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廬山的第一天,出汽車站為擺脫契而不舍的推銷住處的當地人,就在正街不遠的雲天別墅住下.標間100元,我們要的向陽的房間,很干燥,如果背陰的房間進去就有霉味了.休整了一下,開始在廬山上的游覽了.今天只有大半天,我們只走西線:花徑→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崖→大天池→大壩→烏龍潭→黃龍潭→三寶樹→蘆林湖→牯嶺鎮中午11:40開始沿大林路步行至花徑,順路可覽飛來石,即冰川遺跡-冰桌巨石。花徑園內曲徑通幽,欣賞了如琴湖山色,走了通往湖心島的曲橋通往。花徑亭中石上刻有“花徑”二字,傳說系白居易手書;白居易草堂位於如琴湖畔,在園中建有“白居易草堂陳列室”,著名雕塑家王克慶制作的白居易石像立於湖畔。出園後過馬路到天橋,傳說朱元璋一步跨天橋。實際上二石相差很遠,在合適位置拍攝,二石相連成天橋。自天橋循左側石級路前行至仙人洞,這一路是一段長約1.5公裡的秀麗山谷,稱錦秀谷。沿錦繡谷傍絕壁懸崖修築的石級便道游覽,一路景色如錦繡畫卷,令人陶醉。景點很多,有獅子口懸崖、好運石、險峰金鎖關、好運池、觀妙亭、游仙石、竹林寺、“石松”等。錦繡谷的南端有參差如手的“佛手岩”,在佛手岩的覆蓋下,一洞中開為仙人洞。仙人洞是道家的福地,洞中立有呂洞賓的石像.在仙人洞左旁有老君殿,內供奉太上老君李聃。還有老子騎牛雕像。仙人洞的左側有石砌的月亮門,門楣鐫刻“仙人洞”三個大字。在月亮門內有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有一勁松插石挺立,稱為“石松”。石上刻“縱覽雲飛”、“豁然貫通”摩崖大字,石下亂雲飛渡,如入仙境。著名詩句“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使仙人洞景點名揚四海。從仙人洞出來還可看到明太祖朱元璋為紀念其“神柢”周顛所建的御碑亭,亭坐東向西,純石結構,碑高4米寬1.6米。從仙人洞出來有旅游觀光車站點,能夠前往大天池景區。不過也可以乘坐滑道過去,30/人。滑道起點就在旅游觀光車站點後面,到達大天池景區大概需要8分鐘。我們走的是滑道旁邊的陽明小路,雖然最初一小段似被人為破壞成泥路,其實很快路就比較好走了,是樹林中的條石路,一刻鐘後就看到大天池炮台;還有圓形、傘頂的佛殿的圓佛殿,上聳立著一座天池塔,塔為一閣式石塔,五層六面,高20余米;塔西有一石質方台,名天心台,台下有碩大臥石,平滑如鏡,上鐫“照江崖”字樣;路旁有個金龍魚池,就是一個小破池子,很荒蕪,看了超級失望。
順路往前走就到了天池寺山門,繼續前行可至大天池。天池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薩而得名文殊台。如果是月色朦朧之夜,閑坐台上,眼前深谷中經常會出現點點如同燈光般的亮點, 由少漸多,時大時小,時聚時多,時隱時現,閃閃爍爍,人稱“佛燈”,不過我們到時正陽光燦爛著。還可看到鬥姆亭、廬山松,大天池即為天池寺放生池,呈長方形。池後為新建的天池寺。天池寺原名峰頂寺,初為晉慧遠所建,至南宋嘉定年間重建,後毀於兵火。現在能看到天池寺遺址。在天池寺休息一下。
3點左右我們由大天池西南側,沿著石階下行數百米,便可見龍首崖.這裡是賞廬山三絕之絕壁的好地方,懸崖拔地千尺、下臨絕壑,驚險無比 ,在龍首崖上憑欄俯瞰石澗峽谷,可見懸索橋似的彩虹橫臥,獅子岩、方印岩、文殊岩、清涼岩、萬丈梯等諸多景致,奇石累累,姿態萬千。從懸崖左邊一石亭觀看,崖下扎根石隙的幾棵虯松,宛如龍須。還可看到鐵船峰,俗稱“桅杆石”,與龍首崖隔澗相望,高峰矗立,似巨艦昂首下午四點返回大天池,乘西線旅游觀光車從大天池站至電站大壩站。一路往西前往至游烏龍潭,賞龍潭瀑布,烏龍譚的美,古書記載,它原來本由三個大小不一的譚組成,現在只見一譚。注意:在這裡可千萬不能洗手哦!烏龍潭曾經是西游記的取景處。後到黃龍潭邊,黃龍潭幽深、靜謐,古木掩映的峽谷間,一道溪澗穿繞石壘而下,銀色瀑布衝擊成暗綠色的深潭。在黃龍譚洗手,可以帶來好運!一路還可看到鐫著“降龍”二字的巨石。繼續前行至三寶樹:一棵銀杏(又名白果,公孫果),形同寶塔,高30余米,有1600余年。兩棵柳杉(原名婆羅,從西域引進的樹種),各高40多米,均有600余年的參天古樹,要兩三個人才能抱住。在黃龍寺門口,是“廟堂之寶”,故得名“三寶樹”!還有新建的大雄寶殿,殿後面是黃龍寺。下午五點沿黃龍寺旁小路,走20分鐘到蘆林大橋和蘆林湖。1954年此地築壩蓄水,於是高峽出平湖,青山綠水,相映成趣,為廬山添了一處勝景。毛澤東同志曾多次於該湖中游泳。 最後乘東線旅游觀光車從蘆林大橋站至運管所站。傍晚六點到牯嶺街街心公園,公園呈三角形,園內曲徑小道,是悠閑放松的好去處。園中央築有一個半月形大花壇,壇上安放著一頭臥即待起的石牛,由數塊巨石鑲嵌而成,比較抽像,需要看者有一定的想像力。基座上鐫有書法家啟功寫的“牯嶺”二字。這頭石牛是牯嶺的像征。
今天的行程到此結束,隨便在附近找個小飯店用餐,紅燒鯽魚和蔬菜合計20元,沒想到兩個人的飯加餐具卻要6元.飯畢又去超市買些食品,返回雲天別墅休息了.

(天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