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一個歷史並不悠久的城市,卻承載了太多的歷史包袱。它沒有巴黎的浪漫,沒有阿姆斯特丹的精致,沒有法蘭克福的高樓林立,欣欣向榮,更沒有薩而斯堡和海德堡的迷人景致。柏林有的,更多的是在20世紀發生的眾多歷史時間給它留下的深深烙印。來到這裡,你除了要用眼去觀察,更要用心去體會。??如果你有機會瀏覽柏林的全貌,就會發現,曾經的分裂已經在這裡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以前的西柏林,盡管它曾經是個孤島,但其城市景觀與歐洲其他城市沒有什麼區別:同樣的商業化和現代化。而在從前的東柏林——這個東歐國家大力建設的社會主義的櫥窗,與西部仍然有著很大的差距:這裡充斥這眾多的蘇式建築和灰色的、造型單調、沒有美感的住宅建築。現在,這裡建築的外貌正在得到改觀,很多建築灰色的外表已經被五顏六色的裝飾所取代,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建築在視覺上造成的壓抑感。
??眾所周知,造成東、西柏林差別的就是一堵著名的牆——柏林牆。在柏林牆被推倒十幾年後的今天,你只能在極少的地方尋覓到它的蹤跡了,因為在東、西德統一後,人們以極大德熱情迅速拆掉了這堵原本堅固異常德牆。在它幾十年的歷史中,先後有幾百個試圖逾越它的人倒在了牆下,最後一個是在柏林牆被打開僅僅幾個月之前。
??另一個給柏林打下深深烙印的因素就是二戰。如果沒有二戰的炮火,柏林甚至可能成為與維也納,倫敦比肩的歐洲大都市。二戰中,曾經春風得意的希特勒在這裡多次發表它極具煽動性的演說,使得幾百萬盲從的德國熱血青年拿起武器,加入納粹軍隊,造成歐洲人民的巨大苦難,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德國人民。當年,蘇聯紅軍將紅旗插上國會大廈的屋頂時,柏林90%以上的建築都已成為廢墟。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古跡也多是後來恢復的。
??現在的德國人民,已經能夠很好的面對歷史,反思歷史。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決不會再被某些戰爭狂人所左右。在柏林市中心,有一座威廉紀念教堂,在二戰的炮火下已經大部被毀,僅剩沒有了尖頂的鐘塔;在戰後的重建中,德國人並沒有把它恢復正原來的形像,而是保留了殘破的鐘塔,並在它旁邊修建了新的教堂。新舊對比,會使人生出諸多感慨:眼前將浮現出半個世紀前那段給無數人造成苦難的歷史。而今,德國人民對歷史上的錯誤有了深刻的反省,並以次作為永久的紀念碑。悲劇將不會在他們身上重演!這比起我們的東鄰不知要強多少倍!
??作為一個局外人,想想柏林的經歷,依然會有沉甸甸的感覺。2000年,在這諸多沉重之中又增添了新的一筆:猶太大屠殺紀念館。這是德國對於歷史上所犯的罪行的又一懺悔。讓我感觸最深的使建築師很好的表達了猶太人的深重苦難以及讓今天的人能夠最大限度的體會他們當時的處境。紀念館入口被設計的與眾不同:從一個狹小的樓梯直接進入地下,很黑,很暗。在管理員的指引下進入一個冥想空間,這是一個狹窄而高聳的空間;當他把門關上,四周的一切都是漆黑的,抬頭仰望,只有高高的頂端透過一絲絲微弱的光線,那麼遙不可及;在這一瞬間,我似乎體會到了在猶太集中營裡,人們那種絕望的心情。這個建築師真是個天才!
??今天,隨著東、西德合並,柏林也在重塑形像。有人說過,世界上最大德工地在上海,歐洲最大的工地在柏林。勃蘭登堡門兩側以前是兩個世界,現在從那裡看過去,這片曾經一片空白的禁地已是塔吊林立,一幢幢新建築拔地而起;德國總理府登一批政府辦公建築也已落成。著名的國會大廈經重修業已投入使用,並對公眾免費開放。建築師在他上面設計了一個透明的采光罩,陽光可以射入下面的議會大廳;而更具像征意義的使人們可以走道采光罩的上面,他們的腳下正是那些國會議員開會的地方。德國大部分政權機構也已從波恩遷回柏林並行使職權。在歷史上曾使柏林交通樞紐的波斯坦廣場在經過幾十年的荒蕪之後已煥發新的生機,這裡正在被建設成集辦公、商業、娛樂、金融於一體的柏林的新核心。
??柏林是一個值得一去的地方,來到這裡,你會發現:一個古老而又嶄新的柏林已經在德國的東部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