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

作者: 劉敬1947

導讀莊嚴佛土之游思 泰國以“千佛之國”聞名於世,我曾兩度前往。在泰國,無論你走到哪裡,都可以看到黃袍僧人、金碧燦爛的寺廟、千姿百態的佛像。同樣,無論何處,你都能看到彬彬有禮的泰國人,青年人溫順恭謙、老年人和藹可親、婦女則端莊持重。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遇到任何人都會含著笑,並舉手合什行禮,口中用泰文說著“您好”或“再見”,令人印像深刻。 � ...

莊嚴佛土之游思

泰國以“千佛之國”聞名於世,我曾兩度前往。在泰國,無論你走到哪裡,都可以看到黃袍僧人、金碧燦爛的寺廟、千姿百態的佛像。同樣,無論何處,你都能看到彬彬有禮的泰國人,青年人溫順恭謙、老年人和藹可親、婦女則端莊持重。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們遇到任何人都會含著笑,並舉手合什行禮,口中用泰文說著“您好”或“再見”,令人印像深刻。

全民信佛

六千萬的泰國人口中,有95%的佛教徒。根據憲法,佛教是泰國的國教,泰王必須是佛教信仰者。佛教在泰國已盛行了數百年,很多泰國人的一生,不斷得到僧侶對他們的道德教誨。在泰人的生活中,寺廟也是泰國人生活中的重要社交場所,僧人要負責協助與解決所在小區民眾的信仰、風俗、教育等問題,包括奠基、造屋、婚姻、嫁娶、給新出生的嬰兒起名。佛寺甚至負起傳播傳統文化藝術、語言文字甚至於包括治國理民的知識。因此泰國的佛寺不僅是佛門之地,還充當鄉村宿舍,職業介紹所、學校、醫院診所和民眾聯絡中心。我想:當佛教在一個社會中不是作為升官發財的心理安慰劑,而是成為不斷追求人生的最高智慧和生命的徹悟時,這個社會就不可能被犬儒主義和拜金主義給腐蝕。佛教正是要人看透生命的無常,放棄執著、放棄爭鬥、隨遇而安、樂於奉獻,而人與人的關系也就自然而然地呈現出和諧與互助。奉行眾善,便是為來世積德。在泰國,我們確實看到普羅大眾不喜殺生,擺攤的小販也大多純樸,物品標實價、不愛討價還價,一天裡做了什麼錯事總會跑到佛像面前自醒。單車在小區、街邊放置幾天都安然無恙。

泰國男孩一生中必須出家一次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一般是在滿七歲剃度,當一段時間的小沙彌,也可以延長至20歲或結婚之前。對於泰國人來說,每一位男子一生起碼應該做一次僧人,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否則不能算是一個成熟的男人。當僧人時間長短是由自己決定,兩周、半年或者更長時間皆可。帶我們的泰國導游告訴我們:他的兒子在一家公司工作,這一周就是他們公司一些泰國青年的修行期,修行期間他享有留職留薪待遇,當然這種禮遇一生只有一次。為表虔誠和專心修行,他將過上接近與世隔絕的生活,關掉手機,不看電視不聽廣播,只和送飯的家人見面。這種價值觀充分反映出佛教文化對泰國人的影響。在我修改此文章時,得知最近泰國政府根據內閣通過決議:有感於公務員在人民心目中的形像日差,要求三十萬公務人員分批分期去修行。在八天的修行中,這些公務員將剃去頭發、搭起袈裟、戒除酒色,過著和出家人一樣的生活,每天安排的功課是殿堂誦經禮拜和苦行。因為政府希望透過嚴格的佛門清規,磨練他們的意志,達到根除陋習的弊病。在泰國有近3萬座寺廟,僧人和沙彌約50多萬,其中寺童有10多萬。當然這個數字每個季度甚至每天都不一樣,因為每天都可能有人皈依佛門同時又有人還俗。泰國和尚十分受人尊敬,他們只接受別人的膜拜,一般不予還禮。即使是國王,和尚們也是只受拜不還禮,可以說是“至高無上”。在中國歷史上,南北朝之前佛教也是獨立的、“至高無上”,但自從屈服帝王稱臣後,中國的佛教就開始依順於權威之下。一直發展到今天所謂宗教的三自愛國會,信佛教必需先愛國愛黨等等。而我在泰國看到,佛教是獨立於世俗政治的,避免了專制社會出現的一統人民身心的可怕局面,並且也對專制政府有著巨大的鉗制作用,這樣宗教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給予普通人寄托自由的精神力量。而那種政府管制一切的做法,無疑是政府自封為世俗與精神界的雙重領袖,人民遇到麻煩又能到哪裡去申訴呢?

