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承認,我是一個“標題黨”!這次帶我游日本的同學小三是在家中五姐妹中排行第三,打小的小名就叫“周小三”,現在咱們都年近40,其實該叫老三啦,不過,叫順口了,想改也改不過來,況且,內心隱隱希望借助這個模糊不清的標題,騙的各位看官進來看看,增加增加點擊率!呵呵,請大家原諒我作祟的虛榮心啊!小三同學有著在日本留學6年工作3年的經歷,現在雖已回國工作生活,但架不住我的再三請求和她自己故地重游的強烈願望,找她的日本同學對我發出觀光邀請,很快簽證就下來了,我終於得以用自由行的方式(因為我非常抵觸隨團旅行)去日本,而且,有了個帶路的——嘿嘿,當初日本鬼子進村掃蕩有帶路的,如今我游歷日本也有個帶路的……相信提到日本,絕大多數國人的腦海中立刻產生“鬼子”“侵華戰爭”“南京大屠殺”這樣的反映,是啊,歷史不可抹煞,歷史不可篡改,前車之鑒後事之師。但是,歷史是復雜的,歷史也是發展的,“以史為鑒,放眼未來”八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我來自南京,照理對日本人的敵視情緒應該更強烈一些,但是很慚愧,提到日本,我沒有那麼激烈,我更感興趣或者說更願意思考的是,為什麼一個彈丸之地能產生那麼大的能量,敢來蚍蜉撼大樹,難道僅僅是靠自大和狂妄?戰後的日本迅速從貧困轉向富裕,難道僅僅是靠美國的支持?生活中充滿精致之美而戰爭中又是那樣血腥殘暴,難道真得是因為他們的文化特征就是菊與刀?如果我們仍然把日本當做敵人,那麼,咒罵敵人是相當容易的,但要通過敵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了解自己就有一定難度了!抱著了解敵人壯大自己的想法,我踏上了日本的土地。話題扯得相當遠了,其實旅行就是旅行,日本一直是我期待旅行的地方,櫻花,溫泉,北海道的薰衣草和向日葵,山口百惠揮動著手帕的下田的海邊,武田信玄等戰國諸侯混戰過得山頭林間,赤名莉香和永尾完治別後重逢的東京街頭……我只想去經歷,我只想去發現。小三同學當年學習和工作的據點在川崎,雖然距東京只有18分鐘的電車車程,但在行政區劃上已經不屬於東京了。我們從成田機場坐京成線出發,不久便到了一處驛站,寫道“日暮裡”,(呵呵,看到這句話是不是有點眼熟啊,不錯,這是照抄《藤野先生》中的那句話),日暮裡似乎是個換乘中心呢,魯迅先生留學的時候在這換乘去仙台,我們現在在此換乘東日本線去川崎,異曲同工。如果說美國是汽車輪子上的國家,那麼日本就是列車軌道上的國家,他們的公共交通系統四通八達,尤其以電車(就是咱們的輕軌)和地鐵為主,線路繁多班次密集,不管走到哪裡,耳邊似乎都能聽到轟隆轟隆的列車聲,饒的如此,高峰期間的很多站點列車仍然需要工作人員推搡才能關門,人多地少可見一斑啊!不過與我們不同的是,無論是成田機場還是涉谷新宿,人流密集的車站內仿佛只有報站聲和列車的轟隆聲,當然還有腳步聲,說話的聲音很少聽到,大呼小叫和激情對罵聲更是絕跡,我不得不承認,和我們相比,日本人的情緒是壓抑的!都說日本寸土寸金,住宿奇貴,實地考察我覺得還好!比方說我們所住的川崎日航酒店,單人房每人每天7000日元(折合人民幣504元)。不錯,房間確實很小,衛生間也很小,不過,一個人入住綽綽有余,不就是在裡面睡覺嘛,難道在裡面打太極啊!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您能想到的您所需要的都為您准備好了,人性化服務方面確實值得咱們學習啊,比方說衛生間的鏡子在洗臉池的上方那一塊是電加熱的,這樣,即便整個衛生間熱氣騰騰,而鏡子總有一塊不會被熱氣模糊;入住時不用繳納押金,只需復印護照或身份證;結賬時不需要等查房,交還房卡付清房費即可走人——這種建立在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基礎上的店規真的讓我感覺到了差距,我相信他們是有過查房的,只不過不會讓客人知道,當然,如果客人砸壞房間設備三光了小冰箱裡的食物而不主動告知時,酒店方面是會照章收費的。