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一會戀旅夢
有人說不在櫻花飛舞紅葉飄零的季節去日本會很無趣,可是對於我來說,每一次旅行都是唯一,即使只有短暫的時光,淺淺的緣分,也值得且行且珍惜。
在我印像中日本是一個有著女性氣質的國度,她地域狹長而曲折,既沒有高山也沒有大河,有的只是日本歌集《萬葉集》中所歌詠的那些低矮優美的小山和涓涓流淌的小溪,所以你無法指望她為你帶來高山大壑、萬頃海洋般的激情,卻可以試著從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水一溪中品味那些細部之美,體悟那個進退自如,寧靜自在的微觀世界。
日本有許多簡淡幽靜的庭院,它們不追求皇家園林、王府花園那樣的排場,也不需要很大的面積,往往只用幾樣簡單的材料,以一株樹木、一座小山、一個花壇為主景,再搭配一兩種植物,形成簡潔美觀、層次清楚的布局格式;或者用自然的石塊不規則地鋪成庭院小徑,石塊周圍是碎石砂、青苔和被修剪得矮矮的綠草,形成曲徑通幽處的意境。這些獨具風格的庭院在路旁、民居、小店中隨處可見,你雖然不能領略“無限風光在險峰”的氣勢,卻可以體會“壺中別有日月天”的味道。
日本以小為美的觀念也充分體現在她的餐飲文化中,我回憶整個旅程中所吃到的東西常常是以原汁原味的一塊肉、一塊魚或者一道海鮮生魚為主打,再根據情況輔之以天羅婦、蒸蛋、肉丸子、昆布、素菜、腌菜等小份食料,廚師將各種食物巧妙別致地擺放在造型各異、色彩不同的碗、碟、小盤中,並按照“三分空白、奇斜取勢”的造型原理來安排,據說按照這樣的黃金分割布局才能體現出菜肴的鮮活形態。
記得在一家日式溫泉酒店享用的一頓晚餐,從食前酒、前菜、蟹、生魚片、蒸物、火鍋、陶板、強肴、酢肴、油物、留椀、香物、喬麥面至水果,總共十四道菜肴,每人一份,像是袖珍世界裡的滿漢全席,呈現在眼前真覺得“秀色可餐,觀之可忘飢”,稍不留神,還會錯過一張荷葉背面的幾根烏冬面、一碟天羅婦中的一小包細鹽,難怪有人說日本餐得用眼睛吃才能吃出味道來,反正認認真真從頭吃到尾得花上個把個鐘頭,還吃出一聲細汗,吃完一數餐具,大大小小總共五十多頭,我終於明白為何當年會有那麼多日本留學生在餐館刷盤子,這樣不動聲色的浩勢,別說打工仔就連食客也未必忍心消受得起。
日本人的精細勁兒也體現在他們的服務行業,有一站下榻的住所是大阪帝國酒店,這家1890年開業的酒店曾經接待過諸如伊麗莎白二世這樣的王親國戚。酒店除了擁有富麗堂皇的門廳和電梯,居室也布置得非常典雅,工藝精良的櫻桃木家具,配上淡綠色的豎條牆紙和淡紅色的自動窗簾,讓整個房間顯得寧靜優雅。浴室中的SHISEIDO洗浴用品一應俱全,還備有香薰設施,衛生間裡的TOTO衝洗座便器坐上去是暖暖的,水量和水溫可以根據個人不同需要進行調整,還可以擺動著洗,感覺就像做SPA一樣。洗漱完畢上床之後,居然還在床頭櫃裡發現一本新約聖書,扉頁上印著各國文字,其中有一段中文: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特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仰他的人們,不至滅亡,反得而生……疲憊勞頓的行人若是置於如此細膩溫柔的氛圍下,一定會很容易進入甜美的夢鄉。
從蓊郁幽靜的大阪城公園,到有著神的信使梅花鹿守衛下的奈良公園;從京都古老的清水寺,到充滿禪意的高台寺,這一路走來,滿目皆是茂密蔥翠的樹林和錯落有致的廟宇樓台。特別是在清水寺的下方,綠樹掩映中有一處美麗的小小街區,叫二年阪、三年阪,在這兩條彎曲迷人的小路上,坐落著一線排開的古老木屋和日本傳統店鋪,信步踏上任意一條石路小徑,都能發現玲瓏精致的陶器和色彩斑斕的絲織物品,我是無法抗拒這些小巧可愛的手工藝品的,挑了一塊粉底櫻花圖案的方帕,上面印有一位身著和服的采花舞伎,她微微頷顰回眸一視,我暗忖,備有這樣一塊方帕用來看愛情劇是最合適不過的。
