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游黃山

作者: 今天你混了沒有

導讀黃山歸來已經有一個禮拜了,“登山後遺症”正在漸漸消退,原本累的邁不開步的兩條腿也在這一周的靜養下慢慢恢復起來,於是有了寫游記的衝動,要把那三天的黃山行記於方寸白紙之上,假想若干年後再翻看時吾亦會感慨年少輕狂豪情萬丈的似水年華吧。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她的名字是如此響亮如此震撼,因為她與五岳齊名比五岳至尊,似乎早 ...

黃山歸來已經有一個禮拜了,“登山後遺症”正在漸漸消退,原本累的邁不開步的兩條腿也在這一周的靜養下慢慢恢復起來,於是有了寫游記的衝動,要把那三天的黃山行記於方寸白紙之上,假想若干年後再翻看時吾亦會感慨年少輕狂豪情萬丈的似水年華吧。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她的名字是如此響亮如此震撼,因為她與五岳齊名比五岳至尊,似乎早已變成了許多普通人心中的喜馬拉雅山。這輩子不爬喜馬拉雅山沒關系,但是不上黃山卻可能是人生一大遺憾啊。於是,乘著端午三天假期,約上好友攜上小妹刻意遠離大都市的喧囂,去尋覓那一幅銘藏心中已久的水墨畫卷。

黃山篇

跟著攜程旅行車一路顛簸來到了黃山風景區,開了足足有六個小時的大巴依然駕輕就熟的在盤山公路上繞著彎,隨著海拔的升高,景色也漸入佳境。被包圍在這徽州地界連綿起伏的山脈中,我抑制不住心中的興奮之情,想像著自己猶如小鳥一般插上翅膀翱翔天際,就這樣與山為伴與水相依,沒有束縛也沒有盡頭。

前一晚和好友們討論到11點,終於計劃好了前山玉屏樓上山後山白鵝嶺下山的基本路線。清晨4:30已不敢貪睡,起床後匆匆吃罷早飯,便直奔新國線換乘中心,買了四張去慈光閣的車票,老練的駕駛員以不低於50KM/H的速度駕駛著大巴在蜿蜒的山道上盤旋著,每一個急彎都大有把我等甩出車窗之意,驚魂未定之際我們已到了前山慈光閣。呵呵,原來未登黃山前就先用這種手段考驗我們膽量一番,膽小者還是乘早打道回府吧。趕在第一波客流前坐上玉屏索道的纜車,也只有一刻鐘的功夫就上到了黃山南大門,而聽說如果自己爬上來的話得花三個小時的寶貴時間,如此八十塊的成本即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體能,心中竊喜---黃山,我們來了!

第一話----玉屏景區

AM6:15正式登黃山。第一個挑戰就是“好漢坡”啦,長長的好漢坡一路拾階而上,讓我們馬上進入了同重力做負功的無奈狀態,怎麼這麼累,還沒走多久就已經開始氣喘吁吁額頭冒汗啦,這些日子每天一個4KM的跑步鍛煉居然一點都沒用呢,關鍵時刻只能燃燒小宇宙了,心中不斷告誡自己這才剛剛開始呢,不能放棄不能退縮,邁過極點就好咯。一陣猛趕後第一幅期盼已久的美麗畫卷躍然展現在我們眼前----瞧,那不是“迎客松”在向我們招手麼!

早起的鳥兒有食吃,早起的人兒有照拍。由於還未到高峰時段,迎客松前熙熙攘攘的只有少數幾個游客在那兒合影留念,哈哈,如此絕佳機會怎能錯過,我們等不及放下背包,也加入了擺POSE的行列,快門哢嚓哢嚓記錄下這棵千年老松與我們的燦爛笑容。

一邊調整呼吸一邊欣賞著這裡的“玉屏石刻”,N多塊巨大的岩石上刻著古今名人的題詞,有毛澤東“江山如此多嬌”和朱德“風景如畫”的手跡,獅石上還刻有劉伯承所題《與皖南抗日諸老同志游黃山》的詩篇,還有“一覽眾山小”等大量古今石刻。要不是我的環保意識和自知之明,倒還真想爬上一塊岩石刻上“峰回路轉雲依山,我自踏石天地高”的原創呢!