我明白,短期內國內的酒店還做不到這點,因為如果這樣做的話,會被不自覺的住客拖垮的!只能假以時日,等待全民素質的提高。小三同學對川崎基本上是路路通了,帶領著我走街串巷了解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瞻仰了一下她住了九年的16平方米的屋子的外觀,她說日本人一生的負擔就是房子(現在我們中國人也差不多),而且基本上住在一個地方就不願意搬家,因為越搬越窮;家裡小,所以大部分日本人喜歡在公共場所(咖啡館、網吧、喝茶看漫畫室、圖書館、電子游戲室等等)打發時間,她在日本期間,除了回家睡覺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咖啡館和圖書館度過的。家裡太小太壓抑,獨處其間倍感孤獨,所以要到公共場所感受一下生活的氣息!我嘗試著進入一家電子游戲室,裡面巨大的彈子聲讓我想立刻逃出去,而我看到每台機器前都坐著人,他們都在聚精會神地打著游戲,有的人腳邊放著成箱的銀色彈子(可能是贏回來的),我感覺這些日本人的精神壓力很大或者精神很空虛,如果不是,他們怎麼能在這樣嘈雜的環境中專心致志地玩游戲,也許,這對於他們才是最好的放松吧!通過了解日本人民的日常生活,我得出的結論是:生活還是咱們中國好!日本的吃實在是太貴了(即便他們是高收入,但是吃也屬於是高消費),水果特別貴,一串品相好的巨峰葡萄2000日元(RMB144),1/4塊西瓜480日元(RMB35),4個肉貼鍋餃子450日元(RMB32),面條基本上是900日元(RMB65)起,加一片肉或加一個雞蛋的話要更貴一些。飯團最少110日元(RMB8)一個……小三說日本是年輕人窮老年人富,越年輕越窮,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生的月薪只夠他們最基本的吃和住,所以,進出日本高的百貨公司的很多是銀發老太太,她們才是大主顧呢!咱們中國的老太太們不僅要給兒女做免費保姆,還要把積蓄拿出來給孩子們買房買車,呵呵,日本老太太享受的是付錢給店員的樂趣,中國老太太享受的是送錢給兒女的樂趣,這個沒有高低之分,只能說各得其樂!在日本的第一頓晚餐我們喝了點酒,來了點限時燒鳥(指定時間內的特價烤雞翅膀),一人一釜飯(噢依西/日語:好吃),花費7500日元(RMB540),不過,由於接受了小三關於日本消費的洗腦,在吃的方面我已經不再大驚小怪了,其後的日子裡,每次開錢包付賬時的第一反映就是:不貴不貴,要知道,這…是…在…日…本…!本來,我們這次游日本的最主要目的是去北海道看薰衣草,但是由於時間選擇的不對,不僅沒趕上薰衣草開放的時間,甚至沒有趕上去北海道的飛機,由於夏季是北海道的旅游旺季,機票酒店又貴又緊張,所以我們臨時改變了計劃,這次以關東地區為主,北海道留待下次吧。淺草寺似乎是世界各個旅行團隊都要去的地方,當然少不了咱們中國團隊啦,在那裡,能聽到來自中國各個省份的口音呢!這次去日本大大小小進了不少寺院,印像最糟糕的就是淺草寺了——商業氣氛太濃烈了,似乎除了小商品鋪還是小商品鋪,在這裡,無非是焚香許願,購買點紀念品,吃點特色食品。說到特色食品,不得不提日本的“菓子”,包裝精美,外形誘人,其實,就是帶餡的蛋糕,口味真的真的是一般般!其實日本的西式蛋糕西式面包做的是相當好吃的,反倒是他們的民族蛋糕“菓子”落了第!坐上新干線,出發去京都!想當年鄧小平同志坐上新干線都感嘆“速度很快”,如今我們的動車組遍地開花,我坐上新干線也就沒有什麼感慨了!所體現的差距還是在軟件方面,新干線的車廂內都有“慎打移動電話”的圖示,它並不是禁打移動電話,而是建議撥打或接聽移動電話的人應當在車廂與車廂的連接處而不是在車廂內,所以,經常會看到旅客一邊捂著移動電話一邊快速跑往車廂連接處,由此我想起馬未都老師的一篇文章《聲音衛生》,他說按理每個人都有在公共場合講話的權利,聲大聲小是個人嗓門的事,但是,在狹小的空間裡,聲音會讓人心煩意亂,注重公共空間聲音衛生應該等同於注重環境衛生!