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14日周五)由昆明到香格裡拉的飛機比較多,超過一半集中在早晨7點左右,東航為主,且票價堅挺,最低71折,晚上的票要93折以上。由於訂的晚,東航的7折票已售完,只有買早晨7:20祥鵬航空的班機,祥鵬航空是雲南本土的航空公司,飛機不多。
6點退房,打車到機場,幸好不遠,雖然早晨到機場的路比較繁忙,但沒堵車。順利在祥鵬專櫃辦理了登機牌、托運,准點起飛,45分鐘後抵達香格裡拉。
香格裡拉機場很小,面積估計也就和南京火車站差不多(機場的跑道可占了大大的面積)。外面下著雨,一堆司機問是否打車,到車站30元。根據攻略,超過10元堅決不要,有一司機估計是返程,10元成交,直達汽車站,估計也就5、6公裡。如果不趕時間,可以乘公交,在路上我看到有公交車向機場方向開。
原計劃乘9:20的車赴德欽,可當天的票全部賣完。采取第二套方案-包車。這時我們幸運的遇到了同機到達的一家三口,柳州人,女主人居然原籍南京(熱淚盈眶啊%>_<%),女兒今年清華碩士畢業。同這個素質很高的家庭同游給這次旅途帶來了很多收獲和樂趣。他們的安排與我們相似,也准備直接到德欽。男主人的當地朋友幫忙聯系商務車,未果,我又聯系網上熱贊的阿茸,人在昆明。這時,有一返程面包車詢問,原先我對面包車有恐懼心理,但朋友說一路都是油路,看了司機駕照,在一再保證慢開的情況下,談好50元/人,踏上了赴德欽的旅程。
離城10分鐘,遠遠看到了松贊林寺,比想像的要小。在納帕海圍牆外照了照片,走人,沒必要進去。中午到奔子欄午餐,味道還行,價格適中,7個人6菜1湯109元。出奔子欄不遠,就到了東竹林寺。帶著剛了解的藏傳佛教知識,蹭了一個小旅行團的喇嘛導游,收獲不小。金沙江月亮灣觀景台就要完成,估計國慶就可收費。在奔子欄路途前後,大小LD先後出現高原反應,奢睡、頭暈。在翻越第二埡口時,雲彩撕開了一條縫,我們看到了雪山。在第一埡口(海拔4300米)植被已經很矮。快到德欽時有十三白塔,看梅裡雪山的觀景台已經完成,不知會不會收費。由於雲層較厚,沒有看到梅裡雪山。德欽縣的縣城非常有意思,夾在兩座山的山坳中,坡度較大。受地理條件限制,規模不大。過德欽約10公裡,就到了今晚的住宿地-飛來寺。這時距離開香格裡拉已經過了8個半小時,比正常開多了3小時。推薦一下司機吾堆13988708486,雲R22105,新款五菱。
問了兩家賓館,均已住滿。守望6740,標間80,條件非常一般,不想再找,住下。晚餐在6740吃的牛肉火鍋,味道非常好,連有高原反應的小LD也吃了不少,米飯疑似生的(高原的米飯都是這樣),放了兩包方便面,解決主食問題。加了一份牛肉、一份素菜,共120元,價格不貴。吃飯時雲又打開,看到了神聖的卡瓦格博峰。
與吾堆師傅談好送到雨崩120元,第二天回香格裡拉120+400,優惠價500元(因為香格裡拉到飛來寺是回程,所以便宜)。
D3(15日周六)夜裡孩子有高原反應,胸悶伴有間歇發燒現像,且頑固的不肯吃藥,害的大LD一夜未眠,當時有點緊張,決定天亮後如果還是這種情況就回香格裡拉。
5點多,天有些亮,遠處的雪山若隱若現,雲層不厚。孩子現在不發燒,睡著了。起床,洗漱完畢,看到雪山露出了真容,青灰色的群山映襯著白色的寶頂,像剛剛起床的少女,嫻靜而有些懶散。6點剛過,天逐漸亮了起來,隱約的群山逐漸顯現他的風采,眾神山像約好似的,逐個現身接受人們的朝拜。趕緊喊小LD起床,即使不到雨崩,看到這個景像也不枉來此了。
太陽逐漸加大著他的光芒,雲層逐漸散去,卡瓦格博的峰尖出現了紅色,其他神峰也依次現身。慢慢的,整座山峰紅了,我驚呆了,那不是原先看到的無數照片所能表達的,那是一個靈動的,讓人無限驚羨的畫卷。孩子一聲“日照金山”把我拽回到現實中來,各家賓館的平台上都有很多人,大家都屏住呼吸,靜靜的沉浸在這畫卷之中。各種長槍短炮不停變換著姿勢,想把這絕美的景色都收容進去。
