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與廬山之行

作者: 小鹿1

導讀南昌與廬山之行 說起這趟南昌之行,原本是沒有計劃的,要說是旅游,暫時也不會選擇南昌,實因我還有很多夢中之旅還沒有成行。 這次南昌之行,是因為我弟報讀了江西工業貿易技術學院,作為大姐,送他報到,我責無旁貸。所以才有了以下的四天行程。 2009年8月27日晚上7:30分踏上往南昌的列車,開始一段新的旅程。對於我來講,是一段新的旅行,只是在我的人生之旅中 ...

南昌與廬山之行

說起這趟南昌之行,原本是沒有計劃的,要說是旅游,暫時也不會選擇南昌,實因我還有很多夢中之旅還沒有成行。

這次南昌之行,是因為我弟報讀了江西工業貿易技術學院,作為大姐,送他報到,我責無旁貸。所以才有了以下的四天行程。

2009年8月27日晚上7:30分踏上往南昌的列車,開始一段新的旅程。對於我來講,是一段新的旅行,只是在我的人生之旅中增加了一個新的程點;而對於我弟來說,不但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起點,而他的人生也將會從這一刻開始,有了新的變化和機遇,但願他能好好地把握和利用,豐盈自己的翅膀,祝福他!

28日早上7:30到達南昌火車站,一個上午都是在辦理入學手續和購買一些生活必須品。下午時間逛了南昌市中心,南昌以八一廣場為中心,遠遠就能看到廣場上面豎立著“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紀念塔上正北面的這九個大字是葉劍英元帥所題寫的。依我看,它的樣子長得與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差不多,只不過它的名氣沒人家大而已。不管怎麼說,畢竟這紀念塔也是南昌的標志,它代表了這個城市不可磨滅的歷史,只有記住了歷史,熟悉了歷史,才知道前進的方向,也才能堅定地走下去。

在這裡我非常遺憾地說一聲,我記得帶相機,但卻忘記帶電池了,沒能在這留下瞬間的影照,我相當地痛心。也許有人會說再買一個電池不就得了嗎?我告訴你,我這相機相當變態,只能用大毫安的專業電池才好用,就算買一個十幾二十元的電池,照不到十張相片,連快門也按不動了,所以我只能忍痛作罷。原定今天下午去騰王閣的(從八一廣場過去很近),也是因為沒法照像,只能更改行程。下午四點半,我們就打道回府了。

第二天,廬山之行。

第一次知道廬山,是因為這二首詩句:

宋•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無論經過多長時間,詩詞依然深深印在腦海裡,所以這次去南昌,不想錯過見識廬山的真面目,身臨其境體驗一下在廬山的感覺。

因為這次廬山之行,是匆忙所至,事先沒有任何的計劃,所以選擇跟旅游團,以往太過於習慣獨來獨往一個人的行程,體驗一下群體游玩,也算是一種新的嘗試吧!

廬山常規二日游360元/人服務費用包括:1、交通:旅游空調車、景區觀光車

2、住宿:二或三人的經濟標准間

3、用餐:一早三正餐(十人一桌、八菜一湯)

4、門票:廬山景點第一大門票(180元)

5、導服:導游服務

6、保險:旅行社責任險

不包括:

1、【老別墅的故事】(30元/人)

2、【三疊泉】 (51元/人,往返索道80元/人)

3、【大口瀑布】(26元/人,往返索道50元/人)

在這裡我不得不發一下牢騷,廬山的大門票180元已經貴得嚇死了,竟然還不包括裡面的小景點和景區環保車的費用,這些還得自己另掏錢,這不明擺著坑人嗎?這旅游局呀,賺錢賺瘋了。話說回來,雖說當年張家界之行,門票248元貴得我連在夢中都覺得心痛,但至少人家裡面的景點和環保車是不收費的,這點比廬山長進多了。

這些自費的景點,我只選擇去三疊泉,既然去看瀑布當然是去看廬山落差最大、最壯觀的瀑布,畢竟山上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不去三疊泉,不是廬山客”。

行程開始:

