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的陌生人----之張掖司機甲乙由於並沒有更多自助出行的經歷,於是一切都聽朋友的安排,大西北,地域廣闊,路況不好,景點之間離得非常遙遠,如果不包車估計很挫敗。提到包車,不得不不提到包車師傅,至於好和不好,也不是一兩句和一次的經歷就能給與絕對的評價,不過我們在嘉峪關兩天的包車師傅,估計是我們這次旅途中最讓人舒服的經歷了,雖然我們隊裡的人會不屑一顧,我們給的價格不錯啊,他當然樂於服務了,這不是天經地義的嗎?但這話,在西北地區似乎並不是那麼回事。說到這事就不得不頭一天到張掖所碰到的郁悶之事,從天津出發的驢友早一天來到張掖,聯系好了包車師傅,面的,380一天,6個人,價格應該說談得很好了,因為她們事先在網上了解過行情;但同時也聽到過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那就是第二天凌晨3點達到張掖,在售票處的小房子裡混跡了幾個小時後,將背包寄存好,興衝衝地准備開始第一站的旅程時,被告知咱們有幸碰到了傳說中的“被放鴿子”,於是,隊中的隊友出現了些情緒上的變動,但經常旅游的人都知道,這種意外事件在自助游是很平常的,而自助游的好處之一也就是親臨一些具體事件之中,給與出游一些另類的回憶。那就叫車吧,臨時在馬路上叫了輛出租,談好了300元的價格,該車主又叫來了他的朋友,兩部車分別載著6個人包車一天,從丹霞地貌日出、馬蹄寺、市內大佛寺到送回火車站。價格是無法跟前面的比,但也很無奈,凌晨四點,幾個人跟游魂一樣晃也不是辦法,既然出來了,就別太計較一些無法掌控的事情吧,於是還是按照原計劃出發了。我們這輛車的司機甲是個年輕人,估計跟我們差不多大,說話什麼的,雖然沒有樸實的感覺,但也還是透著本性上的一些西北人的憨厚之感,雖然外表卻是油滑,開著巨大的快節奏音樂,一邊開車還一邊扭動身子,坐在副座上的我瞧著他的樣子還挺逗。因為出城後的道路幾乎沒有路燈,而且一直向前,幾乎沒有什麼彎道,時間久了,開車和坐車的人都很容易困乏,我想司機開著那麼響的音樂也是讓自己保持清醒的方式之一吧。路途中,與司機聊了聊,聽說我們是上海來的,說話頓時底氣有點變了。但瞬間又說,來我們這裡的上海人好多雲雲,接下來就是他接到的上海人的經歷等等,不知是有些自豪還是覺得沒話找話。開到半路,他的手機響了,接了手機,便開始講當地話,可是他們的話細細聽,也不難懂,而且我對各地方言的興趣也使得我很容易適應這些,至少我聽懂了,他是在與另一個我們包車上的師傅通話,而且估計那位乙師傅嫌價錢有點低,他一句“哎呀,沒事,到時候加個50塊”,頓時讓我介意了起來。從與甲司機的交流中看不出是不講道理的黑司機,但剛才的對話又讓我覺得事實恐怕就是這樣了。接著剛才的爽約事件後,接下來的便是令人尷尬的加價事件。我不知道該不該告訴其他人,怕影響她們的心情,但又擔心一旦他們開口,沒有心理准備的其他人會有過激的反應而鬧得不可開交,畢竟身在外地,強龍也壓不過地頭蛇,如果為了幾十塊錢鬧出點事情,就損失更大了。於是在第一個景區下車後,我低聲用上海話告訴了同伴並讓她們不要表現出來,心裡有數便行,到時候想辦法。於是丹霞美麗的景色讓我們暫時忘記了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情,我們拿著相機東拍西拍,一邊等著日出,兩個司機也跟著上來看日出,聚在一起商量著,我想無非就是那事。期間,他們看到我們手上的相機,手機,攝像機,用羨慕的口氣嘟噥了一句“人家是有錢,看他們的攝像機都是很好的,我們這個”看看手上的山寨手機,兩人在那裡相互嘲笑中。我雖聽在心裡,卻有著說不出的感覺。發達地區的游客千裡迢迢趕赴大西北,領略我們眼中美麗的風景的同時,也給與了當地人帶去了一次自卑情結的迸發。西北,甘肅,在現代各沿海城市大力發展經濟的快速今天,張掖----曾經的軍事重地,曾經繁榮的河西走廊中的一站如今的沒落與貧窮是事實,而旅游業的發展也是近期才發展起來,也沒有迅速地帶動整體經濟,使得生活在惡劣條件下的人們那種低人一等的感覺隨處可見。而這種心理上的失衡,也會導致“窮山僻壤出刁民”的說法被一次次證明著。其後的經歷不想細說,最終是兩邊的人都沒有得到益處,一邊雖然沒有再繼續損失金錢,但心情卻是以郁悶而終;一邊耽誤了好幾個小時,磨破了嘴皮,車還發動不起來了,也最終沒再繼續撈到好,也終究不歡而散。本已記下了他們的車牌,也在別的論壇發過了,但希望前往張掖的朋友除了留心,不要對張掖有啥偏見,馬蹄寺的風景很不錯,丹霞地貌也很奇特,只是我們的運氣不好而已。

(丹霞地貌)

(丹霞日出)

(干裂的土地)

(馬蹄寺的風景)

(馬蹄寺上空的雲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