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是心中的一個聖地,09年國慶我終於登上泰山之顛,了卻多年的心願。謹以此文對泰山吧內給予登山者各方便幫助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提前十天仍然沒有買到1162次列車的臥鋪,也許因為該次列車票價實在低廉,9月29日我前所未有的體會了火車上人擠人的感受。三個人的座位坐四個人,我所在的十二車廂由於有列車長席,人尤其的多。想補臥鋪車票的人從一上車就在這裡擁擠著,在得知沒有希望後還遲遲不肯離去,竟然跟列車長一起打起了撲克。直到洛陽站才有五張臥鋪騰出。我起初並無補臥鋪的想法,無奈車上又熱有擠,想想第二天下車就要登泰山自己著實沒有那樣的體魄,所以在洛陽站開出後就去列車長處詢問。凌晨兩點到達新鄉車站。老天保佑,恰好有一張臥鋪,此鋪還是列車員臥鋪車廂內騰出的,不管那麼多了,交了錢立刻奔赴1號車廂。躺下就睡,四個小時對與我這個本來睡眠就很少的人來說已經足夠。列車9點一刻准時到達泰山車站。
泰安市的人口之多,公交車之擁擠,還是我之前沒有料到的。3路車從火車站到紅門並不長的路程中經過好幾個紅燈處。大蓋二十分鐘後到達紅門。啊,泰山,我來了!
跟隨著登山的人流,沿著台階向上沒走幾步就看見關帝廟了,裡面有株漢柏第一,讓我初次領略了一下泰山之古樸。經過一天門—孔子登臨處—天階—萬仙樓—鬥母宮,我就已經出了一身的汗,是熱的。來前看天氣預報,不是小雨就是陰天,可事實上卻是晴天,穿的衣服厚了些。無奈,只好停下來休整一下,脫了外套,擦擦汗,喝點水。汗基本干了之後才繼續向前走,路過經石峪時看了看裡程碑上面寫的要看石刻還需多走0.8公裡,隨即作罷。一口氣走到了壺天閣,然後遇見了一個貴州來的獨行客,於是結伴而行。沒走多久我提出要休息吃東西。貴州人因為之前已經休息,所以自己向前行。我吃了自己帶的月餅跟雞蛋還有點水果算是中午飯了。之後的路段台階明顯多了,三四十級台階一組,共有N組。這種一組一組的台階好像一直持續到回馬嶺直到中天門。到中天門的途中,我趕上了貴州人。中天門是登泰山東西兩路的教彙之處,也是乘索道直達南天門的所在。這裡可以遙望南天門、玉皇頂。中天門石牌坊據說也是百多前年所建,古樸蒼勁,到此已達中天境地,眼界豁達,石刻古跡眾多,山嶺俊秀景色優美。讓人不覺駐足興嘆良多。只可惜貴州人照相技術奇差,中天門牌坊都沒有給我照全。遺憾啊。貴州人在這裡提出休息,而且是要好好休息。足足休息了二十多分鐘,最後還是在我委婉的建議下才繼續前行。
泰山真可謂是移步換景,人文、自然交相輝映實在是令人目不暇接。很多石刻只好是幾眼帶過不能細細品讀。中天門出發沒多久,遇一飯館,貴州人提出要吃牛肉面,只好與之做別,希望途中能再次相遇,可惜直到我下到泰山腳下也未能再與此君謀面。
人一個的路途雖說略顯孤單,卻也自在得很。正如眼前所看泰山石刻“逍遙游”遍“快活天”。很快來到步雲橋,我寫景狀物的本事本就很差,更何況是面對泰山。(泰山即便是被稱做“GUO山”我想也不為過吧。)所以對於我所看到之景物,便無須多言,個中滋味,登過泰山的人都各自有各自的感受。我認為從中天門到玉皇頂沿途處處皆勝跡。每一塊岩石每一株蒼松仿佛都閱盡蒼生,都值得景仰。雲步橋的青岩滴翠,五大夫松的古拙蒼秀,望人松的殷殷熱情無不讓人心生敬意、留戀不舍。不知不覺來到了十八盤,關於十八盤的由來,我在網上查了查,還是挺動聽的,相傳秦始皇泰山封禪,一路由轎夫抬至岱頂,轎夫流汗如雨下,甚是疲憊,於是始皇問隨從轎夫一共休息了多少次,隨從答曰:十八次。泰山十八盤由此得名。據說泰山有三個十八盤,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緊十八盤好像是從升仙坊到南天門一段,不緊不慢又十辦是從升仙坊到龍門處,慢十八盤我不知曉。自以為不清楚也沒什麼要緊。反正自己是一路走上來了,從遙望南天門開始到升仙坊,我也忘了我休息了幾次,反正走大概七八十個台階就要坐在石階上休息片刻。泰山登到此處方知其艱辛。