29號早上6點,我和我弟從學校出發,包了一輛面的(20元)到長棱,然後從長棱坐公交到達贛江賓館。差不多7:05時,我們就趟上了前往廬山的旅行車,我們這個團隊一共37人,來自12個家庭,而我們是2號家庭,每次盤點人數都是以家庭號為准。汽車一上高速,導游就開始給大家介紹本次行程安排以及食宿條件等。導游希望大家對山上的食宿條件不要抱太大的期望,因為山上物資比較缺乏,濕氣也比較重,吃的東西一般以比較容易儲存的食物為主(其實我個人對這倒沒有多大的意見,畢竟我已經不止一次在山上度過,多少了解山上的環境);住宿安排在廬山海拔1100多米的鑫園別墅(掛牌三星)。我一聽,心裡可樂呼了,因為在沒到廬山之前我就聽說廬山啥不多就別墅最多,希望能有機會體驗一把,俺這輩子,長這麼大了,還真沒住過別墅呢,誰叫咱是窮人一個,住不起呢。現在終於有機會長見識了,呵呵。

從南昌到廬山山腳二個小時的車程,再從山腳上山一直到老別墅,行程半個小時,一路都是盤山公路,暈車的同志們可就辛苦了。

不到10點,我們就到達老別墅。按原計劃我和我弟是不參觀老別墅故事的,所以我拿著相機到處轉轉,拍些老別墅的相片。當我轉到出口處時(其實這離入口處不到20米),發現一個人都沒有,所以我就大搖大擺地走進去,一幢一幢別墅地參觀。這可是純屬意外,我只顧著拍照,不知不覺中拍進來的,無意之中我們省了二張門票,呵呵。

廬山的名人別墅是廬山最重要的景致之一, 有著“萬國建築博物館”之說。廬山的別墅依山而建,到底有多少別墅,其實也說不清楚,聽導游說有1000多座,有著20個多國家的建築風格。現存的廬山別墅中最早建於1896年。

在281號別墅裡,逼真的仿真人像和建築模型講述著廬山牯嶺開發的過程。英國傳教士李德立於光緒12年走進廬山,用了200兩銀子買下了牯牛嶺一大片土地99年的使用權。於是,一幢幢風格各異的石頭房子便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讓寂靜千年的廬山一下子熱鬧喧嘩起來。

310號別墅是美國女作家賽珍珠的故居,這位對中美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貢獻的女作家,對中國、對廬山有著深厚的情感,她的小說幾乎都與中國有關。在這座別墅裡,她完成了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長篇小說《大地》。

在基督教堂裡,上午11:30參看了一場基督教婚禮表演,教堂裡結婚一直是我很向往的,覺得很神聖,以前只有在電視上見過,終於也在現實中聆聽一對新人在上帝面前說“我願意”。

……

走進廬山,每一幢老別墅,都有一段屬於它的老故事。這些故事,反射出某段歷史、某個瞬間、某些記憶。當人們重新打量這些老房子,往往就是在重新翻開這些歷史。

如果你已經了解了這些故事,這些歷史,其實已經沒有必要再花30元進去看了,想看老別墅的樣貌,在外邊觀看,拍些相片,也是可以的。個人覺得門票有點貴,但是,如果你覺得難得來一次廬山,不進去看的話會後悔,那麼你就應該進去參觀。

參觀老別墅故事後,導游安排我們在老別墅附近的一家餐館吃飯。飯菜很豐富,但廚師的水平不怎麼高,我們仍狼吞虎咽的,不知道是否太餓的關系。

飯後,我們繼續坐車上山,大概十幾二十分鐘,就到達我們住的別墅,這別墅除了外牆是石頭砌成,外表像老別墅外,別墅的內部結構跟城裡的賓館沒什麼兩樣的,只不過是中空格式設計的。

導游讓每一個家庭派一名代表將行李拿到別墅放好,輕輕松松開始我們下午的行程。

從今年開始,說是為了景區環保工作,不允許私車行使到景區各景點,必須乘坐廬山景區的環保車。所以,旅游車只能送我們到達別墅,接下來的行程我們都必須乘坐景區環保車。

我們坐車到含鄱口, 含鄱口海拔 1211米,左為五老峰,右為太乙峰。山勢高峻,怪石磷峋,形凹如口,對著鄱陽湖,似乎要把鄱陽湖一口吞下似的,故名含鄱口。此處真是湖光山色的,本可以清楚觀看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碰巧今天有霧氣,雖不是很大,但卻不可清楚遼望遠方,卻能看到遠處煙霧彌漫的各處山巒起伏,隨著雲霧的跳動,若隱若現,形成了一幅跳躍的美麗畫卷,確實有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境。

