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青島

作者: 水晶人生水晶人生

導讀8月21日,上海直飛青島,辦完正事後,便開始游蕩在青島街頭。在台東路街頭看到一家教堂,便好奇的進去,原來今天是布道日,第一次拿著聖經坐在長椅上感覺挺有意思,第一次唱了他們的歌,旋律很簡單很好學。好奇感很快被一位女教士的長篇說教給打敗了,我忍了五十分鐘,她依然沒有要結束的意思,我終於離席而去,實在是對不起,不夠禮貌。 20:30,走到一條路上(台頭八 ...

8月21日,上海直飛青島,辦完正事後,便開始游蕩在青島街頭。在台東路街頭看到一家教堂,便好奇的進去,原來今天是布道日,第一次拿著聖經坐在長椅上感覺挺有意思,第一次唱了他們的歌,旋律很簡單很好學。好奇感很快被一位女教士的長篇說教給打敗了,我忍了五十分鐘,她依然沒有要結束的意思,我終於離席而去,實在是對不起,不夠禮貌。

20:30,走到一條路上(台頭八路),這裡有很多燒烤和生啤酒,便要了燒烤和一杯啤酒,啤酒的味道很好,很清爽,不是瓶裝的那種感覺,可能是吃燒烤的原因吧,後來喝起來舌頭竟然有些辣辣的感覺,奇怪。沒想到我酒量這麼差,一杯啤酒就有些頭,便匆匆打車回酒店.

8月22日

迎賓館:

打車來到迎賓館,因為時間很早,基本上沒有游客,走到迎賓館主樓的花壇處便被迎賓樓的美給鎮住了,還好沒有聽司機的話取消迎賓館之游。站在樹下,看著灰色的主樓渾厚的牆體,氣勢壓人啊,有不少灰色的鴿子閑適地飛落在內嵌式的牆體或鏤空柱內,看來這些鴿子在這裡居住了很久。

進入主樓,主樓共有兩層,一樓為大廳,有當年的社會名流在此處舉辦舞會的老照片,可以想像到當年這個大廳內音樂美酒暗香的浮動,座地大鐘和壁爐顯示出它主人的品味,站在樓上的回廊看著一樓大廳很有一種權勢的感覺。二樓為起居室和書房,通過書房的窗外可以看到遠處的大海,美得讓人眩目,當年德國港督應該不舍得回國了。

走出主樓,此時可以看到大批的旅游團已經抵達,但他們只是參觀了主樓便被導游帶到下一個景點去了(像趕集,有樂趣嗎?!)。自已安排行程最好的地方,就是可以自己掌控,去享受自己的旅程。我便信步走到後面的“綠堡”,是一家酒店,裡面有客人居住,明瓦靜窗,從外面看就知道應該非常舒適。在酒店的一側有一座涼亭,這個涼亭搭建在高處,可以看到山下的風景,視角很好,紅頂的小別墅在綠樹的掩映之中,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個美景,便只有拍了張照片,日後可以常常看看。這個涼亭我最愛了,用白紗做了點綴,風吹過來,風動葉動紗動,很有些味道,已經有人在這裡上網喝茶聊天看報紙了,不好意思打擾人家,只有遠遠的拍了張照片,想自己有時間的話一定要來這裡住上幾天。

魯迅公園

從迎賓館出來後看到有公交車可直達魯迅公園,便乘了公交車到了魯迅公園,原來在網上看這個地方人很少,可以靜靜的看海,可能人家說的是秋日的情景,現在來的話,人是很多的,但還是不錯,可以在海邊走走,我在海邊的沙灘上撿到一些漂亮的貝殼,有個小朋友竟然找到漂亮的小海螺。

第一海邊浴場

吹著海風順著棧道走下去,竟然就來到了第一海邊浴場附近,這裡有一處燒烤檔,剛好在高處,可以邊吃東西邊看海景,奇怪得是人不算多,我便找了靠近海的座位,在這裡吃了我的中飯,烤魷魚+清煮扇貝,吃完後我便直接吃了止泄的藥,經驗告訴我,不吃藥肯定會拉肚子,美食有時候會帶來腸胃的痛苦。

走到第一海邊浴場的沙灘上,看到不少曬得健康色的人躺在沙灘上,電影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沙灘上到處是美女和帥男,結果我發現到處是半老頭子,太難看了。可能美女和帥男都下海去了吧。

可能是因為自己去過伶仃洋,那邊的海才真得是漂亮,所以對於第一海邊浴場,我只能說還好,青島市民比內陸的人們更能多享受到大自然帶來的海景。

奧帆中心

天氣好像不太好,有些要下雨,到達奧帆中心便落雨了,開始只是細細的雨,游客還是不少,在彩旗廣場有不少小朋友在玩輪式車,很開心。在廣場一側的水面上有帆船愛好者開著帆船,在雨中玩帆船應該項挺有意思的。一直往裡走,走到奧帆博物館時雨大起來了,很多人都到大棚裡看節目喝啤酒去了。我不想停步便繼續往前走,看到了“一帆風順”的雕像,走上堤壩,眼前竟然就是大海,太美了,在大雨裡看海景,很不一樣的美,海水拍打著礁石,激起的浪花又散落回海水,聽著海水拍打礁石的聲音,聽著雨聲和風聲,這個時候世界上好像只有我一個人。風很大雨點打在身上還有些疼,此時想起導師曾經跟我說,想看到美景有時候是要付出代價的,我想此刻便是了。

