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南,不能不去看海,因為那是擋不住的誘惑。因為海島省的獨特優勢,海南有太多的海洋旅游資源。可以毫不誇大地說,除了海市蜃樓,海洋的景色都可以在這裡一覽無余。清徹的海水,未經污染的海風可以先聲奪人,就連別處都有的海灣、海島、海灘在這裡也創造了多個絕無僅有:亞龍灣海灘是世界上最長的海灘,全長22公裡,沙灘長8公裡,而蜚聲海外的泰國芭提雅沙灘長只有4公裡,美國的夏韋夷海灘只有2.5公裡長。不光是沙灘長,這裡的沙更是“細如面,白如雪,軟如綿”。堪稱“天下第一灣”,人們由衷地贊美道:“三亞歸來不看海,亞龍歸來不看灣”,堪與“泰山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黃山歸來不看雲”相媲美,唐代詩人元稹寫過“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警句,想不到今天真成了品評塵世萬事的絕對標准。世界上最窄的沙灘是博鰲的玉帶灘,細細的一條蜿蜒伸展,猶如一條玉帶綿亙一海邊,玉帶灘的出名倒並不全因為沙灘最窄,三河入海的奇觀更是人人稱道:沙灘的前方是無垠的大海,波濤滾滾,洶湧澎湃;而身後的三河彙流卻水平似鏡,漣漪不起。這種奇觀的成因至今還沒有 一個園滿的解釋,但卻也因此勾起了人們的好奇心,中國人向來有天人合一的說法,玉帶灘的奇異景觀或許正演繹著人生的新境界。在三亞,海是永遠看不夠的。在三亞,沒有一樣的海灘,也沒有一樣的海景,就連那悅耳的濤聲也處處不同,那鼙鼓般的濤聲卻到處一樣地時時喚起我們心底的激情和景仰。
從三亞的海邊望西島,先有一種神異的感覺:島似一只玳瑁在淺海中游弋,頭頸伸得長長的,緊巾著水面的嘴吧濺起陣陣激浪。西島游的主題是觀海嬉浪,沒有到過西島的人或許很難體會其中的含義。在三亞這個濱海城市,三條大河彙流入海,到處是綠水環繞,也到處可以領略大海風光,但卻不一定能感受到真正的海的風韻:拍岸的激浪固然會濺起雪白的浪花,水浪撞擊礁石時也會迸裂出碎玉細珠,但那畢竟已是強弩之末,根本無法體會大海那溫柔的海水中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從西島海洋世界碼頭離岸,先是感受摩托艇衝浪的震撼和衝擊:摩托艇在在萬頃碧波中斬波劈浪高速前進的時候,洶湧的浪濤把小艇推上浪尖,在一片驚呼聲中,浪濤又把小艇“砰”然摔下,激起一股股銀珠飛流。甫當人們驚魂未定,波濤又一次把小艇推上浪尖……當此時也,放眼四望,但見碧水無涯,波光粼粼,從近到遠。海面上沒有翻滾的浪花,也沒有爭先恐後追逐的潮頭,在大海的寬容面前,一切似乎都顯得平靜,蘭天驕陽,更顯得一份澄徹和靜謐。只有那一艘艘耕海犁波的摩托艇,奔波、跳躍在蔚蘭色的海面上,偶爾望得見幾片征帆,仿佛是一幅傳神動情的風景畫。
在西島。海洋世界的游樂項目很多,但都離不了觀海嬉浪。主要的項目是深海潛水,可以在神秘的海底漫步,體會一下潛水員的情趣;也可以在淺海暢游,和海洋魚類和珊瑚來一個“親密接觸”。潛水之外,還有拉曳傘和摩托艇衝浪,當然也可以在淺海游泳。在西島游泳也不易,別看大海挺溫柔的,那浪濤推來卻是力大無比,逆浪而游無疑是螳臂擋車,進也不得,停也不住。只索靜臥在大海的“搖籃”裡,聽憑海浪輕輕地搖。拉曳傘在泰國的芭蒂亞也有,只不過玩的方法有所不同:西島的拉曳傘是摩托艇把降落傘凌空拉起後並不急於降落,摩托艇會拉著傘在在海上繞上一圈,讓游客過上一會大出風頭的癮,擔上一陣高空飄蕩的憂,受上一番水上晃悠的驚,然後緊傍沙灘慢慢減速,空中的人也飄飄悠悠、輕輕松松地落在沙灘上,不如芭蒂亞那樣降落在躉船上具有驚險性和危險性,當然,年青人追求的刺激也就少了一份。無論是深海潛水還是拉曳傘,總是女性青年游客居多,而駕摩托艇衝浪則似乎是男性的“專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