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游:
說到游感覺宏村確實值得一去,不過似乎沒有在那住一天的必要,畢竟宏村的住宿還是比較貴的,而且基本上跟著導游的話2-3個小時也可以游覽完,貌似講解是免費的,講解員都是統一的服裝,不跟著講解自己看不出啥名堂。比較典型的徽派建築,白牆、灰瓦、天井、木樓、還有特色的屋角、小窗。村子裡面祠堂是最大的建築,月沼是核心所在,有8分錢郵票的民居。村子很干淨,山泉水引到每家門前,水的用途按照時辰來分,啥時候飲用水、啥時候洗漱,很科學合理。不過感覺房間都很小,廳堂不是屋子,更像是北方的院子,可能差別就是特色所在吧。挺佩服宏村的居民,在那麼多游人的目光注視下怡然自得的生活,確實需要不小的勇氣,可能還會熱情的招呼你去他家看看,當然他家是賣工藝品或者是小吃的,不愧是徽商呀。宏村總體的感覺是防火很健全,消防意識強烈,也是貧農、富農、地主很明顯的,當然是有錢人家的房子很氣派。
下午的翡翠谷嘛,是李安《臥虎藏龍》的主要取景地,竹稍打鬥和綠珠池都在其中,山谷中一條清澈的溪流貫穿始末,綠竹、清泉映得滿目碧水,一池一瀑讓人留戀往返,山谷不高,水清的能看到池底的沙粒。總讓人有想縱身一躍,溶入一池碧水的欲望。瀑布的落差都不大,所以水流也不十分湍急,池底的石頭經過長年的衝刷十分的圓潤,五彩繽紛或許就是那個樣子。可能是水流長年不斷,水底沒有青苔,也不濕滑,赤腳涉水,只感到沁入心脾的舒暢。翡翠谷很意外的看到高空走鋼絲表演,天女散花,辦成孫悟空的演員做的高空筋鬥表演,45元也值回票價。
下面重點來了,黃山是我們此行的重點。出發前做的功課和2號晚上的路線講解我們決定從雲谷寺新索道上山,下了新過線的大巴一路走大約15分鐘就可以到達雲谷寺新索道站,意料之中的沒有排隊,票價80每人,8分鐘到達白鵝嶺,當時的感覺是一團漆黑,至於怎麼走到始信峰的,我到現在也沒想清楚,反正是到了,途中幾次都懷疑自己走錯了,山上簡直黑的,不知道是哪,想想都可笑,到了始信峰,問人家:麻煩問下,這是哪!看看表竟然才5:30,比預計的早,沒耐性6點了感覺太陽公公還沒有露頭的意思,放棄,反正天已經亮了,前進,向著北海進發!
實話說,黃山的指路工作確實做得不如泰山好,希望改進。我們經常不知道自己在哪,後山比前山更差。因為想進西海大峽谷,所以我們聽從了別人的建議,舍棄了清涼台以上的部分,直接到光明頂,進天海到白雲賓館放行李。猴子觀海如果是晴天,從始信峰也能看到,如果是陰天從哪都看不到,這自然是講解員說的,至於獅子峰和清涼台都是看日出和雲海的地方,節省體力自然也不必非要去。畢竟精華的部分不在那裡。
北海的帳篷景色確實壯觀,居一同爬山的住在北海賓館的人說,夜晚廣場上還有兩隊人馬拉紅歌的壯觀場面。
過了北海基本就是一條上光明頂的林間小路,沒啥風光,走起來倒也節省時間,比預計的要早,大約在7點半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光明頂,頂上有個光明山莊,沒考慮過住在那裡所以不知道那個山莊的價格。
這裡想給大家補補課,出發前就聽過這樣的諺語:不上光明頂,不見黃山景。光明頂是黃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視野開闊,日照時間長,應該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叫光明頂吧。不是金庸筆下《倚天屠龍記》中明教的大本營呀。封頂有華東地區最高的氣像站,黃山氣像站。煉丹、鰲魚、蓮花、天都諸峰盡收眼底。不過人實在是太多了,游人如織呀,根本沒法照相看景。短暫停留後繼續向著我們的酒店白雲賓館進發。
放下行李向著夢幻景區,西海大峽谷進發。首先我們要折返到光明頂,順另一條路往飛來石的方向進發,路很平坦,不過是後來爬了西海和天都之後相比較的感覺。不過厚道的說,光明頂往飛來石排雲亭方向的一路景色還是不錯的說。在排雲樓賓館有個岔路,通往丹霞索道和排雲亭,不過兩條路我到現在也沒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個結構保險起見還是按著路標走到排雲亭。排雲亭東南方,有一牌坊峰,薄薄一層石牆,卻孤峰獨聳,其造型恰似徽州的古牌坊。在這裡仰觀飛來石,也別有一番景像。它既不像一只仙桃,也不像立於絕壁的巨石,而恰似一艘帆船,座下的一塊巨石如同艨艟巨艦,正乘風破浪,駛向遠方。
峽谷裡還有另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清幽,可以由得你慢慢的細細品味。奇松遍布、小巧靈秀,或成雙成對,並肩攜手,迎風而立,或成群成片,密密匝匝,形態各異。伴隨著奇松的還有大量的巧石,或立或臥,或仰或俯,或爭奇鬥絕,或遙相呼應,令人目不暇接;松與石又往往巧妙地組合起來,形成一處處絕妙的“盆景”,真令人珍愛不已。這裡樹多花多,滿山滿谷遍布綠蔭,或濃或淡,或翠或碧,給這巨幅山水圖打上了一層底色,如果真的是繪畫、攝影的達人來這裡一定是更加的不虛此行