一部分人從此處坐索道去觀看大口瀑布,我們就在含鄱口欣賞美景,體力不錯的人,可以選擇爬“犁頭尖”,位於含鄱口西側,是著名的冰川角鋒,活像一塊犀利的犁頭,耕耘著茫茫雲海。我只爬到石階的盡頭,我弟仍繼續往上爬,我只好在原地等他,但由於山路寸步難行,根本難已舉步,最終他也只能選擇放棄了。

我們從“犁頭尖”下來,走上“望鄱亭”,此處為廬山觀日最佳點,而且從此處觀看雲海中的“犁頭尖”,更加唯美。

下午三點,回到含鄱口停車場,我們轉車廬林停車場。從停車場一路走下來,就是“三寶樹”,觀看“寺前三株樹,一樹一菩提”的【三寶樹】,但是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除了看到三棵三樹外,我沒看出什麼特別來,也許是本人悟性太淺了,沒看出寶來。沿著路一直往下走,就是黃龍潭和烏龍潭,咋一聽,覺得名字特響亮,而且網上還特別推薦,烏龍潭是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中花果山水簾洞的洞口外景地就是取景於此。就那麼濺點水,那像水簾呀?可見電視制作的特技水平多麼地強啊!這黃龍潭其實就是一條流水溝,沒有什麼看頭,真應了“不去真遺憾,去了更遺憾”的真理。

剛到仙人洞不久,開始下起了大雨,聽導游說廬山幾乎每天這個點數都會下雨,而且一般不會超過半個小時,所以每次都要求游客帶傘,但偏偏還有很多人不信邪,都沒有帶傘,而此時山上的雨衣賣的特別的貴,平常二三元的,這時得賣到十元甚至二十元,真是要命啊!好在我帶了傘,所以沒有變成落湯雞,呵呵。

果真半小時後,雨停了,我們繼續前進。

仙人洞是一個岩石洞,是自然風化天生而成的石洞。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也是道教的福地洞天。

相傳唐代名道呂洞賓曾在此洞中修煉,後人為奉祠呂洞賓,將佛手岩更名為仙人洞。

今天下午這些景點,一直到走完錦秀谷等的路線,全程都是連在一起的,而且從不用走回頭路。自天橋沿左側石階路前行至仙人洞,是一段長約1.5公裡的秀麗山谷,這便是廬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風景點──錦繡谷。聽說這錦繡谷是廬山的精髓所在,是廬山最美的峽谷,來到了廬山確實應該看看,在這裡毛主席也曾說過:“無限風光在險峰”。一路經過“天橋”、迎客松、龍首涯(因其像豬腦袋,我們稱之為豬頭,而且上面看上去像戴一頂綠色的帽子,因此,我們都說是豬八戒戴綠帽子)、同舟共濟(相傳是當年國共兩黨人曾在此會晤,促進了國共第二次合作)、“天下為公”等景點,而且下午輕盈的薄霧,飄飄渺渺,可以體驗雲霧之上的感覺,很漂亮。如果我沒有到過張家界,我會覺得雲霧圍繞的廬山最美,與之相比,我個人認為張家界的煙霧彌漫猶如身臨仙境般的。當時我想,我應該是先到廬山來,再到張家界,這樣的話,那多好啊!

從錦繡谷出來,就到了花徑。也許你不熟悉,也沒聽過花徑,但你一定聽過唐代詩人白居易詩雲:“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人此山來。”這就是當年白居易詠桃花的地方——廬山花徑。

但是,今非昔比,往日芳菲的景像難已重現,雖然這裡一年四季都有鮮花盛開,可已不再是那個桃花源了。此詩中提到的寺廟,由於後來建造人工湖,已經被拆除了。

花徑是我們今天行程的最後一站,時下已經傍晚6點多了,我們打道回別墅,晚飯也在別墅中解決,飯菜也比中午那頓做得好吃,一下吃了二大碗多一點,我已經好久沒吃過那麼多飯了,真有點懷念啊!

