在一個岔路口,沒有任何指示標記,我們竟然也走錯路,跑到北海賓館去了,還好走錯的路線不長,及時返回。這個地方容易誤導,建議黃山管理部門立標指路,以明示後人。

下山路上開始響起雷聲,而且越響越大,好像就在我們頭頂,後來開始有零星雨點飄落,在這深山老林中碰上雷雨天可不是什麼好事。雖然很累了,但必須加快腳步,在大雨之前趕到賓館。

等我們聽到潺潺溪流聲時,西海飯店的白色身影出現在我們眼前。終於到了,時間是下午六點半。我們圍繞西海飯店走大峽谷一個來回用時整整七小時。晚上躺在床上時,外面大雨傾盆,仍然有游人在高呼小叫。所幸我們及時趕回,沒有淋到雨。

四、第三天,北海,獅子峰,始信峰,奇松

第三天是黃山游的最後一天,主要是欣賞北海景區。早上七點在賓館用完早餐後出發,中途經過江澤民游黃山時高唱“團結就是力量”的團結松,黃山最可觀雄偉的大王松。然後爬獅子峰,經曙光台,清涼台遠觀十八羅漢朝南海,仙人背包,仙人下棋,丞相觀棋等奇石山峰。其中十八羅漢惟妙惟肖,有高有矮,胖瘦不一,有的撐傘前行,有的蹲立山頂,有的靜坐松下,有的攜杖緩步,個個騰雲駕霧,面向南方,非常逼真。爬上獅子峰頂後可看到妙趣橫生的猴子觀海,如果再有雲海的襯托,那就更美了。山岩上保留著“靈幻奇秀”,“偉奇幻險”,“天然圖畫”,等石刻。立山頂環顧四周,只見萬壑幽深,煙雲變換,令人大飽眼福。

接下來我們經過著名的筆架峰和夢筆生花景點,就要去本次行程的最後一站,奇松集中的始信峰。這個以明代學者黃習遠命名的山峰確有“峰奇今始信,不負此峰名”之感,這個山峰三面臨空,壁立千仞,風姿卓絕。站在山頂遠觀,只見山巒迭起,怪石嶙峋,奇松遍布,有的磅礡,有的玲瓏,但個個奪人眼目,令人嘆為觀止!

黃山的十大名松中,有五個即在始信峰。黑虎松,連理松,探海松,龍爪松,豎琴松,臥龍松,接引松,聚音松,還有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命名的雨傘松等各有特點。其中我認為最壯觀的莫過於黑虎松,更超過大王松,此松生長已有近800年,樹高約15米,主干粗壯約65釐米,針葉翠綠,樹冠濃綠近於黑,冠福投影面積有100多平米,看起來氣勢雄偉,虎氣森森,黑虎之名恰如其分!

父母一直很奇怪黃山的松樹是如何在無邊無縫的石頭上生長成活的,我在光明頂上看到的解釋是,經專家研究,黃山松的根部會自動分解一種有機酸,慢慢地腐蝕石頭,根須便不斷伸進石頭裡,因此黃山松的生長極為緩慢。即便石頭裡沒水,黃山上不斷乍起的煙雲漂浮帶來了大量水氣,可由樹葉直接吸收,因此生長的都很蒼翠!

在龍爪松後面有一個更奇特的樹,不見於官方介紹,但我認為以奇松著稱的黃山,要說最奇的莫過於此樹。一顆高大的松樹從石縫裡挺拔聳立,在它的靠近根部的地方,寄生了一顆不知是杜鵑還是別的什麼樹,從樹身上斜長,向上又分叉,樹葉翠綠,冠蓋茂密,生機勃勃,顯然活的非常滋潤。人們給它起了個很形像的名字叫“小秘傍大款”。

從始信峰,石筍矼上下來,我們便前往白鵝嶺去坐下山纜車。一路平坦,可為真正的幸福大道,一路上看到滿山的黃山杜鵑,可惜我們錯過了開花時期,不然又是絕佳美景。我們到白鵝嶺時剛剛十點,想想這麼美好的黃山就要告別了,心中著實舍不得。在白鵝嶺又磨蹭了好一陣,十點半我們坐上纜車下山。

在纜車上父母依然興奮,在後山下山沿途還是有很多美好景點的,像雙貓捕鼠,天鵝孵蛋,仙人翻桌,仙人指路等。父母感嘆於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時,也對現代建設者設計建造的纜車設備贊嘆不已,實在難以想像在高山之巔是如何才把這纜車搭建起來的,很是佩服!古人只能靠雙腳丈量名山,我們今天上下山就要輕松得多了。

到達雲谷寺,由於時間還早,我們又游覽了黃山地質博物館,了解黃山的成因地貌,科學常識,植被分布,動物種群,還有歷代名人和科學工作者對黃山的研究成果等,增長了很多見識。

再見了,黃山,以後女兒長大些了,我還會再來的。這個黃帝煉丹成仙的地方,被徐霞客稱贊為“登黃山而天下無山,觀止矣”的黃山名副其實,百看不厭!

換景交到湯口時,還不到十二點。我們順利找到旅游車,跟團隊旅游的成員彙合。說實話,跟他們一交流,我覺得他們的黃山算是白來了,名義上是三天游,真正在山上只有第二天下午半天時間,今天一大早六點半就開始從景點很少的前山走下山了,這樣能看到什麼精華景點?大多時間都被旅游團拉到一些市內和山下的自費項目花錢和購物去了,這三天我們的視覺享受何止勝過他們百倍!看來我們聽網友的介紹選擇自助非常正確!

吃過午飯,買了些紀念品和黃山特產,就坐車回上海了。大約六個小時,晚上八點半我們回到上海。

附記:游黃山所帶物品:景區地圖,大峽谷手繪地圖,拐杖,塑料雨衣,手電,方便面,餅干,面包,巧克力,橘子,火腿腸,瓶裝水,止疼膏,中暑藥,感冒藥,抗疲勞藥等。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