西海的路也很有特色他們於懸崖絕壁無人跡處,開拓出一條蜿蜒曲折、登監觀景的蹊徑,而且依山就勢,雲梯般的石階是仿造中間鋸開的松段組成,絕壁處是懸挑的棧道,而欄杆則是仿松柏的枝椏構成,一段狹長的隧道形成了黃山最大的一線天,行到旁還有很多的觀景台,確實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出行前做了些功課,步仙橋是觀賞晚霞的最好地點,不過從南出口到白雲賓館還有將近1小時的路程。考慮到安全、體力等因素,我們沒有選擇在太陽下山後走山路,只要放棄步仙橋的晚霞,還是有點小小的遺憾的。
計算一下時間,從白雲賓館放行李經過飛來石到達排雲亭我們大約走了一個半小時。進入西海大峽谷整個的穿越時間大約是4-5個小時左右,從南出口到天海的白雲賓館大約需要40-60分鐘。下午4點左右到達休息酒店白雲賓館。
休整洗澡,5點左右出發到最近的鰲魚峰看日落,還有賞中秋的月亮,晚霞和日落真不是蓋得,不過太陽落山後溫度也不是蓋得。相對於光明頂這裡可以說是人跡罕至了。
辛苦的一天就這樣在上上下下中度過了,回去看到相機裡面近300張照片,乖乖隆地洞。
經過了一番討論,放棄4號早上看日出的計劃。哪裡知道不放棄的游客大有人在,被吵得還是跟隨大部隊去看日出,光明頂估計是來不及了,還是選擇鰲魚峰吧,不過這裡真的要告訴大家,鰲魚峰的東方有兩個高大的山峰,正好擋住了日出的方向,所以鰲魚峰看日出的人少,原因就是能看到的角度十分的有限,從白雲過去,不用上到峰頂,有個很大的平台是最佳的看日出地點。如果時間和體力都比較充裕建議大家還是去光明頂看吧,雖然人多,但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日出過後我們竟然意外的看到了雲海,太驚艷了,只能用這個詞來形容,雖然沒有雲彩在腰間的感覺,但是真的是雲海,激動地不行。
自天海下山基本就是黃山的前山了,相比西海和北海,這裡不僅僅是游人如織,簡直就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了。從鰲魚峰過去有兩條路,一個是一線天,另一個是鰲魚洞,這兩條路沒的讓你選擇,因為一個是上山路,一個是下山路。路很窄,人暴多,一個挨一個,沒啥感覺,一直盼望著走升官發財道,肯定是走過了,不過人太多不知道確切的那段是。哈哈小女子我還是比較市儈的吧。百步雲梯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們一直走到了蓮花峰腳下,回頭望去我們竟然是從大塊大塊的石頭中間穿出來的,在此向千百年來黃山的建設者和維護者們致以崇高的敬禮,沒有你們的心情勞動,不會有我們如此的嘆為觀止。
順著平坦的道路我們向著迎客松進發,看來迎客松的魅力還真是巨大,要想跟他老人家合影真的是超級難的,排隊就要半小時,只能努力的鑽呀呀終於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地方。還見識到因為拍照打架的場面,中國人口真是多呀!
蓮花峰封山,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天庭都會第三峰--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是黃山的第三高峰,也是黃山最險峰。古人雲:不上天都峰,白來一場空。(PS:不知道是哪個古人說的,感覺沒啥水平)。
從迎客松旁邊有條小路隱藏的還蠻深的,我們走向了天門坎。從這裡上天都峰據說有1560級台階,最陡的地方角度是85度左右,乖乖隆地洞,90度就是直角了,戴手套,抓緊纜繩,我爬,我爬。
40分鐘,這裡得用一個詞“終於”天哪,台階太高了,終於知道什麼叫汗水濕透脊背。
別著急,沒到頂,只是到了一個叫“鯽魚背”的地方。這段路長約30米,寬約1米,最窄的地方50公分,兩邊是懸崖峭壁,深淵絕谷,我抖,我抖。
過去了,然後鑽個山洞,到了,真是不容易,無盡風光在險峰。照相,使勁照,姑娘我好不容易爬上來的。上面還有刻金牌的。
下山的路我們疏忽了走錯了,又走回到“鯽魚背”那裡感覺不對,趕緊打聽,真的錯了,原路返回,還好錯的不多。從另一條通往半山寺的路下山。這條路全長1050米,有2170級台階,途經“步鐘梯”“通線”“雲霧棧道”。
這條路上我們經歷了這次出游的最大困難,基本上是相扶相攜挪下來的,5個人分成了3個批隊。想想其實都滿後怕的,有個人在中間,落單了。下山的車上我們還遇到了丟人,報警,看到找到失散親人抱頭痛苦的場面。真的要找性格好,體力相當的人員一起,只有大家都放棄自己的個性,一個團隊才可以安然的完成。下午5點,經歷了一切一切的磨難後,我們終於坐上了下山的大巴。安全結束兩天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