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東線二日游

作者: qihuhu

導讀因為時間充分,我們分了兩天游玩東線經典. 9月16日的路線是:運管所站(始發站)→含鄱口→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蘆林湖→廬山博物館→廬山會議舊址→美廬→牯嶺鎮 一夜好睡,16日一早我們6點半就起床了,早飯後走到運管所站乘觀光車,先到含鄱口已過9點,天氣也轉多雲,但觀日出的時間已過。我們先賞著名的冰川角鋒“犁頭尖”,它在含鄱口西側,為著名的冰川角 ...

因為時間充分,我們分了兩天游玩東線經典.

9月16日的路線是:運管所站(始發站)→含鄱口→植物園→五老峰→三疊泉→蘆林湖→廬山博物館→廬山會議舊址→美廬→牯嶺鎮

一夜好睡,16日一早我們6點半就起床了,早飯後走到運管所站乘觀光車,先到含鄱口已過9點,天氣也轉多雲,但觀日出的時間已過。我們先賞著名的冰川角鋒“犁頭尖”,它在含鄱口西側,為著名的冰川角鋒“犁頭尖”活像一塊犀利的犁頭,耕耘著茫茫雲海。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得名。含鄱口對面為廬山最高峰“漢陽峰”,北面為廬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為廬山第三高峰“五老峰”,今天雖有小霧但能見度不錯,在含鄱口觀景台還可以遠眺鄱陽湖。先進了山門,登上望鄱亭四處眺望,心曠神怡啊。從這裡看五老峰,還真像偉人呢。接著往下走,沿路還看到冰溘渦窖。然後我們到植物園,這是我國著名的亞熱帶高山植物園,面積很大,空氣不錯(其實廬山上到處都空氣清新)。因為還要去爬五老峰,我們只看了一會兒暖棚就離開了。出來在路邊買了兩個玉米棒,共6元。

乘觀光車至五老峰. 五老峰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根據介紹,五峰中,二峰最奇、三峰最險、四峰最美、五峰開闊。很多人到了四峰就不在走下去了,但我們時間多自然要走完全程。我們到達五老峰大門才10:25,門口有人推銷拐杖,居然開價8元,沒買,其實一點也不需要。根據過去登泰山的經驗,爬山只要速度不快,什麼拐杖之類借力的東西都是不需要的。進門不遠有一個五老峰導游牌,顯示到1峰為0.8km、到2峰為0.88km、到3峰為1.28km、到4峰為1.36km、到5峰為2.36km,到三疊泉車站6km.。10:55我們就到了一峰,上面有個石亭,在峰頂的亭子小坐,俯視牯嶺鎮,可依稀辨認蘆林湖所在。11:05到達二峰,二峰最奇都是石頭,沒有樹木。去三峰的路上可看到石刻,五老洞,廬山迎客松(好小的),11:30到達三峰,此峰最險,峰頂有“日近雲低”、“俯視大千”等石刻。11:35到達四峰,第四峰確實是最高、最美的。介紹說下面有獅子峰、金印峰、石艦峰、凌雲峰和旗竿峰等小峰,往下為觀音崖,獅子崖,不過我們都分不清哪個是哪個。在四峰等處多待一會,會看到周圍的景色隨著雲霧的變化而若隱若現,有時候還能看到峰從雲中出,感覺很贊,美不勝收,在這裡把隨帶的午餐也解決掉了,邊觀景邊用餐,真是暢快!休息夠了,我們決定慢慢爬上五峰吧!其實路也不遠,12:10就到達五峰頂的石亭了,這裡視野非常開闊。沿指示牌走小路到三疊泉站已經下午1:00,現在去三疊泉有點急,本著休閑游的精神今天下午就去廬山名人別墅,那是“萬國建築博物館”,感受一下廬山政治名山的特色。廬山別墅始建於19世紀下半葉,均采用歐美民間建築風格,至今仍保留著20多個國家風格不同的別墅1000多棟。乘旅游觀光車先到博物館,廬山博物館又稱蘆林1號。在蘆林湖畔,有一棟中西合璧的別墅式建築。別墅1961年興建,1984年改成博物館館址。解放前廬山各棟中外別墅中的陳列品和歷史文物是館藏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館內還展出歷代名瓷中的精品,都非常精美。特別是收藏了蔣介石用過的“蔣”字瓷盤,宋美齡的像牙柄扇;以及蔣介石五十歲辰時,官僚們贈送的佩劍和銅硯。另外一個看點清代畫家許從龍歷時6年所繪制的《五百羅漢圖》,原畫共有200幅,幾經戰亂,只剩110幅,後經多方搜集又找回兩幅,現共有112幅。還有毛澤東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有起居室,衛生間等。從博物館出來,接著乘旅游觀光車到廬山會議舊址,現為人民劇院,就位於牯嶺東谷擲筆峰麓。這裡原是蔣介石在廬山創辦軍官訓練團的三大建築之一,原名廬山大禮堂,解放後改名“人民劇院”,非常壯觀,這裡曾召開三次中共中央的重要會議:1959年的八屆八中全會(廬山會議),1961年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的九屆二中全會。最後乘旅游觀光車到美廬,這是座英國券廓式的別墅,它由英國人赫莉設計,赫莉曾與宋美齡交好,於1934年將這棟房屋贈送給宋美齡。蔣介石見這裡環境恬靜美麗,而宋美齡的名字中又有一個“美”字,於是命名為“美廬”,庭園中臥石上的“美廬”二字為蔣手書。該別墅是我國唯一一棟國共兩黨最高領袖都住過的別墅。當年周恩來就是在這裡同蔣介石進行國共合作的談判。20世紀50年代的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也曾住過這裡。

