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夏陽朔自由行

作者: 卷毛靈

導讀陽朔自由行 2009年7月23日晚七點半,我們從廣州芳村客運站做臥鋪大巴去陽朔,票價每人100元。第二天不到五點就到了陽朔的汽車客運站。因為在到之前看了很多的攻略,所以我們也先定好了房,住在疊翠路建行旁的天涯芳草客棧,還不錯,可以上網,房間也算便宜而且有空調,70元一個標間,其它的季節要便宜點,這裡離西街也近。安頓下來後,我們每人吃了碗桂林米粉,習 ...

陽朔自由行 2009年7月23日晚七點半,我們從廣州芳村客運站做臥鋪大巴去陽朔,票價每人100元。第二天不到五點就到了陽朔的汽車客運站。因為在到之前看了很多的攻略,所以我們也先定好了房,住在疊翠路建行旁的天涯芳草客棧,還不錯,可以上網,房間也算便宜而且有空調,70元一個標間,其它的季節要便宜點,這裡離西街也近。安頓下來後,我們每人吃了碗桂林米粉,習慣了叫多少錢一碗的粉,到了這裡 卻要說要多少兩的了,不過分量真的不錯,味道絕對的好及正宗。吃完後我們就坐上了陽朔到陽提碼頭的車,8元一人,到了後就直奔筏工楊師傅的竹筏,別的師傅要價都比較高,只有他還是保持著原來的價格,即:80元一筏,從楊提到興坪 即漓江的精華段 一個筏可以坐6個人。漓江的大氣,水的清澈,讓人喜歡的不得了,我們中三個人都下到漓江裡游泳了,覺得那麼美的水和風光不游泳的話可惜啦,可是我游完後的當天晚上就後悔啦,因為絕對的享受了陽光浴了,中午在烏龜爬山對面的什麼老村頭久久店裡吃的飯,吃了漓江上撈起來的魚,這個魚沒有其他的刺,味道特別的鮮,而且老板娘特別的好玩,我們吃完後還讓我們猜詩詞謎。

到了九馬畫山,我左看右看的看不到一匹馬,老王就笑話我說我特別笨,因為當地有民謠相傳:“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有幾雙,看出七匹中榜眼,看出九匹中狀元。”據說1960年周總理與陳毅游漓江時,面對畫山揣摩了許久,周總理看出九匹,陳老總看出八匹。游客每每到此,總要細細揣摩,發揮想像力數一數。九馬畫山是漓江上的著名景觀之一,是大自然的筆墨奇觀。位於興坪鎮西北4公裡,山高400余米,寬200米,臨江而立,石壁如削,壁上五彩斑斕,遠望如一幅巨大的畫屏,細細的端詳,畫屏中似有一群駿馬,或立或臥,或昂首嘶鳴,或揚蹄奮飛,或的傑作:“應是天公醉時筆,重重粉墨尚縱橫。” 清代徐弓贊道:“自古山如畫,如今畫似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畫山,堪稱漓江“巨壁美”之冠。

漓江精華段上的美景美不勝收,在20元人民幣的背景出,我們左擺右擺就是沒有辦法把景全部取到,後悔沒有帶個廣角鏡頭。

到了興坪碼頭後,因為其它的幾個累,而且天氣又熱,所以我們就坐電瓶車到車站,然後坐車回陽朔了。

漓江精華段地圖

晚上吃了啤酒魚,不過沒有去網友們力薦的飯館,而是隨便選了一家比較大點的店,味道是真的很好。吃完後在西街上亂逛,碰到了拉客的,嘿嘿,拉客去看印像劉三姐的,五十元一個人,原本以為是騙人的,因為正常票價那麼高。到了後才知道原來是演出地點旁邊的村莊搞的偏台,利用了地利掙點錢,雖說是偏台,但是音效和大場景還是挺好的,但如果想看細節 的話就不如意了,如果想以這樣的方式去看的朋友們建議自備個望遠鏡,效果絕對不錯。

