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月 26 日 七月雪中花 億萬石上願)
今天早上的天氣依然陰沉沉的,不時飄著零星小雨,梁師傅說山上可能下雪了,本來打算去星星海,看這天氣只好做罷,反正去玉樹的時候要路過,就在路邊遠遠地欣賞下好了。
從瑪多到大、小野馬嶺,公路兩邊不時可以看見延綿幾公裡的濕地,連星星海在內大大小小無數個湖泊和水窪如破碎的淺灰色琉璃在草甸上靜靜的泛著微光,縱然是在光線如此惡劣的情況下依然美得讓人嘆息!瑪多真不愧是千湖之縣黃河之源!
過了野牛溝,梁師傅預言靈驗了,看著天上開始飄飛的小雪花讓遠處的山漸漸白了頭,我恭敬地喊了聲:“梁半仙!”把梁師傅逗得直樂。
越往前走,氣溫越低,路上還看見兩位泥濘滿身的老外騎著自行車往玉樹走,其中一位穿著五分單車褲,另一位胡子上一層白霜,看著他們我想起了在年保的遭遇,不禁萬分佩服——真是有毅力的人啊!
雪和冰雹混雜越下越密集,我看見路基下的濕地上有很多馬先蒿花綻放在晶瑩的雪地裡,盛夏 7 月的雪中花!這可是難得一見的奇景!花兒一朵朵黃得嬌艷,紅得熱烈,宛如一簇簇火焰在冰雪上燃燒出生命的頑強!
突然想起那首《雪中花》:
“勇敢的夢想
無比堅強
在寒冬也要絢麗開放
只為去證明你
為夢想而活著的力量
盛開的希望
就是堅強
執著著將全世界點亮生命的力量
為怒放盛開出燦爛的希望”

(雪中花)
當我們走到查拉坪的時候,已經是一派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隆冬景像,延綿的雪山屹立在遠處,在這海拔 4740 米的地方就像是一個個被雪覆蓋的丘陵,雪線仿佛被梳理整齊的長發從山頂斜斜地落下,近處茫茫雪原上一只孤獨的藏狗在雪地裡尋找著食物,我身處這片黑白灰的世界,蒼涼之意油然而生。
翻越巴顏喀拉山( 4824 米)埡口,大風卷著雪花在窗外呼呼地吹,五彩的經幡不停舞動。此時,車外溫度已經是零度了,凍得我不敢下車,從花草繁茂的盛夏突然進入千山鳥飛絕的冬天,這一日冬夏的感覺真是非常凍人!。
越往玉樹走越暖和,天空也漸漸晴朗起來,大概是海拔已經降下來了,山巒和草原上的鮮花也越開越絢麗、滿坑滿谷的玉簪龍膽、馬先蒿、圓穗蓼和灰薊等各色鮮花讓人仿佛置身花的海洋!

(鮮花遍野)
在一個小村莊裡,看到一群正在學跳鍋莊的村民,他們以鼓、笛子和手風琴為自己配樂,由兩位看起來是老師的男青年在前面教著,後面的人站成一排認真聽著動作講解,還一遍遍跟著跳。聽說這是他們自己組織的,因為村子靠著路邊,為了發展旅游,家裡准備搞農家樂的都來人學了,很多人以前就會,只是不標准所以請鎮上的人來再教教。我覺得鍋莊本就是原生態的民族舞蹈,為什麼還要跳出標准來,真是有點畫蛇添足之嫌。
下午過了河水湍急的通天河,隨便瞄了瞄三江源的石碑和唐僧曬經石就直奔新寨嘛呢堆。
新寨嘛呢堆是世界上最大的嘛呢堆,據說自第一世嘉那活佛在這修建了嘛呢石堆,200多年的時間裡,藏族民眾聚沙成塔,已經在這裡堆積了超過20億塊嘛呢石,並以每年至少增加30萬塊的速度擴大。我下車抬頭一看,天!這哪裡還是嘛呢堆?!這簡直就是一座足球場大小的嘛呢石城!近三米高各種大小不一的嘛呢石砌成的城牆和城內的佛塔在藍天白雲下映襯下異常壯觀!

(新寨嘛呢堆)
藏族人不求今生只求來世,他們認為每往嘛呢堆上壘放一塊嘛呢石,就為來生添了一份功德。石城中有幾條羊腸小道,站在小道中,觸摸著兩邊的嘛呢石,抬頭可見被陽光照得透亮的粉色經幡,我仿佛能聆聽到多年前放下經石的人們那虔誠祈禱的心聲在石城中回響。
下午轉嘛呢堆的人雖然不是很多,但也絕對不少,有老人有孩子,有喇嘛也有俗客,很多藏民手持一串佛珠或一個經輪,邊走邊念頌著不知名的經文。可以說,直到走進新寨我才真正感受到藏民對信仰的虔誠。
我們一路走走停停,進入玉樹已經是下午 6 點多了。把行李放進粱師傅幫忙定好的玉樹洲政府賓館,賓館位置很好,就在洲政府旁邊,離主干道很近,但周圍環境非常安靜。房間讓人感覺干淨舒適,窗外是青翠的山巒,山上建著一些藏式民居,幾朵爬山雲點綴其間,很有些寧靜祥和的意境。
晚飯之前我去櫃員機取款,沒想到整個玉樹只有兩個農行櫃員機,其中一個還停用,急得我忙往另一處趕。這時狂風大作,整個街道飛沙走石,我的帽子被狂風瞬間吹飛出去,就在我揀帽子的時候,一陣沙塵從側面吹來,隨即眼睛一痛,我幾乎不敢再睜眼,摸索著上了車,還好包裡帶著眼藥水,幾乎衝了一瓶下去才好些。睜眼一看,短短幾分鐘車子上已經蒙了一層不薄的灰土,天也迅速陰沉下來,這情景和西游記中妖怪出現前的場面真是太像了,加上我沒取到錢心情正郁悶,脫口一句:“這鬼地方刮的什麼妖風!” 大概老天覺著我罵得難聽,不一會兒豆大的雨點伴著風沙直直往下砸,在車窗玻璃上砸出一個個泥色小皇冠。
在車上好不容易等到風停雨住,我鑽出車門,奔向今天能取到錢的最後希望——電腦超市旁邊的櫃員機。還好,這台機沒有罷工,收好錢我滿心高興。回頭就見梁師傅拿著相機對著天空猛拍,我疑惑地抬頭,只見剛才烏雲密布的天空上藍紫交錯,霞光雲影,一條巨大的彩虹橫跨天際,夕陽把城裡的建築和城外的山巒照得一片金紅,光影交錯仿佛幻境,這……這太戲劇化了吧!剛到玉樹的我就親身體驗了一回什麼叫做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