受女神的眷顧,孩子的高原反應好了很多,決定繼續前往雨崩。
衣:當地溫度約12~21度,下雨時需穿抓絨衣,到埡口附近需加衝鋒衣和抓絨褲,有旅行團集體穿了長羽絨服。我們沒帶那麼多,就穿了兩條褲子,若干襯衣外加衝鋒衣,勉強對付。
行:香格裡拉車站地址: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縣中鄉路電話:搜索路線
0887-8223501 至德欽乘車距離:184公裡 班次:7:20、8:20、9:20、12:00發車 乘車時長:5~6小時
其他包車司機阿茸(手機:13988723303,三菱越野車)
包師傅(中甸): 13988716224,車號 雲R T0036
司機藏名格桑,漢名春華,手機,13988775119。
佳都13988751068
尼瑪次李,復員軍人,漢語很好,紀律性強,待人友善,一身正氣,他的車牌雲rt0323,手機13988765583
楊師傅13988713280
白瑪師傅黃色陸風越野車,車牌:雲R 15858,聯系電話:13988717456
其他交通:大巴到普達措森林公園15元/人或包車到普達措國家公園,約5小時,20多公裡,50元。
松贊林寺從市內坐3路公車到(1元/人)
從月光古城去石卡雪山大約15分鐘的車程,前往普達措國家公園則需要半小時,往返有旅游大巴35元/人,如果包車(小轎車),往返在100元/車,如果有四個人同行,這個比大巴還便宜。
住:飛來寺的住宿一般不緊張,我們去的時候人有點多,但並不難找到住宿的地方,實在找不到可以到德欽,但看日照金山不方便。各酒店基本都有看日照金山的平台。下面是前輩攻略中的其他酒店:
飛來寺客棧:梅裡客棧100元每晚,條件不咋樣,可以看到梅裡雪山,是典型的觀景房。電話:13988755717
雪域神川大酒店,¥100/標間,這是一間景像最好的酒店,住在四樓,一出門就是一個大平台,拍照觀景都特別方便。
梅裡山莊:1398874059013988717636,有可上網的電腦、供客人洗衣的洗衣機,飛來寺最早的一家客棧,這裡有的房間一拉開窗簾就能看見梅裡雪山
梅裡雪山山莊電話:13988755278 0887—6898412;老板尼瑪定珠。
游:1、現在游人下榻的那地方其實不叫飛來寺,而是飛來寺再前行約兩公裡、叫做觀景台的地方。
中甸――德欽――飛來寺,走這一線,希望看到梅裡雪山的真容幾乎是驢友們的唯一目標。但在我看來,這一路風光也實在美麗經典,一路上草甸、湖泊、藏民居、峽谷、寺廟、金沙江河谷、大拐彎(月亮灣)、茶馬古鎮奔子欄、高山原始森林、白馬雪山雪峰、海拔4300米的公路埡口等等。所以即使沒能看到神秘的梅裡山,也不旺此行的。
看梅裡雪山有兩個極佳的位置,一是明永冰川上的觀景台,太子廟,蓮花寺,這裡是天晴時主峰卡瓦格博峰最佳觀看地方,值得靜靜地觀賞;二是飛來寺,梅裡雪山十三峰在此一覽無余,是拍攝梅裡十三峰全景的絕好位置。在冬天的時候,還可以在日出時分,看到金色梅裡的景像,看到梅裡就十分幸運,如果能看到夕照梅裡或是朝映梅裡,那更是幸運中的極致。
雪山觀景有幾個地方比較理想
一是214國道下了白茫雪山,可以看到了梅裡雪山全景,但公路狹窄,不宜久留
二是霧農頂觀景台,從中甸方向進入德欽的214國道上,離德欽縣城約15公裡,建有13座白塔,地勢開闊,頗為壯觀。
三是飛來寺燒香台,飛來寺村位於德欽往西藏的214國道上,離德欽縣城約11公裡,當地藏民及過往行人均在此燒香祈褔,此乃觀日出日落之佳境。
梅裡往事的二樓是一個很大的木板陽台,是一個觀梅裡雪山全景和日出日落的絕佳地點,對住店客人和所有游客開放。
語言:在迪慶旅游,不會遇到語言問題,大部分少數民族都會說普通話,但不標准,如果在藏區旅行,建議學會以下藏文,會增添旅途的愉快。阿尼(大爺) 阿瑪(大媽) 阿吾(大哥) 阿日(大姐) 布姆(姑娘) 普色(小伙子)加農(謝謝) 瑪機(再見)
2、梅裡雪山簡介:
地理 Geography
