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江之旅(下卷)---第十六天

作者: 赤_松_子

導讀10、第二天起來,曉東他們三人就決定要返回,不准備繼續向上游前進。我和悟空要走到最後一站,木當,於是就打算分頭行動。從巴坡出來的這幾天,一團和氣的局面,主要是靠他們維持的。他們認為再向上走也沒有什麼可看的,所以要回去,我們同意。 就這樣他們背上行李,先行離開,我倆 等村長來了後結帳,並且我向村長購買了一個挎籃,把“行李”:一塊腌肉,悟空 ...

10、第二天起來,曉東他們三人就決定要返回,不准備繼續向上游前進。我和悟空要走到最後一站,木當,於是就打算分頭行動。從巴坡出來的這幾天,一團和氣的局面,主要是靠他們維持的。他們認為再向上走也沒有什麼可看的,所以要回去,我們同意。

就這樣他們背上行李,先行離開,我倆 等村長來了後結帳,並且我向村長購買了一個挎籃,把“行李”:一塊腌肉,悟空的帳篷和他的一床睡袋,另外有點餅干,放在裡面,挎在肩上,這就是我們兩個的全部財產,向著木當的方向前進。

我贊成悟空的觀點。既然來了,不管前面有什麼,沒有什麼,我們都要把它走完,不留遺憾,要再來一趟的機會恐怕不多。分手之後,我們的心情不錯,但我們不能隨便宿營,也不能做飯,因為我們沒有裝備,幾乎就是空著手的,但這絲毫沒有減少我們行走的熱情。

我們倆走過一段公路後,遇到塌方。公路斷了,塌方中還有一片巨大沒有

化完的冰雪。去年冬天的大雪,給獨龍江流域造成了不小的生態破壞。再走一段,就到了雄當,這是一個村子,也只有幾十戶人家,但有一些土地,有人在種洋芋。在村裡,我們遇到了出山下迪政當的馬幫,可惜方向相反,不然我倒是想坐一坐馬,因為小時候看過雲南馬幫電影,給我留下了浪漫傳奇的印像,“山間鈴響馬幫來”就這個名字,就讓我感到了一派詩情畫意。

出村,就沒有公路,是小路。當地人說,以前的路,自古都只能走人,是兩年前才能走馬,可想而知,其艱難和封閉。出了雄當村,山谷變得更窄,在遠處看上去,就像沒有山谷一樣,悟空說:根據地圖的記憶,要走前進方向右邊的一座橋。他說的是正確的,我很快地鎖定了那座橋。過了橋,沿著山道斜斜地向上走,到了半山腰,就是一個埡口,在這裡,地勢很險要,懸崖之上的一條道,有恐高症的一定會頭暈。對面的高黎貢山脈,離我們不到一百公尺。兩岸的山體,都是垂直的,無限風光在險峰,就是這個樣子。

過了這個埡口,下面的山路狹窄而又崎嶇,山體垂直,森林茂密,看不到遠處的路,只能順路而走,非常有趣。腳下的坎坷,使人在崇山峻嶺中,手舞足蹈的前行,走這種路實際上是一種全身運動。走過這一段峽谷,眼前就豁然開朗,我們到了迪麻洛,這又是一個小村。

出了小村,地形有些平緩,到了這些地方,就像到了一個世外桃源,可以說這裡又是獨龍江流域的隔世,人煙更加稀少,風景卻這邊獨好,過了一座大橋,沿著河邊行走,我們進入了一片“稀樹沙灘”。

稀樹沙灘

在獨龍江的盡頭,在那不為世人所知的峽谷深處,有一片稀樹沙灘。銀白色的沙灘上面,零零星星地長著一些樹木,放眼四望,它開闊而又不單調,綠蔭之中平整而潔白,腳下干淨而又柔軟,使人駐足不前,流連忘返……

這是一片開闊的平地,當然是夏季河水衝出所致,這是我見到的獨龍江流域最“廣大”的地區。長有幾百米,最寬處比足球場還寬,全是白沙地質,平整。當然有一些干枯的水溝,與獨龍江平齊,整個平原長了少量稀疏的樹木,陰而不涼,還有更少量的灌木。這裡的空氣溫暖而又無風,人到了這裡,就像屈原曾寫到的:山蕭條而無獸兮,野寂漠其無人,無論是休閑與隱居,而適合不過了。