洗個熱水澡,御下一身的疲憊。看看時間還早,才晚上8點,我決定到街心公園看看,這裡是廬山的商業區,有銀行(工行最多)、店鋪(不少品牌服裝專賣店)、電影院(只播《廬山戀》)、超市、小飾品店、餐館等等,應有盡有,感覺身處在城鎮裡面,不像在海拔1100多米的山上。由於今晚天氣不好,特別地冷,霧氣也特別的重,能見度低(大概不足3米),加上腳也特別地累,所以商業沒怎麼逛,很早就打道回府了。我只是在超市裡買了廬山茶餅和雲霧茶,這二樣在廬山特別的有名,是廬山的特產。買特產時也要特別的注意,因為在廬山能種出好的雲霧茶的地方範圍有限,所以但凡要購買時要選擇在正規的超市,那些穿街的小販就要特別地小心注意啦!

第二天早上6點起床,6:30吃早餐,7點出發前往三疊泉。從別墅出發大概要坐30分鐘的環保車才能到達三疊泉停車場,一路上山谷風光無限啊!在廬山雲霧見得多了,但是山中的雲層還是比較少見的,這裡不得不用我有限的文字形容一下,在車上看去,一層又一層的雲層圍繞在山峰中上的位置,山峰的頂端和山腳都是清晰可見,只是在中間的位置雲層圍繞,隨風移動,真不是一個美字了得啊!可惜車是在盤山公路上行走,司機的車速飛快,沒法將此美景記錄下來,遺憾啊!

三疊泉的往返索道80元,非常不值。因為這二個索道之間的山路是很好走的,我和我弟來回也就一個小時,最難走的路是下索道後,往三疊泉方向的那段路,那不是普通的體力能夠吃消的,下去容易,上來最為辛苦,我的行李寄放在別墅裡,幾乎是空手爬山的,都累到喘不過氣了,為了看落差最大,最壯觀的三疊泉,我拼了!我建議,以後到廬山游玩的人,最好將三疊泉安排在最後一個景點,因為這樣一來看完三疊泉就直接下山,不需要再往回走,去征服那上山的幾千多個的台階,可以節省不少體力啊!同時,也不必再花一元買返程標志。一路往下走,這兩邊的山谷真好看,還不枉此行,不過還是留有遺憾,可能是因為季節的關系,水流不大,瀑布沒那麼壯觀。三疊泉是因為形似三疊而命名的瀑布,由於天氣不好山谷霧茫茫的,最上面的一疊泉由於雲霧太重,什麼都看不到,只能看到二疊泉,從霧裡飛流而下,也有一種“疑似銀河落九天”的感覺。這裡我聲明一下,這三疊泉瀑布可不是李白詩下的《望廬山瀑布》,黃涯瀑布才是李白著名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地方,只不過經過幾千年的變遷,現今的黃涯瀑布已經沒有當年的壯觀,也許是流了幾千年,把水流干了吧?

從三疊泉回到停車場將近12點了,整整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可見是多麼地花費體力啊!抓緊時間,我們上車去了廬山會址,相信大家也不會陌生,應該從以前的歷史書上也了解過。毛主席曾在這主持了三次重要會議,分別是1959年中國共產黨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會址是1937年落成,名廬山大禮堂,解放後改名“人民劇院”,現廬山會議紀念館。

中餐安排在廬山會址附近的一家餐館,我們大家一致認為,這家的飯菜是做得最好吃的,不知道是否因為這是大家最後一天的行程了,旅行社特意安排的。

飯後,旅行車將我們送到別墅去拿行李, 40多分鐘的盤山公路的車程我們到達廬山山腳,結束了廬山的行程,除了依依不舍,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累”。

回到南昌紅谷灘新區,已經是下午4點,雖然還有一個購物點,花了幾分鐘聽廚具介紹,但進入紅谷灘,欣賞新城區的風景也不錯,這裡跟市中心根本不同,市中心相對比較舊,沒什麼現代化,而新城區建設得非常好,道路寬廣,綠化井然有序。

回到學校大概都6點過後了,今晚住在長棱,再也不想在學校喂蚊子了。

注意事項:

1、廬山風景名勝區自2009年5月15日開始開通廬山景區環保車,收費標准:24小時內65元/人,72小時內80元/人。

2、廬山有一怪——司機開車非常快。在盤山公路在像塞車一樣,山上穿過馬路記得要走斑馬線。

3、山上比較冷,最好帶件外套。

4、廬山雨水較多,記得帶雨具。其實帶雨衣更好,既方便攜帶又可減輕重量。在山下買一次性的雨衣一般是一二元就行了。

5、記得穿平底鞋,否則山路不好走。

6、廬山盛產的栗子粉挺好吃的,可以嘗嘗,清涼解暑。

二人廬山之行費用:

