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太湖源

作者: 冰淇淋66

導讀太湖源是養育千百萬江浙滬人民的浩淼太湖的源頭。太湖源座落於杭州臨安天目山南麓的太湖源鎮,該鎮因景點而獲名,又因景點而揚名。在太湖源,十裡長谷龍須峽是主要景點。峽谷內絕壁夾峙,青山連綿,綠樹成蔭,山花爛漫,清溪長歌,懸瀑飛瀉,原始自然是其主要特色,而且野生植物景觀遍布山野,四季景色迷人。景區又是一個野生動物的天堂,生活著雲豹、黑麂、 ...

太湖源是養育千百萬江浙滬人民的浩淼太湖的源頭。太湖源座落於杭州臨安天目山南麓的太湖源鎮,該鎮因景點而獲名,又因景點而揚名。在太湖源,十裡長谷龍須峽是主要景點。峽谷內絕壁夾峙,青山連綿,綠樹成蔭,山花爛漫,清溪長歌,懸瀑飛瀉,原始自然是其主要特色,而且野生植物景觀遍布山野,四季景色迷人。景區又是一個野生動物的天堂,生活著雲豹、黑麂、獼猴等多種國家保護動物。太湖源年平均氣溫21攝氏度,夏季清涼,是理想的避暑勝地。今天,我們慕名而來。一個小時四十分鐘便到了太湖源景區門口。一路上看到“保護太湖,從源頭做起。”、“源頭源尾共攜手,還我太湖萬年青。”、“除了照片,什麼也不要帶走;除了腳印,什麼也不要留下。”等環保標牌。據介紹,這是全國第一個打“生態旅游”牌的景點,景區環境果然異常清潔,這樣的環境氛圍使每個游客都自覺自願地身體力行。當我下車,真正置身於翠綠欲滴的峽谷,清新純淨的空氣,油畫一般的藍天碧水,頓時感嘆造物主的魔力,將浩淼太湖的源頭在深山中藏匿,並賦予它這樣靈動的景色。壯觀的龍須壁前,元代的寺廟內,人瑞彭祖的遺跡,仿佛每一道景觀都具有洗滌心靈的功能。

我們沿潺潺流水涉階而上,穿越深灘,走過吊橋,行走於密林,靜謐而神聖的幸福感覺,讓我幾乎淡忘了尋訪野猴的目的。就在此時,峰回路轉,忽然看見左邊石壁上有黃色的動物在樹枝間活動,猴子!親愛的猴子,終於見到你們了!懷著激動的心情,我繼續前行,豁然見野猴密集的“嬉猴坪”。已經有數十名游客在這百米見方的平台上與猴子玩耍、拍照。景區還有專門的養猴人。聽他介紹,原來,太湖源頭原名“猢猻溝”,因野猴頻繁出沒而聞名。但後來野猴聚居甚重,竟然大量破壞峽谷內的植被,包括很多珍惜植物。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太湖源景區管理者只能為野猴建立了統一的住處,派專人防範野猴破壞植被。

猴子們雖然頑皮,但對游客還是非常友善的。游客們可以在養猴人的指導下,與這些毛茸茸的小東西拍照或喂食。我買了一杯帶殼的花生,小家伙們紛紛做出站立的姿態,試圖以扮可愛的方式來博取我的歡心。其中一只顏色金黃、身材健美、表情活潑的小猴子打動了我,它成功獲得了美食,熟練地在一邊剝著花生殼享受花生。邊上一位六十多歲的男士,頗有藝術家風範,但和猴子拍照的時候,那猴子居然熟練地爬到他頭上,把他的酷發弄的亂七八糟,他居然還哈哈大笑地送花生給它吃。看來,可愛無罪,頑皮有理。

與猴子游戲的時間只是旅行的一個片段,後來雖美景當前,但我一直對猴子戀戀不忘。如果太湖源世外桃源的風光使人寧靜致遠,那麼野猴則給了人們靈動的快樂。宜靜宜動的太湖源之行,讓我體驗了不一樣的旅游樂趣。

