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的年底,冬至前的一個周末,忽然想起要去諸暨的五洩看看。其實這個季節已經不太適合在戶外游覽了,江南的最低氣溫正在漸漸地向零度逼近。而且冬季是枯水期,瀑布水量也小,並不是五洩最美的一個季節。但是,毫無疑問冬季是五洩一年之中最清靜的時候。於是在周六下午的兩點多坐上了從南站出發的火車。 到達諸暨火車站時已經是五點半了。那幾天的白天是全年最短的,而且那個周末又適逢陰天,所以從車站出來,外面早已漆黑一團。這個火車站是諸暨的新站,坐落在郊外荒野的地方,許多配套設施還沒有完善,站前廣場的燈光似乎都沒有覺察到。這些情況都是我始料未及的,但十幾個一同下車的乘客出站後卻是熟門熟路,五分鐘內便作鳥獸散,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剩下一片黑暗和呼呼的北風。還好,不遠處有輛孤零零的公交車正要出發,於是沒有猶豫就跨步上去。後來聽司機說這輛車是末班車,也還好,它是通往市區的。但是諸暨周末街頭的燈光也並不璀燦,甚至可以用昏暗來形容,街道的路燈都沒有完全打開。後來從酒店11層的窗戶向下俯瞰,也不見多少亮光。諸暨的夜著實漆黑。 第二天天亮以後才發現,整幢大樓的背後其實便是一座大山。浙江有許多縣城四周都是群山環抱,像臨海,富陽等,市區就有高山聳立,很喜歡和羨慕這樣的環境。諸暨也不例外,在它西郊的群山之中更是孕育出了一水五折,折折成瀑的五洩奇觀。從市區到五洩風景區所在的五泄鎮,沿途還要經過大唐鎮和草塔鎮。而風景區的門口就有賓館,安靜清幽的氛圍。星期天雖然還是陰天,但是氣溫已經回升到了七八度的樣子,並不感覺寒冷。從入口處穿越紫藤長廊,即可見一大壩橫臥眼前,這裡就是五泄水庫了。大壩雄峙於兩側群山的峭壁之間,在旁邊有碼頭,可以選擇畫舫或快艇等水上交通工具來擺渡過水庫,進入五洩的核心。碼頭不大不小,走廊的牆上張貼著來此視察過的一些領導的照片。比較有意思的是前後幾任上海第一把手都曾來過這裡,當時陳某某已經落馬一年有余,習某某在浙江省主政時來過五洩,而現在的俞某某當時剛從湖北省委書記的任上赴上海履新不久。乘上畫舫,沒有團隊,十幾個游人或竊竊私語,或抬頭觀景。水面波瀾不興,兩岸如黛的山巒極富層次,隨著畫舫的前行,在我們的視覺裡漸次打開。二十多分鐘後,來到了天一碧碼頭,棄船登岸,沿著山谷繼續前進。年末的冬天,谷中有的樹葉已經枯萎,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條的輪廓倒映在小溪的水中。走了大約一刻鐘,發現路邊又有一家賓館,而前方則呈現出一座廟宇——五泄寺。寺廟規模並不龐大,看上去修葺的年代也不久遠,據風景區自我介紹為曹洞宗的祖庭。寺院的另一側,第五洩已悄然地展現在眼前,從古老的裸露的山岩上傾瀉而下。冬季的水勢確實很小,以至於要走到瀑布的近前才能聽到嘩嘩的水聲。下面的水潭,面積也不大,供游人在豐水期行走的石墩已徹底露出水面。拾級而上,開始登山,觀賞其余的幾洩,崖壁上眾多的題刻是古往今來人們對五洩勝景的贊美。五洩顧名思義就是五級瀑布,只是原本以為山會比較高,等攀上了一洩才發覺與想像中的相去甚遠,於是感嘆在這有限的高度裡能產生迂回曲折,輾轉騰挪的五級瀑布,好像著實有些不易,不禁弱弱地嘖嘖稱奇,對五洩的空間立體縱深,深有感觸。到達山頂,可以繼續向西源景區進發。不過西源的景色實在一般,只是一條狹窄的山谷,冬日的陰天穿行其間,更顯幽暗,途中經過一片楠木林。出了西源的門口,大約也就是回到了五泄寺唐代古剎的牌坊前。不知不覺,走走停停坐坐,時間已過去了三個小時。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至今,同一個地方我還沒有去過兩次的。但是,我想如果有機會,我還是很願意重返五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