泰王與佛主同在

在曼谷有著舉世聞名的雲天宮,那是泰國五世王朱拉隆功的行宮。這裡有大片大片綠瑩瑩的草坪,像一塊毛茸茸的碧綠的地毯;疏密有間的奇花異草馨香馥郁;一幢幢具有泰國風格的別墅、木樓散落在寬大的院子裡,掩映在古樹間。雲天宮的所有宮殿都是用柚木建造的,不用鐵釘,全用榫頭連接,西式風格和泰國技術完美的融合,真可謂泰西合璧,精美絕倫。來到宮殿前,導游讓我們到大門旁一個類似地下室的屋子裡,把鞋子脫了,擺放在架子上。走進宮殿,就聞到淡淡的香氣,原以為是宮殿裡點了什麼熏香。後來才知道,這就是柚木防蟲、防鼠的香味兒。雲天宮主殿內不允許拍照,導游讓我們每個人在外面拍了照,然後領我們去看“風殿”——王後的宮殿。這是一幢泰國風格的建築,尖頂翹檐,屋頂是白色的,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覺。不遠處有一幢小巧精致的泰式房屋,導游介紹說是供王子、公主玩耍用的,怪不得小得像童話世界裡的建築。來雲天宮游覽的游客不少,但無論是宮內還是宮外卻無人大聲喧嘩,處處顯得自然、和諧、寧靜、溫馨。

在泰國人民心中,國王與佛是最尊貴和神聖的。泰國人的一大禁忌就是千萬別批評他們的國王。國王在位逾五十年,有人說:泰國的每一個角落都留有普密蓬國王的足跡,這真是毫不誇張。為了體察民情疾苦,他每年都有半年多的時間奔波於全國各地,尤其是廣大的農村。國王所到之處,人們都會奔走相告,不管酷暑或暴雨,無論等待多久也要見到自己愛戴的國王。在田間地頭,國王像慈父一般與兒女們交談;在曼谷洪災期間,他跋涉在污水之中,就是要看看積水的問題出在哪裡。為了推動泰國農業發展,國王從生活費中拿出錢,興建水利工程;在王宮中開辟試驗田,還在宮中養牛、養魚,把農民請來參觀、培訓,幫農民找致富辦法。為了表彰普密蓬國王在推動泰國農業發展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2007年1月30日聯合國秘書長代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向他頒發了聯合國設立的全球領袖獎。

泰王對於泰國人的意義,如同天皇對於日本人,甚至還要重要。在泰國的近現代史上,曾經有多次的軍事政變,但是幾乎沒有一次是流血的,每個領導政變的領袖都會宣誓自己效忠於泰王。泰國人說:這麼多年來,泰國人民歷經了諸多的磨難,他們在遭遇痛苦與不平之中想到最多的是國王,那個能在風浪中為他們引航的人。在人民心中,普密蓬國王就是他們的庇護神,是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父親”。

