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山西四人自助游

作者: fankangli

導讀西安、山西四人自助游九月八日我們四個年逾花甲的老人登上次Z92次火車,踏上赴西安的旅途。19:58開車,由於是臥鋪,上車就睡,醒來不久就到目的地,也不覺得累。九月九日上午十點三十分到達,住在原先網上預定的錦江之星西安解放路店,單人房152元一天,該店離火車站不遠,步行也就二十分鐘的路程。辦好入住手續進入客房後,稍作整理後就出去了。第一個景點是陝 ...

西安、山西四人自助游九月八日我們四個年逾花甲的老人登上次Z92次火車,踏上赴西安的旅途。19:58開車,由於是臥鋪,上車就睡,醒來不久就到目的地,也不覺得累。九月九日上午十點三十分到達,住在原先網上預定的錦江之星西安解放路店,單人房152元一天,該店離火車站不遠,步行也就二十分鐘的路程。辦好入住手續進入客房後,稍作整理後就出去了。第一個景點是陝西省歷史博物館,乘5路車到翠華路下車。陝西省歷史博物館不收費,參觀的人很多,我們不敢上飯店吃飯,只是派人去買了四個肉夾饃充飢,排隊等候領票。(六十歲及以上可以不排隊,可我們中有兩人還差幾個月)下午1時准時領票,我們大約1:30進館,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內的展品的確不錯,很值得一看。從陝博館出來,我們步行去了不遠的大興善寺,這是一座當年的皇家寺院,也不收門票,寺院很大,部分正在修繕。然後又去看大雁塔,大雁塔門票25元,登大雁塔還要買票20元,因為大多說人都說沒什麼意思,就是一圈圈的梯子往上爬,什麼也沒有。所以我們也沒買票,只是在塔外兜了一圈,拍了幾張照,留個紀念。這一圈下來感覺有點累,想回賓館休息,西安景點附近的出租車不少,司機會主動上來搭訕,價錢還特便宜,但一開口就是要拉你去購物點買東西的,否則就不出車。無奈只得走出一段,在景點外才找到一輛,那司機還算不錯,價格也算公道。西安的飯店真不好找,我們上年紀了,牙都不太好,又怕辣,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菜的量不少,除了有點辣,其他還可以,到結帳時才89元。九月十日,天陰偶爾有點小雨,原先准備去兵馬俑的,但天氣預報說十一日有雨,就先去游華山了。早上6:20出發,乘出租到火車站,坐游1去華山,車費22元。車7點准時發車,9點不到就到華山腳下,進山要換坐中巴,車費10元。華山門票100元,65歲以上對折;索道150元,60歲以上八折。華山的索道不太理想,運行時有點抖,乘時感覺有點頭暈。索道下來就是北峰,接下來全靠自己爬了。華山真不愧為華山,山路險峻,我們的年紀已不是能夠輕松登頂的了,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到了五雲峰再也沒有向上爬的勁了,就此打住,再原路返回。剛開始爬山時,天陰沉沉的,偶爾還飄落下幾滴雨珠,華山躲在雲霧之中,真所謂不見華山真面目。到下山時,霧漸漸散開,華山峻美的面目露了出來,那是真美啊。按照去華山時游1司售人員的指令,我們三點不到就坐在車上等了,可是過了三點就是不發車,因為人還沒坐滿,車上有一乘客要趕飛機,急得要命,可司機不急,直到三點半過後才慢悠悠地把車開出去。