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桂林陽朔游

作者: 隨便走走啦

導讀D1(30日)下午4點來到上海南站南廣場軌道交通3號線1號出口集合,那天的地面交通很差,有兩個同行的旅友開車堵在了高架上沒有趕上,只得第二天購買了飛機票到桂林。我們乘坐的是17點01分的K537次列車前往桂林,火車上21個小時,但一路上讓了好幾次車,晚點一個小時,而同行的旅友回來坐的火車居然晚了四個小時。 D2(1日) 15點30分列車到達桂林,坐上包好的汽車,我們 ...

D1(30日)下午4點來到上海南站南廣場軌道交通3號線1號出口集合,那天的地面交通很差,有兩個同行的旅友開車堵在了高架上沒有趕上,只得第二天購買了飛機票到桂林。我們乘坐的是17點01分的K537次列車前往桂林,火車上21個小時,但一路上讓了好幾次車,晚點一個小時,而同行的旅友回來坐的火車居然晚了四個小時。 D2(1日) 15點30分列車到達桂林,坐上包好的汽車,我們一行12人前往龍脊梯田,路上看見陽光從雲層的一個小窗口射下,仿佛是西方宗教中的那種“神光”。傍晚時分到達龍勝縣平安壯寨,天氣有些悶熱,背著包登高走了十五分鐘居然額頭上流下了汗,我們入住的是木結構的樓房,隔音不是很好,晚上吃飯時大家嘗了壯鄉的米酒,覺得不錯。D3(2日)早上8點起床,早飯後開始穿越梯田,從1號觀景台沿著山間小路穿越到2號觀景台,欣賞了號稱七星伴月和九龍五虎的梯田,這裡的梯田比雲南的元陽梯田分割得更小,種田人也更是艱辛。已是收割的時節,有些梯田的稻子已被收割下了,這裡的氣候因有近千米的海拔溫度低些,只能種一季稻。中午時分回到住處吃過午飯後離開,4個小時後,我們到達了漓江邊的小村鎮--楊堤,這裡有個名聲在外的菜:脆皮鴨。 吃完晚飯,我們坐船順江而下大約1公裡,在浪石村對面的一片草地覆蓋的沙洲上安營扎寨,漓江邊大多是鵝卵石,所以有這一片草地也算是天賜良地了。搭好帳篷天就已經暗下來了,一輪明月在對面的山後升起,四周安靜下來,只有流淌著的漓江和暗暗的山影圍繞著我們。坐下來玩了個海盜船長的游戲,幾圈殺人,已經是十點半了,大家各自鑽進帳篷裡睡了。睡下後不知道過了多久,近處另幾個扎營的人似乎發了酒瘋,不時地高聲吼叫,聲音在對面的山峰上產生了回音。D4(3日)早上七點從帳篷裡爬出來,早晨還帶著一絲涼意,沿著漓江走了半小時,回到營地村裡的老鄉給我們送來了早餐:稀飯、雞蛋和饅頭,哎,我們的扎營夠腐敗的。吃完飯,把大包托運上竹排(其實是用塑料管做的),我們輕裝上路了,說實在的天氣還是很熱,背著包肯定會大汗淋漓。漓江邊行走並不是可以一直沿江的,時不時的要走在岸邊的山坡上,也就走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就又坐上了竹排,這段漓江的景色是最漂亮的,有些掃興的是竹排後部安裝了發動機,那噪音多少破壞了這美景。到達興坪古鎮我們上了岸,取了已經到達的大包,前往車站,那兒的人好多,都要坐車前往陽朔的,還好我們通過當地的朱老師(人不錯,人多可以通過他訂車訂房等,一三七六八七一五六二七)定了一輛車。到達陽朔後,我們住在了龍岳路上的廣信居(一三六三五一四另九八二),那條路上有不少當地人造的五六層樓的房子,主人自己住一層,其他的就是旅店房間。住處離西街比較遠,步行要20分鐘。晚飯後在西街走了走,人巨多,塞滿了街道,比較下來西街沒有麗江大,也沒有那兒的文化氛圍,個人還是更喜歡麗江。然後去看了八點半檔的印像劉三姐(每晚有三場),那個演出每次觀看的人可以有兩千多,進個場就讓人累得慌,一般需要提前半個小時就到那裡進場,演出是在漓江上搭了台,光和顏色用得不錯,體現出了張藝謀的風格。 D5(4日)早上起來吃個桂林米粉做早餐,然後騎自行車出發,自己並不會騎車,所以坐在了雙人自行車的後面,前面的男生把方向,我只管轉踏板,感覺是自己在騎,還能東張西望地看看兩邊的風景,哈哈,這個便宜占得不錯。大約騎行1個多小時到達遇龍村,從這裡坐竹筏從遇龍橋沿著遇龍河一路漂流到舊縣,總算坐到了真正的竹筏,可以坐兩個人,後面有個艄公撐杆,但兩岸的景色比不上漓江了。上船前有人買了水槍,我們沒有買,結果還是遭到了水槍的襲擊,幸好穿了快干的衣褲,太陽曬曬就干了。近兩個小時的漂流結束,我們上了岸,路上遇見一片甘蔗地,進去買了幾根嘗嘗,據說廣西的甘蔗產量也是不低的。