梅裡雪山,梅裡雪山處於世界聞名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地區,是一座北南走向的龐大雪山群體,北段稱梅裡雪山,中段稱太子雪山,南段稱碧羅雪山,北連西藏阿冬格尼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便有13座,稱“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東經98。6°,北緯 28。4°。
氣候 Climate
該地區的地勢為北高南低,河谷向南敞開,氣流可溯谷而上,受季風影響大,干濕季節分明。由於垂直氣候明顯,梅裡的氣候變幻無常,雪雨陰晴全在瞬息之間。
雨季一般在7-8月間,一月,白天7-12度,晚上零下2-5度。11月-3月,天氣非常晴朗。
冬天會有幾天下雪,可能導致車輛無法通行,故冬天去的游客可提前打電話向當地飛來寺 梅裡往事 咨詢天氣情況,0887-8416617。
植物 Plant
在植被區劃上,屬於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類型,在有限的區域內,呈現出多個由熱帶向北寒帶過渡的植物分布帶譜。海拔2000米到4000米左右,主要是由各種雲杉林構成的森林,森林的旁邊,有著延綿的高原草甸。夏季的草甸上,無數叫不出名的野花和滿山的杜鵑、格桑花爭奇鬥艷,競相怒放,猶如一塊被打翻了的調色板,在由森林、草原構成的巨大綠色地毯上,留下大片的姹紫嫣紅。
動物 Animal
獨特的低緯度冰川雪山、錯綜復雜的高原地形、四季不分而干濕明顯的高原季風氣候,使梅裡雪山成為野生動物的天堂。
這裡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雲豹、羚牛,有二級保護動物黑熊、小熊貓、猞狸、黑麝、大靈貓、小靈貓,還有珍稀的白尾稍虹雉和雉鶉,以及鳳頭鷹、紅隼、血雉等等113種可愛的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將其列為世界上5片“最後的淨土”之一。
雪山 Snow Mountain
在梅裡雪山,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13座,也稱太子十三峰,從左到右(從南到北)依次為:
緬茨姆峰,亭亭玉立,氣質若蘭,傳說是喀瓦格博山神的妃子,海拔6054
洛拉爭歸貢布(紅臉神峰)則如一個膽小羞怯的孩子,躲藏在緬茨姆身後
加瓦仁安,形似法冠,也稱五方佛峰,五佛冠,海拔5470。5
巴烏八蒙,也稱英雄女兒峰,渾圓飽滿,攝人心魄,海拔6000。1
巴烏八蒙的右側是帕巴尼頂九焯峰,藏語意為十六尊者峰
主峰喀瓦格博,一座完美的金字塔雪山,海拔6740
瑪兵扎拉旺堆峰,也稱無敵降魔戰神,海拔6365
奶日頂卡峰,海拔6379
粗歸腊卡峰,海拔5993
冰川 Glacier
梅裡雪山共有明永,斯農,紐巴和濃松四條大冰川,屬世界稀有的低緯、低溫(零下5度)、低海拔(2700米)的現代冰川,其中最長最大的冰川,是明永冰川。
明永冰川從海拔6740米的梅裡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鋪展到2600米的原始森林地帶,綿延11。7公裡,平均寬度500米,面積為13平方公裡,年融水量2。32億立方米,每當驕陽當空雪山溫度上升,冰川受熱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體轟然崩塌下移,響聲如雷,地震山搖,令人心驚魄動。
歷史傳說 Legend
卡瓦格博峰傳說為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為藏區八大神山之一,故在當地有“巴何洛登地”的尊號。