路上又遇到前方車禍塞車,一個多小時的車程開了兩個多鐘頭。九月十一日,去兵馬俑,這是西安旅游最經典的地方了,本來華清池也要去的,後聽說華清池沒什麼東西,只是一個坑,也沒什麼水,就不去了。按計劃我們明天要去臨汾看壺口黃河瀑布的,先到汽車站把明天的車票買好。買了上午10:30到臨汾的車票,票價100.50元(含保險費)。到火車站那有302(游5)專門去兵馬俑,7元錢的票價。車站附近有好多私人的旅游車爭著吵著讓你坐他的車,價錢不一,有的要的高,最後三十塊都可以拉你去,我們就碰見了幾個,不過我們堅持沒有坐他們的車,誰知道中途他們會讓我們多花什麼錢。兵馬佣門票90元,65歲以上打對折。從買門票的地方到兵馬佣還有一段路,步行十幾分鐘,也可以坐電瓶車,票價5元,我們聽工作人員講,這段路不短的,而且自己走容易走岔,於是就化五元錢坐過去了,到點才知道不遠,又被人忽悠了。兵馬俑有一二三號坑,一號坑最好,平常電視上能看到的兵馬佣的照片都是拍的一號坑,三號坑是個展廳,不大,裡面有銅車馬等一些從一二號坑挖出來的文物。我們四個跟在別的團隊後面,聽導游講解,按網上的說法叫蹭導游,這確實是個好方法,不僅省了導游費,還能挑挑揀揀找個好導游呢!從兵馬俑出來,雨越下越大,我們暗暗慶幸昨天去的華山,要不這麼大的雨,在華山還不競怎麼樣了。坐上回火車站的公交車,到火車站後換上611到鐘樓下,到回民街去嘗嘗西安的小吃。我們先去網上朋友多次介紹的老米家吃羊肉泡饃,盡管下雨,吃的人還是不少,不少西安的朋友也在吃,他們說,這是最正宗的羊肉泡饃了。我們怕吃多了吃不下其他東西了,就兩人合吃一碗,味道真是不錯。吃完泡鏌後,我們去看碑林,從回民街到碑林路不算遠,也沒什麼公交車可坐,我們沿著城牆走,化了近一個小時才到。碑林門票45元,但絕對值得一看,裡面都是真寶貝,最好有人給講解一下,因為我們這方面的文化功底太淺,一般不大看得懂。我們又蹭到了一位講解員,講得不錯。從碑林出來,已到吃晚飯的時間了,中午的羊肉泡饃使我們又想返回回民街吃飯,於是想問問能否有一條近路可走。這時碰到一位年紀和我們相仿的老者,一位熱心的西安市民,他帶我們走了一段路後,又給我們指明接下去的路,果然比去時快多了。走到回民街發現老米家附近有一家店門口站著不少人,圍著一個大木桶,一男子不停地從木桶中盛出冒著熱氣的米糕,好奇心驅使我們買了一盒嘗嘗,又甜又糯,真好吃,我們發現旁邊放著真空包裝的,名叫“八寶蜜棗甑糕”,400克一袋,一問價錢才六元,我們一下子買了五袋帶回家讓家人也嘗嘗。九月十二日,雨。上午賓館結賬,坐出租去車站,車10:30開,到臨汾已是下午3:45了,原先打算住火車站附近的鐵道賓館,可已沒有客房了。只好打電話給之前約定明天送我們去壺口看黃河瀑布的李師傅,請他幫忙解決。在等李師傅消息的同時,我們去火車站售票處買票,一是想買十五日晚上平遙到大同的臥鋪票,二是要買二十一日晚上太原回上海的臥鋪票。平遙到大同的臥鋪票不能買,二十一日晚上太原回上海的臥鋪票能買,就買好了,這樣回去的時間也就定下了。李師傅幫我們找了一家賓館,我們看了一下,還算安全衛生,80元一天,住下算了。此時雨止轉陰了,我們放下行李讓接我們司機帶我們去臨汾附近的堯廟去轉一圈,堯廟是後人為祭祀堯王所建,那兒有天下第一門和最大的華表及華門旅游區,這旅游區搞的還是不錯的,尤其是華表下的中國縮微地形圖挺有意思,堯廟門票貴,我們也不想進去,轉了一圈就算到過了。