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山、鳳凰古城驢行真實全記錄(二)

作者: confcn

導讀因為出行前得到網友的建議,登梵淨山最好選擇從西線印江上山,再從東線下來,這樣可以算得上是完全線路。因此我們也是這樣安排行程。但是我們從銅仁汽車站了解到早上去印江的車要到九點,我們從地圖上路程推斷,可能時間不夠。於是只有考慮租車,我們團因為有七個人,一個的士不夠,兩個車又太昂貴,只有選擇小面的才是合適的。不料在城裡轉來轉卻沒有找到, ...

因為出行前得到網友的建議,登梵淨山最好選擇從西線印江上山,再從東線下來,這樣可以算得上是完全線路。因此我們也是這樣安排行程。但是我們從銅仁汽車站了解到早上去印江的車要到九點,我們從地圖上路程推斷,可能時間不夠。於是只有考慮租車,我們團因為有七個人,一個的士不夠,兩個車又太昂貴,只有選擇小面的才是合適的。不料在城裡轉來轉卻沒有找到,後來問才知,本來銅仁的面的不多,估計這兩天游客多,都出去了,只有早上有,一想到明天的車還是未知數,心裡還是不踏實。於是晚上去江邊瞎轉,竟然問到了一個車,談好了價錢,時間,決定好了,心裡也釋重負,晚上也睡得安穩了。第二天按予訂時間,早上七點半出發,原來以為只要三個小時就可到達梵淨山的西門,結果一路上,都是山路崎嶇,翻山越嶺了,幾乎沒有停歇,還是歷經五個小時才到張家渡(即西大門)。在山上吃完午飯,爬行半個小時,才到大路終點,前面修路不能過車了。還好有摩的,但是砍價是個很艱苦的過程,因為從剛下來的游客得知,這裡還早得很能租車則租車,國為前面還早得很。因為價錢談不好,我們只坐車到護國寺,以為前面不遠了,實際上上到大路的終點還不少路,而且沿途沒有什麼風景,路也是曲折往上的。

所以這裡我建議,後來的朋友從印江坐車可直達中巴車的終點(過了山門半個小時),因為修路,到終點後,可以坐摩托車上到一個叫什麼地方,那邊有一個信號台。才是爬山的真正的開始。因為梵淨山海拔兩千多米,行程還是比較艱苦的,能省體力就省。

正式開始登山了,天公不作美的是,下起了雨來,雖然有帶傘,但是兩邊的樹叢不久便沾濕了衣服,而且有風。這次也得出一個教訓:與其帶傘,不如帶一件輕便耐用的雨衣,可以遮風擋雨和御寒。經過四個小時沒有停留的攀登,衣服一次次的濕透,又因為冷的緣故最後沒有得換了。全身上下幾乎沒有了干的地方,只有心理上還有點余熱,還有一個期待:一定要到目的地,美美的吃上一頓,找個溫曖的被窩……

到達蘑茹岩賓館已是天黑了,快接近七點了。還好,雖然人滿為患,但還是有地鋪的。

第二早上起來,一直沒有等到日出,可能是下雨,不過也好,空氣潮濕,正好可以欣賞雲霧繚繞中的美景,站在最高處,極目遠望還是近看都別有韻味。看騰升的雲霧漫過來,不久將前面的山頭裝點得飄渺虛無,若有若無,如身臨仙境,這是一種絕對的美妙體會。

登上了玉皇頂,看了蘑茹岩,因為體力和時間的緣因我們沒有去金頂上湊熱鬧了,看過去那邊的人太多了。

然後是下山,下山是完全的石階,和上來的路不太一樣,號稱八千級,看來是不少。因為有點小意外,同行的兩位走在前面,走錯了路,而我們在後面趕不上,一直沒有見人,於是我前去聯絡,結果一路狂奔下山,從山頂下來居然只有不到兩個小時,夠快吧。後果可想而知,下山當時是挺爽的,一個個地超越前面的人;回來後,做了若干次按摩,經歷多天的折磨,才得已恢復,看來早不是學生時代時的體力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