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D2 多雲 成都—新都橋 402KM
6:45就起床了,昨晚睡的不是太好。洗漱完畢,便去底樓吃自助餐12元/每位。原本和大師、仁加約好8:30在餐廳見,因現時間還早,估計仁加最快到酒店也得凌晨4點了,那讓這小子多睡會兒吧。
到點再下樓,發現仁加和大師己開吃,這二人真是無視組織紀律呀!只睡了二個多小時的仁加看上去精神還不錯。
8:50離開酒店,川藏行程也正式開始了。車一會兒就駛上了成雅高速,師傅還是穿著昨天來接我們的那套衣服,心想不知他昨晚洗澡了嗎?
行駛沒多久,師傅開始給我們上課。並稱要牢記,這事關他和整個行程的順利。如遇上盤查詢問,要說:“我和他是朋友,另三位是我的朋友等等等”,並不是現在的租車合同方式。
另外一定要記住他的姓名,記住他的車是某某州某某銀行的,並稱在川藏線上人稱“刀哥”的便是他。
外出旅行也不少了,像這位“刀哥”的課到是頭一回上。為了安定團結,為了旅途的順利,我們就照他課上說的去做吧!
我對師傅說:“從現在起我們就稱呼你“刀哥”,這時,“刀哥”的嘴角很明顯的往耳根方向扯近了距離。
10:20出成雅高速,出收費口就是傳說中的茶馬古道起點。在此遇見從常州來的自駕車隊,大部分車是CRV的車型,他們也將行走川藏線.看上去駕車者年齡都不大,基本上是勇氣大於駕車經驗,我真為他們捏把汗......
11:14進入天全縣.有段路在修,只能單邊放行.據說是5.12後到現還未修好.
12:50到達二郎山隧道.該隧道於1996年7月開工,2001年12月竣工。隧道主洞長4176m,開工時是國內最長、埋藏最深、海拔最高、地應力最大,地質條件極為復雜的特長山嶺公路隧道。原來沒有隧道時,司機晚上住在山下小鎮,第二天一早就開始翻山.山上氣候多變,道路艱險.

(二郎山隧道)
過了隧道想看看二郎山的全貌,但因天氣不佳沒欣賞到。繼續前行,不遠就看見了大渡河峽谷,但也因霧氣大,拍出的照片不理想。
13:55到達瀘定,在河邊一飯館吃飯停車,從飯館就能看見鐵索橋.我點完菜便迫不急待地先去觀賞了。

(瀘定橋)
瀘定橋坐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成於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定“瀘定橋”,並立御碑於橋頭。
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1935年5月29日,紅軍長征途經這裡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
當年的勇士在沒木板的鐵鏈上搶渡成功,實在是不可思議,崇敬之心由然而生.這小縣城也因瀘定橋的旅游而發展的不錯。
15:50到達康定.天上下起了小雨,天氣預報還蠻准確的。康定位於川西貢嘎山北端跑馬山麓,是甘孜州首府。

(康定)
古城三山環抱,折多河貫穿城中.當年的一首“康定情歌”讓它名聲中外。在街上可以看到許多康巴漢子,長發披肩,一身棕色藏袍,一只袖子搭在下面,康巴女子則用九眼石、瑪瑙、翡翠、紅珊瑚制作項鏈、頭飾等。
但我在康定根本無法將“康定情歌”的意境溶入到這古城中,因古城己太商業化現代化了。
離開康定就駛入折多山中。折多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折多山以東是山區,而折多山以西則是青藏高原的東部,真正的藏區,這裡的山口海拔4298米。