從堯廟回來和李師傅碰頭,約定明天出發的時間及費用,按日前電話約定他帶我們去壺口看黃河瀑布總共費用為六百五十元(包括門票),明晨 6:15出發。九月十三日,陰雨。一早起來,退房,寄行李,李師傅的車就來了,是一輛七座的商務車,我們上車後,李師傅說還有三人和我們同行,車開不遠停下,上來兩男一女三人,這三人是湖北襄樊人,出差北京順道來看黃河瀑布的。臨汾附近有一段路很不好走,車顛簸了三十多分鐘後開始走盤山公路,足足走了四五個小時才到壺口瀑布。從一上路開始下雨,等我們到達景點,雨越下越大,我們撐著傘去看,就像李師傅說的,你下去時覺得那瀑布沒什麼意思,等你看完回來時感覺就不一樣了。的確如此,剛下去時,遠遠看去,水不大,越往下走感覺水就越大,等走近了才感覺到那震天動地的氣勢,這是世界第一的黃色瀑布,顯示出一種雄性的美,邊上一塊石頭上刻著“民族魂”真是恰如其分。下午1:40分回到臨汾,取了行李趕緊去火車站買去平遙的票,2:43開車,沒有座位,要站上兩個多小時,也只好買下了,上車後碰運氣吧。運氣還算不錯,上車後就找到座位,5:15到平遙。一下火車第一件事先要買好15日晚上去大同的票,但晚上的臥鋪票沒有了,連座位都沒有,只有15日下午的票了,商量了一下,就買下午的票吧,只是在平遙的時間要少半天了。我們住進了先前電話預約好的位於平遙古城西大街的貞君泉任家客棧,65元一天。老板開車來車站接的,先前說好是住在樓上的,不料給租出去了,老板娘抱歉地答應明天讓我們住到樓上去,她又介紹我們到客棧斜對面的元亨酒家吃飯,這家飯店菜燒得還可以,適合南方人的口味,值得一提的是,價格比較便宜,我們四人在那兒一共用餐三次,總共化了150元,相當於盒飯的價格。平遙城是個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網上朋友建議起碼安排兩天。可我們只有一天半的時間,所以晚飯後我們還是出去了,看看古城的夜景。我們沒有買通票(古城內可以自由參觀,只是不能進入景點)。九月十四日,天終於放晴了。托老板娘給找了個妥當的司機包車去王家大院、雙林寺,費用200元。王家大院真的不錯,建築物上的石雕、磚雕、木雕都很漂亮,依山而建、錯縱有落的古建築使我目不暇接,不停地按動相機,整整看了兩個多小時。隨後又驅車去雙林寺,這是一座建於北魏早期的寺院,寺內彩塑的佛像個個栩栩如生,整個寺院儼然是一座精美的藝術館。只可惜多年失修,深感遺憾。回到平遙的旅館稍作休息後,我們又逛平遙古城了,雖然我們沒買120元的套票,但整個古城幾乎每個角落都走到了。只是古城人流大,拍照受影響。九月十五日,晴,早上有霧。一早起來,乘店家還未營業,游客還在休息,將昨天未拍好的照片再去拍一下,剛出門時霧太大,拍不清,到7:30後霧漸漸地散開,又是一個好天氣。我們按照平遙地圖上注出的景點去尋找,結果發現地圖上不少景點實際上已不存在了。我們買了些平遙牛肉帶回上海,分給家人,都說平遙牛肉不貴,味道不錯。吃過午飯,貞君泉任家客棧的任老板開車送我們到火車站,13:16開車,從平遙到大同的綠皮車,人多得很,車廂內沒有空調,連電扇也不打,很不舒服。到太原後,天色漸漸暗了,乘客明顯少了,才感覺好了點。到大同時已誤點近一個小時。我們住在火車站附近的飛天賓館,二星級,條件一般,價格還可以,標間120元,供應早餐。等我們安頓好,洗刷完畢,已快12點了。