陽朔第二天---靜美的遇龍河

還是和昨天一樣,我們去了昨天早上吃的桂林米粉店繼續吃著三兩的米粉

言歸遇龍河。

如果說漓江像一幅氣勢磅礡濃墨重彩的中國山水畫,那麼遇龍河則像一首淡雅清新,自然純樸的田園詩。遇龍河發源於臨桂縣古裡河,是漓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裡,流域面積158.47平方公裡,流經陽朔縣的金寶、白沙、陽朔、高田等5個鄉鎮、20多個村莊,流至高田穿岩村與金寶河彙合為田家河。河中築有多處堤壩,不能通船航行,主要用於兩岸的農田灌溉,水質極為清澈碧綠。古代的遇龍河又名安樂水,後因著名的遇龍橋遂改名為遇龍河。遇龍河景區內,尤其是從遇龍橋到高田工農橋15.36公裡水程,有28道堰壩,景點百余處,兩岸都是農田村居,實在是能讓人在如詩如畫的山水美景中放松身心,尋古訪幽的好地方。這裡的田園風光是那麼自然、古樸、純淨,如果把漓江比成“大家閨秀”,那麼遇龍河則是讓人怦然心動的“小家碧玉”。這裡有最著名的三座古橋――遇龍橋、舊縣橋(仙桂橋)、富裡橋都在遇龍河景區(而且是屬於上半段,所以如果你是從朝陽碼頭上筏的話是看不到這些古橋的);而被譽為“將軍府第”的舊縣村就在遇龍河畔;唐代歸義縣遺址、潘莊遺址、徐悲鴻畫室、明清時期留下的古宅民居,使人頓生懷古憶舊之情。沿江漂流,猶如漫游畫廊,觀民俗,賞村景,與山水溶為一體,其樂無窮。徒步遇龍河,則是回歸自然,健身怡情,是人們徒步旅游的最佳選擇。但對於我們來說,徒步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個74歲,一個62歲,還有就是32和30,年齡偏大,呵呵!

原本我們是打算從陽朔開始騎單車到金龍橋 ,然後再從金龍橋上筏漂全程的,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體力不足,若騎後再漂全程的話時間不允許,從遇龍橋到工農橋全程約7個小時。所以我們就直接坐從陽朔到金寶的小巴,它是途經金龍橋的了,每人5元,夏季的話建議越早起來越好,不然到後面就很曬了。順便說下,很多人都是坐筏從朝陽碼頭到工農橋的,其實最美的真的是上半段。我覺得在遇龍河上坐筏才真是“船在水中走,人在畫中游”,真是太美了。 如果你沒有在其中游一回的話,真是難以想像它的美的。說實話,比起漓江,我更喜歡遇龍河。欣賞遇龍河一帶的山水田園美景,竹排上有雙人的竹躺椅,睡在椅子上,悠然飄乎於山水之間,人生如此,不亦樂乎

我們的路線是:

1,坐從陽朔到金寶的小巴,它是途經金龍橋的,在此下車,然後坐筏逆流上富裡橋。此橋是明永樂年間建的,約500多年歷史。這段水路需要加錢,每筏加20元,但是真的很值。

2,途經:金龍橋---富裡橋---金龍橋--遇龍橋--舊縣--朝陽碼頭--工農橋

3,從工農橋坐小巴回陽朔,2.5元

遇龍橋,位於白沙鎮遇龍村,是縣內著名的古橋之一,橫跨遇龍河,傳說此地曾有人遇到龍,故名。是明代所建,為陽朔縣規模最大的古石拱橋,單拱,純用石料壘砌,不用灰漿填縫,經歷數百年的風霜和洪水,猶自傲然固立。站在橋上可以看見金龍橋、富裡橋,兩岸遠處青峰多姿,田園如畫,風景極美

富裡橋,位於白沙觀橋村委,也是名橋,橫跨烏龜河,始建年代史無記載,橋長 30 米,寬 5 米,高 10 米,橋面、欄杆、台階均用大方石砌成。橋的兩端各有一棵白蠟樹,枝葉繁茂的白蠟樹,像高大的衛士,守衛著大橋。那颯爽英姿,與古樸的石橋靜立成一個整體,在無聲中訴說著壯觀的歷史。富裡橋的橋拱跨度與橋高大致相等,遠遠望去,拱橋與倒影相接,酷似一輪滿月,巧妙的很!

舊縣橋(即仙桂橋),位於舊縣村,為廣西已發現的最早的單拱石橋,采用的是極為罕見的並列砌法,建於1123年,如今仍然堅固。

舊縣古民居,即舊縣村,為陽朔名村之一,歷代達官顯貴層出不窮,現村中仍保存有部分古建築。雖然不及漁村名氣大,但那些古老的房屋,精美的窗欞,又在遇龍河邊,是非常值得看看的。

也是因為看了其他網友的介紹,所以我們提取一天就和筏工聯系好了,說到這個筏工,我們覺得真的很幸運,因為同樣的他的價格比其他人都低,而且他唱的山歌特別好聽,在遇龍河上我們一飽耳福。這裡我不是給我們的筏工做廣告,真是覺得做他的筏是一種享受,別的網友叫他老爹,他的名字叫封志強電話是:13457367148,五十多歲,山歌特別好聽。我們全程加上逆流而上到富裡橋的一段老爹只收我們190元,我們給了他200元,這樣的價格是很低的了,因為遇龍河裡收很高的稅費,交了後他們筏工就剩下很少了,所以建議大家不要把他們的價格再砍了。

下面是我們在遇龍河上游時的老爹封志強師傅的一段山歌錄像:

(不好意思,傳了幾次都不行,但是封師傅唱山歌特別好聽,想聽的朋友請發EMAIL 給我,zjr20408@126.com, 我會發給你)

關於吃的,水路上有很多的烤魚,很香,但是就是很貴,半條魚都要30元了,水也是5元一瓶,建議大家自己多帶點水。另外 遇龍河的水比漓江還要干淨,所以我們再次下江游泳了。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