普密蓬剛登基時,國內政治經濟形勢一片混亂,1947年即位剛一年,一場軍事政變就發生了。在接下來的59年中,普密蓬又相繼經受了18次這樣的考驗。在一次又一次險像環生的政變中,普密蓬就像泰國民間傳說中的“像背王”一樣,安守國王本分超然於政治之外,卻在危急關頭庇護他的子民。1973年,泰國學生爆發了反對他儂軍人政府的游行示威。當他儂政府采取武力鎮壓釀成血案之時,國王毫不猶豫地敞開王宮大門,讓學生進來避難,給他們食物為他們療傷。接著,在國王的干預下,他儂走投無路,辭職流亡海外。1992年,素金達將軍在選舉落敗後強行自封總理,結果引發了大規模的反政府游行,軍人政府的武力鎮壓再次釀成血案。就在動蕩局勢無法控制之時,普密蓬國王召見素金達及反對派領袖查隆予以嚴厲斥責,並要求電視台直播這次會見。於是,所有泰國人都看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素金達和查隆兩人伏在國王身下長跪不起,聆聽國王的斥責和教誨。此次事件也成為泰國軍人淡出政治舞台前的最後一場演出。而最近的一個例子是,他信為確保國王登基60周年慶典順利進行,在國王接見後自動放棄了總理職位。但幾個月後泰國軍人又發動一次針對他信的政變,最後都被國王的權威和佛教徒的信念平靜地解決了。由此可見,泰王在泰國人心中猶如佛祖般溫和,他與佛教共同撐起了泰國人的脊梁。

我心裡想:泰人把泰王當神,中國人也曾把自己領袖毛澤東當神,但為什麼結果不一樣呢?關鍵是“獨裁”二字作祟。我經歷過拜神與文革運動,看到過不聽毛澤東話、不讀毛主席語錄與紅寶書、不在家裡掛毛畫像與不戴毛像章、不照毛主席最高指示辦事,就是反動、就是敵人、就是階級鬥爭的對像。一個在獨裁統治時期不斷人為制造災難,搞政治運動、搞階級鬥爭、平白無故讓百姓死掉幾千萬人、不讓國家人民太平的領袖,怎麼能叫人民去愛戴呢?相反,無實權卻是偶像的泰王,卻一直利用自己的威信在千方百計平息國家災難,讓人民太平過日子,當然永遠受人愛戴。

清邁水燈節與上海靜安寺

在泰國,每年踏入泰歷十至十一月份,境內眾多低地都會因河水泛濫遭受破壞。一直要到十二月月圓期雨季終結洪水減退,人民才得以免受水災之苦,這時,泰國人會特別舉行盛大的水燈節來慶賀。水燈節堪稱泰國最美麗的節日,其中清邁最為熱鬧。有幸的是,我第二次去泰國正巧趕上。

清邁的別稱是“廟宇之城”,雖然只有曼谷面積的七分之一,卻有300多座寺廟!水燈節開始前,市內大小的店鋪、攤位,皆會擺放各式鋪滿鮮花的水燈。除了傳統的蓮花形外,每年還會推出一些有趣的新款式。每一盞水燈內通常會有一枚硬幣、一些蠟燭和香作為祭品。黃昏降臨時,眾人捧著精心制作的水燈走到河邊,這也意味著美麗的水燈節就要開始了。一連三晚的水燈節,以最後一晚的節目最為精彩熱鬧。在大型的大水燈巡游中會舉行“水燈制作比賽”、“水燈小姐選美大賽”。慶典在夜晚燃放煙火時達到高潮,在孔明燈的照耀下結束。此時,當地人會虔誠地跪在河邊,點上蠟燭及香,閉目合什許願,然後輕輕地把水燈放入河中。這項儀式有著多種意義,除了報答水神眷顧外,還為自己污染河水而向水神贖罪。在這肅穆的氣氛中,你會感到一種安詳、莊重,仿佛置身在一個巨大的寺廟中。