九月十六日,晴,大同市夜間施工聲音很響,房間的衛生間不知哪裡漏水,滴水聲不停,讓人無法安睡。計劃是下午去雲岡石窟,有夕陽看雲岡的說法。上午先休息,在市內周邊看看,可睡不著還是早點出去。出門坐4路到牌樓站下,前面就是鐘樓了,鐘樓不開放,不能進去,只好沿著轉一圈看看。旁邊不遠就是九龍壁,門票10元。心想不貴,進去一看,只有這麼一塊壁,有點不平,但這是全國僅有的三塊九龍壁之一,在平遙時聽人講,這三塊九龍壁,一塊在北京故宮,一塊在大同,還有一塊在平遙。我們問大同人,他們回答說平遙的那塊是現代人建設的,不能算的,北京有兩塊,不知是哪種說法對。接著去善化寺,正在修繕,門是開的,也收門票20元,但好幾個殿不能進。上下華嚴寺下在大興土木,人不能進去,當然也不收門票。據當地人講,華嚴寺除了大門還是原來的,其他什麼都被改變了,原汁原味的東西都被破壞了。我們又在周邊兜兜,鳳鳴閣、圓通寺、紅旗廣場等等。到12點鐘我們乘4路坐到終點站換乘 3-1,全程一共2.5一個人,大約1小時多一點。但因為前面修路,3-1在離雲岡石窟兩公裡左右的地方停下了,步行進去約半個小時,附近有摩的轉駁,一般兩人4-5元。雲岡石窟,依山開鑿,綿延1公裡,是我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真值得一看,這是我們老祖宗的聰明才智,相比之下,不禁汗顏、自愧。從雲岡石窟回來,不知上哪裡吃飯,想找個當地人問問,想到明天要帶我們去懸空寺、應縣木塔、五台山的司機陳師傅了,我打電話給他(在雲岡石窟時已和他聯系過有關明天的行程,這一路包車費500元),陳師傅是個熱心人,他說他就在我們下榻的飛天賓館門口,讓我們過去找他,他幫我們找家能讓我們滿意的飯店。陳師傅開車送我們到位於操場城西街22號的凱鴿酒樓,說這兒的飯菜包滿意,吃不了還可以點半盆。我們吃了真的很滿意,菜量大,質量也不錯,根據需要能點半盆,而且價格便宜,我們四人不僅吃飽還帶了幾個饅頭、包子,總共才化了94元。這是我們這次旅途中吃得最滿意的一頓飯了。九月十七日,晴天。按約定的時間,早上7:30陳師傅就到了,坐上他的車開始一天的行程。一路上他給我們介紹沿途的風光,在一處窯洞前,他停車讓我們下來,去看那有五百年歷史的窯洞。我們下車後去那窯洞看看,拍拍照並和那窯洞的主人合影留念。途中陳師傅又下車買了兩西瓜給我們在路上吃。我們到達懸空寺時已經九點半,懸空寺全部落在陽光裡,陳師傅說,這是看景的最佳時間,讓我們趕緊去。懸空寺門票70元,60歲以上對折。懸空寺氣派宏偉、驚險,遠遠望去太壯觀了,驚嘆有如此高超的建築技藝,真有點不可思儀。11點左右,我們從懸空寺下來,上車繼續前行,下一個目標應縣木塔。應縣木塔就這麼一個塔,遠遠望得見,外面看很雄偉,該塔外五內九四暗層。現在可以上到第三層,木塔門票60元,我們沒進去,只在門口拍了張照。在應縣午餐,價格也比較實惠。繼續前進。下午三點左右,到達五台山山下,據陳師傅講,那是一個天然的氧吧,他建議我們下車休息一下,下車一看,果然不錯,綠樹郁郁蔥蔥,泉水潺潺,空氣清新,真是個天然氧吧。陳師傅拿出西瓜,招待我們吃西瓜,呼吸著清新的空氣,吃著甘甜味美的西瓜,隨後我們又用這清澈的泉水洗手洗臉,感覺真的很好。還揀了塊五台山的石頭,帶回上海留念。然後上山,從東線上,到鴻門岩時讓我們下車拍拍照,然後再到台懷鎮,這一路的風光真好,一會兒,太陽躲進了雲層,從雲層的縫隙中透出絲絲光亮,我們讓陳師傅停車,抓拍到這在大城市裡難得拍到的鏡頭。