堤壩上有望遠鏡,投幣一元可以通過望遠鏡看遠處的海景和大船,可惜我身上沒有硬幣,只有做罷。

落蕩雞

沒有想到青島的雨可以下這麼久,而且不僅雨還大風,我冷得開始有些發抖,身上已經全濕了,鞋子也全部濕透了。打不到車,走到海信廣場時,我開始有些發熱,覺得不太對,便走進海信廣場喝了杯熱飲,順便避雨。海信廣場內有不少奢侈名品,常見的大牌都在這裡有了,還有city shop,去洗手間時看到為兒童准備的迷你洗手間,很有意思。

在海信廣場內我知道自己開始發燒了,非常難受,我只想回酒店躺下來,但是打不到車,最終我問到公交車,乘公交車回到酒店。覺得天眩地轉,脫下全濕的衣物,便倒頭大睡,醒來時已經是晚上了。頭疼得厲害,嗓子也在疼,很是難過。

8月23日

昨晚發燒早上頭疼得起不來床,本來打算在酒店昏睡一天到晚上直接機場,但是心裡面煩得很,還是起床決定到處走走。

啤酒博物館:

A館:正好是中飯時間人很少,進入博物館A館時竟然空無一人,連工作人員都沒有,開始我都以為自己走錯了。順著指引走下去,聽著自己的腳步聲更顯得整棟樓的空蕩感。看到50年代在香港刊出的青島啤酒廣告讓我驚嘆不已,原來那個時候就有購買多少件產品後便贈送購物袋,人類的啊。有意思的是一個液晶屏控制台上有近30個按鍵上面標出了各時期或各地的青島啤酒的廣告,我首選了張藝謀的奧運版廣告,好像沒在電視上看到過,只能說還好。再選了美國早期的廣告,整個就是個生產啤酒的生產線的廣告,沒意思。接下來是台灣版本的日本廣告,台灣酒客和日本歌伎在歡歌悅舞,熱鬧得太俗氣。讓我暈倒的是舊上海時代的青島啤酒廣告,我只能說“額的天啊!”,有旁白介紹道:“喝青島啤酒可以治腹泄、治腳氣、治~~~”還有“這個買了100瓶,那個買了50箱”我當場要暈倒,最後的一個鏡頭裡有舊上海社交女郎和花心大少的圖片。這個雷人的廣告啊,當時便拍攝下來,雷得不行了。

B館:真得不錯,釀造啤酒的工藝和生產線,知道了爽口的啤酒的生產過程,在發酵室內可以聞到濃濃的酒味,在昏暗的光線下,發酵池越發得讓人覺得有些暈暈的感覺。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個“醉酒小屋”,利用視覺效應讓進入的人會產生醉酒的感覺,我剛走到門口時就覺得開些暈,進入小屋內便開始頭暈目眩,走路已經開始偏偏倒倒了,完全是喝得大醉的感覺,不少小朋友滾落在小屋的地面狂笑,而且這一切發生在小屋的情境都被液晶屏顯示在屋外。在這裡免費供應給參觀的游客一杯原漿啤酒125ml和一杯純生啤酒125ml還有一袋啤酒豆,不知道是身體不舒服還是太久沒有喝過啤酒,到後來頭竟然有些暈暈的,有些酒醉。

德國監獄、天後宮、棧橋:

帶著微酒的感覺我接下來去德國監獄,但是到達後只是在外面看了一眼就覺得不太行,門票要25元,我覺得5元錢還差不多,拍張外景走人。走出來就是天後宮了,門口人多得嚇死人,便打消了進入的念頭,接下來就走到棧橋附近了,棧橋的人也很多海水也難聞,人多得讓我想起小時候老師每年組織我們的春游,除了人還是人,頂著日頭我竟然走到了青島火車站。我想還是找清靜的地方去吧,便打的士去青島博物館,結果司機竟然不認識地方,司機可是青島本人人啊,竟然不知道博物館在哪裡,此時我才發現地圖遺落在酒店裡,只好讓司機好好想想,司機大哥終於想到了,結果給我帶到了美術館,接下來是文化館,我終於被他打敗了,便落車走人。

天馬星空:

落車後知道這條路是大學路,非常清靜,兩邊的綠化樹應該很有些時間了,整個街道上綠蔭遮日,非常清涼,此時酒也醒了,汗也落了,感覺很不錯,便不想找我的博物館了,就開始我的天馬星空般的行走。我很隨性,喜歡到處游走,因為不知道在何時會有美麗的景像給你帶來小小的驚喜,這些不是網上攻略所能帶給你的。

順著大學路走下去便到了華山路口,可以看到信號山的頂塔,便順著階梯走上去,可愛的老大爺熱心為我指路,還念叨著“你一個人多沒意思啊,結個伴多好”。呵呵,有時候一個人也不錯,就像此時。跟著自己的感覺漫無目的行走在清靜的小路上,不知道如何就來到了“齊山路”,這條路應該是當地居民區,整條街我看不到一個人,有一只花狸貓橫行在路面上,看到我也不害怕,豎著尾巴氣定神閑得從我面前走過,簡直是牛。這些民宅有不少是老建築,靜靜的座落在樹蔭裡,蔓滕植物爬滿了牆頭,知了也停止了喧鬧,這裡靜得讓我覺得時間也處於靜止狀態,自己都有些覺得不真實。

從齊山路走出來才發現已經來到信號山公園正門外面,這裡有一棵大樹很矮,但是枝葉散開很大面積,整個一個天然的涼亭,我也走累了,便在此落腳休息一番。時間不早了回酒店取行李回上海,結束我的青島之行。

不想再來青島了,雖然海底世界、博物館、嶗山都沒有去成,但青島之行真得讓我很傷心,我沒有想到,兩個人同城竟然都不見。以此文紀念我終於放棄了折磨人的異地思戀.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