傳說卡瓦格博是九頭十八臂的煞神,後被蓮花生大師教化,受居士戒,改邪歸正,從此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格薩爾麾下一員驃悍的神將,也成為了千佛之子嶺尕制敵寶珠雄獅大王格薩爾的守護神,稱為勝樂寶輪聖山極樂世界的像征,多、康、嶺(青海、甘肅、西藏及川滇藏區)眾生繞匝朝拜的勝地。
在拉薩甚至有這樣的傳說:登上布達拉宮便可在東南方向的五彩雲層之中看到卡格博的身影,可見其顛之高,其輝之遠。
藏區流傳的指南經引人入佛境:“……卡瓦格博外形如八座佛光赫弈的佛塔,內似千佛簇擁集會誦經……。具佛緣的千佛聚於頂上,成千上萬個勇猛空行盤旋於四方。這神奇而令人向往的吉祥聖地,有緣人拜祭時,會出現無限奇跡。帶罪身朝拜,則殊難酬己願……。”
在指南經中,對外轉路線沿途所有景物,皆依佛教的內容作指引和解說,因此,所有景物都成了佛的印跡靈物。據佛教之說法,佛性的有緣之人都可在轉經時得如意妙果,護佑今生來世。轉經路上可見諸多瑪尼堆群,刻寫堆集了朝拜者的朝佛心願。
在藏文經卷中,梅裡雪山的13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均被奉為“修行於太子宮殿的神仙”,特別是主峰卡格博,被尊奉為“藏傳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
在藏語言習慣中,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主峰、山神及整座太子雪山概念的三位一體的稱呼,自古以來受藏民崇拜。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們保護神的居住地。當地人認為:人類一旦登上峰頂,神便會離開他們而去。缺少了神的佑護,災難將會降臨。近一個世紀以來,所有的企圖征服卡瓦格博的登山活動都以失敗而告終。
在松贊干布時期,相傳卡瓦格博曾是當地一座無惡不作的妖山,密宗祖師蓮花生大師,於公元8世紀,為建西藏第一座藏傳佛教寺廟桑耶寺,歷經八大截難,驅除各般苦痛,最終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從此,卡瓦格博山神成為了藏傳佛教的一位護法大神,雄居八大神山之首,統領另七大神山,225中神山以及各小山神,維護自然的和諧與寧靜。
宗教文化 Religion & Culture
這是一個多宗教,多教派的藏區,以藏傳佛教為主體,並存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多宗教共存共榮。
藏傳佛教有薩迦,寧瑪,噶舉和格魯四大派,其中以格魯和寧瑪派影響最大。
在該地區的藏傳佛教中,最有影響的歷史事件是:
噶瑪·撥希,二世大寶法王,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創始人,1268年朝聖卡瓦格博,確定了梅裡雪山大小轉山線路,並寫下《絨贊山神卡瓦格博頌》
噶瑪·讓穹多吉,三世大寶法王,1326年朝聖卡瓦格博,寫下《聖地卡瓦格博焚煙祭文祈降悉地雨》
該地區現共有14座寺廟,民主改革前有24為活佛,現有活佛8位。
以下是梅裡地區的寺廟分布:
東竹林寺 始建於1667年,現位於德欽縣奔子欄鄉 214國道旁,在冊僧人636人,有五層大殿一座,辯經院一所,法相學院一所,104所僧房,屬格魯派黃教
噶丹德欽林寺 位於德欽升平鎮,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由五世達賴賜名,屬格魯派黃教
噶丹羊八景林寺,又名紅坡寺,位於德欽雲嶺鄉紅坡村,始建於公元1514年,屬格魯派黃教,有清鹹豐皇帝賜匾”化行南幫”一塊,目前有活佛一人,僧人80人
