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9月29日)廣州——桂林9月29日22:30空調直達汽車至桂林市,本來約8小時可到達,可能因下雨路滑的原因,直到第二日的9:30才到桂林市汽車站。
D2(9月30日)桂林——龍勝
一下了車,我與KOMAN就迫不及待地撲向購票處,期望可以買到7號回廣州的汽車票,但只預售到3號的。沒辦法,只好直奔龍勝了。因為只能購到11:00的直達車,餓了一晚的我們,終於找到機會好好慰問一下餓扁了的肚皮。根據我們的經驗,小食店的東西通常會比較地道,於在進了車站附近的一家小食店吃桂林米粉,一試果然不賴。廣州絕對吃不上滑得來又不硬的米粉。
時間尚早,於是我們決定在附近逛逛。後來發現像鼻山就在附近,當然要瞧瞧這桂林的像征。除了那麼一座山,什麼都沒得看就收15元,我們當然不會做這種大水魚。雖然在景區外就可以看到像鼻子,令人異常反感的是景點外圍都用高達1.80米的植物圍了起來,我們只能從這植物的縫隙看到像鼻子。
在去像鼻山的路上遇見的祥子來自廣州,剛好也是坐11:00的車至龍勝。祥子只身一人已走完了賀州、陽朔等地,猛說“正”。我們心裡也竊喜:“有先行者,我們的陽朔之行肯定會精彩很多”。
至龍勝後,發現同車來自順德的東,於是大家結伴而行。東背著裝備齊全的60+10的大背包,已走完了賀州、陽朔等地。於是我們強掩著羨慕根據他們繪聲繪色的描繪,腦海裡不斷浮現出陽朔的美景。
算是老天保佑,前幾天下雨,我們卻剛好碰上了晴天。當地導游小潘同志,帶著我們坐上了往還沒開發的古寨的車。伴著一車的雞鴨,到達泗水村後,小潘同志居然將我們請上了一部人貨車。也算是開蓬車吧,雖然是貨車。跟一車的小動物和小商品爭搶到插腳的地盤後,車就開動了。扶著圍欄,半個身子露出車外的我們又驚又喜地發現車向著一條“此路尚未驗收,嚴禁機動車行駛”開去,再往路前一看,老天哎,經過連日雨水的滋潤,路是泥濘不用說,剛好能夠通過一部小三輪車的高低不平的泥路邊就是……就是深得不知延伸到那裡的田。
不出所料,車沒走多,我倚在欄杆上的屁股已經是苦不堪言了。手臂因為緊抓欄杆更像剛打完球一樣酸痛不已。前面剛好遇到一大石攔路,一幫人正在處理。我們便下車休息,路下面是一條小溪,從石間流過的聲音特清脆。海撥越高,風景越壯觀。梯田的美讓我們只能夠張大嘴巴,說不出話來。只能發出最原始的呼叫“哇……哇……”
終於到達潘內村了,這已經是路的終點,我們只能走山路去古寨。沒走幾步,我們又張大了嘴巴,不過這次不是“哇哇”聲,是“呼呼”聲,好累啊。上山的小路多得不得了,幸虧有小潘的指引,要不,天晚都去不了。32升的背包已經把我搞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真難想像東背著那特大的背包是怎樣熬過來的。路上遇見兩小女孩,立馬幫我背起,還遙遙領先,看起來只有祥子是最輕松的。後來我們才發現兩女孩是我們准備投宿那家人的女兒,她們老爸是古寨小學的老師。
房子一律是吊腳木樓,下面養牲畜,二樓住人,三樓放雜物。最經典的是,小解時,你必須要像做賊一樣,在地下隨便找個地方就地解決,伴著牲畜並隨時提防巨大的門板縫;大解?更經典!除了祥子外,沒有人經歷過,據說是地下擺放一高達1.6米的木箱,(沒有輕盈的身軀真難以想像如何爬上去,)箱子上面開了個小洞,天阿,還要瞄准呢!居高臨下之際,正對著大如恐龍的母豬。