1、二日游:360*2=720元

2、三疊泉門票和返山標志:(51+1)*2=104元

3、栗子粉兩碗:3*2=6元

4、廬山特產:50元

5、南昌市區往返學校的交通費:28元

總費用:908元

第四天,南昌——騰王閣、八一紀念館

2009年8月31日,本想睡到自然醒,可是大清早是被痛醒,腰酸背痛的,像是全身被拆開來重組似的,不認老不行呀,骨頭也開始變硬了。很想賴床,可今天我只有半天的活動時間,必須抓緊去一趟騰王閣和八一紀念館,因為我是下午3:10的飛機回廣州。

9點退了房,坐車到八一廣場下,將行李寄放在八一廣場的新華書店的免費寄存處,就可以輕輕松松地逛了,夠聰明吧?這可是我第一天到八一廣場時已經瞄好的,呵呵。

出新華書店門口的左邊是中山路,不遠處就有一個公交站牌——中山路東口,從這可以坐游1到八一紀念館和騰王閣。因為擔心時間趕不及所以決定先到騰王閣。 

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它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岳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閣序》讓其在三樓中最早揚名天下,故又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滕王閣始建於唐永徽四年(653年),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現存的滕王閣已經被商業化了,第二十九次重建於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勝利落成,依然是仿宋式的雄偉樓閣。

也許你對於王勃的《滕王閣序》沒有什麼印像,詩句也早已交回給老師了,但其中有一句你一定會記住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不是很熟悉?到南昌必到滕王閣,我相信很多人是先知道滕王閣,才知道滕王閣在南昌,我也不例外,王勃的千古名句,曾讓我無比地向往騰王閣(同理——廬山,因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而來到了南昌,怎麼可能不登臨滕王閣呢?

從外觀看,滕王閣確實雄偉、壯觀,聳立在贛江邊上,確實有那麼幾分氣勢。裡面也陳列一些文物,看上去也挺不錯的,但卻在樓閣的兩邊的小店充斥旅游商品,感覺像是一個商場似的。與我想像中的滕王閣是有出入的,覺得沒什麼特色,也許是改造得太現代化的緣故吧!內部竟然有電梯(進電梯得另收1元的費用),結構是鋼筋水泥,大理石的地板,高級的櫃式或掛式空調,艷麗的彩繪…….如此的現代化,少了歷史的韻味,歷史的痕跡,曾經無盡滄桑的滕王閣,現以“嶄新”的面龐出現在世人的面前,總感覺與千古絕句無法相匹配,只留給後人的是無盡的遺憾,不知王勃先生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由於前二天在廬山玩得太累,六層的樓閣也沒力氣爬了,於是就掏1元坐電梯上去。在門口時,聽講解員說10:10分頂層有表演,我上去時沒什麼人,所以挑了最面前的座位,等10分鐘就可以看表演了。表演不多,只有三個節目,第一個節目:歌唱表演——《滕王閣序》;第二節目:舞蹈表演;第三個節目:演奏——《春江花夜月》。個人比較欣賞第三個節目,雖然沒什麼音樂細胞,但聽起來挺悅耳的。

看完表演,站在頂層上面,遙望贛江,可以看到遠處的“八一大橋”、紅谷灘新區以及林立的高樓大廈,再也無法看到平原山峰,體驗魚舟唱晚之意境。

從滕王閣出來,感慨良多,具體也說不上什麼感覺,失望是無可置疑的。如此現代化,如此失真的滕王閣,50元的門票,我覺得貴了,但如果沒有來過,這錢不能不花,但花了又會失望。可是,不管怎樣,畢竟到了南昌不到滕王閣,不見識一下傳說的名樓,總是會有遺憾的。

將近中午12點了,從滕王閣坐車往回走,途中經過八一起議紀念館,本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到紀念館看看的,非常遺憾的是,當我走到紀念館門口時看到指示牌:“每逢周一閉館整修,遇重大節日除外”的字語,不由地感嘆——來得真不是時候呀!

當我回到新華書店拿行李時已經是12:20分了,來不及吃中午飯,匆匆忙忙地坐車趕到火車站,轉乘機場快線(10元,每半小時一班)。14點前到達昌北機場,直到辦理好登機牌,才松了一口氣,然後慢悠悠地過安檢。15點飛機起飛,1小時20分後到達廣州機場。結束南昌與廬山的所有行程。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