獨龍江的深處,還有如此佳景,真是萬萬沒有想到。我們沒有裝備,也沒有食物,不然我一定會在這裡住下,水就在身邊,取之下盡。柴火到處都是,用不完。懶洋洋的沙灘,還不用太陽傘,真舒服啊,閑來無事,還可以到山林中探險……

到了這裡,使人平靜而又安詳,對世俗的疲憊和怨怠,是個極好的緩解,許許多多的不平與不快,真的少了很多。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難得,難得。

我們倆繼續向前走,那裡是一條分水嶺。悟空說,獨龍江在左邊,身邊這條河是從雪山上流下來的,我們的旅程將告別獨龍江,向雪山腳下的木當靠近。這兩條河的水一樣大,看不出來,過了分水內嶺,前面又是狹窄的山谷,沿路而行,就像是鑽山溝,最終又到了一個埡口,對面的山崖,離我們就五十米遠,下面的河流根本就看不見。四周的崇山峻嶺都被植物所覆蓋,滿目蒼翠。前方的路,給人一種未知的惆悵,很難想像在這深山裡的木當村,會是個什麼樣子。

從山埡口下來,又回到谷底,漸漸地,我們又走入了一條較寬敞的道路,沿著河流,平均有幾十米的寬闊地帶,這樣的地形一直通向那未知的深山中,這一段路,有高大的喬木,也有灌木,偶爾能看到山花,平地上長著的都是各種草木,繁盛而又多樣。草,已經不是我們平時看到的那種單一的野草,而是各種植物,有時看上去就像菜地一樣,叫人賞心悅目。

空氣溫暖而又濕潤,正值中午,陽光照耀下,豐富而又多彩。河水和山泉水相互交融,姿態萬千。河水的流動聲,山泉的滴落聲,加上少量的知了鳴叫聲,使得整個森林充滿了動感和熱情,各種植物所散發出來,彙成森林那各特有的清新氣息,使人感到充滿了青春的活力,還有一只通體翠綠如緬玉的小鳥,從視線中一閃而過。我不只一次的贊嘆過這裡的美景,聲稱像到了亞瑪遜叢林一樣,也許這就是我心中的亞瑪遜,那是我的天堂!

我們走了好一段路,才離開了這個地方,那種不舍的情形,我至今難過。前面的路又進入了山谷地形,嚴格的說是山溝地形,只是有一條奔流的大河,大概有二十來間房屋,我們懷疑這就是木當,但又不像,更奇怪的是村子裡一個人也沒有,甚至連狗都沒有,生命好像被“蒸發”了一樣,如死一般寂靜。我們坐在一家的屋檐下休息了一陣,也不見人來,只好繼續向前走,又遇到一個村子,有人但不多,肯定不是木當,於是又向前走,翻山越嶺在穿過一片坡地樹林之後,眼前又是一小片開闊,這是一片稍平的坡地,有二三十戶人家,毫無疑問,這就是我們的目的地——木當,也叫麻必洛。

在這裡有必要再次描述一下我們當時的裝扮,悟空就空著一身普通的城市便裝(他沒有旅行裝),腰間系著一個腰包,手裡拿著一根魔法杖(樹棍),就這些。我呢!一身通體的迷彩服,下穿解放鞋,頭帶迷彩帽,滿臉花白的胡子,還有點長(因為沒得理發),手裡也拿著一根魔法杖,肩上斜挎著當地的一只挎籃,籃裡也沒什麼實質性的東西,幾乎是空的,就這樣,我倆搖鈴晃鐺的走進了木當村。

到了村口,迎面小閣樓裡坐了一大幫年輕人,在聊天,我們一一發了煙,說明我們是來住宿的,最後一個年輕人才出來,領我們進村子裡去,我們說要找一個姓周的師傅住宿,因為是驢友介紹的,他帶我們去了千呼萬喚始出來,是個女的,說周師傅不在,不便住宿。我心想,周師早晚要回來,有什麼關系,但因人家拒絕,也就罷了。

年青人說還有一家也經常接待游客,條件好,帶我們去,到了那裡,年青人照舊做翻譯,說明來意,女人的回答也是同樣的,而且一臉的不高興。我失去最後的耐心,對年青人說:“你帶我去找村長,我們就住村村長家裡,由我來跟他(村長)說!”