放下行李,我們在房子前照了幾張像片後,小潘就帶我們看日落了。約10分鐘不到,我們就看到了夕陽下金黃色的梯田和座落於田間井然有序的古樸的寨子。又開始發出“哇……哇”聲了。此時的我,完全忘記了旅途的艱辛,眼前是那絢麗的晚霞、金黃的稻田、古樸的山寨、夾雜著小草、泥土芳香的清風,還有不知名的小蟲的叫聲,一切是這樣完美,仿如置身於世外桃源一樣讓人忘記了世俗的種種不快。太陽下山後,天黑得快也涼得快,我們這時才戀戀不舍地回去了。
D3(10月1日)古寨—大寨—龍脊梯田
早上7點多起床後,小姑娘帶我們去一小溪。小溪的水清可見底,在奇形怪狀的石縫間歡快地流淌著。魚鷹也不時出沒於溪旁,可惜魚小得是不帶上眼鏡看不見的份量。如果發大水,站在橋上觀賞會更壯觀。
吃完早餐,9:30分我們向大寨出發了。最艱苦的路現在才拉開序幕。
躲了幾天的太陽,今天終於開始發威,照在肌膚上一陣陣地刺痛。記不清在驕陽下翻過了多少座山,我只是很機械化邁著腳步,背包不重,但此時卻如千斤大石一樣壓得我透不過氣來。山路不單泥濘打滑,還有大小不一的石塊,有些地方跨度又大,腳掌已給折磨得痛疼不已。直到11:00登頂後,路才開始好走起來。休息片刻,體力恢復後,我們才有心機欣賞風景。海撥應該有1500米吧,天顯得特別藍,一望無際的群山層次分明。12:30就到了大寨的田頭寨觀景台。觀景台還沒完工,相信很快就開發完善,到時,田頭風景肯定大打折扣。早有幾位等待天放晴的攝影愛好者擺開架勢,謀殺著菲林了。不愧是大寨,果然有大將之風,景觀是特別的壯觀。如果大寨是大家閨秀,那龍脊只能算是小家碧玉了。大寨的風光,不僅因為梯田而美,錯落在梯間的寨子也是井然有序,很有原始的韻味。
在大寨旅館(風景特好,對出就是大寨景觀,電話:7584175)吃完午飯休息至14:00,我們就向龍脊出發了。這段路不大難走,很多時候是從田間走過,但因為路程較長,早上消耗較多,也是挺辛苦的。而且這段路的風景沒有古寨到大寨的好,因此比較枯燥。16:00到達平安鄉的中六村,中六村較大,但規劃挺雜亂,沒啥好看。5:30到達了龍脊梯田1號景點“九龍五虎”。但我到現在還不清楚那來的九龍和五虎。2號景點的“七星伴月”很精致,有點人為的造作。從景點觀望,平安村寨子到處是電線杆,是拍攝的大忌。這就是開發成熟景區的缺陷了。(走這段線,我們就省去了30元的門票)
住在小潘大佬家,發現菜特別貴。禁不住他的推薦,還預訂了第二天的竹筒飯,根本沒有他之前所說的冬菇、腊肉,只有可憐兮兮的幾個花生。8元啊,我們大呼上當。房價還想收我們20元/人。門都沒有,當然殺價至15元/人成交。
晚上還有舞龍節目,我們跟著一大幫游客和洋人後面乘熱鬧,就這樣遇上了來自廣州正讀研的文。於是相約明天去小潘推介的大南山牧場。
D4(10月2日)龍脊——大南山牧場
5:00就起床趕著上2號景點看日出。太陽升得太快,噌一聲就跳到了山腰,6:45就刺眼得很了。慢悠悠地走回到旅館,為了等那竹筒飯,差點趕不上9:00出龍勝的班車。本來這麼匆忙是為了趕上11點左右去大南山的車,誰知到龍勝後發現每天只有兩班車,一班是8:00,一班是1:45的。沒辦法,唯有坐1:45的,去到大南山,都差不多6點了。
