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受蘇州吳宮喜來登賓館之邀,攜母親、弟弟前往蘇州。如果不是因為來到了上海,我不會主動前往蘇州。這些國內一線的旅游城市,向來都是人滿為患。但既然來到了上海,距蘇州不到100公裡,就當去了趟北京的郊區。再加上弟弟不遠千裡前來,媽媽又想故地重游,以及蘇州喜來登的邀約,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不可不去。
早晨起床即出發,出上海城花了不少時間。路上遇雨,不過還是在2個小時之內抵達了蘇州吳宮喜來登。
吳宮喜來登外觀很壯美。江南的宮殿樣式,棕色,房檐都是翹起很高。占地面積很大。“春秋五霸”之一的吳王闔閭曾在此地叱吒風雲,伍子胥、西施、夫差、勾踐等人的名字也與蘇州緊緊聯系在一起。因此起個“吳宮”的名字順理成章。
吳宮喜來登的回廊是透明的大落地窗,窗外即是池水,步步是景。我們所入住的貴賓房陽台兼書房部分的房頂部分是透明的玻璃,有電動窗簾可以打開卷起。打開後外面的日光都透進來,也可見旁邊的小樓。從賓館憑房卡可免費進入盤門景區,欣賞著名的盤門三景:盤門(古城門),瑞光塔(據說內藏寶物),吳門橋(蘇州最高的橋)。不過幸福總在山的那一邊,近在咫尺的景色我們沒去欣賞,還是巴巴地跑去看更有名的拙政園和獅子林。
拙政園確實讓人眼前一亮,據說“池廣林茂”是它的特點。讓人眼前一亮的的確是那寬廣的池塘,裡面是接天的荷葉。不過也僅此而已,對江南園林頗少研究也頗少感情的我對其它的內容仍然是勾不起心中的熱愛。我不喜歡江南園林建築的色彩,大多為棕色,很暗淡。房間裡普遍陰暗潮濕。跟北京的四合院有一拼。當然接地氣是它的優點,但受天氣的影響太大。
走到後來進了一家茶館,品了幾款特別的茶:瑞龍吐珠,出水芙蓉,碧螺春的極品明前。據說蘇州自產的是茉莉花茶和碧螺春,於是就點了這兩種。瑞龍吐珠很快就露出了新奇之處:綠色的茶球上很快探出粉紅色的龍頸龍身,既漂亮又形神兼備。我的出水芙蓉剛開始頗讓人失望,只是只綠色的茶球,沒想到喝到後來也露出粉紅色的花蕊,而且愈泡愈大。透過透明的玻璃杯欣賞,倒真的是賞心悅目。
蹭其他茶友的點唱,聽了幾首蘇州評彈。如果不看歌詞的話,那真是一句也聽不懂。但樂曲婉轉動聽。唱曲兒的女子到我們身邊“推銷”,卻不過點了一首小調“蘇州好風光”。評彈的內容裡有講梁祝的,有講紅樓的,還有楊乃武與小白菜、杜十娘等等。這段品茶聽曲的時光倒是蠻愜意的。
獅子林的假山的確像迷宮,但卻也沒興致在那裡捉迷藏。於是很快就出來了。
還看了留園。比拙政園小的多。最讓我印像深刻的是到後來想出去的時候怎麼也轉不出去。
中午去山塘街上吃了些小食:赤豆糖粥,赤豆圓子等等有點當地的特點。沒在山塘街上看到太多有趣的物事。好不容易看到一座橋,跑上去,身下是典型的水城風光。只可惜水鄉的水經常都是親近不得。一般是人家的後牆臨水,外人是無法走到水邊的。只有住戶可以沿自家的階梯下到水邊洗涮。給媽媽照了兩張相,想坐船體味一下那些狹窄的水道,直到最後也未能如願。
傍晚坐上了環古城游的船。我不知為什麼困的一塌糊塗,無法克制地在伴著河上的美景一通昏睡。媽媽和弟弟倒是游的十分開心。
第二天,吃過早餐後決定留在賓館休息,讓媽媽和弟弟自己去虎丘和寒山寺。下午直接去了觀前街和他們彙合。過了飯口,沒吃上松鶴樓,只好吃了蘇阿姨的小吃。地方比較簡單,二樓的大玻璃窗比較髒,但還比較安靜。觀前街人如潮湧,想找個清淨的地方不容易。吃過飯後在街上轉了轉,看了幾家賣食品的老字號。
星期一的早晨,開車返上海。進上海後遇到了早上班的車流,一共花了2個小時多一點到家。這次蘇州之行,媽媽弟弟玩的很圓滿。我呢,因為擔心周一上班過於勞累,所以第二天就以休息為主,在賓館看了HBO播放的三部電影,其中一部是講登山救險的,一部是講一個女教師致力種族融合的,一部是成龍的尖鋒時刻,很難得的是都看了進去,還頗受感動。
總結這次蘇州之行,我很高興能讓媽媽和弟弟玩得圓滿。我自己則滿意於終於親眼見到了傳說中的拙政園、獅子林和留園,也親耳聽了蘇州評彈,品了新奇的茉莉花茶和碧螺春。
不過也許我的腳步要放慢一些了,最近對這種按圖索驥的旅游方式有點“作嘔”。過一段時間就好了。中國的旅游部門真應該對這些知名景點采取限制入內、提前預約的方式來管理。否則人滿為患,大大打擊了人們游覽的樂趣。希望有一天在不是周末的時候去蘇州,也希望能與蘇州當地的好友在一起品味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