在京都除了能體驗寺廟的莊嚴、靜謐與祥和,還能在古城裡探訪茶道、插花、藝伎等傳統的東方藝術文化。你會發現這座古都與自己的想像完全一致:朱紅色神殿大門處的拱廊,漂浮在安靜河水上的金色寺廟,平整的鵝卵石花園,隱匿在竹林中的詩人小屋等等。更令人觀止的是華燈初上的時候,在祉園那條通向幽幽深處的花見小路上,會發現許多手持相機的歐美游客,守候在小路的一旁,等待著邂逅一位身著華美和服,化著濃濃妝素,碎步從身旁匆匆走過的藝伎,她懷抱著三弦琴,踩著厚厚的木屐,木屐敲擊地面發出清脆的響聲,那聲音由遠及近,再漸行漸遠,慢慢消失在那扇日式飯店的玄關幕簾後,只留下黯淡夜色中一盞昏黃透亮的小燈…..這是一種隱蔽在高牆、院門、窗簾背後的美麗,也許正是因為隱蔽,才會令世上那麼多的男游客為之傾倒,實話說,身為女子的我竟然也會在不經意的一瞥中流露出對藝妓神秘世界的好奇與向往……
而在東京則完全是另一番熱鬧的城市風景:高樓林立的水泥森林、燈紅酒綠的歌舞伎町,滿街時尚的東京女郎和世界最高級品牌的專賣店無不昭示著東京是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東京早晨的地鐵口,來來往往都是腳步匆匆的行人,從地鐵口出來的男人們西裝革履,手提公文包,不知是因為車廂過於擁擠,還是沒開空調,我看見好幾位奔出來的男士滿頭大汗,一面用手帕擦,一面急急忙忙地趕路,還沒開始上班就已累成這幅模樣……我眼裡的東京,不是一個輕松舒緩的城市。
令我印像頗深的地方倒是東京附近的日光,在草木繁盛的山嶺之上有美輪美奐的雕刻建築和金碧輝煌的神宮,東照宮在高聳入雲的雪松間閃耀,莊嚴的氛圍令人心升敬畏。我被位於神社門口的一所馬廄吸引,這是一座木質結構的平房,梁上裝飾著這樣一幅生動的畫面:三只小猴分別用雙手蒙著眼睛、塞住耳朵、捂緊嘴巴,仿佛告訴我們“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小猴子漸漸長大,渴望獨立,躊躇滿志地望向藍天,卻又略帶傷感地俯視著山下的懸崖,在俯仰之間經歷著它此生不可重復的旅程。我很喜歡這些生動可愛的小猴子,那些表情刻畫得非常傳神。在門外的一家小餅店裡,我買了一袋印有三只小猴圖案的餅干,其中那只“非禮勿視猴”從指縫裡偷偷朝外窺探,模樣令人忍俊不止,有一點舍不得吃。
其實想體驗日本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東西,莫過於去露天溫泉泡澡,日本到處都有溫泉,我去的地方是岐阜縣奧飛騨溫泉鄉,這處被稱為秘境的地方在群山環繞之中,靜靜的山谷裡有潺潺的流水聲在耳邊回蕩,初秋的夜晚,換上綠底銀杏花紋的浴袍,盤上發髻,踩一雙木屐,便可以去盡情享受露天風呂。將浴袍褪去,用花灑洗淨一路風塵,輕輕推開迷霧般的玻璃門,能看見微微轉紅的楓葉在燈影裡輕輕搖曳,清洌的空氣裡彌漫著芳草淡淡的清香,寂靜的山谷中能聽見秋蟲間斷的輕啼……沿著石路小徑旁幽幽的燈火拾階而下,緩緩步入汩汩冒著熱氣的湯池,當溫暖的泉水從腳背、小腿慢慢覆蓋至肩膀的時候,渾身上下每一處都被浸潤得舒展開來,揚起頭閉上眼,任月光傾瀉,涼風拂面,熱熱的泉水從身上不停地流過,無聲無息,無休無止……
泡完澡回到簡約清寂的和式屋子裡,在矮矮的方桌旁席地而坐,一盞懸掛著的竹燈散發著柔和的光線,照著室內唯一一處裝飾,壁龕裡的一副山水風景畫和一旁插著幾枝小花的竹制花瓶,看著方桌上幾件古樸的茶具,我突然起了興致,打開在高山三町古街買的一包抹茶,取少許放入茶碗中,注入沸水,再用竹制的茶筅攪拌茶湯,一會兒工夫,一碗冒著綠色泡沫的抹茶就做好了,雙手捧起茶碗,輕輕搖晃兩圈,一口飲盡。那一刻,腦子裡什麼也沒有,空明澄澈,只有淡淡的茶香,彌漫在整個居室……
我是在離開那個地方以後才漸漸明白為什麼日本茶道裡會有這樣一句名言“一期一會”,每一次茶事都是唯一,其實何止茶事,旅行,是一期一會;創作,是一期一會;人生,更是一期一會。諸行於無常的世上,有過多少個“一期一會”呢,能做的不過是付出僅有一次的心力,真心真意地去面對它。
車子離開飛騨溫泉鄉的時候已是傍晚,沉墜的夕陽預示著我將結束這次短暫的旅程,初秋的晚霞把天際染成酡紅,遠處金色的稻田整齊劃一地呈現在我面前,我想起那首被翻唱過無數次的經典老歌--《Fields of Gold》,我曾把它送給我最喜歡的人,在日本,在稻米之鄉,久違熟悉的旋律又一次回響在腦海裡,從此我能回憶的旅夢中又多了一處場景,當西風吹起時,我想重回這片美麗的金色大地……

(一水一溪)

(一院一庭)

(一餐一國)

(一草一木)

(一會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