太湖源的主景區座落於龍須溝,這是一條典型的深山峽谷。峽谷中有山溪一條,清流如歌,終年不沽。這條山溪雖不大,但峽谷十裡,地形多變,瀑、潭、澗、灘……,各種地形形成了各種水流景觀,眾多景觀彙集於一溪,這山溪就美不勝收了。

太湖源的山溪中大小水潭十幾個,其中當數雲碧潭和雙龍潭最為迷人。雲碧潭水面開闊,水平如鏡,站在潭邊可歷數倒映在水面上的紅花綠樹,飛鳥白雲。如果說雲碧潭是一位嫻靜溫柔的姑娘,那麼雙龍潭就是一個熱情奔放的小伙子了。顧名思義,此處有雙“龍”入潭,潭因“龍”而名,這“龍”便是瀑布。水潭上方是一道高達數米的石壁,溪水流經此處突然下跌,形成瀑布。石壁上的河道中央兀立著一塊岩石,這岩石把水流一分為二切割成兩股,於是就有了雙“龍”入潭。雙龍潭雖沒有雲碧潭大,但有了這雙龍奔湧自然就青春煥發,充滿了生氣和活力。除了雙龍潭的兩條“龍”之外,太湖源還有瀑布數道,而其中醉花瀑最有特色。因為此瀑緊貼石壁飛流直下,而石壁又高低起伏凹凸不平,於是水花四濺,雲霧蒸騰,很有氣勢。

雖然由於大山夾峙,溪水始終沿著一條萬古不變的路徑在流淌,但大自然的四季變化卻同樣可以使太湖源的山溪活力四溢,變幻出無窮的姿態。純夏時節雨量充沛,山溪便特別活躍,一路歡歌笑語,嘩嘩而流。尤其是大雨過後,奔騰的水流裹風挾電,順著河道一瀉千裡,聲震山谷。而到了秋天,山溪又變得靜如處女。此時,一個個水潭都如明鏡般地透明和清澈。雖然有的碧潭水深近十米,但依然歷歷可數在潭底水草間追逐嬉戲的條條小魚。

太湖的源頭在景區的馬尖崗,溪流從那裡出發後,一路彙涓納流,穿過十裡峽谷,然後注入東苕溪。沿途的群山林深草密,植被茂盛,人跡罕至。處於這個原始生態環境中的山溪,其水之潔淨清湛就是必然的了。因此,太湖源清冽的溪水就成了城裡游客的至愛,人們挽起褲管淌入那清涼的溪水,久久徜徉而流連忘返。更有甚者,竟不顧保安導游的勸阻,禁不住跳入清波碧潭,盡情地讓山泉洗滌身上的污垢濁氣。

太湖源的山塢裡東一座西一座散落著十幾座民居。這些原本與世隔絕的農民,隨著旅游的開發也學會了做生意,利用山裡人家房舍寬敞的有利條件開起了旅館。因為太湖源的山風清涼,上這裡的農家來休閑度假的城裡人可不少,尤其是夏天。於是我們住到了一家小賓館裡。

小賓館的環境自然是優雅的,四周青山環抱,近旁一彎綠水低吟輕唱。當然,在那酷暑中最令我們陶醉的依然還是那清涼的空氣,和煦的山風。夜晚,吃過晚飯洗完澡,大家就一起在景區門樓前的廣場上聊天乘涼。頭頂上,浩淼深邃的天空中繁星閃爍;四周的群山在夜幕中只剩下一個如剪紙般的輪廓。山風從峽谷吹過來,涼颼颼竟有幾分寒意。在這樣一個環境裡乘涼聊天,免不了要談些山裡的空氣山裡的風之類的話題。太湖源樹木茂盛,植被覆蓋率高。有了樹木的遮蔽,避免了烈日的暴曬,空氣自然就是清涼的了。山裡的空氣因為涼熱不勻形成了對流,涼風習習也就成了山裡人夏日的一種享受。

那一晚,我們打開窗子睡覺。習習涼風穿過窗戶吹進房間,暑氣被一掃而光。那一晚,我們在太湖源清涼的山風中睡得特別香甜。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