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粒沙

作者: summergyl

導讀買好了10月5日返回上海的火車票,臨行的前一天,我和christine自由活動。她去了楚布寺,我仍在拉薩做最後的停留。那些耳熟能詳的地方都已經去過,但我還是想再細細的看一看。新滿齋是大昭寺廣場南端的一家餐廳,有著地道的印度菜和尼泊爾餐,且價格合理。三樓的露天陽台上,喝著甜茶,我翻出辛苦背來的“藏地牛皮書”,這本書大概已經第四次到西藏了。之前它曾隨 ...

買好了10月5日返回上海的火車票,臨行的前一天,我和christine自由活動。她去了楚布寺,我仍在拉薩做最後的停留。那些耳熟能詳的地方都已經去過,但我還是想再細細的看一看。新滿齋是大昭寺廣場南端的一家餐廳,有著地道的印度菜和尼泊爾餐,且價格合理。三樓的露天陽台上,喝著甜茶,我翻出辛苦背來的“藏地牛皮書”,這本書大概已經第四次到西藏了。之前它曾隨原來的主人到過西藏幾次,之後它被送給了我,並且將永遠屬於我。

我是個出門前不太喜歡做詳細攻略的人,其實對向往已久的地方有很多東西都一知半解。來了,看過了,體會了,才喜歡返回研究。眼前大昭寺的金頂和書上描繪的一樣,陽光下金碧輝煌。

是的,有些事情永遠都不會改變。

下午,當我第二次坐在瑪吉阿米,卻怎麼都找不到那本幾天前留下我們4人只言片語的留言簿。

是的,有些事情也許終不能長久。

想起先哲的話:如果你只是一粒沙,整個宇宙全部的空間都是你的;因為你既礙不著什麼,也擠不著什麼,一無所有;你面對無垠的開闊,你是宇宙的君王,因為你是一粒沙。

是的,我願化做一粒沙。

今天的瑪吉阿米,我斜對面靠近窗戶的桌子邊坐了一位喇嘛師傅。他眉高耳闊,舉止優雅,身穿暗紅色的喇嘛服,手腕帶著一塊長方形的男士手表(看上去應該是名表),單手托腮望著窗外。偶爾和同桌人講話慢條斯理和顏悅色,連接電話時也會彬彬有禮地壓低聲音。我暗暗觀察很久,他應該是個身分比較特殊的喇嘛,受過良好的教育,也是我在西藏見過的最優雅最有風度的喇嘛。我真的只想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優雅。

少數人的優雅,猶如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我想,他的身上就是。

後來我在樓下一個小店和女店主聊天時,遇見了當時這位喇嘛師傅身邊坐著的女孩,聽女孩說師傅是她的上師,是噶瑪噶舉派一個寺院的寺主。北京女孩兒和我們聊了很久。她說自己無論什麼時候遇到難題,師傅總會在心裡給她最大的支持,師傅偶爾的一個電話一個短信就會幫她渡過很多難關。她和小店的女店主都是皈依佛門的女子,她們說的很多名詞我不太懂,但我看得懂,她們眼裡的真誠和內心的掙扎。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釋然。

這是佛的寬容和愛,恆久忍耐,永不止息。

10月5日,坐火車離開拉薩。走之前又到了布達拉宮廣場。鮮艷的國旗提醒我時間還停留在國慶的假日裡,而我,卻即將踏上歸途。

我想轉身揮手道別,我想張嘴說聲再見,但轉身之後會有太多留戀,我終於,什麼都沒有說,和准備離開西藏的人們一起,登上離開西藏的火車。

這一次,是結束也是開始。

我還會回來的,西藏。

後記

終於寫完了全篇,此刻是凌晨一點半。看著這篇自己有史以來寫的最長的游記,不禁回想起從雲南回來那年寫游記時的激動心情,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每去了心裡想去的地方,回來之後就樂此不疲的寫些文字。文字所能記錄的,不及路上美好時光的十分之一,文字所能表達的,不夠旅途溫暖相伴的百分之一,文字所能承載的,不足內心熱切渴望的千分之一。但除了文字,我不知道還能用什麼方法,去明悉旅行帶給自己的變化,去判斷是否走的越遠,可以懂得越多。

在游記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在上海,我和旅伴們就有了一次聚會。我拿了爸爸從家鄉帶來的馬奶酒和他們一起品嘗,醇香甘美,是故鄉的味道,

伙伴們,感謝你們與我一起分享旅途中的快樂與憂傷!

西藏之行人物記:

功課認真熱心腸的christine

茫然又帶點可愛的IT張

瘋狂喜愛藏獒的小野

心胸寬廣愛旅行的lisa(起了點私心,最後再誇誇自己)

善良的藏族司機巴桑次仁

去往尼泊爾途中的環保情侶

納木措的慢三秒、明姐、東北小夫妻

火車上的可愛寶貝果果、上海老夫妻

還有很多在途中與我微笑著擦肩而過、不知道姓名的人們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