於是帶我們去到村長家,村長不在,說出去了,到迪政當,不便接待,年青的女主人,顯得為難但我想我當時有一些“逼人的的氣勢”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告訴她,等村長回來,我和他談,“公對公”,他和我都有必要見個面,將彼此的情況介紹一下……。我估計她也沒聽懂,但她不得不答應下來,於是我們三人就在村長家的房外,休息下來,聊天,年青的女主人也在一邊。

過了好久,我突然想起來,是不是他們認為,我們兩個的身份有問題,才不讓我們住,不

然那有送錢不要的道理,特別是女人。於是我趕緊將我的警官證拿出來,告訴他們,我是警察,是國家干部,不是壞人,我們的行李在南磨五丫口爬雪山時,遇到了危險,把它扔掉了,我是利用國家法定的休假,出來旅游的,平時我很忙……

帶路的年青人如獲至寶,馬上拿給女主人看,並且用獨龍話對她進行說明,女人拿到警官證翻著看(但我估計她不認得字),但那大大的,閃耀著光芒的,金屬制的警徽,足有逼人的氣勢……,與此同時,悟空也從腰包裡拿出像機,在那裡舞弄著,讓所有人知道,我們是游客。

很顯然,我的警官證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打開心結的女主人,如釋重負,她趕緊將房門打開,將我們引進屋裡的火塘邊坐下,拿出一小袋青棵炒面,和一把小勺,讓我們吃(療飢,這是一種待客之道), 然後她開始忙碌起來。

我們坐在火塘邊,感慨萬千,吃了一口炒面,不留神,把我嗆得面紅耳赤,我與悟空感慨道:我們在南磨五丫口遇險 ,得出的結論就是什麼都可以丟掉,救命的裝備不能丟。現在我們在木當村的“遭遇”,說明了什麼都可以丟,就是旅行包不能丟,丟了它,我們什麼都不是,難怪人家都不敢接待我們。

自古以來,人靠是衣裝,這一點一直都沒有改變,盡管我倆自幼都對穿著不肖一顧,但世人卻很在乎我們穿什。盡管我倆的“裝備”一個挎籃在瀟灑中有點凄涼, 我們覺得很愜意,但在世人的眼裡,我們也許就是落迫的逃犯……所以我當時就決定:下一次出來旅行,決不穿迷彩服,背迷彩背包,盡管這種裝非常適用,價廉物美,但我必須放棄……

到了傍晚時分,村長一行人回來了,他是個年青人,帶著馬幫馱米回來,見我們在他家,並不奇怪,因為在雄當村我們相遇,給他們留下了印像,他們殺了一只雞,我們買了兩瓶酒,忙碌了一陣,七八個人就開始吃飯喝酒,他們也不壓酒,隨意喝一點,席間也沒有什麼談的。

我問道:縣長來過這裡沒有?

他們說:“老縣長來過好幾次,新縣長沒有來過”

我問道:“邊防所的同志來過沒有?”

他們說:一年來兩三次(例行公事)

實行計劃生育嗎?我問道。

他們說:過去不嚴,現在不行了,只准生兩個,不敢多生了。

一個老者跟我說:他的一個女兒到貢山縣去讀中學,不見了,好幾年了,怕是不測,很沮喪。我告訴他,這種事情在內地很多,沒有消息,不代表什麼,今後她的日子過得好了,她肯定會回來看你。如果過得一般,很多年她都會沒有消息,因為人都有面子。如果要是有政府來的消息,其實倒不好,要麼就是出事了(法律方面),要麼就是不在了……老者默然。

吃完飯後,大家聊了一會,悟空照相,留地址:有兩個婦女,要跟我一起合影,我很奇怪!但我沒有表露出來,又過了一會,村長說住宿已經安排好,帶我們過去,那是一間過去的教室,木板地上鋪了床,很好睡,干淨而又溫暖,就睡了。

旅行的第十六天,即5月15日,我們住在木當村。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