離開玉屏樓景區,原路返回好漢坡,正遇一導游帶團介紹倚壁而生的“送客松”,這送客松離迎客松不過幾百米之遙,可是論名氣論資歷自不可同日而語,如不是導游特意介紹,自不會逐人問津,於是乎感嘆同根不同命,樹與人都一樣啊。

這一路小跑便踏上了“百步雲梯”,百步雲梯真有一百步嗎?沒有時間細數,有了前面的好漢坡墊底,這百步雲梯已不那麼可怕了,使出多年絕學“凌波微步”,左挪右閃,很快將那些年紀大的老者甩在身後,三步並作兩步,憑欄取道躍級而上,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居然已經把百步雲梯走完了。呵呵,振臂一揮,弟兄們,你們快跟上啊。

在走百步雲梯的途中不得不提的是我們遇到了同樣來自上海的一家三口胡姓驢友,他們一家都很和善很樸實,正是有他們帶路結伴而行才最後成全了我們的西海大峽谷之行,因此在這裡向他們表示真誠的感謝。最早遇到的是裝備精良的小胡----一個才十八歲的男孩子,穿著運動短褲,配著MOTO對講機,撐著專業登山杖,手握地圖在前方探路。斯文且單薄的父親讓人一點也看不出他蘊藏的能量,然而卻早已身經百戰游覽過無數名山大川。聽其所述,早在八幾年就只身一人來登過黃山了,如今帶兒子和夫人故地重游再探黃山,不禁暗自佩服人不可貌相啊。老胡陪著他的夫人跟在小胡後面,彼此用對講機保持聯系,了解到他們剛從天都峰上下來正准備去西海大峽谷探險,而且再三強調穿越整個夢幻景區其實只要四到五個小時,給了我們無比的信心,於是便打定主意修改原定計劃不走常規路線而跟隨他們一起翻越西海大峽谷了。

第二話----天海景區

走過百步雲梯,遇到蓮花峰封山警示,我們便折轉來到了“一線天”腳下,這時候游人已經多了起來,望著一個個小人影沿著狹窄又陡峭的山道往上攀爬,活像一只只忙碌的螞蟻在集體行軍一般。我們當然也加入了螞蟻大軍的行列,無比小心的挪步在這一線天上。為什麼叫此地為一線天呢?原來這是兩座斷崖中間避開的一條小道,寬僅容納一人通過,且更加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這兩座斷崖中間剛巧夾著一塊類似圓形的巨石,千百年來就這樣靜靜的夾在其中紋絲不動。走在一線天中,抬頭仰望這塊巨石,乖乖隆地洞,幸虧他還如此安分守己,要是突然有一天他耐不住寂寞離開了這個崗位,我等凡夫俗子豈不是要嗚呼哀哉。

穿過一線天,前路一馬平川,我們顧不上休息,一路歡快小跑便來到了天海景區的最高峰----鰲魚峰了。站在山頂我們振臂高呼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凝望四周跌宕山巒、蔥郁古松、千姿奇石,真是無限感慨在心頭啊。咦,好像還缺了點什麼,雲海,是雲海嗎,望著四周蔚藍的天空,我們才想起今天晴空萬裡艷陽高照,山上居然沒有飄過一朵雲彩,看不到黃山最美的雲霧美景,真是可惜哪。也罷,黃山四季皆美景,沒有雲海相伴,我們的視野無限遼闊,置身在這藍天群峰之中,已然是一種美的享受了。快門哢嚓哢嚓,沒有人和我們搶地盤,想拍多少就拍多少,我們忘記了趕路、忘記了勞累,忘記了老胡一家在等我們,就是要把這片美、這片秀、這片奇一個不落的帶回家。

第三話----西海景區

一路小跑來到海心亭,原來胡先生一家正在亭子邊等我們呢,呵呵,我們是忘了時間的鐘啊,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咯。岔路口的路牌指示兩條道,往右手走是光明頂,左手邊則是西海方向,這回我們毫不猶豫,GO,目標----西海大峽谷!

