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雨滴看雲南-5十一、書吧和狗趣(2002.9.21)
和那對有趣的學生們吃了頓告別火鍋後,第二天我們兩人乘了七個小時的車,回到麗江。進駐國際青年旅館。旅館的木柵欄上明顯的掛著一塊牌子寫著“西裝革履者概不接受”,表明了這個國際性組織的態度:這是背包一族的家。
進了旅館的小院,碰上的都是T恤仔褲背包的生動面孔。我們的房間在小樓的二層,小樓全是木制,木門,木窗,木地板,木樓梯,木梁柱。住了一晚後才知道原來房門還是有內閂的,那是一個小木條,只要把這一撅就會折斷的木條插在門後,門就算鎖上了。
國際青年旅館由一德國人發起,並很快發展成國際性聯盟,要加盟的必須將旅館設在最美的景區或是城市的繁華地帶,價格還要便宜。德國的孩子被學校要求每年必須住兩次這種旅館,以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衛生間和浴室都是公用的,你要自己洗衣服,願意的話,可以和老板們一起吃飯,條件是參與的人必須自己做個菜,每天6元材料費。我們去時,青旅還沒有辦好接待外國旅人的手續,因此9月無法留宿外國人,我們也因此不必擔心房間的問題,反正總有住處。
一樓不知道的吧不知道該稱作什麼吧,酒吧?網吧?書吧?台燈吊燈的燈罩都是草編織的,自然,古樸;天籟般的CD,就那麼悠揚的彌漫的;流水,就那麼叮咚的在屋檐下跑著;微風拂來,燈影晃動,愈發寧靜。各國的圖書雜志靜靜地立在書架上或掛在牆上,任君選擇。
在麗江我們最愛的就是早早回到青旅,坐在小溪邊的書吧裡,看著書,逗著七只大小不一,性格迥然的狗狗們。狗狗們只有四只大點的有自己的名字:個頭最大的是翠花,腿最短的是板凳,最愛趴在椅子上的是和尚;全身斑點的是土豆。
我從小最愛的動物就是狗,愛它的忠實,愛它的溫情。看著旅舍裡的七條狗,我基本上不願意再出門,只想和它們膩在一起,看它們躺在那兒曬太陽,相互打鬧,舔梳皮毛。溫馨的情緒也感染了老大,他原來可不敢去碰狗狗,現在也逮到那個摸那個,享受著一群狗兒圍在身邊的樂趣。我坐在大原木的板凳上,眯著眼睛,看著被陽光灑滿了的花花綠綠的庭院,看著身邊隨來隨去的狗兒,看著老大的笑臉,真好,這就是生活!
十二、瀘沽湖(2002.9.23)
看著大風大浪的瀘沽湖,我開始後悔這次瀘沽湖之行了。坐了七個小時的汽車來到這裡,老天爺贈給我們的是一陣陣地寒風和昏天昏地的瀘沽湖景色。天氣異常的寒冷,連10度都沒有了,風使勁的往衣服縫裡鑽,湖邊的浪也是一層層撲來,這種天氣想坐豬槽船出游那可是瘋了。
晚上的寒冷也擋不住人們的熱情,雨停歇後,大家點起了篝火,載歌載舞。我沒去和大伙一起狂舞,因為老大胃病犯了,什麼也不能吃。不放心他,我只有要了一大堆燒烤端回房間自己慢慢品味。由於沒人分享,覺得索然無味。
熬了一個冰冷的夜晚,早上推開門,天氣還是不好,陰沉沉的,時而飄點雨滴。立馬決定:撤!待回到國際青年旅舍,看著圍上來的狗狗們,心理真溫馨,真像家一樣!