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游覽壺口瀑布,延安

作者: 快樂游俠LAH

導讀8月19日早上4點半叫早,因路途較遠時間緊,昨天到的時候已經天黑了,無法看壺口瀑布,所以今天早晨看壺口瀑布了。 從住地到壺口瀑布約有55公裡的路程,中途看到了在黃河中央的夢門山景點,導游講:這是傳說中大禹治水的地方,大禹治水是從疏通壺口開始,劈孟門、鑿龍門,曾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現存有大禹遺址,那裡矗立著人們為紀念大禹治水而建造的雕 ...

8月19日早上4點半叫早,因路途較遠時間緊,昨天到的時候已經天黑了,無法看壺口瀑布,所以今天早晨看壺口瀑布了。

從住地到壺口瀑布約有55公裡的路程,中途看到了在黃河中央的夢門山景點,導游講:這是傳說中大禹治水的地方,大禹治水是從疏通壺口開始,劈孟門、鑿龍門,曾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現存有大禹遺址,那裡矗立著人們為紀念大禹治水而建造的雕像;而從孟門山到壺口瀑布約有22公裡的路程,也是黃河最狹窄的地段之一,我們看到黃河水不是很大,開來黃河上游的干旱波及到了此地。壺口瀑布位於黃河中游秦晉峽谷之中,河西屬陝西省宜川縣壺口鄉,河東與山西省吉縣相接,是我國僅次於貴州省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黃河兩岸,蒼山挾持,萬裡黃河至此,河床由300多米寬突然收縮到50多米,浩淼的黃河水驟然收成一束,從30多米落差的黃河壺口飛流直下,奔泄於十裡龍槽,因其形狀似一把壺的口子,故而得名;車在前行尚未到地方就聞聽隆隆的黃河水由遠而近的聲音,走近觀看,果然非常的壯觀,真好似轟天驚雷、萬馬奔騰、翻江倒海、咆哮著前行,巨大的落差將濺起的水花分裂成細小的霧珠,而水霧騰空而起,恰似水底冒出滾滾濃煙,似騰雲駕霧般直衝天空,似壺口生煙,煞是美麗;第四套人民幣中面值50元背面的畫面上那氣勢磅礡的壯觀景像,就是黃河壺口瀑布呦。而裸露在河床上一層層的青石板就能知道黃河水逐年減少的景像,不過它充分見證了黃河的歷史,它不愧為中國的母親河。

七點多集合去參觀延安的王家坪革命舊址(進行紅色傳統教育呦),抗戰時期王家坪是中央軍委的所在地,抗戰勝利大會就是在這裡召開的;楊家嶺革命舊址,黨的七大和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也都是在這裡召開的;在延河大橋上看寶塔山,感悟當年的革命情懷;寶塔山、延河水,隨著歷史的變遷已經從巍巍寶塔山變成了危危寶塔山(成了斜塔),滾滾延河水變成了涓涓延河水(像個小河溝),不好意思啦……。

1點多午飯,而後兩點多啟程開始返回西安,大約車程要5.5個小時;在車上,看到貧瘠的黃土高原,我就想,這兩天的旅游真是典型的三黃一紅旅游啊(即黃帝陵、黃河壺口瀑布、黃土高原、延安紅色之旅)呵呵O(∩_∩)O~ ;7點多鐘回到酒店放下行李,就又去欣賞西安美麗的夜景了。

鐘樓位於西安市中心,坐落於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彙處,房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以鐘樓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並分別與明城牆東、南、西、北四門相接,從地下通道能上到鐘樓,親手敲敲西北角上的那口明代鐵鐘,在悠揚的鐘聲裡放眼四望,現代化的建築與古建築交相輝映;夜色中的鐘樓在各色燈光的映照下,晶瑩剔透中彰顯出它的莊嚴、華美、神秘。與鐘樓相媲美的姊妹建築就是鼓樓了,兩樓遙相輝映,故有“姊妹樓”和“文武樓”之稱,唐代詩人李鹹用詩雲“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掛情”即是對兩樓的精恰寫照;所以來西安一定要體驗下“晨鐘暮鼓”呦;沿著地下商業街通道就到達了鼓樓,鼓樓南檐下正中,懸掛有“文武盛地”藍底金字匾額,是陝西巡撫張楷重修此樓竣工後,摹仿乾隆皇帝的“御筆”題寫的,北檐正中懸掛有“聲聞於天”匾額,筆力挺拔,相傳系鹹寧李允寬所書;兩匾不僅說明了建築物的意義,而且猶如畫龍點睛,使鼓樓生氣盎然,更顯得宏偉壯麗。在鐘樓和鼓樓之間,開辟了鐘鼓樓廣場,綠草紅花點綴其間,兩旁現代化的各類商廈和雕梁畫棟的仿古建築,造型獨特的聲光噴泉不時的變換,是古城西安人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不知不覺天已經很晚了,我們還徜徉在美麗的景色中遲遲不願回酒店休息,漫步在商業街上,看到小吃街上人流還是摩肩接踵,大商廈中川流不息的人群,感慨此次不虛此行;回到酒店已經11點了,早點休息吧,明天是此次的重點旅游點——華山,攢點精神登山吧。

更多更美麗的照片,到這裡看看那吧:http://liangaihua1018.blog.***/album/edit/#p1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