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我攜老扶幼全家奔赴7.5事件後的新疆。行前,不少朋友感到詫異,竟然選擇這個時候去新疆玩,不怕碰上麻煩麼?說實在的,我心裡也曾打過鼓,但最終新疆的誘惑戰勝了膽怯,特別是亂後游人稀少也可能是一種盡享美景的機會,何況門票、機票等都有打折,經濟上也是不錯的選擇。
雖說如此,在降落地窩堡機場的一霎那還是有些忐忑不安,心裡想著在新疆一定要小心謹慎才是。可是在機場裡並未見到荷槍實彈的士兵,旅客、員工的神情與上海虹橋機場的也沒什麼兩樣,登時讓人輕松了不少。
乘車進入烏魯木齊市區,經過仔細觀察,才發現在少數關鍵地點,確有一些武警士兵站崗和軍車出沒,不過其數量遠少於我之前的估計,而馬路上的車輛和行人如過江之鯽,熙熙攘攘。特別讓人驚奇的是,在一些路段,烏魯木齊的堵車現像,似乎一點不亞於上海、北京等東部沿海大城市,這離我想像中的邊陲重鎮的形像實在差之甚遠。看來新疆本身已經不像外地人揣測的那樣氣氛緊張,一切在逐漸恢復其往日的繁榮。
因為攜家帶口的,時間又緊張(小孩到月底就要開學了),所以只能走天山、吐魯番、喀納斯這個常規路線。在烏魯木齊,歌舞宴就像一道開胃菜,讓人稍稍品味了一下新疆的民族文藝之美,除了少數民族美女外,刀郎舞令人陶醉。吐魯番的葡萄是真的甜,天山天池的馕讓人垂涎欲滴,而兩地的風景名勝在網上多有描述,不再一一贅述。
而真正秀色可餐的卻是從天山天池到布爾津和從布爾津經克拉瑪依返回烏魯木齊的216、217國道沿線的自然風光,其地形地貌之豐富、色彩之斑斕,是我在國內外所未見。沙漠、戈壁是我在此行前腦中所浮現的新疆形像,事實上,這種地貌確實不少,不過,我也看到了高山、丘陵、盆地、湖泊、綠洲等等,特別是一路上都會見到成群的牛羊、馬匹、駱駝和其它動物,時常讓人發出“啊”的聲音。即使是沙漠,也不盡然是黃沙的單調,常常間或生長著灌木和草叢,而丘陵就呈現出紅、黃、青、黑等多種顏色以及各種形態,反正我的照相機就沒有閑過。說實在的,在新疆乘車旅行由於空間距離遙遠而時間漫長(單程8-10小時),相當辛苦,真的應了“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這句話。但也因此而能略窺多面新疆,也算不虛此行了。
我想特別談一談我對喀納斯的觀感。網上有不少評論認定去過九寨溝後,喀納斯就成了“不來後悔,來了更後悔”的雞肋。對此,我實在不敢苟同。且不說哈薩克人和圖瓦人的人文習俗與藏人的差異甚大,就說是喀納斯的自然美景,也獨具風騷。喀納斯的湖光山色別具一種壯美和大氣,不管是湖還是山,在物理尺寸和視野兩方面都要大過九寨溝許多,而且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有著豐富的色彩變幻,一步一景都令我目不暇接。喀納斯與九寨溝兩者的相似之處,在我看來僅限於喀納斯湖之外的臥龍灣、月亮灣和神仙灣,而恰恰是此三灣,雖然在網上為許多驢友所津津樂道,但在登臨觀魚亭後,再以九寨溝的海子作為參照物,的確讓我有些視覺疲勞。
禾木是另一個讓我流連忘返的所在,由於住在賈登峪的關系,錯過了著名的晨霧和炊煙。不過一路上色彩斑斕的山山水水和單車道的山路,還是讓很多人怦然心動。在禾木的觀景台上,我一不小心拍了幾張自己蠻得意的單反照片,不過由於技術原因,敝帚自珍而已,不敢晾到網上獻醜了。
六天的北疆之旅匆匆而過,似乎每天都在漫漫旅途中度過,我自以為收獲的不單是耳熟能詳的美景,更可寶貴的常常是在路上的驚鴻一瞥。新疆之美,只要有一雙常人的眼睛就不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