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廈門

作者: 阿晶2009

導讀非常懷念那些行走過的地方。剛剛又去溫習了一下廈門。走過那裡再去看別人寫的文字,就會別有一番感受。記得當時對廈門之行是相當不滿意地。主要是天氣的原因。九月的廈門還是十分的悶熱潮濕。總是覺得步履沉重,身心不舒暢。但是回過頭來再看自己的廈門之旅,還是有很多見聞。因此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裡路。 因為在鼓浪嶼上住了兩個晚上的緣故,覺得自己對這個 ...

非常懷念那些行走過的地方。剛剛又去溫習了一下廈門。走過那裡再去看別人寫的文字,就會別有一番感受。記得當時對廈門之行是相當不滿意地。主要是天氣的原因。九月的廈門還是十分的悶熱潮濕。總是覺得步履沉重,身心不舒暢。但是回過頭來再看自己的廈門之旅,還是有很多見聞。因此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裡路。

因為在鼓浪嶼上住了兩個晚上的緣故,覺得自己對這個島嶼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在秋暑中疲憊的游客成群結隊地出現在這個島嶼的商業街,看著他們我都替他們感到疲累。我品嘗了商業街上幾乎所有網友們盛贊過的小店。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但鼓浪嶼的整體商業水平比較低下,基本充斥的都是蒙騙旅游者的爛店。因此那些小店就顯得格外的可貴。

還是不很理解花堂的“藝術家”選擇這裡長居的理由。固然有浪漫的元素,但在我目前的階段還無法平心靜氣對待小島的閉塞與落後。想來“藝術家”既然有錢買這個知名小島上的一座別墅,該是有更大的能力走出這個小島去見識廣闊的世界。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藝術家”歷盡千山萬水,最後決定在這座小島上過清心寡欲的生活。不過他的年紀還不是很大呦。沒有了解,因此所有的這些都是妄自揣測。可以從他弟弟身上感覺到一種希望經營好他們這個別墅旅館的願望,從他的身上卻感覺不到。

另一座別墅的主人因為寫了比較多的文字,因此大概可以知道他為什麼選擇這座島嶼。不過寫文字的人卻又缺少些“藝術家”的品味。因此小地主的莊園未能如花堂一樣吸引我。

南普陀寺在色彩上與北方的寺廟有差別。但我對佛教實在不是很了解,因此也提不起太大的興趣去看廟。最有趣的一個細節:在南普陀寺我們在很多大石的下面發現了一些小柴棍兒,狀似支撐著巨石,這讓我和老公嬉笑不已。後來才知道那是有寓意的,據說是祝願病者早日康復(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廈大給我們的感覺實在是太大了,在酷熱中根本無法靠腳力丈量。於是在一個湖邊的石頭上小憩一番之後決定離開。在出門前發現了陳嘉庚的紀念館,進去仔細看了看,倒覺得頗有收獲,感覺這個締造了廈門大學的人是一個頗受人尊敬和愛戴的華僑領袖。

中山路充滿了市井的繁華,下次去可以靠近那裡住宿,隨時可以去吃和逛商店(嘻...)

永定土樓,不在廈門,卻在去廈門的時候有機會造訪。那是一個深山中的人群聚居地,一個躲避戰亂的地方。客家人的精神感動著我。做我們導游的女孩子看起來蠻時尚漂亮,她一口一個“今天我們要去參觀我們家的兩座土樓,都是世界遺產”等等聽起來頗讓人驚異。在那裡買了新鮮的柿餅,麥芽糖,後來倒是都吃了,也沒什麼後悔。不過那罐子梨&湯買後悔了,拎到賓館後就開始覺得它髒,於是最後決定不要了。

林巧稚,這個與廈門緊密相連的名字,我只在到了鼓浪嶼後才對她開始有所了解。這是一個有作為、有責任心的婦產科醫生,在鼓浪嶼上很多翻開的石書,可以看到林巧稚留下的很多話語。

菽莊花園在明亮的日光中留在了我的腦海中。當時覺得暑熱難當,過後卻留下了明亮而又廣闊的印像。依山傍海,可以眺望到海灘上的人群。毗鄰日光岩以及什麼市場。那座鋼琴博物館看過後沒太深刻的收獲,但卻知道了鋼琴上可以點燈或蠟燭。

似乎還有很多片段,留在了你對廈門的記憶中。行走仍然要繼續。它們的沉澱大大豐富了你的人生,是你一輩子的寶貴財富。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