這不由使我聯想到來泰國前的一段經歷:記得我陪一個信佛的香港朋友去靜安寺這座著名的上海佛教聖地。一清早,走進寺中,眼前全是手裡拿著香朝東南西北各個方向跪拜的善男信女。旁邊有一個大香爐,許多人都在投幣,聽說投進去就能心想事成。到處都是人們在擲錢,硬幣不斷地落在地上嘩嘩作響,就像下大雨的聲音。偶爾有人擲進去就會在那裡高興老半天,而且反復喃喃說著“佛祖保佑!佛祖保佑!”我再向前走,發現到處都是小攤。有希望香客布施的,也有賣東西的。好多人都掏出一百元大鈔給和尚,然後在一本本子上簽下自己的名字。佛像前,大家都像和尚們那樣反反復復地在念叨著什麼,後面等待的人都急著想早點上前跪拜,可前面的人不管那麼多依舊慢吞吞地,有些人起身後又去撫摸香台和巨大的木魚,企求佛祖保佑自己和家人。我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些什麼,只有硬幣傾瀉在捐款箱中的嘈雜聲和人們喃喃的嘀咕聲。來到三層樓高的天台上,我驚訝的看到有許多人在排隊,原來是人們在等待敲鐘,以此來祈福,而旁邊又是一個巨大的捐款箱,投幣聲和撞鐘聲,分不清彼此。

終於,我們走出來了。可我又被一個操外地口音的中年婦女硬拉住,“算一下吧,不准不要你錢,准呢你就給個十塊,好嗎?”旁邊還有許多算命的在招攬顧客,他們都向行人說自己是祖傳的。我不理她,快步走開。失望中,張望著四周,所有的商店都已經開門營業了,等待著顧客的光臨,繁華的靜安寺商業區又在陰沉的天空下慢慢地蘇醒了。

這段經歷久久地縈繞在我的腦海中,使我意識到國內佛寺的商業化已經到了何種程度。許多寺廟都衝著善男信女兜裡的錢,至於真正啟發眾生做人道理的卻罕有見聞。而反觀泰國的寺院以及人們在水燈節上的祈禱,使我強烈地感受到信仰的巨大力量和純潔性。那種將人從塵世的泥潭中拔起的召喚,是在國內的寺院中根本無法體會到的。怪不得國內很多人都對佛教失望透頂,轉而信仰起基督教,這其中的種種原由是與當下佛教的腐化分不開的。

我一直在想:佛教追求的境界是什麼呢?佛教追求的就是“自淨其意”,“自淨其意”的方法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簡單地說就是“別做壞事,多做善事。”宋明理學家,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說法,就是主張善惡的問題,不必多說,人心之中,自有分辨處。相比之下中國的寺廟眾僧在追求什麼?同佛做買賣、靠佛圖利、吃佛飯、賺佛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人說:“改革開放後所有的中國人都在為錢瘋狂”,加上文革作的孽今天在報應,中國民間佛教根本樹立不起嚴謹而完整的道德意識,那就更談不上“自淨其意”了。

宗教、民族、國家

佛法的本意不是追求什麼深奧、高不可攀的東西,只是一顆平常心。佛法通過引導人們拋棄各種障礙,清醒的認識到事實是什麼。困擾人最大的障礙就是人心的分裂——例如自我討伐、悔恨、仇恨、無盡的權力欲,只有當人心不分裂,事實就會自然呈現,於是人就知道該怎麼做了。而佛教所謂的智慧就是指如何做到“人心不分裂”,這就是般若,就是菩提心。佛教不追求超越的東西,佛法要人認識到惟有“內無所得,外無所求”,才能真正做到不偏執,然後才能苦樂不入,這也就是“極樂世界”。因此,佛教不同於其它的宗教,它不是要求信徒建立“信仰”,它純屬“智信”。