(7 月 27 日 山水嘛呢秀 溫泉奶茶香)
今天的行程是勒巴溝和文成公主廟。
一大早太陽已經非常熱情地綻放出久違的笑容,前往勒巴溝的路上有一座依山傍水的佛學院,在綠樹掩映下的黃牆紅瓦十分惹人注目,這真是風景絕佳的清修之地。
勒巴溝在距結古鎮 30 多公裡處的通天河南岸一條高山深谷裡,勒巴溝藏語意為“美麗的溝”。海拔 3700 米左右,溝深約 20 公裡。有兩個入口,一個是從文成公主廟過去,一個是從通天河邊的小道走,我們選擇了後者。
依山開鑿的小土路左邊通天河水依然洶湧,一些原來本長在岸邊的小樹已經被淹得只剩樹冠在湍急的水流中搖擺。我們在據說有千年歷史的古素沙塔前交了 30 元門票(沒有門票的)就開著車進了以前需要騎著馬、背著干糧、翻山越林,走幾天的山路才能到達的“山嘛呢、水嘛呢”的千年佛界勒巴溝!
車子越往裡開我越後悔,今天真是應該徒步。藍天白雲下,溝內草木蔥嶸,風景如畫,每走一步就是一景。山間、水中、樹下、花間處處可見雕刻精美的嘛呢石和岩畫。
其中一幅岩畫上主佛為大日如來,強跏趺坐於仰蓮座上,左、右下側的兩尊像分別為金剛手菩薩和觀世音菩薩。佛像下面刻有古藏文“向大日如來佛、金剛手與觀世音頂禮,馬年吉日”等字樣,為勒巴溝石刻的斷代提供了可貴的參考依據。
溪水中的嘛呢石有許多已經被流水和時間磨去了鋒利的棱角,只有那六字真言在水波折射下熠熠閃光,遠遠看去,仿佛深篆在石中的經文在水中流動。
與此相較,山崖上的嘛呢石和岩畫更是讓人目瞪口呆,整面整面的崖壁刻滿了不同時代不同筆跡的經文、六字真言、佛塔和佛像,讓我瞬間有了進入莫高窟裡看到滿天神佛的感動,信仰的力量是強大的,如此浩大的宗教藝術行為不為任何王朝或政權所左右,因為這需要世世代代祖祖輩輩的人以恆心和毅力去完成。
下午,我們來到公主溫泉,這裡除了可以泡溫泉還是休閑的好地方。桌椅都設在開滿野花的草地上,頂上遮陽的有帳篷也有大的陽傘。我們找了一處有遮陽傘的位坐了,要了半斤犛牛肉、半斤羊肉,一壺酥油茶和兩碗放了人參果的犛牛酸奶,開始慢慢享受悠閑的下午茶時間。這裡的手抓犛牛肉和羊肉非常新鮮,我切下一小片沾著他們用本地野蔥野菜自配的調料放入口中,真是鹹香四溢,柔韌彈牙,越嚼越有滋味!酥油茶有整整一開水壺,奶香濃郁,味道非常正宗。我們一口茶一口肉,不知不覺居然把一斤肉給干光了,回頭一想自己吃了近半斤的肉…不禁滿臉黑線…原來這就是武俠小說裡的豪俠氣質啊!還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酸奶也很地道,濃稠得好像豆腐塊,極香但也極酸,新鮮人參果的清甜正好中和了一部分酸味,粉粉軟軟的小果粒和著稠稠的酸奶形成絕佳的香滑口感!
今天據說是個好日子,附近寺廟有活佛在做摩頂儀式,所以,很多小阿喀也來這裡沐浴休閑,看著他們脫下僧袍,光著小膀子在陽光下肆意笑鬧追逐,這些侍奉佛祖的孩子也和其他地方的孩子一樣,有著愛玩愛鬧的活潑性子呢!
溫泉的水源處長滿了碧綠的水生植物,沒有一絲蒸汽,與我印像中那種熱氣蒸騰的泉眼大相逕廷,伸手試了試溫度,水溫稍微有點涼,大概這是恆溫水,在嚴寒的冬季才能顯出溫度。在泉邊我意外的發現不少鮮艷的星狀雪兔子,這可是解毒清熱的好藥材。
文成公主廟雖然不大,但那滿山滿谷的經幡在在顯示出藏民們對這位白度母化身的崇敬之情。
晚上給梁師傅把車錢給結了,在賓館門口不遠的川菜館炒了幾個菜和一瓶啤酒算是送別,我們談起這 8 天的種種經歷,再講到還有哪些更值得去的地方,天南地北放開了聊,離別之際真是不甚依依。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一)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020.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二)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024.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三)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030.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四)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036.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五)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039.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六)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129.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七)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131.html
*躍進花海踏入清涼*——行游青海(八)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5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