越往西走人遇到的游人越來越少了,好像一路上就我們七個人在探險一般,靜靜的黃山只聽得見我們匆匆的腳步聲,要趕到西海大峽谷的南門路口可還有至少5KM的路程呢。小顏同學為了不讓我們太過於寂寞,打開了他的手機音樂,嘹亮清脆的歌聲既驅散了恐懼感又增添了一份樂趣,原來在大山裡趕路聽歌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啊。沿途休息望見四處絕壁包圍再無旁人,我便練習起了少林絕學“獅子吼”----西海大峽谷,我們來啦!空曠的山谷余音繚繞久久不息,古時少林高僧練功亦不過如此吧。

很快我們來到了步仙橋。這步仙橋將夢幻景區和天海景區連接在一起,一頭通向西大門的釣橋庵,一頭可通向天海。一座小小步仙橋在兩座峭壁之間懸空而架,橋下是萬丈深淵,十分險峻而富有情趣。站在步仙橋上腦海中突然閃現出電視劇《水滸傳》中武松在橋上惡鬥衙役的場景,貌似就是在這裡拍的吧,於是乎男子漢的英雄氣概陡然而生,任憑它萬丈深淵絕壁險途我都不怕,定是要把這西海之路走個痛快。在橋上小歇片刻,我們便走進了西海大峽谷的南大門,此時時間正好是AM9:30。

一走進西海大峽谷,我便敏銳地嗅出了峽谷那種驚心動魄的美,和天海景區截然不同的是這裡的山峰看上去不再那麼圓潤溫柔,每一座山峰都像是一把匕首一樣倒插向天際,鋒利的刀刃讓你的心不由的為之一震。慢慢爬走在一米多寬沿著峭壁而築綿延起伏的棧道上,我不禁贊嘆那些修築工人們是多麼的了不起,若沒有當年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勇氣是斷不可能在這千仞絕壁上修路搭橋的呀。由於我們從南門進,這路開始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下坡,一直要下到谷底,然後再埋頭往上爬,一直爬到排雲亭北門出口,這樣我們就如同在海拔1800米上下來回折騰著,順著棧道走完所謂的一環二壞就可領略這不輸於三菱電梯般上上下下的“享受”了。

一環基本都是下坡路,而且時間尚早游客也不多,我們很輕松有說有笑的游走在山谷之間,塵世的喧囂和嘲雜壓根就無法穿透這峭壁奇峰搭建的山巒,我們的心靈似乎也隨著海拔的下降而慢慢沉澱,煩惱憂愁寂寞痛苦已如大浪淘沙般從我們的心靈深處被一一掏空,剩下的只有浪跡天涯的豪情和自由自在的舒悅!是呀,金庸老人家筆下的佩刀挎劍俠客行莫非就如我等這般逍遙暢快之情形吧。

AM11:30我們來到了谷底,這裡有個服務站供游客歇息和買食品,東西可都是超貴啊,方便面一律十五塊錢一盒,一熱水瓶開水要價三十塊。看的出胡先生一家還是很有錢的,二話不說就買了開水和面條稀裡嘩啦的開吃起來,我們則拿出昨晚山下“世紀華聯”裡買的面包罐頭和士力架等食物補充消耗的能量。吃罷午飯,十二點鐘,我們就繼續整頓上路了。離開服務站,這一路基本上都是上山的道路,這時候才發現連續丟失兩根登山杖是多麼的不幸和痛苦啊。(PS:我們在天海拍照時興奮的忘記拿登山杖了;另外一根更是不知道在哪裡弄丟了。)棧道本來就狹窄陡峭,這樣一來我們登山的難度陡增,無奈爬到後來體能耗盡的我只能手腳並用亦步亦趨的“爬”了,幸虧還有山下買的勞保手套保護我的手不被石階磨破,沿途遇到其他游客都投來詫異的目光,看到了嗎,西海大峽谷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爬的呦,沒有點專業精神怎麼行呢!