我們利用這個空隙,去了一趟銀水侗寨,就在大路邊的銀水侗寨一點寨子的味道都沒有,破舊不堪,還要50元門票。我們在工作人員痛失5只大水魚的表情中昂首挺胸地離開。唯有桑江給我們帶來一點點安慰,拍了幾張像片,時間尚早,我們就走路回龍勝。一路歡聲笑語,不單觀看了送木下山的奇觀,還一路觀賞在桑江垂釣的人。
在車站拐彎處吃完桂林米粉(又便宜又好吃)後,14:00車才緩緩開出。一路衝當吸塵機,發現雙手滑溜溜的,我笑稱權當這是爽身粉。每個人都經歷了人種的變換,從黑頭發到黃頭發,從黃皮膚到褐皮膚。全身上上下下、每一個毛孔都布滿了灰塵。
一路翻山越嶺,高原的風光盡收眼底。所謂八十裡大南山,果然不同非凡,連綿不斷的山脈、開闊的視野讓人精神為之一振。海撥上到1000多米吧,我們就不斷加衣,山也是越來越光禿禿的,黃中帶綠的草,向東的山坡一律長滿了蘆葦,在微風中招搖著,在夕陽照射下的蘆葦,如一片發亮的羽毛布滿整個山頭。
到達大南山,實際上我們已經到了湖南的管轄地。我們一下車,感覺一般。找到住的地方後,太陽已經下山了。但是,落霞仍舊很美,祥子扔下背包,就向著山坡衝去,我們幾個實在跑不動了,只能慢慢走出去看奶牛。奶牛散落在山坡上,很有一番草原的味道,可惜這是丘陵式的草原,沒有我們想像中一望無限的草原那種開闊。
最可惡的是,當我們去到蒙古包時,必須要我們購票進去,好不容易講價到5人共20元時,以為進去可以看到節目,誰知吃完公仔面後,我們實在冷得頂不住,21:30終於離開。穿著短褲的KOMON和穿著短袖衫的東咝咝地噴著冷氣跺著腳。出到蒙古包,我們看到了在大南山最令我們滿意的景觀:如黑寶石般的星星嵌在漆黑的天空,銀河系輕紗般掛在天空,輕紗上面灑滿的發亮的銀粉就是每一顆星星的光芒,好美。
D5(10月3日)大南山——陽朔
5:00一行5人就起床為著想去親手擠牛奶,去到蒙古包,門都還沒開,看到滿天晨光下的雲彩,我們就找了條小路上山(這小路可以逃票進去蒙古包,就在售票處左邊,是奶牛進出通道)。拍完一輪日出後,看到一牛群被趕去牛欄,場面浩湯,又殺了幾張菲林。幾乎就趕不上7:45的班車了,鮮奶也喝不成,文更絕,買了兩個包子,一心希望補充一點肉,一咬,裡面空的。
因為下山,回龍勝就快多了。在黃泥路與柏油路交接處,發現一座山上有一座仿如佛祖抱著雙手臥著的像,很是奇特,說不准這景點很快就會如樂山大佛一樣出名。一路桑江伴著我們回到了龍勝後,團友也各奔前程了:東按原計劃去三江,文打算去看看金車的民居,而我和KOMON去陽朔,祥子計劃回廣州後直奔汕尾吃朋友留給他的鮮魚。
回到桂林很幸運地買到了7號2:00的回程火車票,想到可以在車上伸直我的腿,我禁不住開心起來。
去到陽朔,發現房價居高不下,找遍了西街,最終還是落腳“我家旅店”。馬上衝完涼,洗積累了幾天的髒衣服,幸虧房間帶了陽台,我的衣服終於可以找到地方安置。
晚上當然要品嘗陽朔菜“啤酒魚”啦,確實不錯,特別是魚皮,味道非常好。飽食一餐後,就逛西街。每一個酒吧都有不同的特色。我們專門去到“月亮下咖啡館”,驢友稱這是最浪漫的咖啡館,果然不賴,每一張吧台都鋪上了不同圖案顏色的蠟染布,中西完美結合的最好體現。到處都是歡聲笑語,每一張臉都是這麼愉快,仿佛溶入這裡,就會讓你忘記了所有的不快。