走訪泰國使我了解泰國人的樂天隨緣,他們的“心”,是一個道德衡量器。待人接物,利害取舍,惻隱犧牲,幾乎樣樣事都先經過心來考慮。泰國人的“心”除了是個衡量器,也是一個情感上的過濾點,假如生活中能樣樣都做到心安理得及心平氣和,那就是境界。宗教哲學上的知足教育,也對泰國人的快樂觀影響至深。但那並不等於說泰國人就事事不求進取,泰國人也講求進取,但他們會同時考慮到不違背自然、不傷害或影響他人。泰國人相信,順從自然,也就是順從心靈。宗教讓泰國人始終相信人性中除其惡也原本有一份神性。假如社會上有更多人能自覺地發揚這份心靈的神性,那麼這就是一個更有關愛的社會。而人與人之間長期互相熏陶,一種不言而喻的、大部分人都能取得共識的生命價值觀也會形成起來,所以在泰國能聽到那麼多自然和諧的笑聲。

走訪泰國一個最深的感覺就是,佛教對泰國的發展和國家的穩定起到了重大作用。無論是泰國人的禮儀與民風,還是泰國民族的精神與傳統,都深深鐫刻上了佛教的烙印。在旅途中,我發現:泰國人極少發怒;即使發火,他們也不會表現出某種激動的言行。而更重要的是,佛法帶給泰國人的豁達及開朗。當泰國人遇到麻煩時,常常會笑一笑走開,表現出“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灑脫胸襟。泰國人認為微笑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秘方,親切和諧的笑容更讓來此地的觀光客享有賓至如歸的感受。

看到泰國人對佛的敬仰尊重,我就聯想起了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文革年代。在毛澤東的煽風點火下,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人(紅衛兵)那種瘋狂批鬥和尚和尼姑的情景,及愚昧焚燒佛像與砸爛廟寺的暴行,甚至文革時各地強逼出家人吃肉、還俗、結婚的事例比比皆是,至今還歷歷在目。記得我在白茅嶺勞改農場碰到一個姓汪的在武當山寺廟當主持的“反革命犯”和尚,文革批鬥時紅衛兵造反派強迫他吃肉不算,還拆毀寺廟並把他趕到農村種田。而到了農村,村革委會又強迫他還俗,硬給他配一位所謂革命派的寡婦結婚,說是要改造他頑固不化的反動佛教思想,要他表明與佛教一刀兩斷。因為他一再拒絕還俗與強配的老婆同房,老婆揭發他堅持反動立場繼續在家念經拜佛,還穿袈裟、用化齋的缽,甚至有意打破一尊毛主席的石膏像(實際是無意之中),結果被當成反革命犯,判刑七年送白茅嶺改造。

今天,在經歷了殘酷的階級鬥爭後,毛的神像已在人們心中坍塌,加上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國內絕大多數人已經不再相信什麼良心、主義、價值、意義、信仰了。於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價值相對主義等種種犬儒主義的現像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全社會中蔓延開了。人們常常會流露出一些極度悲觀的想法:天下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都是人騙人、都是為了個人的私利等等。許多人開始玩世不恭或看破紅塵,而更多的人則是一切向錢看。社會的倫理道德、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道義、誠信也都在這種相互的敵視、懷疑中完全失去了它們的舞台。整個社會呈現出混亂的秩序,甚至道德崩潰的征兆。文革中褻瀆佛祖的行為終於使我們這個民族得到了它應有的懲罰:中華民族的文明素質與道德禮儀嚴重敗壞,整個社會又呈現出巨大而又極為緊迫的信仰危機。我想這或許就是佛教中的因果報應吧!

值得慶幸的是,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再這麼下去大家都會完了。究其原因很簡單,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每時每刻要與人打交道。犬儒主義只會使一個社會不斷地內耗自己的力量和資源,並最終使社會逐步走向毀滅。而泰國的今天正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它向我們充分證實了一個最基本的道理: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能離開宗教,好的宗教能使這個民族的人民朝著更加和諧與無私的境界發展。


精選遊記: 曼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