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日,火車晚點近半個小時後抵達了洛陽。步行從火車站到了新天鵝國際酒店。一路的店鋪不是很正點。時間尚早,街道很安靜——其實這就是傳說中的解放路了,本以為它會很繁華。走到後來,開始出現時尚的店鋪——憑感覺知道市中心要到了,同時也意味著我們預訂的酒店也要到了。看到凱旋門大飯店,古羅馬的建築風格,十分壯觀。以為自己訂的酒店旁邊有一家風頭更勁但自己事先卻沒有了解到。仔細一看好像是個吃飯的地方,不與新天鵝酒店產生競爭。新天鵝酒店就在它的旁邊。露天的滾梯下站著幾個歐式穿著的服務生,雪白的制服、殷勤的態度給人良好的印像。
我們預訂的大床間還沒有倒出來。先臨時安排了三個標准間。剛一進門時給人的印像還不錯。最喜歡窗邊的鐵藝小桌椅。頗具歐式風格,很小資。床品也比較“高尚”,沒有一些低端酒店無論怎樣粉飾都擺脫不了的庸俗。不過浴室明顯沒有達標——洗手台太小,沒有浴缸,洗浴用品檔次低......
不過明媚的日光穿過雪白的窗紗照的人心裡透亮。洗漱一番就出門了。雖然已經九、十點鐘了,老公還一個勁兒地吵吵要吃早餐。找了一會兒發現一家清真的牛肉湯店,知道這些湯湯水水是洛陽的特色,就帶大家進去品嘗。
要了所謂的小份,因為知道洛陽碗大。五個人要了四碗湯,又要了“鍋盔”和餅絲。牛肉湯的味道不錯。身邊坐的應該都是本地人。但個人覺得如果他們把牛肉湯上面的油撇掉湯會顯得更清亮些,無論對健康還是品相都會更好些。
一路走下去,看到了洛陽博物館。走進去一番“走馬觀花”。每個地方的文物都有自己的特色。譬如洛陽的文物就更多唐三彩的風格,雖歷經千年卻仍然可見原來靚麗的色彩。看博物館是需要時間的。我沒有花太多精力在研究每一件展品上,因為今天的重頭戲是去王城公園看牡丹。
知道已經是牡丹花會的尾聲,並不指望看到鋪天蓋地的牡丹花海。進去不久看到一些——洛陽牡丹給我的第一印像是比我想像中的小。以前從未見過真的牡丹,都是從圖畫上獲得的概念,潛意識裡覺得牡丹花大如覆盆,此時產生強烈反差。其實牡丹花已經比在北京常見的花朵大多了。看慣了北京城裡修剪規整的鮮花,美的規規矩矩,不越雷池半步,透著過多的人為的雕琢。這時深刻地感覺到換個地方是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的,可以改變一下已經在你的腦海中定格的麻木的風景,在對比中感悟人生。
王城公園面積很大,很快讓我在陽光的照射下疲憊不堪。最後跑回公園門口租了輛電瓶車,於是從此以車代步,過上了逍遙自在的生活。我們將整個公園車力可及之處都看了個遍。終於被我找到了更大一片牡丹花。
開電瓶車的感覺很風光。不少小孩子見到我們就走不動道了,在我進精品牡丹館參觀時我的車差點被老公轉讓給了一位說什麼也不走的小朋友。最終老公怕我這個小朋友不願意而沒敢付諸實施。很多成年人也議論紛紛,還有人上來打聽租車的位置和價格。
電瓶車節省了我的體力,後來出了王城公園找了一家湘菜館吃中飯。這家湘菜館外觀一看就很有品味和檔次,做的是湖南土菜。點了幾道菜,果然色香味俱佳。還順道品嘗到了洛陽宮啤酒。
再之後讓老人們回酒店休息,我和老公去家樂福購物。買了幾樣洛陽特產:白馬寺素餅,好想你棗片......
再回新天鵝酒店房間已經准備好,可以調換過去了。調換後的房間比原來的面積大很多,帶電腦,有簡易廚房,有吧台,顯得頗為奢侈。洗手間總體上還是比較節約,不過洗手台稍微大了些。
今天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王城公園並沒有那麼多人,完全在可以容忍的限度之內。不過王城公園伴隨著鮮花的美麗如影隨形地散發著一股臭氣,想來是肥施的不薄,果真如此的話,他們應該改進一下,否則真是應了“鮮花插在牛糞上”那句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