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的最後一天我們義無反顧的留給了購物。
依舊是十一點出門,依舊是中央大街,最後一天想嘗嘗“華梅”老字號。
在去吃飯的路上還在懷念昨天一天的美食——春餅,中午晚上兩餐吃的都是春餅。春餅真是中華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七七八八的菜品和春餅卷到一起,好像起了化學反應,美味無比。遍布哈爾濱大街小巷的“老昌春餅”一枝獨秀,味道絕佳,我們分析這春餅好不好吃,關鍵在餅上,老昌春餅贏就贏在餅上,餅是又薄又筋道,讓人吃了難忘。我們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捉摸著能不能把“老昌春餅”引進北京,讓像我們這樣的愛餅之人能經常嘗到美食。
“華梅”老字號真是不負眾望,沒吃之前是終身遺憾,吃了之後是遺憾終身,比我們第一天吃的“波特曼”差太遠了,也就是名氣大,估計靠著名氣,再火一百年沒問題。
吃完“華梅”,又在對面的“馬迭爾”吃了酸奶,果然不錯。(我們發誓要吃遍所有名吃,今天是最後的機會,所以一個也不能錯過)
酒足飯飽後沿著中央大街繼續逛,又來到了畫像的攤位,抵不住誘惑,老公和同行的朋友決定來個三人合像。這次吸取昨天的教訓,畫之前必須全面考察,找准了再出手,這招果然見效,最後選的畫師的技藝還真是所有裡最好的,畫得又快又像,幾筆就把每個人的特點勾勒出來了,超贊!老公他們畫完了非慫恿我也再來一張,左挑右選找了個覺得還不錯的,結果最後畫的還是不太像(可能是我給畫師增加了難度,我非要畫側面的),兩次畫像均告失敗。
畫像消磨了我們將近兩個小時,畫完像後決定完成今天的最後一項任務——買哈爾濱紅腸。買紅腸當然還是要到果戈理大街的地下秋林食品店最為正宗。我們買了100元的紅腸(大概18根)塑封成五份送人。老公還買了“老上號”的小肚,超香!
全面采購完成後,離晚上七點的航班還有一段時間,我們開始猶豫是再吃一頓春餅還是直接去機場呢!但是最後遇到的打車問題徹底打消了我們吃春餅的念頭,15分鐘沒打到車(這點和大連差不多,不是拒載就是想拼車),我們只能負重徒步回賓館,結束了愉快的哈爾濱之旅。
回顧四天的哈爾濱之旅,總體印像如下:
1、 總的感覺哈爾濱還是個比較休閑的城市,俄化程度非常高,特別是在城市建設方面,老的俄羅斯風格建築非常多,但是保存的不是很好,比如中央大街叫“建築藝術的博物館”,明顯是要打建築這張牌,但是整條街道上的建築都被粉刷一新,完全看不出古老的味道,再加上隨意林立的廣告牌也大煞風景。總的來說城市保護的不夠好,這可能跟東北人大大咧咧、不夠細膩的性格有關。
2、 哈爾濱的旅游資源實在有限,四天的行程有點長,我看兩天足夠。其實還是旅游開發不夠,像太陽島風景區、斯大林公園、松花江沿岸等景點主要靠自然風光,人文開發不太夠,沒有整體包裝來提升旅游檔次。
3、 美食方面倒是很合我們胃口,紅腸、春餅都是最愛。
4、 哈爾濱的服務質量問題也是它的一個軟肋,從出租車到賓館前台,再到飯館服務員,機場工作人員,各行各業的服務質量都有待提高。出租車拒載和拼車都是大問題,太影響城市形像,其他服務行業也都吊兒郎當,服務意識欠佳(也許跟他們的性格有關)。
更多詳情請瀏覽我的博客:http://***/sunnytian114

(中央大街上的建築,藍天襯著,美麗極了!)

(百年老號“華梅西餐廳”,右側的長隊是買面包和冰棍的)

(馬迭爾的酸奶,味道不錯,值得嘗一嘗)

(馬迭爾的雪糕,奶香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