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的麗江
從機場先坐大巴進城,然後打的到忠義市場,我預訂的德豐大寶客棧的小妹就在這裡接我。從這裡往裡走,就是麗江古城大研鎮了。
麗江古城大研鎮,歷史悠久,以四方街為中心,四條街向四面延伸並分岔出無數條街巷,大街小巷成網狀布局,並且街巷有小橋,街道通流水,家家門前有清流,戶戶人家有垂柳,大有“水鄉古城”之風韻。漫步古城街巷小橋流水之間,猶如置身於江南小鎮,又有誰能想到是在古時稱為蠻荒之地的西南邊陲?由整齊的彩花石板組成一塊方形街市——四方街,街面店鋪相接,由這裡通向四周輻射的街巷內各式店鋪、飯館、作坊,排布兩邊。白天人潮熙攘,絡繹不絕,夜晚明月當空,清輝幽靜。各種民族工藝品林林總總,各式風味小吃一應俱全。尤其引起我興趣的是納西族婦女的裝束,她們頭戴藍布帽,身穿藍布大褂,外加坎肩,著長褲,腰間扎著藍色或黑色多褶大圍裙,背上披著白色“T”字形羊皮披肩,上面繡著七個圓圈,稱為七星,每顆星下還拖著一條一尺長的白線,表示星光的光芒。肩兩旁綴有太陽和月亮的圖案,取“披星戴月”之意。
古城民居建築也極具特色,房屋均為土木結構的瓦房,多數為三坊一照壁式樣,迎面正房較高,兩側配房略低,走廊寬敞,天井大方,飛檐門窗多雕刻花鳥圖案,再加上一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協調,所有建築都層甍勾角,精工細琢,圖案線條蒼勁,形像栩栩如生,既融合了漢族風格,又極具民族特色。所有建築物雖則大體相同卻也不照模畫樣,各家依地勢、水勢、房屋面積不同,自行設計布局,也極富變化。
晚上回到德豐大寶客棧,在前廳的茶座品茗休憩。老板會泡上一壺普洱茶,邊喝邊聊,順便咨詢一下第二天旅游的事情,安排一下後幾天的行程,如果需要安排車輛,就在這個時候告訴老板。這是我每晚都要做的事情。德豐大寶客棧的老板很有趣,也很會經營,把德豐大寶打扮的很別致。我在北京很少喝普洱茶,但是在麗江喝卻別有一番情調。坐著喝茶,呼吸麗江清新的空氣,有閑的感覺實在是一種享受,怪不得這麼多人喜歡麗江、喜歡麗江的柔軟時光呢。
有一天晚上喝茶的時候,清風吹過,忽然傳來一陣陣悅耳的清音古樂,似行雲流水徐徐飄來。我們屏息聆聽,舒緩節奏的絲竹之韻伴隨著門外淙淙的流水聲,在微風的調和下融為一體,交相輝映,此起彼伏將整個古城籠罩在這仙樂梵音之中。開始我們只是靜靜地聆聽,漸漸地便被這悠揚的樂聲感動得無以名狀,一種思鄉、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我也得以知道麗江古樂之所以歷經百世而不絕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