五台山門票168元,60歲以上對折,另加景區的環保巴士50元。陳師傅幫我們介紹到台懷鎮銀河賓館,標房100元,我們發現這賓館條件都不錯,比我們先前聯系的旅館要便宜,就決定住下了。像陳師傅這樣服務應該得到稱贊,一路上他為我們做了許多不在他服務範圍內的事,有了他的介紹,使我們對即將要去的景點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使幾個小時車程變短了,旅途變輕松了。乘天還沒暗,我們抓緊時間出去玩,乘上景區環保巴士,先去善財洞,分上下兩院,均為明清建築,傳說中順治皇帝曾經住過,現已修繕一新。後去了廣化寺,再去塔院寺,那裡的白塔是五台山的標志,我們只是從寺院後的木柵欄的空隙中把相機伸進去拍了張白塔的照片,未進寺院。等我們走到顯通寺院門口時快五點半了,售票口的僧人說六點要關門的,我們知道顯通寺很大,裡面看點很多,半小時是絕對來不及的,只得等明天吧。最後到了羅睺寺,那座創建於唐代的寺院,為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門前的一對唐刻石獅,是罕見的珍品。已到了關廟門的時候了,我們連門票也未買就走了進去。只可惜我們到時已太晚,僧人們紛紛離寺而去,後殿大門已關,無福見到那套木結構的“開花現佛”。只拍到了這門前的一對唐刻石獅。這時天色已晚,我們趕緊出來,搭上最後一班環保巴士,回到賓館。九月十八日,晴。一早乘上頭班環保巴士先上龍泉寺,門票4元,這座建於宋代的寺廟,雖然不大,但它那雕工精湛的石牌坊和108級台階是十分引人注目的。隨後乘環保巴士到南山寺橋,上南山寺,從車站到寺院要走一段山路,路雖平坦,但有一定向上的坡度,有點累。走進那創建於元代的寺院,就像進了大觀園一樣。靠山而建的大殿一個緊挨著一個,這個寺院是由原先三個寺院合並的,寺內有漢白玉精雕的文殊、觀音像,還有十八羅漢塑像和西游記壁畫,後院禪堂的“真如自在”石匾,為慈禧手書。我們在寺內足足兜了一個多小時,也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怕在中午之前趕不到黛螺頂,因為黛螺頂在東面,上午看光線好。就匆匆下來了,趕到黛螺頂索道,索道單程上35元,我們想索道上,從馬道走下來。索道上去,我們只是在黛螺頂上俯瞰台懷鎮全景,因為網上朋友介紹說黛螺頂上的寺廟沒什麼特色,不進也無妨,沒有進寺院,直接從馬道下山了。這段山路也許是我們這輩子走過最難走的路了,路非常窄而且崎嶇不平,每走一步都得小心,否則就有崴腳的可能。告誡網上的朋友,上黛螺頂要麼就索道上下,如要走寧可走上山,索道下,千萬不要走下山,太難走了。中午稍作休息後就去殊像寺,這也是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建於唐代,寺內有五台山最高的一尊文殊像。從殊像寺出來准備去菩薩頂,途中路過普壽寺,門口貼著關門辦學,不容參觀的字樣,只站在外面拍了張照,就乘車上菩薩頂。門票8元。菩薩頂也是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創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是黃廟(即喇嘛廟),寺內有清代皇帝康熙、乾隆御碑,還有大銅鍋、帶箭文殊、滴水檐、沒舌獅子和琉璃瓦。