沿著棧道石階盤旋而上,一路上數不清有多少個怪石在我眼簾中一一呈現,也不知道有多少個怪石被我一一遺漏,擦肩而過。大方的造物主很隨意的把這些世間難得一見的奇珍異寶往山谷裡一丟,然而累的只剩下呼吸力氣的我已無暇一睹它們的芳蹤,跟上大部隊是我此時腦海中唯一的信念。趕路,爬坡,小歇,再趕路,再爬坡,再小歇,也不知爬了多少級石階,繞了多少個山彎,漸漸的游客多了起來,人聲嘲雜起來,道路平坦起來了,終於歷經磨難來到了排雲亭,站在同心鎖邊留影,我們要把這最後一片西海絕色保存下來。

下午兩點,從排雲亭進入西海大峽谷的游客依然絡繹不絕,其中不乏很多藍眼睛高鼻梁的老外,看著他們一個個體態臃腫有些還是銀發老嫗,我不禁為他們暗自捏一把汗,西海景區可是需要有足夠堅強的毅力和耐力才能攀越的喲,你們真的准備好了嗎?

第四話----北海景區

走出夢幻景區,終於體會到了人流如織的感覺,那邊的白色房屋就是白雲賓館吧,穿過院子來到賓館前門,我被眼前的景像驚呆了,恍如隔世:N多個帳篷搭建在賓館前的籃球場上,游客們三五成群地坐著聊天嬉戲;山道上,一撥撥游人來來往往,奔走在白鵝嶺和玉屏樓之間,卻不知道,一個童話世界的入口,就此擦肩而過。我就像是一個剛剛開化的山林野人,雖然戀戀不忘西海峽谷那童話般的奇妙旅程,終究還是要回到現實的世界中去,繁華喧囂嘈雜浮躁才是我來時的路。於是乎,想起了無間道中的那首歌:我們都在不斷趕路忘記了出路,在黑暗中摸索失落的腳步。是啊,人生的道路其實有很多條可以選擇,你可以選擇走康莊大道直通光明前程;也可以選擇移步驚魂直抵崖谷縱深,然而唯一不變的就是我們都是在埋頭趕路的無間過客,至於出路,你又何曾知曉它到底在哪裡呢?

走走停停來到了北海獅子峰,站上清涼台,遙望對面的石猴觀海,聯想到剛剛在西海裡遠眺的飛來石,這塊石頭更加巧奪天工惟妙惟肖,黃山奇石再一次征服了我的心。胡夫人此時已經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剛才近五個小時的“西海酷行”讓她累的徹底打消了登上始信峰的念頭,小胡倒是依然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在前面領路帶我們繼續向“妙筆生花”進發,不得不感嘆年輕就是無極限哪。

後山的路和前山想比確實平緩多了,風景也相輔相成的平庸了許多。或許是走過西海大峽谷的緣故吧,我們的境界似乎都提升了一個檔次,步履蹣跚的影子隨風消散在茫茫空谷中,回眸再現的是身輕如燕的矯捷灑脫,就好像小宇宙燃燒到極點後爆發出的無限潛能一樣,這樣的山路已無法困住我們的腳步,這樣的山景已無法勾起我們的欲望。匆匆瀏覽了黑虎松、連理松、團結松等黃山名松後,我們就往白鵝嶺方向走去,准備趕在下午4點前下山。因為,山下的攜程大巴5點還要接我們回黃山市區的屯溪老街入住呢。

累,並快樂著的旅程總歸是精彩而短暫的,和小胡依依不舍的道別後,我們來到了雲谷新索換乘中心,買好票坐上纜車,就要和黃山告別了。夕陽映照下的黃山格外妖嬈嫵媚,沒有前山的險峻陡峭,秀麗多姿的後山宛如年輕貌美的少婦,她在向我們揮手告別吧,再見了,美女,你就這樣無聲無息不留痕跡地藏在了我的心中,如果有緣,期待下一次再回到你的懷抱中吧!


(迎客松)



(一線天)



(步仙橋)



(慈光閣)



(夢幻景區--上上下下的享受)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