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廣州已經率先實現了英特納雄耐爾,成了國際大都市,當然那國際主要是第三國際,哦,錯了,主要是第三世界,於是決心去小北路的天秀大廈看一看。天秀大廈是非洲人的聚集點之一,這裡的黑人主要來自加納、尼日利亞等西非國家,下面幾層是小間小間的商店,店員幾乎全是中國女孩,個頭高大的黑人男子懶洋洋的坐在商店裡,用英文跟女店員討價還價,或者調情,雙方的表情都很愉快。大廈內有一個停車場,穿著艷麗的黑人婦女守著大包小包,在等候貨車到來。偶爾可以見到一些維吾爾面孔的新疆人,考慮到西非許多國家都信仰伊斯蘭教,新疆人在這裡出現也就不足為怪了。
北京的洋人有外交界群落,上海有大公司群落,廣州的黑人已經融入當地老百姓的生活,黑人與老百姓混居在一棟樓裡,也會去買菜等車,搬運貨物,與中國姑娘在酒吧約會,跳非洲舞。或者是因為生性溫和,或者是因為身在異國,非洲黑人總體來說不算是尋釁鬧事的人,不但不鬧事,還特別守規矩。我看見在北園對面的公交車站,幾個黑人排隊候車,公交車開過來,中國人習慣性地蜂擁而上,黑人們不為所動,依舊安靜地排著隊,任瘦小的中國人從他們的胳膊下往前鑽,最後才依次上了車。在天秀大廈門口的天橋上,有兩個戴白帽的黃皮膚老乞丐,伸著一只乞討的碗,中國人穿梭而過無暇顧及,倒是一個大個子黑人往碗裡放了一張紙幣。由在廣州的非洲人,我想到了一些在非洲的中國人,與當地女人生了混血兒後逃之夭夭,至少在廣州的非洲人還不至於干出這等缺德事吧?
小北路周邊有一些專為非洲人開設的餐館、咖啡店和酒吧,當然少不了專為他們服務的性工作者,我去的時候是下午,已經有不少穿著暴露的黃皮膚年輕女子在四周逡巡了,夜幕降臨後黑人的夜生活才真正開始呢。黑人本來就黑,出沒在黑夜中,那真是如魚得水,如果套用北島的詩句,黑夜給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用它來尋找光明,或許可以這樣形容夜色中的黑人,黑夜給我一身黑色的皮膚,我用它來遮人耳目。據說他們身手格外矯捷,一旦跟警察遭遇,忽啦一下就跑掉了,體格也很結實,通常一個人可以跟幾個中國人對打——這一點也是黑人敢獨自游走世界的重要前提。
我們素來生活在黃種人的圈子裡,說得確切點,是生活在漢文化的圈子裡,在孔孟文化中左衝右突,對不同文明的不同點看得比較重,要麼仰視,要麼蔑視,很難用平和寬容的眼光看待對方。說到種族歧視,罵黑鬼自然是一種,但有時也是不自覺的,連自己都沒意識到。一次打出租車,兩輛車幾乎同時在我面前停住,可我本能地選擇了後面那輛,因為從前面那輛的副駕駛座位下來了一個黑人。
文化融合是大勢所趨,盡管黑人的出現已經引起了一些中國人的不安,反對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女性與黑人交往的聲音也很強烈,但我覺得作為世上最具包容性的民族,同時也是密集度最高的民族,中國人在大面積接受白人文化的同時,接受一點黑人文化,也沒什麼壞處。天秀大廈旁邊是天秀小學,相信那些從小熟悉黑人的小朋友們,長大後會比自己的父輩更適應這世界的變化。

(在天秀,看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