我贊同他的觀點!提到環境衛生,對日本真的要心服口服地贊一個!到達日本的當天,我就在酒店裡把鞋底擦洗干淨了,我要看看傳言是不是真的,難道從屋外回家真的能穿著鞋子上炕嗎?9天的日本行之中,我經常以手拭鞋底,基本上沒有穢跡,大街上除了落葉等自然垃圾外,很難發現人造垃圾,痰跡更是絕跡!公共場所並沒有很多垃圾箱,只是在車站等人口密集處設置,基本上是一排五個,垃圾箱外表都是干干淨淨的,我看見有人直接從雜志報紙垃圾箱內取報紙看;聽小三說,日本人習慣把垃圾隨身帶回家後再分類處理,所以,公共場所垃圾箱並不是很多,而日本人人手至少一個包,看上去又大又重,剛開始我感慨他們是負重的民族,現在知道了,裡面有不少待處理的垃圾呢!京都和奈良給人的感覺就是“夢回唐朝”,聽說現在全世界要研究唐朝都城長安的學者都要去京都奈良,據說京都的街道就是模仿當年的長安街道布局的,而奈良的東大寺和法隆寺,更是一望便知的中國古代建築。京都的古跡更值得細細觀賞,無論是精致唯美的金閣寺,秀氣幽靜的清水寺,還是雄偉壯觀的德川家康的元離宮二條城,豐臣秀吉的東本願寺,還有因藝伎聞名的祗園,貫城而過的鴨川,無不帶有濃郁的京都色彩!在祗園,運氣好的話會碰上出街的藝伎,一旦有藝伎出現,前前後後擠滿了拍照的游人,其中尤以西方游客為主,對於有著“活化石”之稱的日本藝伎表現出如此異乎尋常的熱情,不知道和三位中國女演員演繹的《藝伎回憶錄》有沒有關系?我的運氣很好啊,在行走的過程中無意中發現一個從小巷深處走出來的小藝伎,雖然她畫著很濃的妝,但看得出來她很小,含羞帶怯,我用長焦偷偷拍了2張,結果,三個老外也發現了,火速奔過來用相機對著小藝伎一頓狂拍,嚇得她一溜煙地躲進房間再不出來了。小三說有的藝伎很凶的,碰上對他們拍照的人也許會出言責罵,呵呵,還好,我遇上的可能是初出道的“小百合”啊!京都地處群山之中,是個典型的盆地城市,所以,跟東京比,它顯得比較悶熱。但是,京都人和東京人比起來,看上去清閑悠然了許多,這也許是旅游型城市的共同特點。在東京的列車上,人基本上是三種狀態:看書的,玩手機的,睡覺的!而且大部分男人是缺覺狀態,有些人更是一上車就眼觀鼻鼻觀心地合上了眼,顯示出嚴重的睡眠不足;在京都似乎看不到那麼多睡眠不足的男人,傍晚的鴨川河岸上,對對情侶相互依偎,華燈初上星月當空,顯得特別的安靜祥和,就和奈良公園的鹿兒一樣,悠然自得地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裡。日本的建築物,大多比較老舊,街道也比較狹小,街上跑的車子大部分是平屁股的小型車,我想,這和他們人多地少有著直接關系。日本人走路很快,但是他們開車很慢,我在日本的九天期間,公交車出租車也坐了不少次,說出來可能大家都不信,我沒有聽見一聲汽車喇叭聲!小三的同學開車帶我車游東京,我以為她是刻意緩速讓我觀景,但實際上周圍的汽車大部分也是以此速度勻速前進。晚上十點左右她開車帶我們通過橫跨東京港的彩虹橋,身後的東京一片銀光閃爍,真的,那一刻我祈願世界和平——因為身後的這座城市由於自己發動的侵略戰爭也遭到了最徹底的轟炸,也受到了“多行不義必自斃”的懲罰,重新構建這璀璨的夜色花費了多少心血多少努力,但是,要毀滅這一切卻是輕而易舉!真希望世界和平,永遠不要再有戰爭禍害!在日本期間,深感這個國家雖然仍處於經濟蕭條之中,但是多年的資本積澱仍然使他們的社會顯得國泰民安,街上沒有乞丐,國民的情緒都很平和,女人手上的包袋大部分是敞口的,在咖啡館也經常看見主人離座而包包放在椅子上,似乎不用提防小偷。據小三說日本的確小偷很少,因為做小偷的犯罪成本實在太大,一旦有了偷竊記錄,一輩子都很難找到正當職業。不過在空氣清新街道干淨人人彬彬有禮的生活環境中,日本人似乎生活的並不幸福,行人大多神色匆匆,仿佛在和時間賽跑,男人們大多臉色凝重,午餐時分餐館裡就餐的男人幾乎都是默默地進食。我感覺中日相比,我們中國人的幸福感顯然要高於日本人!