“美廬”留存物品主要有宋美齡彈奏過的德國制造的立式鋼琴,宋美齡畫的《廬山溪流》等三幅水彩畫;蔣介石聯煙時,由陳銘樞贈送的禮品----銀質茶具;“美廬”宴請時用的餐具。蔣介石萬花盤、碗;以燃燒煤油為動力制冷的菲賽爾冰箱,1.2米長的透雕像牙等等。美廬對面是周恩來紀念室。接著我們走到廬山戀電影院。這個影院,只放映”廬山戀“一部電影,每天播放幾場,25元一位,因為過去都看過了,就不在這裡溫習一遍了。不遠就是牯嶺街,山上最繁華的地方。我們到達時是下午3:30。走了快一天了,先回雲天別墅洗澡休息一會。然後到街上商店看看,買些特產百合干(野生雖然賣相較差,但是回來煮過後就很好)、干筍、石魚(炒雞蛋好吃,有點想太湖的銀魚)和明天要吃的礦泉水,街上的物價只比山下稍貴,而且品種齊全,很沒必要從山下帶東西上山。晚飯選個比較干淨的飯店,一盤紅燒廬山魚和一盤紅燒豆腐,二碗飯共25元。飯後散步一會就回雲天別墅看電視休息。

9月17日是在廬山上的第三天了,今天的主要目標就是三疊泉。線路:正街站→河南路口站→會議中心站→運管所站(始發站)→三疊泉站→運管所站(始發站)→環山路口站我們6點半起床,7點不到在馬路對面菜場旁小吃店吃早飯。順便說一句,這裡的早點鋪似乎對內對外用兩套價格,大家最好先問下其他吃早點的當地人價格如何,再去買。早飯畢依舊走到正街站乘觀光車到運管所站再換乘東線觀光車到三疊泉。廬山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因此這裡是必游之地。但之前看了前人介紹說到三疊泉的階梯很可怕,讓我們也有點心裡沒底。下車後,看到纜車站旁有一個導游標示牌,顯示纜車站到纜車站1.102km、到一疊茶室1.8km、到三疊泉3km。我們做好了花一天的時間來游玩的准備,纜車往返80元/人(約十分鐘,單程費用40元),考慮到下山比較輕松,我們打算先走下去,如果返回覺得比較累就坐纜車。但是後來發現乘纜車並不能躲過最難走的千級台階,反而錯過欣賞沿途至美的景色,我們沿纜車站旁小路,步行了約40分鐘,就到了纜車下站,一點也不累,一路還可以耍耍溪水,輕松自在。三疊泉其實已經不屬於廬山地質公園範圍了,需要另買門票51元/人,還要買返山徽章,一元一個,作為回廬山標志,返山時可退。過三疊泉收票處,就是1000多級台階,這裡是我們在山上體力消耗最大的一個景點,但下山真的不累,我們走得不快,也就半小時到了三疊泉觀瀑台。三疊泉位於五老峰下,澗水由五老峰崖口流出,分三級跌下,故稱“三疊泉”,每疊瀑布各具特色,上級如飄雪拖練,中級如碎玉催冰,下級如玉龍走譚,甚是壯觀!素有廬山第一景觀的美譽。但是如果天氣不太好時,游人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第三疊,這也是最大最寬的一疊,我們的運氣真不錯,看到的清晰的三疊,這是對我們辛苦的最好回報了。據說歷史上,三疊泉曾長期未被發現,李白和朱熹都不知咫尺之地有此勝境。直到南宋,三疊泉才被人發現。 在三疊泉游覽,拍照和休息了半小時,我們又繼續下山,在途中還看到在二山之間的鋼索上,有2人騎自行車走鋼索表演和3人騎自行車走鋼索表演,太驚險了!不過表演只有20分鐘左右。沿路還能看到駱駝峰、鐵壁峰、飛來石、望鄱亭等,天門潭又稱小三疊(確實是迷你版的)和玉川門等景點。到達玉川門已經10:40,看地圖發現下面景點不多,決定返回。山中天氣變化太快,快回到三疊泉觀瀑台時,居然又下雨又起霧。這時候景點就顯得模糊,但是一樣別具特色。開始上山的征途了,11:30返回到三疊泉觀瀑台,現在上面兩疊自然看不到了,不由得感嘆在山上看景真要抓緊啊。休息吃午飯,接著就要爬千級台階了。反正時間充裕,我們爬得挺慢的,時不時回頭看看景,實際上這段路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累,台階有上有下,中間有平台可以休息,12:30到纜車站,沒想到這麼快就把最難走的路完成了,然後我們一路走走玩玩,返回到三疊泉車站已下午二點了。乘東線觀光車到運管所站(始發站)換乘西線觀光車到環山路口站,回雲天別墅洗澡休息。今天剩下的時間就是休息了,因為廬山上的主要景點都已走到,我們打算明天一早下山,再去九江市內逛一逛。



(五老峰入口)



(廬山會議舊址)



(只放映一部電影的廬山電影院)



(小三疊泉)



(三疊泉)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