西街的特色物品很多,CD店的碟子有很多是其他地方找不到。我正在一家專賣藏式物品店裡欣賞這些獨特的東西時,突然從唱機裡傳出的音樂讓我驚為天籟之音,店主是一個長頭發的男子,驕傲地說這張碟全國只發行25張,機遇有緣人,磨了他好長時間,仍是沒有結果。後來,每次逛西街,我都要跑到他店裡看看,發現亦有同我一樣沉迷的人期待他割愛。結果?當然是無功而返啦。
D6(10月4日)陽朔福利-新寨-留公-木寨-矮山-月亮山
6:30分,在“小馬的天”旁邊花35元租了兩部山地車後,我們就向著福利鎮出發。本來計劃坐車到了福利鎮後才騎車,後來發現天氣很好,又不曬,所以決定直接騎過去。至福利這段路沒啥好看,走的都是大路。找到大光渡口過渡過,我們向著新寨出發。完全不懂如何走,幸虧村民都很熱心指引我們,所走的路滿眼都是典型的田園風光,美極了。無意中拐進了留公村子裡面,發現了明信片上的古屋頂就是這裡拍攝的。
路很難走,有些地方甚至是三尖八角的小石子直接撒在泥路上,車子走過,仿如全身按摩,踩到一半路程屁股就有點吃不消了。
去到矮山,發現一幫人從一小路拐進去,後面還有騎著雙人單車的情侶,旁邊另一中年女人肯定是當地導游。我們趕緊跟了上去。
果然不出所料,風景特好。矮山橋的河和草坪美不勝收,後來才發現這條路就是去月亮山的小路,難怪風景獨好!有山有水有田,好一派田園風景。路邊不斷有趕牛的村民,游客花一塊錢就可以騎上牛背照張鬥牛士般的像。
從鑒山寺旁拐出來後就是大路,經過蝴喋泉、攀岩基地、水岩,聚龍潭和大榕樹後終於到達月亮山。但是我們沒有進去。心想著是否能從旁邊小路找個進口,實施我們的逃票計劃,卻發現2游客和一小導游騎車經過,一問,是回陽朔的。我們還不信,因為剛問過一大嬸,此路不通陽朔。經咨詢跟在他們後面的女孩,才知道是走另一小路回陽朔。有導游帶著,根據我們的經驗,肯定有美景。於是,決定跟他們一起走。
途中遇到大雨,我們幾個閑聊起來,原來是來自柳州、深圳、四川的大學同學,現同在深圳工作。雨停了,我們繼續上路。小路很不好走,很多時候就是高高的田基小路,一邊是沉不見底的小溪,一邊是田,要倒下去,如果可以選擇當然是田,因為我不會游泳。來到遇龍河畔,風景特美,剛下完雨,遠山仿佛蒙上了輕紗,如一幅潑墨山水畫。經過驥馬,必須從壩上過渡,一條那麼窄窄的壩子,長滿了青苔,壩上和壩下碧綠的水深不見底,因為剛下完雨,水又很急,刺激而驚險。特別是不會游泳的我,真的有種臨死的體驗,好恐怖。
雨斷斷續續地正著,我們也不管了,反正全身上下沒有那處是全干的,看著躲在屋的人,我們幾個意氣風發地騎著布滿泥巴的山地車,帶回沾滿褲子和鞋子的稀泥回到了陽朔鎮。
D7 (10月5日)陽朔騎行遇龍河小路
本來計劃坐車到白沙鎮後,從遇龍河上游順著小路回陽朔的。在“小馬的天”遇到一位女孩,前幾天才從工農橋向遇龍河逆流而上,風景特好。但因為下過雨,路會特別難走,而且一般人都選擇從驥馬向遇龍橋方向走,聽她這樣說我們打算就算辛苦點,為了看到期望中的風景,決定走此路。這個決定幾乎讓我們無功而返。
匆忙吃完桂林米粉後(幾乎每天都要吃桂林米粉,以至我現在想起桂林米粉就反胃),我們就向著月亮山方向出發。工農橋下停滿了順游而下的竹筏,好一派悠閑的樣子,可惜我們卻寧願選擇這條路。從工農橋旁的泥巴小路拐進去後,沒多久就見到那女孩。之前所有人都警告我們不要走這條路,路上的泥巴甚至會讓自行車都推不動,但是我們還是越過了女孩自己出發了。