到了天街,我就開始一邊游覽一邊找KJ招待所,泰山山頂之大令人驚嘆。走過天街牌坊,升中牌坊,沿著大路朝一路觀光游覽,看到了神憩賓館跟八一賓館,初以為八一賓館就是空軍招待所。後來想起來吧裡有朋友說過KJ招待所在北天門外,可四處尋北天門不見。於是詢問岱頂工作人員,得知北天門所在。從玉皇頂到北天門一路風景還是很美的,北天門埋在青松樹影之中。與天街碧霞祠玉皇頂的人聲鼎沸相比,此處真真是人跡罕至。而且這裡還看到了“丈人峰”跟程硯秋的“飛霜”。KJ招待所的主體建築像一坐石制的古塔,掩映在青松紅楓深處,周圍群山環抱曲徑通幽,環境幽雅之極。到達KJ招待所還不到下午三點。來前就聽說下午三點前定房間價格是可以講的,幾經交涉,我以150元住進一四人間,有熱水,有電視,不再安排其他人。能在國慶前夜順利安頓好住宿,真是幸運啊。在這裡還是要再次感謝吧內朋友的悉心指點。
洗過熱水澡,渾身輕松的再次出門細細觀賞岱頂風光。在“五岳獨尊”、“孔子小天下處”、“拱北石”等多處留影時給我拍照的當地人都極為熱情,每次都是不厭其煩的在同一個地方拍兩到三張,橫著照一張豎著照一張。還說讓我看看好不好,不好再拍。不多說什麼了。細節處見真章。繞過拱北石眼前景色陡然一變,壁立千韌,石梁突兀。再向南行登上一巨石平台,上刻“瞻魯台”三個大字,還有趙樸初先生的題字“造化鐘神秀”。登臨此處可遠眺魯國曲阜。此時山凹裡升起霧藹,白日已薄西山,岱頂人已稀少,站立山顛天地間仿似只有自己。
回到駐地,吃了自己帶的飯食,八點多一點就進入夢鄉。凌晨四點外面有了動響。店主挨門叫大家起來看日出。我拿上雨披加上秋褲加入到觀看日出的隊伍之中。空軍招待所離東日觀峰較近,我們頂著滿天星鬥在領隊的帶領下一行六七十人左右在將近六點時到達東日觀峰頂。東方天際已經露出一線暗紅,大家都站在獵獵山風中靜待日出。時間一點點的流走,天空也越來越亮,但是太陽仍不見有出來的跡像,大家都有些焦急,更有人甚至調頭准備下山聲稱明天再來碰運氣。我也有點失望,不過此時的遠山在山嵐霧藹中若隱若現猶如海上仙島一般美倫美幻。這時不知誰喊了聲“出來了”,人群立刻沸騰了。大家忙著拍照留念,日出過程短短不到一分鐘時間。但是給人內心的震撼與激勵卻是言語難以表達的。日出過後大家仿佛都不願離去,有人起頭唱起了紅歌,JUN歌、歌唱ZUGUO、GUOGE….大家自發的在泰山之顛日出時分,為祖國六十華誕祈福歌唱。認識不認識的人相視而笑,一曲過後大家熱烈鼓掌,我身後一個年輕的母親對自己的孩子說:你怎麼不鼓掌啊,你看叔叔阿姨唱的多好,今天是我們ZUGUO六十歲的生日,我們在泰山頂上看日出多有意義的事情,你不覺得開心嗎?孩子可能此時真的明白了媽媽的話,一雙小手使勁的拍起來。我看過華山的日出,太白山的日出,峨眉山的日出、武當山的日出,五台山的日出,這麼多次日出中,泰山的日出不是最美的。但他絕對是最偉大的!
七點整,退了房,順著後石塢的標識牌開始下山。後石塢景區被稱做是泰山奧區。一路奇松怪石林立,更可嘆的是,這麼長的一段山路竟然沒有遇到一個游人,在國慶當天,在天下第一山的泰山,我竟然獨占一山,真是好不自在。大小天燭峰風光確實獨特,奇松怪石自不必說,單是那茂密五彩楓林就讓人醉了。楓葉不僅僅是紅色的,還有金黃,橘黃的,色彩斑斕,走在石階路上,根本感覺不到一點疲憊。可惜的是這個季節也許泰山雨水偏少,在天燭峰的深澗峽谷巨石上沒有看到“之字瀑”等壯觀的瀑布,雖然也有流水,但是水已經很少很細。可以想像一下若是豐水季節,這裡的風景將是多麼的奇絕。一直下到仙鶴灣這裡才遇到一位登山的游客,從這裡再向下行二十分鐘就到了修影視城的地方,沿著路標七扭八拐的走了很多砂石路後就來到了游2路車原來的起點站處。這裡可能就是大家說的艾窪村。又順著大路向下走了近半個小時終於到達游2現在的起點站。至此,兩天的泰山行全部結束。
在泰山車站廣場我跟上百名的游客市民一起看了偉大的閱兵式。也買到了晚上八點回陝西的火車票。在車站廣場對面的飯館裡,我吃了靈芝燉雞,誰說鹹來著,我覺得一點也不鹹。湯非常好喝。哈哈。下午我去游覽了岱廟,這裡就不累述。再次感謝“泰山旅游咨詢(當日必回)”的樓主和吧內各位熱愛泰山的朋友的悉心指點。正是因為有了你們的幫助,此行泰山才能順利圓滿。謝謝大家!

(十八盤)

(北天門)

(KJ招待所)

(海上仙島)

(泰山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