午飯後休息一下繼續騎行,先到喀斯特溶洞—聚龍潭,後到大榕樹,這兩個地方都有些乏善可陳,因為是旅行團必到之處,亂哄哄的。遠遠地看了月亮山(據說是可以爬上去的),我們一天三個小時的騎行結束了,返回陽朔。晚飯吃了陽朔著名的啤酒魚,也就是比較嫩吧。晚上找了酒吧去坐了一下,音樂聲很吵,歌聲很響,沒有什麼特別的。 D6(5日)早上睡了個懶覺,醒來後出門已是九點,慢慢地逛到西街,上午的人比較少,逛了些店,有家賣特色筆記本的比較有趣(名字忘了),不少人在POST IT上留了言貼在貨架上,看了日期都是09年的,更新還是挺快的。因為不喜歡西餐,所以沒有去那很出名的紅星飯店,而是吃了當地的粥。小小的陽朔縣城居然有KFC和麥當勞,也算是特別的了。陽朔的交通比較特別,沒有出租車,公共汽車是那種類似公園電瓶車的車,車很少,晚上能搭到摩托車,好像旅游者除了自己騎自行車就是步行了。吃完午飯天氣又是很熱了,便買了些當地的葡萄回到住處休息,直到下午五點多又出門,走到西街的盡頭便是漓江了,對岸有片草地有人在那兒扎營,西街的住宿很貴,想想扎營也不錯,在西街上吃完玩好,找個小船過個江就是了。一邊是碧蓮峰,圍起來收門票30元,就不進去了。在岸邊坐下,有些人在游泳,天漸漸的暗下來了,星星慢慢地亮起來了,一顆,二顆,三顆…… D7(6日)一早七點讓朱老師接我去汽車站,買了回桂林的直達車,15元,一個多小時後就到了桂林汽車總站,在小店裡寄存了包,坐上前往冠岩的汽車,四十分鐘後在大圩下車,右拐進了一個城牆門,那就是大圩古鎮了,昔日的繁華已不在,也只有一條街上還有兩個牆洞和一些老房子,在一處碑上還發現了明朝才子解縉曾為大圩留文的記錄,那位主編永樂大典的解縉,最後是死在了朱棣的監獄中,他的身後也像這古鎮被遺忘在歷史的煙塵中。走到漓江邊,那裡很安靜,幾乎沒有游人來,在一棵樹下坐定,左側的江上有座古樸的石板橋,有個當地人坐在橋下釣魚,正前方是岸邊向河心伸出的一條狹長的碎石河灘,河水在此回轉,水流湍急,水聲潺潺。四周很安靜,間或有幾聲鳥叫或蟬鳴。有一群牛走過河灘,鳧水後上岸,第一次看到大大小小的這麼多牛,那小牛站立著也就半米多高吧,但也靈巧地下水游到對岸,有頭不很小的牛在下水前叫了好久,似乎是不敢下水,但見無“牛”相助,最終還是自己下水走了。午後這群牛又下水泡在了水裡,只有大大小小的牛頭浮在水面上。讀了幾首詩經,肚子開始叫了,便離開水邊往回走。附近的一條街上有些當地人擺的攤,吃了一小碗螺螄,很新鮮,吃了個雞蛋,那蛋是埋在粗鹽裡烤出來的,很香,臨走又買了幾塊板栗餅,也挺好吃的,城裡的人難得吃到這些完全沒有調味品和添加劑的東西。坐車回到桂林,買了幾個柿子,很好吃,水分足,到底是原產地啊。走到伏波山公園,門票15元,進公園後到漓江邊,桂林的漓江實在是不咋的了,水面上浮著大片的綠藻,岸邊樓房林立,公園的旅游路線有三條:一是沿江過休息廊,穿臨江回廊依崖而上,到聽濤閣(上閣的路封了)。二是沿山西拾級而上,山道有大鐵鐘一個, 再上到觀景台,台上建有半山亭,再沿石級小徑而上到達山頂,可俯瞰桂林城。三是穿過還珠洞,由試劍石旁洞中石階盤曲而上,可達千佛岩。那岩壁上有些佛像,均為唐代古跡。離開公園沿著濱江路一直走到正陽路步行街吃了晚飯,一路走到杉湖公園,這時天已暗了,正好觀看日月雙塔的夜景,燈光下的雙塔還是不錯的。返回車站取了包,搭了輛摩的到民航大廈打算坐機場大巴,七點半的車因塞車剛開,因為怕八點的那趟車來不及,便和人拼車前往,出租車費為100元(含10元過路費,行程26公裡),路上小堵了一會,八點半到了機場,畢竟是黃金周高峰,機場居然擠滿了人,換登機牌半個小時,安檢居然也排了35分鐘的隊,那隊伍比虹橋機場的還長,不時還有人來不及了要插隊,還好早了些來,進了機場就已經登機了,航班MU5382,22:05起飛,第二天凌晨00:05到達上海虹橋機場,出機場來到六號門坐守航班車,居然也排了長長的隊,等了兩輛車上了車,到龍陽路下車,那兒已有幾輛出租等著,想想自己的路程也就是個起步價,就不要讓司機同志失望了,於是背著包一路走回去,路上很安靜,梧桐樹的影子在地上微微顫動,頭頂上有輪明月在遠遠跟著……



(龍脊平安寨 )



(龍脊梯田)



(漓江邊的宿營地)



(早晨的漓江)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