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慶第一天,早上看完閱兵儀式就琢磨著下午的旅程。我住在江門市區,對於鶴山市古勞鎮的薩其馬早有所聞,原因是家人的同事有帶回當地此特產的以之分享,嘗者必贊不絕口。古勞的薩其馬屬於“南派”,特點是粘,甜,香,簡直就系為廣東人度身定做。古勞威名於外的是水鄉和面醬,今天吸引我們去的卻是薩其馬,廣東人俗稱“馬仔”的點心。古勞並無制作馬仔的天然優勢,想必是某位大師厭倦凡世,選擇了這個西江邊桃源般小鎮,以他的絕技成就一方名食。
從江門市區駛上濱江大道,黝黑的柏油路沿著西江閃閃粼光的河水蜿蜒北上。濱江大道是江門的面子工程,路好行又少車,稍不留神就讓速度表飆上80km/h。經過20分鐘的輕松駕駛,就來到了九江大橋底。到了這裡我們就開始不認識路了。不過早有准備的是我打開了gps手機的導航功能,讓他規劃路線到古勞鎮,結合問路,我們又一次沿著西江邊逆流而上。不過這次變成了只有兩車道的小路。路築在西江大堤頂,由於最近上有少雨,沒有泥土衝到河裡,這讓秋日的江水現出海洋般的藍色,而又略帶溫柔的一點淺。能見度不錯,行走在高於水平面幾層樓的堤壩上,左手邊是丘陵下面碧油油的水稻田和魚塘,右手邊是平靜的江水,遠處還能看見南海的發電廠的大煙囪。
古勞鎮的鎮墟極小,國慶這天開門營業的只有幾間士多店。在店主的指引下,我們繼續沿著鄉間小路來到一個叫“大口墟”的地方。所謂的一個墟,就是在高於兩旁稻田的路旁,會有連續十幾間兩三層高的民房,一樓是一些商店和食肆。我們從離開西江邊開始算起,沿著那條路的第一個墟是古勞鎮府的所在地,第二個墟小一點,第三個墟就是大口墟了。有一間叫做“聯興酒樓”,看進去只有幾個伙計,門口有個玻璃櫃,裡面就是聞名省港澳的馬仔啦。這裡無論裝修,衛生條件都和他聲名在外不匹配,但不管如何,價格還是相當合理,一元一塊,我們買了30塊,一點也不覺得買多了。
順著路繼續走,不久就到達縣城沙坪鎮,gps導航帶領我們穿過最繁華的人民路,中山路,我們在國慶歡慶的人流中一點點挪動,與鶴山人民一同感受假期的愉快。衝出了人民路,右轉江沙路,就直奔江門市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