寺院前也有108級台階。沿著這108級台階一路下來,我們路過建於明正德二年的廣宗寺(沒進去,只在門口照了張相)、建於明永樂初年的圓照寺(沒進去,只在門口照了張相),到了五台山最大的寺院,也是五台山五大禪處之一的顯通寺,門票8元。顯通寺現存的建築均為明、清兩代遺物,其中無量殿、銅殿、銅塔及其它銅制文物最負盛名,參觀顯通寺的人真不少,以旅游團隊居多,大多有導游講解。我們又能蹭了,一聽效果就更好了。從顯通寺出來,想去台懷鎮南面的鎮海寺看看,坐上環保巴士,發現它還能到鎮最南的白雲寺,就向司機提出,不料司機說太晚了不去,那明月池去否,回答可以,我們就說去明月池吧。到站後,看到站台上就有明月池的山門,心想寺院就在前面不遠,一路朝前走,只有一位居士和我們同行,路上坡道難行,足足走了二十多分鐘才走到廟門口,那是一座破舊不堪的舊廟,心想既來了就進去看看吧,不料那廟門口還有個破和尚要收我們五元錢一人的門票。我們又氣又累,轉身在廟門口拍了兩張照片就走了。心想這麼破的寺廟還要收費,難怪沒人來呢!環保巴士的司機關照我們要回去時打電話通知他們,我們看沒什麼人來這兒,只好打電話了,過了一會兒,車來了,把我們送到鎮海寺。鎮海寺內有康熙五十年御制碑文和章嘉活佛塔,據說當年順治皇帝在這裡出家,我們想看看順治皇帝出家的遺址。正好有四個游客圍著一位導游在聽講,我們就湊了過去,只聽得那導游小姐說要帶她們到下院去看看,心想這大概是去看順治皇帝出家的地方了,趕緊跟了過去,誰知這導游把游客帶進了一間黑呼呼的僧房,裡面有一穿黑衣服的僧人,我們感覺不對頭,趕緊跑了出來。後來在環保巴士候車處遇到那導游,問及此事,她居然說捐錢給佛的事外人不該問的,她也不便說。這肯定是導游和黑和尚串通一氣坑害游客,提醒朋友們提高警惕,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回到下榻的賓館,在樓下的餐廳裡吃了碗台蘑長壽面,這台蘑的味道實在不敢恭維,像是用鹽腌過似的,鹹得要命,本想帶些回家的,現在決定免了。九月十九日,雨,下午到傍晚轉陰。今天就要離開五台山去太原了,早上6:30就冒雨到集福寺(就在我們下榻的賓館對面),寺院較大,那裡有很大一片尼姑的生活區,觀光者很少,上到最高點風景也不錯。特別的是寺內有一個五郎殿,據寺內尼姑說,原先這附近有一個五郎廟,是當年紀念民族英雄楊五郎的,六、七十年代時林彪在五台山上造別墅把五郎廟給毀了,山上的僧人根據楊家後人提供的畫像在集福寺建了個五郎殿給供奉著。從集福寺下來乘上頭班環保巴士去碧山寺,這是創建於北魏的一座寺院,寺內四大天王神姿威武,手中分持劍、琵琶、傘、蛇,像征風調雨順,寺內還有一尊緬甸產精雕漢白玉佛像,寺院的建築非常精致,門楣上有許多精致的彩繪,非常漂亮。我們為在離開五台山之前來碧山寺一游感到不虛此行,如果不游碧山寺就宛如上北京未逛故宮那樣遺憾。八點半回到賓館,老板娘叫人開車送我們去汽車站,買車票時司機急切地催促我們趕快上車,說是人到了馬上開車,可車票上寫的是10:30開車,等到10:00司機就開車了,我們一直也弄不明白發車的時間表,反正對我們來講,早點發車就能早點到太原。一路車開得很快,據說現在都講承包了,開得快或許能多跑一車呢。