(折多山)
才上山就因修路被堵上了,之後的路面情況之差超出了我的預計,路面是坑坑哇哇,高低落差很大,因下雨又泥濘不堪。
有人戲稱折多山為“褶多山”,我覺得挺貼切的。
車在一點一點地往海拔4298米挺進,到達3000米左右,我的三位朋友己開始出現了不適,頭脹、胸悶。當高度在3800米以上時,山上雨霧迷漫,氣溫快速下降,大家趕快拿出衝鋒衣穿上,可不要在行走川藏的第一天就中招了。
高度還在上升,我三位朋友的話明顯減少了,表情也有些凝重,我也開始出現了間隙性頭脹。將要抵達山口時,不知誰說要“唱歌”了,真是的,一定要在折多山頂留些筆墨嗎?或許是緊張,或許是因氣壓擠壓膀胱而不能自主了,那也只能自便了......
一路下山,路還是挺爛的。在距新都橋17KM時,當我拍照返回時,“刀哥”正在修車,只見車底一灘油。
問他壞在哪裡?他說轉向助力泵的液壓油漏光了,憑我的經驗,應該是助力泵管子開裂,他說還有備用油,能撐到新都橋。
繼續上路沒多久方向轉動又很費力了,看來破損處不小,如果今晚不修好,明天我們肯定長眠於高爾寺山下了......
19:30慢速駛到新都橋。想先找賓館住下,然後讓“刀哥”修車去。先去了我預先要住的“鑫康珠賓館”,但看房後不滿意,房間有部分霉斑,並且在三樓,標房價也漲至120元/間,且不安排司機住宿。仁加已呱呱大叫,他氣喘不想背個大包走三樓。
車繼續往前慢行,一邊找住處,一邊找修車鋪。車就要駛出新都橋鎮區了,還沒看到滿意的住處,修車鋪“刀哥”也沒見到。
調頭再往回開,我讓大家都留意修車鋪,這可是重中之重!一會兒,我們如獲救星般地看見一鐵門內的修車鋪,駛入鐵門後,經檢查確是管子開了口。經剪掉破損處,原來的管子長度還夠,可繼續連接上使用。謝天謝地,原來的管子不知為何很長,但現在卻救急了我們。
在修車過程中氣溫己下降至12度。高反加上飢餓寒冷,東方和仁加只想馬上住下,然後吃上熱菜熱飯。我讓他們克服一下,先吃些應急干糧,但他們回答:“干糧吃了不管用”,真不知他倆是啥肚子?
修完車繼續往回開,現看來好的住處都在鎮的東面。我和大師又看了幾處也不太滿意,我本打算繼續往回開,出新都橋鎮5km處,有藏民開的住宿處。
在此對面就能爬上山,看貢嘎山日出。但此時的東方和仁加顯然已失去耐心,我只得放棄此打算,在“刀哥”的推薦下住到了某藏家樓。房間是用保溫板隔起的,有洗澡,還算干淨,30元/人。
放好行李,去廚房點菜。品種太少,胡亂點了些菜就了事了,原則是蔬菜多吃,少放辣。
進入他們藏式小樓底層,也就是他們所謂的飯廳,一般怪味朝我鼻子襲來。說不清是啥味道。
菜和湯端上後,可能是菜仔油燒的,菜裡的油黑黑的,應該很干淨的番茄旦湯上漂浮著一層沫。怪味加上這菜和湯,匆匆吃了半碗飯就結束了。
但他們三位吃的挺香的,尤其是仁加,他說:“現高反也沒了,手也不發抖了”。
在吃飯中問了老板:“怎麼才能去看日出的觀景點,最佳的拍攝點在哪?”老板回答到:東西走向20km,包括鎮區,都是!
但得靠你花時間去發掘.我們有那些時間嗎?看來攝影天堂只有讓有時間的大師們去享受了。
去觀景點嘛,我可聯系騎馬去,60元/人,如果自己找80元/人.騎馬去也被我們否定了.
怕高反,他們三人決定不洗澡.有哪麼嚴重嗎?我還是洗了熱水澡,因被子有些濕,拿出睡袋然後睡覺。原來在高原上睡覺,心像在腦中跳動的那種感覺並未出現。

(新都橋)
今天費用:
早餐:48.00元
午餐:71.00元
晚餐:64.00元
住宿:150元(30×5)
(48+71+64+150)÷4=83.25元
每人費用:83.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