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山西

作者: 飛舞的紅蜻蜓

導讀旅游界有“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陝西”之說,真正到了山西你便能感覺到山西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到山西不是看自然風光,而是看人文景觀,需要用心去感悟。 之一:佛教文化 大同,一個盛產優質煤的城市,這裡有著大大小小數以千計的煤礦,這種無計劃的開采也正是大同的水資源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大同給我的感覺就是塵土飛揚,但大同卻有著燦爛的佛教文化,雲岡 ...

旅游界有“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陝西”之說,真正到了山西你便能感覺到山西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到山西不是看自然風光,而是看人文景觀,需要用心去感悟。

之一:佛教文化

大同,一個盛產優質煤的城市,這裡有著大大小小數以千計的煤礦,這種無計劃的開采也正是大同的水資源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大同給我的感覺就是塵土飛揚,但大同卻有著燦爛的佛教文化,雲岡石窟、恆山懸空寺、應縣木塔,無不向世人訴說著它的歷史與輝煌。

位於大同市區不遠的雲岡石窟始建於北魏時期,至今已有著1500多年的歷史了。它晚於敦煌莫高窟,早於洛陽龍門石窟,那些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佛像,是佛教在我國發展史上一個鼎盛時期的見證。

渾源縣的懸空寺也是北魏時期的建築,同樣也有著15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佛教文明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建築史上的奇跡。它矗立在懸崖峭壁之上,僅用十幾根木棍支撐,卻能歷經風霜雨雪、甚至地震等自然災害,千余年不倒,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應縣的木塔與法國的艾菲爾鐵塔、意大利的比薩斜塔並稱為“世界三大奇塔”,據今也有950多年的歷史了。它奇特的建築形式,使之沒有用一顆鐵釘而堅固的聳立了近千年,木頭沒有腐蝕也沒被蟲蛀。據說應縣木塔就是珍藏佛祖真身舍利的地方!

五台山,在我看來,它在中國眾多名山名川中並沒有什麼讓人稱奇的風光,它的名氣同樣因為其在佛教史上的特殊地位。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為譽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原有寺廟300余座,現存也有40余座,不僅有漢傳佛教寺廟,也有藏傳佛教寺廟,其中不乏唐代的建築。身處五台山,在寺廟環抱之中,你能感知的——只有“佛”。

之二:歷史人文

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晉祠,否則,不僅太原算是白去了,而且也會讓你的山西之行減了幾分顏色。只走進晉祠,撲面而來的歷史氣息便能深深的感染你,它們穿越千年時空,觸摸你的每一根神經。晉祠三大國寶建築:獻殿、魚沼飛梁、聖母殿,還有晉祠三絕:難老泉、周柏、宋塑侍女像,每一處都有一個歷史故事,每一處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甚至晉祠裡的任何一棵樹都有著上百上千年的歷史。

平遙,這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它的一磚一瓦無不向你訴說著曾經的繁華與歷史的滄桑。登上古城牆,我第一次知道了什麼叫“固若金湯”,難怪它歷經600余年的風雨滄桑,至今仍雄風猶存。這一圈古城牆不僅把平遙分為一舊一新兩座城,同時也把時間隔斷,漫步在古城內的街道,仿佛置身於世外,回到了千年之前的古城。坐在院子裡,仰望千年之前的那輪明月,不禁慨然,這種閑適與平靜,真是讓人留連忘返……

之三:晉商文化

一部《喬家大院》讓中國千千萬萬的人知道了喬致鏞,知道了喬家大院,也知道了晉商,我對山西的了解也是從這裡開始的。祁縣、靈石一帶有很多保存下來的晉商大宅院,我選擇了兩處:一處是王家大院,因為它最大;一處是喬家大院,因為它最有名。有趣的是,王家和喬家都是靠賣豆腐發家的,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王家大院對外開放的是高家崖和紅門堡兩部分,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大”、“宏偉”,又由於王家是先經商,後為官的,比較重視文化教育,宅子各處也都有很深的文化內涵。相較之下,喬家大院要小很多,內涵也沒有王家豐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喬家大院已完全商業化,導游沒有仔細講解的緣故。但,不管是王家還是喬家,都是晉商文化的縮影。

剛到山西時,坐車往大同,我透過車窗看到山西獨特的地貌:到處是黃土山,山與山之間有很深很寬的溝,而山的縱立面都非常陡,像懸崖,我難以想像當時的山西人是怎樣在這樣的環境中開辟出一條道路,走到邊疆進行邊貿的。歷經千辛萬苦的山西商人是值得人們尊重的,他們理所當然應該取得這樣輝煌的成就!再回湖北,已是丹桂飄香,汽車行進在寬闊的柏油馬路上,空氣中彌漫著桂花的幽香,感覺——真好!


精選遊記: 太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