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機一動,就去了湘西,主要是衝著沈從文。
火車先到銅仁,再坐1個多小時汽車到了鳳凰縣。從車站往城北走幾步,就到了古城。到這裡的時候,天空飄著小雨,有些陰冷。淺淺的沱江穿城而過,兩岸的吊腳樓傳承著古樸的氣息。在江邊,還可以看到穿著苗族服飾的老婆婆拿著棒槌,浣洗衣服。只是看不到渡船,也沒有翠翠那樣美麗的姑娘了。
岸邊有樹孤立的梨花,白如櫻花,通過花枝看對面的南華山,很有詩意。這裡適合攝影寫生,可我沒有長鏡頭,只能用手機將就著記錄光影。沿著江邊的石板路,走到了虹橋,上面有不少店鋪,我只對那個鳳凰書社感興趣,裡面有沈從文的全集。曾經我認為,沈從文是白話文時代以來,中國唯一的小說家,只有他才用漢語寫出了真實的中國故事,現在我依然持這一觀點。在青年旅社旁邊,有家邊客咖啡廳,很安靜,我進去坐了坐,點了杯咖啡,對著緩緩流淌的沱江水發了半天呆。突然,一股巨大的孤獨感襲來。為什麼,我一個人來到這邊城?來到這個毫不相干的地方。
在鳳凰廣場那邊,有不少名人故居。原來這個小地方不只出過沈從文,還出過陳寶箴、陳寅恪、熊希齡,還有活著的黃永玉。此地真乃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不過,這也要托曾國藩的福,此人帶出了一大批中國近現代史的風雲人物。登上東門城樓,可以鳥瞰一下這片古宅。穿梭於古宅之間,可以想像過去那些大戶人家的生活場景,他們是怎麼閉門讀書,修身齊家?後來發跡之後,那衣錦還鄉的風光何在?
湘西出名的除了這些文人,還有土匪也由來已久。誰讓這裡山高皇帝遠,所謂的南方長城不過是苗漢之間、官匪之間鬥爭的見證。匪患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90年代曾有部著名的電視劇《烏龍山剿匪記》,新近又有部《血色湘西》。在保存的“中/共/永/灞縣人民政府”舊址前,還有不少游客穿上剿匪的解放軍的棉襖,挎著步槍,在那裡拍照留戀呢。
夜晚的鳳凰城最迷人,各類彩燈點亮的時候,那溫暖的色調一下子驅走了寒意,沱江水在兩岸燈光的映射下波光粼粼。北岸的酒吧鱗次櫛比,門口還站著小妹拉客,我路過的時候就被一生猛的小女生拉住往裡拽。虹橋橋頭的根據地酒吧在二十點的時候最高潮,歌手的歌聲完全被客人的喧鬧聲壓下去,只剩下激烈的旋律。我在臨江的位置坐了會,心底再美妙的感受沒法與人分享,也會發酵變質。看著那些情侶,發現孤獨在午夜的鳳凰是可恥的,熱鬧是他們的。
在一家吊腳樓住了一晚,次日天微微亮,我就和黎明一起行走,吃過一碗米粉,再見,鳳凰!發現張家界離這裡很近,那裡有機場直飛重慶,潘棋打來電話說在懷化讓朋友安排好接待,可我想回重慶了。
從鳳凰歸來,我不再期待一個人的旅行。“人生就是一場旅行,青春是最美的一段風景,你,永遠自由的心靈,請接受我的邀請,與我同行,在蒼茫的路途上燃燒激情,剩下這獨一無二的你和我,融入那亙古不變的天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