塔巴林寺 雲南唯一的藏傳佛教尼姑寺,位於德欽奔子欄鄉書松鎮,始建於公元1772年,現有尼姑115名
永主頂寺,位於德欽燕門鄉赤尼自然村,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現有僧人80人,屬寧瑪派紅教
崩貢寺,位於德欽燕門鄉石底村,始建於1637年,現有僧人50人,屬寧瑪派紅教
拖拉竹寺 ,位於德欽燕門鄉拖拉村,現有僧人30人,屬寧瑪派紅教
玉仙寺位於德欽縣奔子欄鄉牙隆村,始建於公元1618年,現有僧人33人,屬達隆噶舉派
禹功扎西曲批林寺,位於德欽尼通村,始建於明朝萬歷年間,,屬噶瑪噶舉派
朝山 Pilgrimage
卡格博峰是藏傳佛教的朝覲聖地,傳說是寧瑪派分支伽居巴的保護神,位居藏區的八大神山之首。
每年的秋末冬初,成百上千藏民牽羊扶拐口念佛經繞山焚香朝拜(轉經)的場面,令人嘆為觀止。梅裡雪山屬羊,若逢藏歷羊年,“轉經者更是增至百十倍。”
據傳,這項活動開始於藏傳佛教主要派系噶舉派噶瑪噶舉系第二代轉世活佛噶瑪拔希(1204~1283)於1268年自元大都回到康區傳經布教8年間曾經走過的道路。從那時開始藏傳佛教信徒圍繞卡瓦格博神山的轉經活動,至少已持續了700多年了。
3、德欽縣總面積7273平方公裡,總人口60085人,轄六鄉兩鎮,41個村委會,470個村民小組,532個自然村,全縣有藏族、傈僳族、納西族、白族、回族、彝族、傣族、怒族、普米族、拉枯族、哈尼族、苗族、壯族、漢族等14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97。32%,藏族占總人口的81%,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縣,德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茶馬古道由滇入藏的主要通道。
德欽素有歌舞之鄉之稱,在這裡“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
德欽歌舞種類很多,有:魯(長調),卓(鍋莊),儀姆(情歌),庸(山歌),日(弦子),熱巴,博升(刀贊),瓊日(敬酒歌) 等
說唱有:當西(致辭),中西(唱詩),達博(馬贊),卡加(幽默說笑),珍革(吟詩說唱)等
德欽還保留下來有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的說唱,尤其是《甲嶺之部》,十分珍貴
德欽縣公安局值班電話 0887-8413288德欽縣旅游質監所 0887-8412748德欽縣人民醫院急診科 0887-8412620也可請飛來寺梅裡往事(0887-8416617,13578360071)幫助,他們有吉普車,送病人是免費的。
4、噶丹松贊林寺始建於1679年,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康區有名的大寺院之一。松贊林寺又稱歸化寺,距香格裡拉縣城5公裡。松贊林寺於藏國第十一繞迥陰土羊年(公元1679年)興建,於陰鐵雞年(公元1681年)竣工。五世達賴喇嘛親賜名“噶丹松贊林”。
松贊林寺-概述
松贊林寺依山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有"藏族藝術博物館"之稱。
迪慶·香格裡拉噶丹·松贊林是藏區十三林之一,也是雲南省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公元1674年,五世達賴奏請康熙,皇帝批准後親自選址指導修建並賜寺名“噶丹·松贊林”。清雍正皇帝又賜名“規劃寺”。該寺歷史上曾出過不少蜚聲藏區的高僧大德。
從中甸縣需向北望去,在寬闊的草原盡頭,群山之間,有一座集鎮規模的建築群,極高處的屋頂上有鎏金銅瓦熠熠放光,奪人眼目。這片近乎古堡群似的建築,就是松贊林寺。