下午2點不到就到太原汽車東站了,到火車站還有一段路,太原汽車站附近在修路,路很不好走,天又下著雨,車站上黑車多得要命,斬客,到火車站要價40元,太黑了,我們不坐。同車的兩個當地人告訴我們不遠處有公交車,我們就朝公交車站走過去,在車站附近碰上一出租車,說是20元能去,我們就上去了。我們住在火車站附近的茶城賓館,標房100元。住下後,我們就先去作為太原市標志的雙塔寺。本想坐公交車去的,候車時一太原市民說太原的交通堵車太厲害了,到雙塔寺沒幾站路來旅游的還不如步行去。於是我們就一路走了去,太原的交通果然堵車厲害,路上的紅綠燈對車輛、對行人好像都不起作用,我們只好跟著人流過馬路,這也許是太原市的一景吧。雙塔寺原名永祚寺,建於明萬歷年間,寺內主要建築全為磚構,大殿及東西配殿都是無梁殿,兩座磚塔,平面八角形,十三級,高54.7米,裡面其中一個塔可以爬,很好玩。到塔頂可以看到太原市的景色,中間6、7層左右是拍另一個塔不錯的角度。塔下是個牡丹園,可惜現在已過了牡丹的花期。本想爬上塔去看看,可塔內漆黑一團,第一層還有盞聲控的小燈,到上面就什麼燈也沒有了,石頭台階很高,再加上看不清,有一種恐怖感,爬到二層就不敢再上去了,退出。九月二十日,陰轉晴。今天要去游常家大院,早上6:30出門,乘901車票3元到榆次老城,轉12路車票3元到常家大院。9點左右到達門票60元,60歲以上對折。常家大院以園林文化在一座座遠近聞名的晉商大院中獨領風騷,它最大的特點是擁有占地120畝的園林,名曰“靜園”,那裡有小湖、書房、石橋、曲廊、小亭、敞軒等等,這裡既有北方院落的粗獷又兼備南方院落的神韻,靜園中注入了雅致空靈的江南山水寫意情趣。院落中磚雕、木雕、石雕上彩繪藝術,別具風采。特別是貴和堂的樓層護欄上全部由磚雕砌成,圖案由福、壽、喜、祿、祥團花和八卦爐、懸壺、文房四寶等組成,十分精致;還有“石芸軒書院”中的“聽雨樓法帖”、“常氏貴墨法帖”和“石芸軒法帖”,都是中國書法藝術之珍品。整座大院使我們感受到其間飄出的縷縷幽香。、一直到12點多才離開常家大院,來不及吃午飯就趕緊乘車2個多小時,去山西省博物館,結果地圖上的差錯使我們走到純陽宮,山西省博物館的二部,再想趕到山西省博物館去,純陽宮的工作人員說已來不及了,想明天去,回答是周一,博物館休息閉館,看來這次是和山西省博物館無緣了。就只好參觀一下純陽宮了,裡面的好東西也不少,值得一看。從純陽宮出來,我們逛柳巷,在美特好超市買了山西特產紅棗和醋,又到郝剛剛羊雜割去品嘗了羊雜湯,味道確實不錯。九月二十一日,多雲。早上先去賓館附近的文廟和崇善寺去看了一下,崇善寺未開門,只在門外看看拍了幾張照片;文廟也沒開,乘工作人員搬運東西的間隙,溜進去拍了幾張照,也算是到此一游吧。隨後又去郝剛剛羊雜割去吃了羊雜湯,再從火車站附近乘8路車到晉祠(車程約45分鐘,景點門票70元,60歲以上對折),晉祠是集古典園林、古建雕塑、詩文碑刻、古樹名木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看點很多,主要看點都集中在中軸線上,晉祠三絕非常有名,即周柏隋槐、難老泉和宋塑侍女像,凡是到晉祠的游人都要在難老泉那裡洗洗臉,奢望能夠永遠不老。我們在晉祠一直觀看到下午2點多才返回太原市區,回到賓館,稍事休息後取了行李,晚上乘Z98返回上海。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