中國人在日本自由行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難,電車站地鐵站公共汽車站,道路標識非常清楚,而且大部分字咱們都是認識的呀,我個人認為與其用英語問詢日本人,不如寫漢字(最好是繁體的)與他們進行紙上交流,日本人確實服務熱情,就算他們臉上的笑容出於職業化,但依舊會令身處異國他鄉的外國人感受到這個國家的全民素質!在日本的最後兩天,我離開小三獨自闖蕩,因為我對這個家伙的帶路技能徹底絕望!別看她在日本待了九年,離開了川崎我看她還不如我呢,她體質好走路快,要去哪裡完全憑借殘留的記憶,壓根不看標識,走錯了沒關系,又以風火輪的速度再走回來,在箱根,說是要帶我去玻璃森林,結果把我帶到了雕刻森林;在京都,出車站口往左2分鐘可達住宿的威斯汀酒店,結果我們楞是往右走了20分鐘;在奈良,坐公車到東大寺結果多坐了三站……至於在地下鐵裡無頭蒼蠅似得找出口更是不勝枚舉,氣得我指著她說“假如中日再戰,我不用擔心你會當漢奸,因為就你這個帶路本領,早被‘皇軍’槍斃N回啦”!呵呵,話雖這樣說,其實我是很感謝小三的,沒有她,我不能如此深入地暢游日本,她全心全意地想讓我更多更好地了解日本,在此我要深深地一鞠躬——啊哩嘎多!單飛的一天中,我去了東京國立博物館,細細參觀了一天,嘿嘿,不能不說,和咱們大中國比,日本的博物館裡的文物真的是SO SO 啦!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怨不得別人老惦記著!對於中華文明的熱烈向往,也讓他們拍出了《中華文明五千年》《新絲綢之路》這樣上乘的考古文化電視片,只是但願這種熱愛不要轉化為罪惡的占有欲。這次我去的時候,東洋館修繕未開放,那裡面應該有不少從中國朝鮮等國家搶去的文物吧。東京國立博物館地處上野,在上野公園賞櫻圖板前我呆站了一會兒,想起了魯迅先生。那天恰逢8月6日,公園附近有穿著“反戰反核現地行動”衣服的工作人員在征集簽名,我也上去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但願,全世界人民都要記住這句話——日本政客尤其要遵守哦!在日本這段時間裡,我覺得日本民眾的政治熱情似乎很低,是啊,看上去那些皺眉匆匆而過的人們心中是不會裝著什麼家國天下的!報紙上更多的是諸如押尾學或酒井法子的八卦新聞,真的沒看到那幾天竄訪日本的熱比婭的消息!真正歪曲歷史和中國較勁的是一小撮日本政客,確實討厭!這點和咱們中國相反,我們是政府的聲音很弱,民眾的反日聲音倒是鋪天蓋地,怪不得每次《茶館》演到常四爺高喊“我愛國但國不愛我”的時候,台下掌聲一片呢!短短的日本之行很快結束了,對這個美麗的復雜的國家我只是粗略地看到表面,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我們不能不認識到,無論是學術上思想上種族上,在遠東地區,除了中國,日本就算是一個頂大的民族了,近百年來,在世界經濟史戰爭史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更多地了解別人才能更多地了解自己,如果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對,靠謾罵和詛咒是不能增強自己的實力的,我們要做知己知彼的真正強大的中國人,而不要再做“智識上的義和團”啦!說句題外話啊,什麼時候中國人能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闖紅綠燈”,就足以讓一半日本政客害怕咱們!小時候上學盼望春游,但是,老師總要求我們帶著任務去春游,至少回來要寫一篇春游作文,頭疼啊,玩就玩吧,還要為了寫作文去玩!現在倒好,沒有老師的要求,每次出去旅行一趟,回來都想寫些什麼,難道,這就是老了的標志,老人都愛寫回憶錄啊!文章草草,越拖越長,下筆千言,離題萬裡,在此再鞠一躬,感謝大家的閱讀!

(金閣寺)

(京都二條城)

(祗園藝伎)

(奈良法隆寺)

(箱根的雕刻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