噶丹松贊林寺是一座歷史悠久,馳名滇、川、藏邊區的黃教古寺,也號稱“迪慶第一寺”,創建於一六七九年,相傳是五世達賴經占蔔、問卦,而親自決定的寺址,且賜名“噶丹松贊林寺”,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占地五百多畝,有如古堡似的雄巍,坐北朝南,聳立在山巒之上,有如西藏拉薩布達拉宮之縮影。
松贊林寺又稱歸化寺,位於香格裡拉以北5公裡的佛屏山下,是公元1679年五世達賴和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它不僅是雲南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群落,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被譽為"小布達拉宮"。該寺依山而建,外形猶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藝術之大成。每年農歷十一月二十九日,藏民在此舉行以"跳神"(面具舞)為主的格冬節,氣氛神秘而熱烈。
一九九三年,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松贊林寺-寺內僧人
寺中僧侶分為活佛和扎巴兩類,除活佛外的僧侶按學歷及資歷分為格西、格弄、班卓等,按所承提職責分則有喀姆、老僧、香追、第巴、英則、格干等十數種職務。
崩主活佛在香格裡拉縣僧谷中有較高聲望,任香格裡拉縣政協副主席。
目前松贊林寺有僧侶700余人,從縣城到松贊林寺的進香道路已修葺一新。松贊林寺正以古老獨特的人文景觀吸引四方賓客。
松贊林寺-選址
為該寺選址時,達剌喇嘛占蔔得神示:“林木深幽現清泉,天降金鶩戲其間”。現在的松贊林寺內有清泉淙淙,春夏不溢,秋冬不涸,並能常見一對金鶩出入。扎倉、吉康兩大主寺建於最高點,居全寺中央。大寺座北向南,為五層藏式雕樓建築。
松贊林寺-寓意
噶丹-松贊林寺一名還富有深邃的佛教寓意。"噶丹"指的就是天界六重天中的四重天--兜率天宮,即彌勒淨土。另外,"松贊林寺"中的"松"就是藏語"三"的意思。而"林"則藏語意為幸福的樂園之義。至使松贊林寺這個寺名不僅賦予了深邃的佛教寓意,而且,還具有了美妙的詩情畫意,成為了人們禮佛與尋求心靈歸宿的理想去處。
松贊林寺-建築
松贊林寺內有清泉淙淙,春夏不溢,秋冬不涸,並能常見一對金鶩出入。扎倉、吉康兩大主寺建於最高點,居全
寺中央。大寺座北向南,為五層藏式雕樓建築。主殿上層鍍金銅瓦,殿宇屋角獸吻飛檐,又具漢式寺廟建築風格,下層大殿有108根柱楹,代表佛家吉祥數。大殿可容1600人趺座念經。左右牆壁為藏經“萬卷櫥”,正殿前座供奉有五世達賴銅像,其後排列著著名高僧的遺體靈塔。後殿供有宗喀巴、彌勒佛、七世達賴銅像,高三丈有作,直通上層。中層有拉康八間,分別為諸神殿、護法殿、堪布室、靜室、膳室等。頂層正樓特設精舍佛堂,供奉五世達賴、七世達賴佛像,以及貝葉經卷、唐卡、傳世法器等。松贊林寺內歷代珍品眾多,有五世達賴和七世達賴時期的八尊包金釋迦佛像、貝葉經、五彩金汁精繪唐卡、黃金燈。全寺收藏有《丹珠爾》十部,其中兩部為金汁手書,以及各種精美鎏金或銀質香爐、萬年燈等。
松贊林寺-交通
從香格裡拉縣城有巴士直達景點,票價2元。也可乘3路公交車直達景區,停車場就在寺門對面。5、其他聯系電話:迪慶州人民醫院 電話:(0887)8222022香格裡拉縣人民醫院 電話:(0887)8222052迪慶州公安處 電話:(0887)8222128香格裡拉縣公安局 電話:(0887)8223355中心鎮派出所 電話:(0887)8222644 食:推薦牛肉火鍋,味道不錯,價格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