一路沿著遇龍河畔向上,伴著稻花與青草香,我還在暗自慶幸之際,卻發現我們進入了一大片稻田,連小路都沒有了,只有幾乎連站人都不夠位置的田埂。根據推不動車,唯有托起自行車,一邊四處張望出路。來到這裡,感覺是前無去路,後無返路。經過一大片柑田,心裡竊喜,還以為找到出路,再往前,遇龍河橫在前面,游水過去肯定是不行的。這時看不遠處一輛單車飛馳而過,原來那邊有路,而且還有房子(後來才知道那就是陽朔勝地)可惜我們過不去。折騰了1個小時,一大叔迎面走來,真是我們的救星,靠著他的指引,我們終於走出了這迷宮。鞋子已沾滿了泥巴,手因為托著自行車走,也沒力了。
再次上路時,遇見了來自廣州的東、超、茹和明。6個人全程走完了從工農橋至遇龍河這段崎嶇的小路。高大的明連摔了兩次,有一次作搶狗屎狀,令我們捧腹不已。去到遇龍橋已是4:30,又累又餓的我們更加顧不上儀態,狂啃面包零食,漂流是沒可能的了,所以在河邊休息一段時間後才離開。還沒出到白沙鎮,見一從金寶開往陽朔的車,6個人同時作出做叛徒的決定,為避免讓自己的屁股雪上加霜、痛上加痛,坐汽車回去!一人加一部自行車計5元,舒舒服服就到了陽朔。
6人累得面無表情埋頭苦吃晚餐後,經痛心疾首地懺悔後,相約明天做一次神仙,坐竹筏漂流而下。
D8遇龍河漂流
漂流的起點就是遇龍橋,今天是輕步到達,也有心情欣賞遇龍橋的風景了。碧水清波延從古色古香的橋底流過,藍天白雲、如黛青山、停泊岸邊的竹筏,好一個世外桃源!每張竹筏上有兩張竹躺椅,躺椅上方有一把大太陽傘,三只竹筏緩緩地劃出,做神仙的感覺真不賴。四面環繞奇峰怪山,倒映在清可見底、綠如碧玉的河上,透過清澈的河水還可見小魚在水草間游來游去;岸邊農舍的村民不時熱情招呼你上岸吃農家飯。一切是那麼野趣盎然,風光迤儷。每個人都禁不住清澈的河水的誘惑,把腳伸進去,那種清涼的感覺,讓你期望時間就此停駐。
遇龍河大小共有28個壩,當初是建來灌溉兼方便兩岸的人過河的,所以有落差,但刺激不大。跟筏工閑聊起來,才知道,直到今年國慶竹筏才由政府統一起來,全村大約有200多條,排隊輪候的方式才不導致惡性的競爭。因為竹筏較多,節假日每天也只能輪一次,平時要1-2天。
在農舍吃飯停留了1個多小時,我們繼續前行,經過陽朔勝地,很快就到達了工農橋,這裡是終點。整個漂流時間為6小時左右,如果不是趕著去坐車,另外幾個人還想找個地方游泳呢。漂流時間可根據你的這個時間而定,並不是絕對的。若你趕時間,筏工會劃快點;若你喜歡照相,也可吩咐劃慢點。
回到陽朔已經是18:00,超他們四個分頭去收拾東西,買特產趕著坐18:30的車。我和KOMON趕著寄明信片(最終還是沒寄完,出到桂林市後,再狂寫2小時,最終連郵亭郵票都不夠,唯一放下錢,托亭主幫忙郵寄)。直到20:00才去到桂林市。
D9(桂林-廣州)特慢的火車,從凌晨2:00直到18:00才到達廣州。幸虧天氣涼快,要不,沒有空調的火車會讓你受不了。
至此,桂林、陽朔、龍勝之行完滿結束。感謝廣西人民的熱情幫助和東東、祥子、超記、文文、茹等人,令我的旅途充滿了樂趣。此行,讓我印像深刻,這裡的山山水水讓我留戀,相信不久,我會再次回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